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房車生活,浪跡天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房車生活,浪跡天涯

第二節課,隋老師跟同學們你談到了一個全新的話題——房車!

啥?

房車?

這可是新鮮事物。

隋老師說:

“每個人都有一個浪跡天涯的夢想,卻只有少數人能夠去放手追逐,我們總被時間或者金錢這樣的藉口羈絆,最終放棄了去看世界的想法。

最近我看了一則訊息,有個張廣智認為,房車不僅是一輛車,而是一種熱愛的生活方式。

【夢想成真】

雖說自駕遊的歷史大概有11年,純為旅遊就跑過了20多萬公裡,而成為揹包自助遊的早期驢友經歷則要追溯到更早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但張廣智擁有自己的房車並開始用它重新感受曾走過數遭的祖國河山,不過兩年多時間。

儘管從數字上看來並不長.張廣智卻用它幾乎碾遍我國絕大部分省份,里程數足以讓很多每日以車代步的城市轎車一族自嘆弗如。

而且房車進入我國家庭的時間也十分短暫。

以資歷而言,張廣智可算是國內擁有房車並自己以自駕遊方式使用的先驅一代。

但談及自己在這個圈裡的地位問題,他總是十分低調;

不過,對於房車,張廣智卻不吝褒揚:‘從某些角度來講它的效能不比越野車差。就透過性來說,國內現在應該沒有比我的車更強的了。'

而這份優異的透過性大多得歸功於張廣智自己。

從小時起,張廣智的歷史地理兩門功課便是強項,因為對更深遠的傳統、更廣闊的天地充滿興趣。

進了大學,雖然選了農科,自幼年萌發的夢想始終不曾遺忘,他希望有一輛自己的車,可以看遍山山水水,讓‘紙上得來終覺淺'的一切變得更真實可感。

在經濟與時間方面達到足夠條件之後,他就帶著一家三口開始了自駕生涯。

對於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車來完成自己的旅行夢,也漸漸有了日益清晰的認識。

這麼多年,什麼車都開過什麼路都走過,他想一定得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房車。

這個念頭萌動之後,他一方面從國外的房車網站上瞭解訊息,一方面跟國內多家房車製造商接觸,但結果卻有些令人失望——現有的車款都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當時是2002年,進口車不符合國情是必然的。

但國內的製造商也採用的是國外的設計、國外的圖紙,無論從路況適應性、安全性,還是水電供給系統方面,都離他的標準有不小差距。

同學們,那則麼辦呢?”

沈笑夫舉手回答:“那就改裝車輛唄!”

同學們點頭微笑。

隋老師說:

“沈笑夫同學回答正確!

張廣智由此走上了汽車改裝之路。

他的房車,採用了符合歐三排放標準的貨車底盤。

第一是環保,然後它比一般的房車高了1OCM。

凡是我國貨車能過的路都沒問題,就算是路況不好的川藏線與217國道等,也不在話下。

車前部裝著高強度的保險槓和大功率的越野絞盤,安全性提高了,就算陷在坑裡也能弄出來;

車裡還備著四塊鋼板,遇到泥地、沙路.斷路的情況,也可靠著自己修路搭橋。

車本身加大了油箱,同時加裝了副油箱,保證800公里的續航能力;

水箱最大容積180L,是進口房車水箱的兩倍。

電力由220伏4000w的大功率車用逆變器及2個備用電瓶提供保障,同時車自身帶有5000W的進口汽油發電機。

在營地支援幾乎為O的我國,自給自足地堅持兩三天沒問題。

他駕著它,透過了從青海到新疆的無人區,開上了海拔4300米的雪山。

其餘的那些普通國道、沙漠草原灘塗山道泥濘無庸贅述。

【家在路上】

張廣智有個部落格叫‘家在路上’,自開通以來總是一派熱鬧景象,點擊率頗高,評論也不少。

——不僅因為博主更新勤快,18個月的時間便出了156篇博文。總字數達到了數十萬。

且遊記見聞路書心得,篇篇圖文相映、言之有物,而眾多有關旅遊、攝影的部落格圈子,幾乎每篇不落的連番加精對此也功不可沒。

當然夾雜其中的網友留言亦大有貢獻,要麼大讚房車停駐之地的景色絕麗,要麼欣羨他持之以恆房車出遊的有錢有閒,詞句間的嚮往感嘆滿溢而出。

不過說到底這份熱鬧之中卻又隱隱透出些寂寞。

畢竟從他購買房車伊始,兩年多過去,他與自己的房車也一同踏過了我國6萬公裡以上的山水征程。

而同道中人仍是寥寥。

這個圈子實在太小。從2006年到現在,瞭解到的玩房車的人始終不多。

旁人看待房車自駕遊這個圈兒裡的人,看待他,即便是羨慕也總像隔著一層毛玻璃。

雖出於善意,卻有些暖昧生疏,每每有人感嘆車主‘得多有錢多有空’時,他便誠心誠意地解釋:這是我能找到的最省錢的長期旅行方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關於這點.他細細算了一筆賬。

假設有經濟實力,考慮買輛價格在二十萬左右的車,那麼再多投入十萬便可買到一輛國內生產的房車。

雖然說一次性多付出十萬元,但若車主一年出行的時間多於三個月,假設每日旅行用於吃住的花費平均為200元左右,那麼三五年間,之前多出的十萬元便可省回來。

而且房車沒有報銷的概念,一直開下去的話,最終會比其他車的自駕遊更經濟。

【物盡其用】

張廣智無疑是喜愛房車並巨對其瞭解極深的。

不過卻並非出於莫名執著的房車情結。

他說,我知道很多人,他們真的很喜歡房車,於是買了挺貴的原裝進口車,然後自己動手改造得很酷。

但他們對於長時間的旅遊,或許是沒那麼多時間,或許是沒那麼大的熱情,並不投入,房車在市裡或停車場的時間反而最長。

他們喜歡的是房車本身,房車就像一個大號玩具,並不常用於長途旅行。

因此他們就不會很瞭解,到底要怎樣改裝,才能讓房車儘可能適應我們的國情。

而我愛的則是旅行本身,選擇房車是因為它最符合我每年長時間旅行的需要。

張廣智對房車的喜愛與需要是理性主義比較的結果:他不喜歡跟團的約束,而且住酒店的旅遊方式必然與當地居民隔絕。

對旅行地的認知,只能建立在走馬觀花浮光掠影之上。

房車自駕遊在獨立性上比跟團好,但是在便利性、舒適性上又比轎車、越野車更優越,而且對於一年有四五個月在外旅行的張廣智而言,房車還很省錢。

既然房車在以上綜合優勢中勝出,自然便成為他人生裡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但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對愛的方式?

只是對他來說,對房車的愛體現於物盡其用之上——他瞭解它,善待它,給它更多發揮的空間,讓房車實現它應該可以展現並且能夠極好展現的功能。

正如一位國王令臣子身居要職並且能盡情施展抱負那樣,房車是我的第二個家。

張廣智說。

他把它佈置成一室一廳的樣子,雖然面積很小.但好用舒適。

他把所有常用品放了進去.而且把它們擺放在最符合自己與家人習慣的位置。

這樣伸手就可以拿到想要的舒適、方便,跟在家的感覺很相似。

而私密性也是家庭的屬性之一,這一點他同樣對房車有所要求。

他說,我不是吝音的人,如果開越野車或者轎車,隨便搭朋友都沒關係;

但是房車不行,能坐著它出去旅遊的人,除了家人就是特別特別熟的朋友,因為這裡就是我的家是最私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