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暢想無人駕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一章 暢想無人駕駛

孫教授笑眯眯地看著大家,覺得這些同學思路開闊,語言流暢,回答得非常不錯,於是鼓勵道:“大家暢所欲言!暢想無人駕駛,就是暢想未來!還有誰來回答?”

一個臉上帶著大框眼鏡的男生獲得了回答的機會,聲音低沉地答道:“我覺得無人駕駛普及後,首先是公共汽車、計程車、卡車司機可能會下崗!還有汽車修理、汽車保險、駕駛員培訓等崗位,都面臨下崗的風險。回答完畢!”

同學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劉教授接著講課:

“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國內外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無人駕駛汽車的概念始於 1939 年。

在當年米國紐約世博會上,通用汽車公司首次展出了無人駕駛概念車。

在米國政府的資助下,自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米國的很多知名大學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

歐洲很多轎車生產廠家和著名研究院所、大學也都在研究無人駕駛汽車。目前在可行性和實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早在 1995 年,米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研製的無人駕駛汽車,進行了橫穿美國東西部的無人駕駛試驗並獲得成功。

2000 年,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發出無人駕駛的公共汽車。它的自動駕駛系統主要由道路誘導、車隊行駛、追尾防止和執行管理等方面組成。

安裝在車輛底盤前部的磁性傳感器將根據埋設在道路中間的永久性磁石進行導向,控制車輛行駛方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到了 2005 年,在米國國防部‘大挑戰’比賽中,斯坦福大學工程師們改裝的一輛大眾途銳多功能車穿越沙漠、透過黑暗的隧道及泥濘的河床,經過 7 個多小時在崎嶇山道上的長途跋涉,完成了全程障礙賽並第一個到達了終點。

2009 年,一家法國公司研制成功使用類似巡航導彈一樣的制導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

我國在上世紀 80 年代初已啟動了無人駕駛技術的相關研究。

2010 年,紅旗無人自主駕駛系統已獲得進一步提升和應用,最高速度已達到 150km/h。

該無人駕駛轎車不僅環境識別速度快,適應性強,能及時處理岔道和斑馬線,對車體姿態變動,自然光照變化及樹木,路橋陰影也具有較強的適應力。

這表明該產品已向實用化方向邁出了一大步。

無人駕駛汽車主要包含三大系統:環境感知系統,定位導航系統和控制系統。

環境感知系統相當於駕駛員的眼睛。

它是用感應器去感覺周圍環境,主要是確定汽車相對於近距離參照物的位置關係、汽車周圍的路面狀況、天氣情況等,並將傳感器收集的這些資訊傳到控制系統。

目前常用的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微波雷達、超聲傳感器等。在高速公路環境下,由於速度較快,通常選用檢測距離較大的微波雷達;

在城市中,由於環境複雜,通常選用檢測角度較大的激光雷達。不同的雷達由於各自的性質不同,選用與放置的位置也不一樣。

控制系統包括指令系統,執行系統。

指令系統相當於駕駛員的大腦,將收集來的資訊進行分析和處理。

處理後的資訊將轉化成車輛駕駛的具體動作,由執行系統執行。

定位導航系統相當於駕駛員的地圖。

主要用於確定無人駕駛汽車在數字地圖中的位置、行車路線等。與環境感知系統一樣,定位導航系統會將這些資訊傳輸到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來進行具體的分析,繼而決定汽車是前進還是後退,是向左還是向右。

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汽車在電子地圖上位置的變化會改變定位導航系統接收到的資訊,從而改變傳輸到控制系統的資訊,進而調整控制系統的指令。

現在的泊車導航系統就是一個非常簡易的無人駕駛系統。

下面,我們來討論:無人駕駛汽車面臨哪些複雜的問題?

請大家舉手回答!”

一個女生搶到了回答的機會。

說實在的,舉目一望,整個階梯教室裡面,女生真的是寥寥無幾。

所以有個美女舉手回答問題,簡直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美女聲音清脆地答道:

“目前,無人駕駛汽車還存在技術問題和公路環境等問題。

人工智慧有時還不足以完全模擬人腦,特別是缺乏對多變環境的判斷力和準確回應;

並且還面臨著病毒、宕機和線路故障等危險。

無人駕駛汽車真正實用化還需要對現在路網、交通規則等進行許多改變和重建。

例如,這條公路應設有電子路標等一切可以反饋給汽車的資訊,包括該公路上是幾車道,車道的寬度,每個車道的行車要求,行車速度,轉彎點,路口訊號等等。

回答完畢!”

劉老師表揚道:“嗯!咱們駕駛學科奧賽女生本來就少,沒想到這個女同學回答得這麼好!不錯不錯!還有誰舉手嗎?”

一會之後,一個身材魁梧的男生接過無線話筒,回答道:

“無人駕駛汽車存在著潛在的‘非人性化’問題,例如,當您駕駛的車輛無法剎車時,左邊有一輛大卡車,右邊是一群孩子。

大多數司機會選擇撞向大卡車,以避免傷到孩子。

而無人駕駛車輛無法識別孩子們,它只會簡單地感到這條道路阻力較少,而將車衝向這邊。

無人駕駛技術永遠是將保護車輛和駕駛員作為第一要務。

而一個駕駛員則可能寧願犧牲自己及車來保護他人。

這個例子雖然很極端的,但是類似的問題卻有待解決。

回答完畢!”

劉教授繼續讓大家舉手。

一個臉上掛滿青春痘的男生回答:

“無人駕駛汽車還存在著巨大的法律問題,例如:如果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遭遇了車禍,如何界定法律責任就存在問題。

還需要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的支撐,而目前還沒有形成相應配套的體制。

無人駕駛汽車還存在一些其它問題,例如可靠性問題、多車協調問題、與其他駕駛員的互動問題、成本問題、商業模型等問題。

回答完畢!”

劉教授說:“同學們回答得都非常不錯!說實在的,無人駕駛是新生事物,必然面臨很多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有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事不能發現問題,或者漠視問題的存在!”

說到這裡,劉教授停頓下來,掃視了教室一圈,同學們聽得入神,紛紛點頭稱是。

劉教授繼續說:

“根據開往滬上世界博覽會的無人駕駛汽車,我們可以展望無人駕駛汽車的未來!

儘管無人駕駛汽車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在以人為本的世界中,我們不難展望它美好的未來。

帶有語音控制功能的無人駕駛汽車,可以讓我們僅僅透過說話來完成汽車的控制、道路的選擇和目的地的定位等。

這不僅會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的簡單方便,還可以讓許多盲人、殘疾人的出行更加容易。

自動與手動的切換也是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必須功能,人們既能透過自動駕駛來自我放鬆、休息,也可以透過手動駕駛來享受駕駛的樂趣。

未來具有高智能的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判斷道路的交通情況,從而得出行的最佳路線,既節省人們的時間,又合理的利用交通資源。

故障的處理系統和緊急應對系統在無人駕駛汽車中的必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當汽車發生故障時,應及時處理,使其在短時間內正常行駛,並且警報駕駛員。

當汽車故障嚴重不能行駛時應觸發緊急應對系統安穩停車。

我們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某一天,一輛輛無人駕駛汽車在公路上快速整齊的行駛著。

規範的交通秩序,安全的行駛環境,快速的駕駛速度,讓我們便捷的到達每一個目的地,生活將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同學們!

無人駕駛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它在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車輛的控制方式,大大提高了交通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無人駕駛汽車也將會適應時代的需要,迅速地成熟起來,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無人駕駛智慧汽車走進人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