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走進世博會華國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四章 走進世博會華國館

滬上交大接待的同志在機場出口迎接。

上車之後,大家有說有笑前往滬上賓館。中午,滬上交大的李教授、常主任在滬上賓館二樓餐廳宴請孫教授及其三個弟子。

李教授說:“孫教授,學術研討會安排在三天之後,也就是8月9號。這幾天,你們好好參觀一下。研討會上也安排了一天專門的參觀。我們前面這幾天,安排的參觀專案儘量避開研討會參觀專案。”

見到李教授說繞口令似的,常主任有些著急,搶過話頭道:“總的一條,就是不讓你們看重複的館,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看一些東西!”

李教授道:“對對對!可看的、好看的太多了,我們國家第一次辦世博會,好不容易的。那我們就要多看一點。呵呵!”

孫教授笑著說:“好的!謝謝!謝謝!”

常主任說:“有些熱門館,排隊的人可多了。比如沙特館、華國館、上汽-通用管,有時候半天時間只能看一個館!”

王立志同學驚叫:“哇!這麼多人啊!”

李長河說:“聽說了,好像英國館、德國館排隊也很長。”

孫教授說:“排那麼長的隊,我們看不了幾個館啊!”

李教授說:“我們有內部接待通道,會要快不少。哦,對了,這幾天,我和常主任輪流來陪你們!今天、明天常主任先陪你們。”

常主任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哈哈!歡迎歡迎!來,乾杯!”

大家紛紛乾杯。

大家商量好了,為了趕時間,午飯後也不休息,直接去世博園。

在常主任的帶領下,一行人首先當然參觀華國館。

那驕傲的一片華國紅。

還沒有走近上海世博會華國館,沈笑夫就已經看到了一抹醒目的華國紅,她既亮麗、活潑,又宏偉、莊嚴……那由深至淺的紅色,鑄成了華國館獨特的外形和氣質!

沈笑夫覺得,她讓每一顆心在燃燒!她讓每一個人感到震撼!她讓所有的華夏兒女感到驕傲!

解說員小姐姐說:

“華國館融合了我國古代營造法則和現代設計理念,詮釋了東方‘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展現了藝術之美、力度之美、傳統之美和現代之美,是對中國文化的最好表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斗拱是一個極具象徵性、並能引發散發性思維的意象,我想國人都願意賦予它這樣的意義。

同時,前來參加世博會的外國人一望便知它是華國的。

世界上有三大建築體系,只有華國古代建築極其智慧地採用了斗拱。”

常主任笑眯眯地說:“小盛,那你給這些京都來的貴客詳細介紹一下。”

解說員小姐姐說:

“好的!

斗拱是我國傳統木構架建築中的一個基礎構件,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已出現。

它懸挑出簷,層層疊加,將簷口的力均勻傳遞到柱子上,其目的是將簷口加大並富有美感。

這種形制在京都的天安門、山西應縣的木塔、西安的鍾鼓樓等建築上都有應用。

斗拱既是承重構件,又是藝術構件,它的應用使建築形成‘如鳥斯革,如翬斯飛’的態勢。

傳統建築中斗拱‘榫卯穿插,層層出挑'的構造方式成為中國館建築形態的文化表達。

華國館總設計師何鏡堂院士認為: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很難用一個具象來表達文化的精髓,因此必須從總體意象中提煉。

為了選擇一個合理的造型,他們從我國的繪畫到雕刻,從出土文物到江南園林,從象形文字到京劇臉譜,每一個文化符號似乎都是我國文化的一部分,但每一個符號似乎又都不能達到心中理想的境界。

經過百般琢磨,我國傳統建築中的斗拱對建築設計師啟發很大,於是決定從其入手,終獲成功。

設計者們在我國文化這個富礦中找了青銅器、陶瓷器等,並從我國傳統建築的九宮網格中汲取靈感,最後對斗拱這一傳統建築構件進行提煉,以‘華國之器’展開設計,後來又冠名為‘東方之冠’。

建築本身融合了中國哲學思想,比如天人合一、和諧共生、道法自然等。

國家館與地區館的整體佈局隱喻‘天地交泰、萬物咸亨’的願望,展現了對理想人居社會環境的憧憬,與本屆世博會的口號是一致的。”

沈笑夫和老師、同學一道,聽著解說員的解說,看著那一片華國紅,從歷史深處走來,走進滬上世博會華國館。

在解說員小姐姐的引導下,大家夥兒懷著新奇而又敬畏的心情,首先觀看了被譽為“鎮館之寶”的秦俑館銅車馬。

引人注目的銅車馬雖然在地下被塵封了兩千年,然而它的面紗被揭開之後,卻赫然展示出它的神奇來,在我們的面前大放異彩。

滬上世博會華國館館內展出的“一號銅車馬”為雙輪、單轅、駟馬系駕,總重約1040公斤。

沈笑夫細細端詳它。它的主體為青銅所鑄,通體飾有精美彩繪,配有一千多件金銀飾品,整體製作真是精美絕倫。

大家夥兒停下腳步觀賞它。

孫教授由衷地感嘆:“我覺得,我國古代的鑄造工藝多麼先進巧妙啊!精確的寫實主義造型是那麼的形象逼真。細細品味它,覺得它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具有的成就。”

解說員小姐姐引導大家,搭乘電梯,直奔49米上層。

這是展館最高、最大的展層,也是核心展示層“東方足跡”,面積達8500平方米。

“發展”和“時空轉換”為該層的兩個核心展示角度。一個超常規的影廳是上層的點睛之處。

解說員小姐姐說:“不同於普通的影廳,在這裡,主題影片將在不同的空間裡同時展現,前、左、右三面大銀幕包圍著觀眾。”

大家走進影廳,坐了下來,觀看華國館主題電影《歷程》。

這部主題電影,時長8分鐘,但不同空間放映的累積內容時長則達24分鐘,極富視覺衝擊力,以匯聚、建設和感悟著手,詩意地展現了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在城市化建設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

大氣、震撼、現代風格的影片雖短,其內容卻仿如一部“微型史詩”。

在短片結尾部分,螢幕上出現了很多臺不同年代的電視機,電視機裡都在播放《新聞聯播》。

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主持人,將過去30年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事件在同一時間回放,標示著年份的數字在螢幕上跳躍,時間也隨著遠去。

影片結束時,放映廳內發出了遺憾的嘆息聲:“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

不過,沈笑夫和孫教授、常主任一行一致的反映是,這部短片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