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米國館(奔小康《夢想充電站》求推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米國館(奔小康《夢想充電站》求推薦!)

無人車短篇新書《夢想充電站》求投資!求推薦!求書單!!

————————

第二天上午。

孫教授一行繼續參觀,今天參觀米國館。

在前去的路上,常主任介紹道:

“米國館,又稱‘鷹巢’,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是2010年滬上世界博覽會最大的國家展館之一。

米國國家館外觀宛如一隻展開雙翅的雄鷹,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展館是未來米國城市的縮影,包括了清潔能源、綠色空間和屋頂花園等元素,透過多維模式和高科技手段,引領參觀者在四個獨特的展示空間踏上一段虛擬的米國之旅,講述堅持不懈地創新以及社群建設的故事。”

孫教授說:“聽說米國館也很火爆,經常排長隊。”

常主任道:

“那確實!

今年五月下旬,我第一次步入世博園的後灘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碩大的米國館,一問,排隊要四個小時,於是作罷,轉身去參觀加勒比聯合館等別的館。

此際,傳入耳畔的是遊客對米國館印象不佳的口碑,居然連維持隊伍的工作人員亦告訴我們:‘蕪啥看頭,童話片……'。

後來,我又入園參觀,利用傍晚遊客減少的當口,我步入仍然是人潮如湧的米國館,好在三大廳每廳可容500人,因此僅排隊四十分鍾,即入館參觀。

參觀之後,確實很受啟發。”

到了米國館,確實看到排了很長的隊伍。

由於滬上交大事先溝通,孫教授一行走貴賓通道。

解說員是個米國留學生,說著一口塑膠普通話:

“滬上世博會米國館將透過一段虛擬的米國之旅,講述一個小女孩感動鄰居、重建社群的故事,並以此向遊客展示米國的另一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一個或許不為人熟知的美國。

影片是在好萊塢的一個工作室裡精心製作的。

進入美國館,大家將徜徉於四個不同的展示空間,每個體驗區都展示了中米兩國共同的價值觀——樂觀、創新和合作。

在每個展示空間,都有時長約為8分鐘的影片展示和4分鐘的休息時間,玩轉米國館差不多需要1小時。”

沈笑夫他們開始參觀體驗。

第一個空間是序幕部分,展示米國是個具有異域文化和地理奇觀的地方,由世博會美國展區總代表費樂友向遊客熱情問好,歡迎大家的到來。

隨著大門敞開,沈笑夫一行進入可容納500名觀眾的第二個展示空間。

有許多米國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在刻苦學習漢語。

看到此時此景,沈笑夫心中油然升起我是華國人的的自豪感,同時也真切的感受到祖國在日漸強大、進步。

影片講述的是米國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沈笑夫看了以後很受啟發和教育,覺得米國為什麼能成為第一強國?因為他們的教育理念!

孩子強則國強,米國的孩子從小在民主快樂的的氛圍中成長,遇到難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動手動腦去解決,解決不了的事情就用集體的智慧去戰勝它,極少麻煩父母。

沈笑夫看到,三塊大屏幕上播放米國人伸出友誼之手、用普通話熱烈歡迎遊客到來的畫面。

這些問候來自大學、企業和其他社會團體,共同傳遞的資訊是——“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我們緊密團結在一起,無論我們來自哪個國家,擁有何種國籍。”

之後,沈笑夫一行進入第三個展示空間,這裡上演一部名為《花園》的影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個小女孩看到了一片廢棄的空地,想象著一個繁茂的花園。

她的激情和決心啟發了她的鄰居們,在共同的樂觀、創新和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使曾經破敗和灰暗的城市呈現出夢幻般的美好景象。

影片透過風和雨等四維效果,讓觀眾沉浸在驚奇的情感和視覺體驗中。

沈笑夫覺得,影片的最精彩之處在於,故事中沒有任何語言對話,都是透過影象、音樂和音效來表達,不需要翻譯,每個人都能理解這個故事,無論他們的母語是什麼語言。

最後一個空間,展示了五大主題區域,著重介紹米國人如何使他們的社群變得更加健康、可持續和具有文化多樣性。

據悉,美國館的整個設計過程歷經一年半時間,由一支500多人組成的團隊完成,他們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其中包括作家、導演、製片人、圖形設計師、建築設計師、環境專家、品牌專家、插圖家、畫家、模型製作人和音樂家等等。

從米國館出來之後,大家意猶未竟,紛紛討論起來:

常主任說:

“在一般參觀者的心目中,米國館沒有華國館的博大,沒有沙特館的恢宏,沒有石油館的震撼,沒有德國館的科技含量,甚至沒有法國館的浪漫氣息,沒有華國各省市聯合館的精緻。

最初我感嘆,我不明白,這麼一個國力鼎盛的超級大國,居然在舉世矚目的世博會上搞了一個‘教育館’,難以躋身一流,實乃遺憾。

於是,一些網友稱:米國人太不把世博會當回事了!

但是,當我漸漸瞭解米國館建館背景之後,則從感嘆中引出感悟。

這個在伊拉克動武肯花幾千億的霸主,國會卻禁止政府出資辦博,那個老婆子希拉里到處遊說,民間捐款,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對納稅人的尊重。”

孫教授接著說:

“是的!

三部短片,不僅幽默,輕鬆,而且寓教於樂,從平民到總統,給觀眾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富有親和力的笑顏。

一系列的影象藝術地圖解了米國精神,於是,我感知了蘊含米國館的宏大主題。”

常主任大發感慨:

“我第一次告別了簡約、簡單、簡潔的米國館,居然在我的腦海中,她的形象變得凸顯。

不管米國社會存在多少值得攻訐和詬病的話題,但是米國人的親和力和創造精神以及這個多民族集聚的移民國家所特有的文化聚合,文明境界,人文氣息,卻撲面而來,給人以一種不可扼制的律動活力。

同時,那位美麗的少女翩翩的靚影亦印入了我的腦海。

《花園》,一個都市的童話、一個美麗的夢想、一股協作的力量、一個無聲的召喚;

挫折的砥礪、意志的磨練,折映了一種精神的力量。

《花園》的形成過程,沒有政治的口號、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紅頭文件’、沒有政/府號召。

米國館,就是米國精神的一面生動的鏡子!”

孫教授接著說:

親歷米美國館及觀看4D電影《花園》,令我為之感慨,這個老牌帝國主義推出的居然是一部健康而正面的、觸動人們心靈的政治教育片。

誠如網民們稱之‘最富夢想’精神的影片,這部影片主題鮮明,風格質樸,加上4D圓柱影院的高科技理念,電腦逼真地擬出的風雨交加,雷電齊鳴......令我們觀眾置身於《花園》中並產生巨大的視覺衝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