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1907年“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1907年“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

這段時間,也多虧了家委會。

還有一個男家長上臺表演了獨唱《水手》:

“苦澀的沙

吹痛臉龐的感覺

像父親的責罵

母親的哭泣

永遠難忘記

……”

聽著這首略帶沙啞、有些滄桑的歌曲,沈笑夫內心一陣激動。

在前世,沈笑夫非常喜歡這首歌。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這些歌詞唱出了青年人追求夢想的心情,打動了沈笑夫的心,給予他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最後,是各個小組的節目表演,按照小組順序進行。

第一組表演了舞蹈《清晨的校園》,

把早晨學校起床鈴聲響起,同學們磨磨蹭蹭起床,火燒火燎搞個人衛生,衝鋒陷陣跑操,悠閒自得早餐、從從容容早讀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組表演了詩歌朗誦:《再見了,母校!》

朗誦雖好,但似乎與主持人的調調有些相近啊!

“女:曲徑通幽處,校園的每一條道路都延伸著美麗的夢想。

男:綠樹映紅牆,校園的每一幢樓房都敞開了深情的門窗。

女:感謝您,這一片青春的土地,接納我們年輕的足跡,萌發我們最初的啟迪。

男:感謝您,母校江岸五中,為我們搭建人生廣闊的舞臺,為我們鋪設光明燦爛的前景。

甲:我們的感動,源於我們一起沐浴著金色的陽光。

乙:我們的感動,源於母校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

輪到沈笑夫他們第三組表演了。

沈笑夫他們七個人魚貫上臺,男左女右,站成一排。

隨著激越的音樂響起,沈笑夫他們開始了游擊隊之旅。

《游擊隊歌》大家都會唱,臺下的老師、家長、同學們一起合唱:

“我們都是神槍手,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

沈笑夫覺得,自己還是唱得很投入。

儘管三組的人數不多,合唱略顯單薄。

但是由於有了臺下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合唱,氣勢很是磅礴。

回到座位,沈笑夫的小心臟還在砰砰地跳動。

第四組表演了歌伴舞,劉紅玉唱《青藏高原》,另外兩個同學伴舞。

沈笑夫想,第五組到底是什麼秘密武器啊?

莫非他們表演雜技、魔術?

或者請了外援?

都有可能,但又都不一定。

終於輪到第五組的節目啦,哇,原來是相聲《畢業了》!

這秘密武器是挺厲害的。

沈笑夫想,不管他了,先看看節目再說吧:

“蔡軍:哎呦,來的人不少啊就著這個機會向大家宣佈個事情,我蔡軍昨天正式畢業了,哈哈!

黃斌:那好啊,恭喜恭喜,那請問一下,你什麼學校畢的業啊?

蔡軍:說了你也不知道,像你這種沒有文化的不可能知道。

黃斌:怎麼說話呢啊?

蔡軍:沒別的意思。(對著觀眾說)他啊,就是小的時候家裡窮,很小就出來學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斌:那倒是。

蔡軍:沒上過學!不像我,不光上過學,而且在昨天還光榮的得到了一個肄業證!!

黃斌:你先等等吧,肄業啊?!

蔡軍:是啊,怎麼了?

黃斌:肄業說明你學得不怎麼樣啊,才給你頒發肄業證呢。說了半天,你到底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啊?!

蔡軍:呵呵,哈哈!哥倫比亞

黃斌:呦,還是外國大學!

蔡軍:初中!

黃斌:別大喘氣行嗎?初中啊?都是蒙人的!

蔡軍:誰讓你這麼著急啊,哥倫比亞中學,初中畢業!

黃斌:別美了,初中啊!以為你有多大學問呢。勞駕問一下,你今年多大啊?

蔡軍:36。

黃斌:你幾歲上的初中啊?

蔡軍:我上學晚。

黃斌:30多歲上的初中!看不出來啊老年痴呆治得挺利索了啊,沒留後遺症啊。

蔡軍:怎麼說話呢?什麼叫老年痴呆啊?就是上得晚,因為大人們說我比別的孩子缺點什麼東西,不讓我上學。

黃斌:缺心眼啊。

蔡軍:哎,為了這,小朋友們給我起個日本名字,叫‘缺心眼兒'。

黃斌:不缺德就行!不過這也保不齊。前幾天還有一個新聞說有一個60多歲的老大爺還上小學呢。重要的是這種學習精神!

蔡軍:那是我父親。

黃斌:你們家真幸福。那你到底多大上的初中啊?

蔡軍:16歲。

黃斌:啊?你上了20年的初中啊!看來你不光缺心眼啊!怎麼上那麼久啊?

蔡軍:咳,別提了,光校長我送走了9位。還不是捨不得母校。你問問在座的,誰捨得離開母校?

黃斌:啊?

蔡軍:在座的老師、家長和同學們,你們捨得離開自己的母校嗎?”

臺下整齊劃一地回答聲:“捨不得!”

說完,大家都或會心地笑了。

這個相聲比技好玩,挺有意思的。

黃斌相聲講得不錯,只是他的目光時不時地朝沈笑夫這邊和申蓉那邊瞄。

似乎在說,申蓉,怎麼樣,我演的好吧?你不和我在一起,你會後悔的。

沈笑夫,怎麼樣,你沒我有才吧?

還來和我爭搶申蓉,哼!

黃斌和蔡軍的相聲,講得確實不錯,現場氣氛很熱烈。

畢業聯歡晚會節目一直表演到了將近六點半。

晚上六點半,聚餐開始。

大家端著酒杯、茶杯、飲料杯,到處敬酒、敬茶、敬飲料。

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彷彿悠悠三年的初中感情,在這一刻要全部傾訴。

好像一千多個日夜輪迴,要在這一刻全部溫習。

……

回到家,洗嗽之後,沈笑夫拿出《汽車的故事》,翻開一篇《1907年的“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

“1907年初,法國的《晨報》刊出一則廣告,邀請優秀的車手和探險家們參加‘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

該廣告提出:一個人擁有一輛車,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

那時交通工具不發達,路況極差,從北京翻越千山萬水,抵達歐洲大陸,難度可想而知。

訊息很快傳遍歐美,受到各國車手熱烈回應,共有25個車隊報名參賽。

踴躍報名的背後,有歐美人熱愛冒險的天性:從文明古都北京到時尚之都巴黎,中間還要經過荒無人煙的戈壁,這令無數冒險家熱血沸騰。

3月初,法國駐華公使致函清政府外務部。

起初,清政府外務部是抵制的,拒絕向參賽者頒發護照,並做出決定:不準汽車上街,除非用驢子拖著。

外務部官員擔心,這場汽車賽事,背後一定隱藏著別的目的。

比如,慶親王就認為洋人想找到一條與華國交通來往的最佳汽車路線,以便擠垮當時華國人自己出資、正在修建的京張鐵路。

後來,經過反覆的斡旋溝通,外務部終於同意賽事要求。但它也強調:

‘汽車在我國是新事物,參賽之車在我國境內不論發生何等危險,我國政府一概不擔責任。'

儘管有25支隊伍報名參賽,但是汽車漂洋過海開銷巨大,時間漫長。最終,只有5支車隊抵達北京。

1907年6月10日一大早,五輛參賽車來到東交民巷的法國兵營集合,在京的外國人幾乎都參加了出發儀式。

法國使館一等秘書的夫人高高舉起發令旗後,賽車手們出發了。

軍樂隊換了一首節奏舒緩的樂曲,五輛賽車以常規步行的慢速度魚貫而行,車隊兩旁都是送行的騎兵軍官。

人群歡呼著跟在車隊後面,把帽子和手帕扔向空中。

對我國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汽車還是個極新鮮的事物。

所以汽車每到一處,就引得萬人空巷,老百姓紛紛趕來看這個‘鋼鐵怪物'。

北京所有的人力車都出來了,從四面八方飛奔而至。

‘一路平安!旅途愉快!'的道別聲響徹街頭巷尾。一個年幼的聲音喊道:‘再見!'引得大家鬨堂大笑。

之後,車隊走東交民巷,出德勝門,當天到達南口。

到達南口後,由於雨天泥濘,一輛汽車拋錨,於是就僱傭老百姓用繩拉肩扛把汽車拖著走。

6月20日,賽車抵達庫倫。庫倫辦事大臣按捺不住好奇心,乘坐賽車在庫倫的街上兜了一圈。

一路上,高山、沙漠、戈壁、沼澤都是車手要面對的困難。

不少道路之前還沒有汽車透過,甚至當地人都不知道汽車的存在。過河的橋還是根據牛馬車來設計,這極易造成過翻車事故。

在汽車還未普及的時代,加油站還是稀缺品。賽委會為了保證比賽順利進行,讓一批載著汽油的駱駝從北京出發,在途中設下加油點。

這些汽車雖然是當時最先進的,但在現在看來,其實相當簡陋,均無封閉,舒適性也很差,一路顛簸,只能任憑風吹雨打,要堅持下來並非易事。

跋涉 62天后,第一輛汽車終於順利透過了巴黎終點。賽道兩旁巴黎民眾趕來歡迎,周圍全是獻花、掌聲和歡呼聲,樂隊還奏響了勝利進行曲,給予他們英雄般禮遇!

1907年的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是世界汽車運動的原始之旅,也是人類歷史上一次跨洲的汽車賽事。”

看完這篇文章,沈笑夫眼前出現了駕駛學科競賽系統:

學科值從179到180 ,增加了1個點,這是《1907年的“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帶來的成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