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盛世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4章 驚世之功(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4章 驚世之功(下)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舊年已去,新年終來,今日正是大明正統十三年的大年初一。

按著朝廷慣例,在今日一大早,在京城的大小官員都得前往紫禁城向天子拜年。當然,五品及以下的官員依然只能在宮門之外向天子磕頭了事,只有品級足夠的,才能真個進入宮裡,和天子一道祭拜天地祖宗,以期待新的一年有一個好的年景。

往日裡,這個時候的朝廷百官自然是個個面帶喜色,無論平時有多少恩怨糾葛,此時見了面總要拱手帶笑,道上幾句新年好之類的吉祥話兒。但今日候在午門之外的一眾朝臣的臉上卻沒有半點辭舊迎新後的歡喜之意,不少人臉上甚至還帶了些微的憂容,只是因為怕被人彈劾其君前失儀,這才勉強帶了點笑容來掩蓋心中的彷徨。

所以能讓這些朝中官員一個個都如此緊張,當然是因為出了大事,而且是頂要緊的軍國大事。就在年前,北邊突然就傳來了叫人心驚的訊息,久未動刀兵的蒙人居然選在這個冬天犯我大明邊境,還將矛頭直指大同城。

雖然一直以來,朝中官員談起大同來總冠之以固若金湯這樣的形容詞,言談間並不認為北邊的強敵有能力對它構成什麼威脅。但當訊息真個傳來時,還是讓人感到了一陣不安。

因為這是大明立國百來年都未曾遇到過的事情。自太祖立國,太宗定都北京後,大明在與蒙人的交戰中總是處於主動地位的。之後幾十年雖然大明沒有再如之前般主動攻擊,但蒙人也不敢輕言南下,雙方一直都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可如今,一切平衡終於被打破了。蒙人居然真敢興兵南犯,這實在大大地出乎了滿朝君臣的意料。甚至私下裡已經有種說法開始流傳開來,此番蒙人南下是早有預謀,這次大同能不能守得住,可就有些難說了。

這說法一起,滿京城的官員和百姓自然就有些慌了。雖然還不至於出現逃離北京的做法,但這個年是肯定過不好了。因為任誰都知道大同對北京城來說意味著什麼,一旦它真個被攻破,那南下的蒙人大軍便可一馬平川地直殺到北京城下,再無任何的阻礙了。

所以哪怕是今天這麼個重要的節日裡,百官見駕時的神情也頗為凝重。其實不光是他們,就是當今天子朱祁鎮,此刻也是憂心忡忡的。年少氣盛的他固然是想重複祖先的榮光,可當大同遇襲的訊息傳來時,沒經過什麼風浪的少年天子的心裡也是有些發慌的。這一點,從他此刻面上有些發白的表情便可看出端的。

不過他終究是受過一系列天子禮儀指導長大的皇帝,雖然心裡不安,此刻在群臣之前的表現卻依然穩重,除了臉色稍微難看些外,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來。

當朱祁鎮帶了群臣來到太廟,向列祖列宗祭告這一年來的種種得失時,最後還默默地唸叨了兩句:“望我大明歷代先皇能在天保佑,此番蒙人入侵能迅速平息,還我天下太平,佑我子民平安!”在默默祝禱之後,他還鄭重其事地跟祖宗的牌位磕下了頭去。

至於他身後的朝廷群臣,此時也有不少生出同樣心思的。就連跪在太廟之外的王振王公公——作為六根不淨的閹人,即便他如今已權傾朝野,在如此隆重的時刻依然只能跟大多數四品以下的官員那般跪在太廟之外行禮——也在心裡禱告著,希望大明能在此戰中取得勝利。

他所以這麼做當然不只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和百姓黎民著想,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大計。若是此番大同有失,那自己多年來想要北伐,成為鄭和之後另一個能夠青史留名的宦官的想法可就徹底破產了。只有我大明在此戰中取得勝利,他才能說服天子和群臣再次北伐。

在這一番繁瑣而莊嚴的禮儀都做完時,已是過了未時了。

見到不少臣子,尤其是那些年老的都已露出了疲態,朱祁鎮就沒有再讓眾人隨自己返回太和殿訓話,而是命人將早就備下的餛飩餃子等食物送到眾人面前,打算用完之後就讓群臣出宮回家。

從這一表現,就可看出朱祁鎮確實是個仁慈之君了。相比起皇帝的威嚴和皇宮的莊嚴,他更著緊的還是大臣們的身體。不過這麼一來,皇宮大內此刻的風景就有些怪異了,到處都是就地站立,甚至坐倒在地的紅袍官員,而且他們一個個還端了個不小的湯碗在那兒稀里嘩啦地吃著點心。空氣中還飄散著一股淡淡的,誘人的鮮香味兒……

在用過食物後,凍了半日的群臣終於感到暖和了些,隨後便在由衷地跟天子拜謝之後,又排起了整齊的隊伍,緩緩向著宮門外退去。

可就在他們來到宮門前時,卻赫然發現宮外等候的那些低階官員們一個個都紅光滿面,興高采烈的模樣,就彷彿他們在外面吃得比裡面的高官們還要好一般。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身在宮門之外的這些官員這大半日裡只能枯等原地,別說有吃的了,連走動一下都是不敢。畢竟此刻他們身邊可還站了諸多七品的言官御史呢,只要有一點行差踏錯,或是說錯話,明日忐忑他們的奏疏就能被遞到通政司裡去。

可即便如此,他們一個個依然滿是興奮,這讓出得宮來的一干官員不覺大感意外了,忍不住就把詢問的目光對了過來,似乎是想從他們的表情裡看出些什麼來。

好在,這一疑問並沒有持續太久,見到群臣出來,當即就有一名兵部的主事官員滿臉堆笑地上前幾步,湊到了自家尚書大人鄺埜的跟前,小聲地稟報起來。

鄺埜作為朝中六部尚書之一,無論是能力還是見識自然是相當不凡的,即便做不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卻也有足夠的沉穩。可在聽到這一訊息後,他的臉上也是迅速生出驚喜的表情來,忍不住看著面前的下屬急聲道:“此話當真?”這聲音可著實不小,迅速就把其他官員的注意力都給吸引了過來。

“下官豈敢在此事上亂說?那名前來報捷的軍士剛才便曾來過午門之前,只是因為今日非尋常朝會,祭祀莊嚴,這才沒敢讓他進宮稟報此番捷報。”

“呼……”在長長地舒出一口氣後,鄺埜的臉上頓時也充滿了笑容:“當真是天佑我大明哪!”

“捷報?鄺尚書可是北邊傳來的麼?”

“是大同與蒙人的交戰終於有了結果了麼?”……

雖然那名主事稟報的話並沒有被其他人聽清,但那捷報二字還是清清楚楚地傳入了眾人耳中。於是,不少官員都急著詢問起來,就連那幾名朝中元老,也個個都豎起了耳朵,把目光看了過來。

鄺埜也不再隱瞞,當即點頭,高聲道:“各位大人說得不錯,剛剛有大同軍卒以八百裡加急的方式送來捷報,之前進犯我大同的蒙人大軍已被徹底擊潰,而且還被留下了數千首級!”

此言一出,群臣譁然。歡喜者有之,懷疑者也是不少,就是于謙這個兵部侍郎,此刻也不覺皺了下眉頭,覺著自家上司似乎把事情說得太快了些,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別的官員或許還說不出什麼門道來,但作為兵部的二把手,於謙對北邊的形勢那是作過深入研究的。他很清楚如今大明邊軍與草原蒙人軍事實力的對比,以及各自的優劣都有哪些。

如果捷報裡只說是大明擊退來犯之敵,斬首千許什麼的,於謙是毫不懷疑其真實性的。因為這是大明守軍的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憑著大同城的城高池深,再加上三軍用命,以及各種守城器械為輔,想要做到這點並不太難。

可是殺敵數千,就有些不怎麼現實了。因為以蒙人一貫以來的作戰方略,他們是不可能在明知打不過,而且折損不少的情況下依然拼盡全力,不惜代價繼續攻城的。畢竟他們也應該知道,即便打下了大同,對中原的威脅也不是太大,大明可還有上百萬的軍隊駐於大同以內呢。

這得有多麼大的仇恨,鐵了心地全力攻城才能打出這樣的戰果來。想著這些,于謙心裡自然是充滿了懷疑的。不過,在群臣都歡呼雀躍的時候,他並沒有站出來點出其中的問題,只是靜靜地思考,準備一回衙門就趕緊看看這份捷報的內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大多數人是沒有想這麼深遠的,在歡呼之後,就迅速想到了這可是大喜事,當即就有不少官員再次回頭,向守宮門的禁軍請見天子,要向皇帝進奏這一大喜事。

對此,守宮門的禁軍自然不會來壞這好事,所以很快地,群臣就再度進了宮,並向滿臉疑惑的天子奏稟了這一捷報,連道此乃天子聖德,才有此戰果,並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傳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