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海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英國人也忍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章 英國人也忍了

難,但是也得幹,誰讓你是政府呢!6月14日,加拿大政府站出來,呼籲交戰雙方要保持剋制,在有爭議的領土問題上,國聯成員國應該與南海聯邦一同坐到談判桌上來,透過談判,更徹底的解決聯邦與荷蘭政府之間的爭端。

這份宣告一經發出,立刻引來了多個國家的支援,其中大部分都是歐洲的那些小國,還有許多國家也發言,對事態的發展表示關注,希望雙方能儘快的進行談判。

劉芾在看到這份宣告和這些國家的反應之後,終於明白了作為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衝到了第一線,幫助大哥與聯邦作戰,而加拿大卻一直沒吭聲,甚至連宣戰都沒宣戰,原來在這裡等著呢,這是英國人留的後手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著這些政治家們在眼前的各種表演,劉芾真是受益匪淺啊,這麼圓滑的手段,如此長遠的考慮,都讓政治小白劉芾劉總統望塵莫及,劉芾琢磨了琢磨自己的智商,又想了想自己的年紀,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玩意是專業的,而且是需要天賦的,像自己這樣半路出家的業餘選手,一輩子可能都學不利落。

就當加拿大的和平宣告發出沒幾天,荷蘭政府也馬上站了出來,宣佈願意與南海聯邦政府就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問題,展開多方談判。

面對著四處飛舞的橄欖枝,南海聯邦政府也不得不做出回應:談判可以談,但是不能涉及聯邦領土。而聯邦領土的定義就是聯邦軍隊和政府的所在地,通俗點說吧,就是聯邦佔領和實際控制的,都算聯邦領土。

其實什麼談判不談判啊,這就是一個讓國聯參戰各國,尤其是英國人下臺的臺階,英國人很明白,美國人如果退出戰爭,光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打贏這場戰爭。就算最後和南海聯邦拼個你死我活。雙方都打殘了,那麼英國在歐洲的地位怎麼辦?那麼多殖民地怎麼辦?到了那個時候,英國會不會又像衰落的西班牙一樣,所有的殖民地都被人瓜分的一乾二淨。然後自己在歐洲角落裡黯然淚下。無人問津。

現在。臺階有了,雖然南海聯邦的態度還是很生硬,但是畢竟願意談判了。只要願意談判,那麼英國就可以從中抽身了,至於東印度群島到底歸誰,就讓荷蘭人自己去談吧,而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都是英國的心頭肉,不過現在還拿不回來,看南海聯邦政府那個架勢,根本就是一個無賴暴發戶的嘴臉,你愛說啥都成,土地一寸也不給!

1920年6月27日,隨著荷蘭政府派出的談判代表團啟程,遠赴泰國,參加與南海聯邦的談判,國聯部分成員國和美國政府與南海聯邦的武裝衝突終於宣告結束了,大多數的國家和報紙都努力淡化在這場衝突中英美兩國艦隊被蹂躪的情況,而是大談特談這場衝突的結束,對於戰後歐美各國的重建和對國際新秩序的積極意義等等,作為實際的戰勝國,南海聯邦政府並沒有發表什麼出人意料的言論,不管外界如何評價,反正聯邦政府打勝了,而且還多了2塊土地,低調就低調一些吧。

這場短暫的戰爭,時間雖然不長,從3月初南海聯邦進攻東馬來西亞為開始,到5月底,英美兩國艦隊的主力被消滅,前前後後不過2個多月,但是這場戰爭在經濟上、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從經濟和政治上來說,英國失去了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從而使英國失去了對東亞和南亞的支配力,也使得英國勢力開始從東南亞逐漸向印度和非洲轉移;而南海聯邦在趕跑了法國人、荷蘭人和英國人之後,奪取了馬來半島,並牢牢的控制住了馬六甲海峽,在加上之前佔領的法屬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群島等地,儼然成為了一個雄霸南亞的大國,並且可以透過馬六甲海峽,嚴重的影響到東亞的格局。

從1920年開始,西方勢力在東亞和南亞逐步走向了衰落,而以中華民國、南海聯邦為代表的華人勢力,開始逐步走向了強盛,而日本人、朝鮮、泰國等國,也開始成為西方國家在東南亞的代理人,慢慢開始復甦。另外還有一個大半個國土在東亞的蘇維埃共和國,還在專心於他們自己的國內,沒時間關注亞洲。

從軍事上來說,這次的戰爭正式宣佈了飛機作為一種獨立兵種,已經有了左右一場戰爭的能力,而潛艇,繼德國人把它發揚光大之後,南海聯邦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玩的最好的還看這邊。

從這之後,世界各國,尤其是海軍強國,都開始重視起來飛機這種武器,在多個國家還建立了獨立的空軍軍種。而各國海軍,也開始在建造主力軍艦的時候,特意加厚防雷裝甲和水密艙,以加強戰艦的抗打擊能力。不過,飛機母艦,確沒有受到太大的追捧,各國還是在拼軍艦的噸位、火炮口徑和裝甲厚度,而飛機,只是被看成一種海軍的補充攻擊手段和近海防禦手段。

對了進一步拖延各國對飛機母艦的重視和研發,聯邦海軍規定了幾艘現役的母艦在不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都需要為艦體做偽裝,不管是偽裝成貨船或者補給船也好,反正在甲板上不能看到飛機,而甲板也不能是那樣平平整整的露著,至於平時的飛行訓練,就不要再航道密集的海域了,不管是西太平洋也好,還是印度洋也好,找個沒人的地方練去吧。

飛機和飛機母艦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發展出來的,但是防空炮這種東西,就不像飛機和飛機母艦那樣難了。歐美各國在各種口徑的火炮上的造詣要比聯邦高的多,當時的戰列艦上,已經開始裝備381毫米口徑的主炮了,而聯邦海軍連300毫米的主炮也造不出來。

不過這並不是科研人員或者製造能力差的問題,而是從劉芾開始,就沒打算發展這些鉅艦大炮,既然不打算發展,那麼就沒必要花費資金去研製和生產,至於說陸軍的火炮,有200毫米就足夠了,口徑再大,就不好運輸了。

劉芾雖然並不喜歡大口徑的艦炮,但是他還是在火炮的研製中投入了一部分資金和精力,不過那些研發的火炮不是給海軍用的,而是為了聯邦即將批量生產的坦克設計的主炮。

這次即將投入批量生產的聯邦坦克共分3種,都是由聯邦陸軍研究所自行設計的,不過設計的最初思路,劉芾也提供了不少,雖然他前世沒有當過兵,更沒有接觸過坦克,但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僅僅提供一個坦克的大概形狀和設計理念,劉芾還是可以口吐蓮花的。

這3種坦克分別是“山鼠”輕型偵查坦克、“山貓”輕型坦克和“獵豹”中型坦克。

“山鼠”輕型偵查坦克基本就是“山鼠”裝甲車的履帶版,整車重近6噸,全部採用焊接處理,車身比較低矮,長4.2米,寬2米,高2.1米,車體採用垂直裝甲,厚度10mm,炮塔裝甲前部15mm,側面和後部裝甲12mm;

乘員2人,裝備了一臺85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在公路上時速可以達到45公里,越野時速25公里左右,爬坡角度30度,由於採用了通氣管技術,“山鼠”輕型偵查坦克的涉水深度可以達到3米。

既然是偵查坦克,“山鼠”輕型偵查坦克並沒有裝載太強的火力系統,只有一門37mm的直射炮和一挺12mm的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