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海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短暫的平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短暫的平靜

從1896年底,整個東亞又恢復了以前的狀態:大清繼續苟延殘喘、日本繼續窮兵黷武、臺灣繼續悶頭不言聲、英法美德俄繼續為他們眼中的各種利益私下角力。

自從劉芾在宜蘭試行了合作社以來,當地的大部分民眾都得到了利益,糧食產量和荒地開墾也逐步提高,效果還是顯著的,雖然地主階級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不過有了前一段的清洗的教訓,也沒鬧出什麼大事件。

既然效果顯著,劉芾繼而又把基隆和臺北兩個縣劃入了試點,他打算每年加入一兩個縣,逐步把這項政策推行到全臺灣,雖然這樣做肯定會損害一部分富人的利益,不過由於今後臺灣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處於戰爭狀中,糧食和人口又是戰爭的重要支柱,所以只能舍少數,取大多數了。

除了繼續推行合作社,在金融上劉芾也採納了臺灣銀行行長,海倫娜女士的建議,準備在全臺建立分支機構,主要針對小農戶和小企業發放短期貸款,並著手準備臺灣自己的金融體系和貨幣體系。

自從1895年花蓮至基隆至刺桐的鐵路通車以後,由花蓮至刺桐的鐵路也開始興建,由於這段山區比較多,所以工期要到97年才能完工。到那時,整個環臺灣的鐵路將全線貫通,不管是經濟、農業和軍事,都將成為這條鐵路的受益者。等到環臺鐵路完工以後,劉芾還打算在臺灣中部造一條橫貫臺灣的鐵路,不過這個想法還沒有經過鐵路工程人員的驗證,畢竟在這個時代,大型的鑽山隧道不是輕易能建的,如果難度太大了,也沒有必要用千百位鐵路建設者的屍骨去填。

雖然英法德等國對臺灣武器禁運了,不過商業上還是不禁止的,臺灣盛產的蔗糖和樟腦,作為一種特產,還是很受歐美國家的喜愛,不過由於臺灣處於戰時,所有出口進口全部都集中到了刺桐港。

截止到1896年底,臺灣新軍總兵力達到了3萬5千人,大半裝備了新式的AK-01式半自動步槍,還有幾百輛東風皮卡和長江摩托車作為快速支援部隊的運輸工具。臺灣水師總兵力也接近了1萬人,除了潛艇和*艇的艇員以外,基隆、香山、刺桐和花蓮的海軍基地也駐紮了很多地勤人員。水師的潛艇總數已經突破了一百,分成兩個潛艇大隊,駐紮在四個基地內,負責各自的巡查海域,不過主要防禦方向還是臺灣的東部和北部,另外就是在臺灣海峽和琉球群島附近,搜尋日本船隻,並在合適的時間,予以打擊,這個合適的時間就是四周沒有船隻經過的時候。另外潛艇部隊還有一個小任務,就是跟隨著“海倫娜”船運的船隻往返於海南島和臺灣之間,為運送鐵礦石的貨輪護航。

研究所這些年裡,先後完善了對“大黃魚級”潛艇、“海燕級”*快艇和“Ⅰ”型*的改進設計,並利用電磁原理,把原來的“海膽”錨雷改造成一種新的*:電磁*。

這種被命名為“海星”的電磁*,平時定深懸浮在海水中,遇到有船隻經過,透過船體對磁力的影響,從而觸發爆炸。由於這種*懸浮在海平面下面,除了按照佈雷圖紙尋找,基本無法清除,所以對艦船的威脅比錨雷更高。

除了完善“大黃魚級”潛艇的設計以外,研究所還新試製了一款船體更大、續航更遠、攻擊力更高的新型潛艇。這種潛艇被命名為“金槍魚級”,船體長55/47米,寬5.5/4.5米,吃水深度4.5米,雙層耐壓殼體,排水量752/833噸;水上由2臺8缸柴油機提供1000馬力,行駛速度13節,續航,7000海里;水下由2組電動機蓄電池提供800馬力,行駛速度17節,續航400海里;設計潛深100米;前4後2配備450MM*發射管,備彈14枚;艏樓上裝備2挺12MM機槍,裝有水下通氣管、潛望鏡、長波電臺、主動聲吶和水聽器。

“金槍魚級”潛艇試制成功以後,將代替現在的“大黃魚級”潛艇逐步裝備臺灣水師的潛艇部隊,有了這種航程更遠,水下速度更快、備彈量更多的新型潛艇,臺灣水師的防禦圈和打擊圈就可以擴大不少。

有了新潛艇,那就不能不有新*吧,的確,作為密切配合的一對武器,缺了誰都會大幅度影響效能的發揮。新研製的*和以前的“Ⅰ”*差別不大,戰鬥部和引信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提高了熱動力發動機的效率,使其速度提高了一些,還有就是航程略遠。

“Ⅱ”型*的口徑還是450MM,長3600MM,航速37節,最大航程2000米,總重415公斤,戰鬥部裝藥35公斤。

除了海軍裝備以外,研究所按照劉芾的大概描述,經過幾年的試驗,把迫擊炮這個陸軍支援火力給研究了出來,目前只有一種型號,60毫米口徑。這種小炮全重只有17公斤,最大射程800米,發射速度每分鐘30發左右,殺傷半徑6米多。雖然射程不夠遠,但是射速和殺傷半徑都遠超這個時代的任何火炮。

除了迫擊炮以外,由自動步槍仿製的輕機槍也部分裝備了新軍,加上半自動步槍和*,基本上能進行有限的防禦作戰了。由於環臺鐵路的通車,陸軍分成了四個旅,分駐在基隆、花蓮、刺桐和香山,遇到作戰任務,則由鐵路線在全臺調配;另外還成立了一個機動團,駐紮在基隆港,裝備了30輛東風皮卡和100多輛長江摩托車,作為一個機動力量,歸參謀部直接指揮。

除了在臺灣本土上的建設以外,水師還在澎湖、釣魚島、與那國島、蘭嶼島等圍繞在臺灣的小島上,建設了長波電臺站,作為聯絡海上船隻和監視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上次談判破裂以後,日本在臺灣外海和海峽中遇襲的船隻越來越多,每個月都會有好幾條船在臺灣附近失蹤,不僅船找不到,連人員都無一生還。由於日本的很多物資都是從海外進口的,而臺灣正卡在日本和西亞、歐洲的航線上,嚴重的影響了日本的物資進出口。現在很多日本船隻都不再敢走臺灣航線,而是繞行更遠海況更複雜的菲律賓航線,加大了運輸成本和危險性。

對於這種說不出來的難受,日本政府已經忍了很久了,終於在1897年6月爆發了。日本政府集中了手中的大部分能用的戰艦,組成了一支大艦隊,載著一個整編師團的陸軍兵力,第三次集結在琉球群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