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一五七 馬刀長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一五七 馬刀長矛

“這個……”趙鐵砧猶豫了好久才撓頭道:“大人,小人不明白您的意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邊兒的耶律斡裡和喝罵道:“你怎地這麼笨?大人哪兒有時間和你在這兒閒扯?”

嚇得趙鐵砧趕緊又要跪下,董策瞪了耶律斡裡和一眼,溫言道:“莫要驚慌,好生說話。�到底有什麼聽不懂的,你來跟本官好生說道說道。”

“是,謝大人。”趙鐵砧心裡安穩不少,他想了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大人您到底是要打造大槍還是長矛?”

董策一怔:“有什麼區別麼?”

他畢竟是後世長大的人,哪裡有什麼機會接觸到太多的冷兵器,來到這個時空之後,也沒有機會瞭解,因此心裡也是有些半知半解。

“這個……”趙鐵砧有點兒不敢說。

“但說無妨,本官本就不是全知全能的,在這兒,你是行家!”董策鼓勵道。

趙鐵砧感覺這位董大人是很溫和的,膽氣也就壯了不少,便仔細解釋起來。

董策一聽才知道,原來這其中還有如此許多門道。

槍和矛,雖然樣子很像,但是在這個年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兵器,使用的方法和製造時候的選材,也是大相徑庭。

其區別大致是三個方面。

其一,杆的材質。其二,矛頭槍頭。其三,長度。

第一條杆的材質是矛和槍最大的區別所在,其關鍵,在乎‘軟硬’二字。杆的軟硬差異導致了槍和矛用法的完全不同,矛是重兵器,杆以棗木等硬木或精鋼制成,基本沒有韌性。最重的鋼杆長矛重量可達七八十斤,使用者需具備極大臂力才能發揮威力。硬杆使使用者的力量能完全傳遞到矛頭,更利於直刺。而槍是採用堅韌而有彈性的木質比如說白臘杆為柄,目的是能夠吸收和釋放武器衝擊時產生的巨大能量及調整攻擊角度。所以槍在使用過程中對使用者的要求極強,必須有著相當槍的功力做底。

通常來說,矛沒什麼技術含量,練上一些時日就成,其攻擊動作也就只是直刺而已。但是槍就要複雜的所,沒有幾年十幾年的功力根本用不來。

其實許多典籍中常說的那些槍,注入拐突槍、鉤鐮槍之類都應該列入矛的範疇,因為那些杆都是硬的。而正統的槍是以堅韌而有彈性的材料,如白臘杆為柄,以帶側刃的槍刺為尖,以自身腰腹之力帶動大槍!如豹子頭林沖的林家槍。後為了增加槍的強度,演變出一種鐵槍,用鐵鑄的杆為槍柄,使槍的更有霸氣!如岳飛的岳家槍。

董策用的河北大槍就是上好的白蠟杆子大槍,材質萬里挑一,他練了多少年才能運轉自如?他那種是屬於大槍中極大者,這種大槍通常長丈餘,是整根的白蠟樹,槍把粗如鴨蛋,槍頭粗如鴨蛋黃。又長又沉,兩隻手端平都難,很不好使。一般人是用不了的,更多人用的是小花槍。也就是兩米來長,短多了,也細得多,抖起來容易,槍頭亂飛,故名花槍。

至於第二條,矛頭槍頭的區別。通常來說矛的頭部,較槍而言,比較長,更加扁平,兩邊有刃,可以刺,也可以掃或者劈,使用方式較多。而槍頭往往是三稜錐或者四稜錐,多稜錐的形象,甚至接近於圓錐。往往槍頭稍短,但是更加尖銳,由於沒有刃,所以基本沒有了掃劈的功能,一般用來刺和扎。至於西方騎士用的那種騎士長槍,除了扎更是再無其他功能。

而長度的區別就更加直觀一些。

矛的使用時間比較早,最早的長矛在周朝時候就發明了,當時還沒有大規模的騎兵,長矛是由步兵把持,用來對付車兵的。或者是車兵手持,用來衝鋒。所以矛身通常較長,往往能達到兩個人高也就是大約一丈一二尺的長度。而槍主要是用於步兵之間的對戰,所以較矛略短,大約在比一個人的高度略長也就是六七尺左右。

除此之外,便再無區別。

至於紅纓——許多人覺得槍有紅纓,矛無紅纓,實則這完全是不靠譜兒的事兒。紅纓有三個作用,其一是用來裝飾,為的好看;其二是紅纓蓬亂開來,可以擾亂對手視線;其三則是刺中了對手之後,鮮血順著尖頭流下來,這時候紅纓可以遮擋鮮血留下,以免弄得矛杆溼滑,不好握持。其實許多矛也是帶纓的。

董策聽完了趙鐵砧的講解,心裡立刻就有了決斷——槍更適合於高手之間的單挑,矛才是戰陣之用。

他所想要的,自然是戰陣之重兵。

“你便給本官說說,長矛又有哪些?”董策來了興致,又問道。

他想要坐下來,掃了一眼見地上很髒,不由得皺了皺眉。

這個微小的動作被白忠旗捕捉到了,他方才跟那些木匠講明白之後就趕緊回來了,作為一個親信,又是剛剛投靠還未融入到這個圈子裡面的親信,他深知要時時刻刻在上官面前出現留下印象這一道理。

他瞧見之後,立刻轉身出了工坊,很快便是拿了個胡凳回來,他把胡凳放下,用袖子擦了擦已經很趕緊的凳子面兒,臉上堆著笑道:“大人,您萬事操勞,勞累得緊,快坐下歇歇吧!”

“這廝倒是個精靈人兒。”董策讚許的看了他一眼。白忠旗心裡笑開了花。

所謂胡凳,其實便是後世的板凳了,董策忙活這許多時候,也確實是累了,往靠背兒上一靠,頓感一陣舒服。

“長矛有長有短……”趙鐵砧說到這兒,董策便是把他打斷了:“只說長的。”

“是!”趙鐵砧道:“長矛長的,有沙家槍,兩丈六尺長,用大竹為杆,是小人打造過最長的長矛了。還有拐突槍,長兩丈四五尺,次之就是戚家軍常用的長矛,傳說是當年打我倭人的時候戚爺爺從蠻夷那裡拿來的,長一丈八尺。”

董策知道他所言不虛,他前世的時候曾經在軍事博物館中見到過一杆四川出土的長矛,光矛頭就有八十四公分長,三稜形的矛尖兒凶氣四溢,矛頭簡直像是一個放大了數倍的破甲錐。他問道:“有沒有騎兵用的長矛?”

“騎兵用的?”趙鐵砧一愣:“馬兵老爺們通常找俺們都不是打長矛。”

董策皺眉道:“那他們用什麼?”

趙鐵砧掰著手指頭道:“有鉤鎌槍、槊、夾刀棍、大棒,有標槍,還有一丈來長用軟杆兒造的長槍、钂耙等。”他搖搖頭,再次確定了自己的話。

董策終於是明白了,大明朝現在的騎兵和自己理想中的騎兵,完全是不同的兩個體系。而自己現在想要打造的那支騎兵,完全不需要這些東西。明軍武器配置雜亂,甚至因為個人喜好的不同武器都不一樣,而戚家軍是唯一一支注重陣型配合和兵器互補的軍隊。但是自己的手下根本達不到這個高度,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正在學騎馬的一個月前還是莊稼漢的人而已,給他們提出什麼陣型配合之類的東西,他們根本做不到,也理解不了。

或許以後會,但不是現在。

而且董策現在給他們定位的對手也不是戚家軍在薊鎮時候面對的龐大敵人,那些數以萬計的蒙古騎兵,成吉思汗的後裔。

他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的東西有限,所以越簡單越好,要求也不高,只要有足夠的機動力和一定的殺傷力。

董策道:“你可會畫畫麼?”

趙鐵砧點頭,董策便道:“你把那些長矛的樣子一一給本官畫一下。”

說完便是讓白忠旗拿出隨身帶著的紙來。

趙鐵砧過去都是在地上或者是青石板上作畫,還是第一次用這麼高檔的材料,不由得很是緊張,不是力道大了就是小了,把紙給劃破了好幾張。白忠旗翻著白眼兒掏出最後一張紙來,沒好氣兒道:“就這些了,你手上收著點兒勁兒!”

董策笑道:“莫要著急,本官不會怪罪於你。”

一聽這話,趙鐵砧心裡踏實了許多,手上也就穩當了,他聚精會神的一一畫出來。還別說,這人還真有些本事,看著粗笨憨厚,一雙手卻是很巧,畫的很逼真,而由於他是實在幹活兒的,沒有什麼文人亂七八糟的情懷,沒有絲毫的藝術加工,而是把上面的細節都勾畫出來。

董策看的暗自點頭。

他拿過來一一的細看了,然後又把自己之前畫的那一張拿出來比照一番,又做了一番修改。

把修改之後的圖拿給趙鐵砧看,把上面的細節和講究處給他一一講解了,道:“可聽明白了麼?”

趙鐵砧全神貫注的盯著那圖紙,一邊看手還一邊在地上劃拉著,進入到自己熟悉的領域,他注意力明顯高了許多,膽子也大了不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竟還敢問董策。董策也不嫌煩,便一一解答,直到趙鐵砧全部明白才滿意的點點頭。

站在他後面的白忠旗抽冷子瞅了一眼,不由得臉色一變,倒吸一口涼氣兒!大人想打出來的,是何等的一把兇器啊!然後董策又把一張圖紙拿出來,上面畫的,卻是一柄刀的圖案,刀背和刀刃都呈現出一個微微的弧度,看上去很漂亮。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