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十二章 善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十二章 善意

張寒起身道:“好,那就瞧瞧。”

他是無可不可的,反正這次過來,只是為了和董策聯絡一下感情而已。

董策帶著他出了安鄉墩,演武場上,石進幾人還在不斷的奮力刺殺著。

“得半個多時辰了吧?十裡鋪的兵,斷然做不到這一點的。”便是張寒這種外行也是暗暗點頭,於是心中對董策的評價又多了一條——御下有方,嚴厲苛峻。

兩人過了演武場,又往前走了足有一里地,來到了一處平緩的丘陵,上面密林遍佈,丘陵下面則是一大片空地,四面都被丘陵擋住了,卻是個很隱蔽的所在。

這是董策秘密尋到的一個處所,他不想自己做的事讓別人知道。

道了聲大人稍待,董策鑽到林子裡面去,沒多一會兒便是鑽出來了,手裡多了一個木頭牌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寒湊上去看,只見這牌子大約有三寸厚,上面是兩尺高,一尺三四寸寬的厚重木板,下面則是一根四尺長的樁子,底下削尖了。

董策用力的把木樁****地面,固定牢靠了,晃了晃見不搖動這才滿意的拍拍手。

“來,大人,咱們推開吧!”

張寒依言點點頭,兩人退到了距離這個木頭牌子百米之外。

董策嫻熟的支上沉重的三角支架,把抬槍放在上面,槍管的後面,是黃銅鑄造的握柄,大約有三尺來長,前端筆直,後部彎曲,形成一個優美的弧度,更適合人手的握持,上面還鑄造了幾道防滑紋,一道垂下來的火繩昭示著它的身份。

‘砰’的一聲輕響,引藥鍋蓋被開啟了,一支修長穩定的大手,將引藥分毫不差的倒入引藥鍋,輕輕合上引藥鍋蓋。然後便是拔開裝發射藥的小瓷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把小瓷瓶放回腰間的兜兒裡,伸手從另外一邊的兜裡掏出一顆足有小兒拳頭大小的黝黑鉛彈,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把鉛彈塞進去,然後抽出通條,搗實彈丸和發射藥;放回通條,從兜裡掏出火繩,輕輕一吹,火繩便被點燃,然後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由於此時引藥鍋蓋是關上的,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

董策已經試驗過幾次了,這會兒操作很是熟練,動作一氣呵成,微微一蹲,把槍托夾在左臂腋下,然後右手扣動了扳機!

扳機被扣動,火繩落下,火繩落下的同時,引藥鍋蓋開啟。

引藥點燃發射藥,只聽得一聲轟然炸響,就像是往灶膛裡丟了一根大鞭炮一樣,槍口冒出一陣黑煙,一顆彈丸轟然射出!

下一刻,便聽到一百米之外的那木頭牌子上發出一聲怦然巨響,立刻就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顯然是被擊中了。

儘管把槍托夾在腋下有效的卸去了後坐力,但是這抬槍後坐力如此之大,董策也是不由的往後退了一步,一邊張寒也是嚇了一跳。他雖然見過火銃,卻沒想到這抬槍這般炸雷一樣的巨響。

董策笑道:“張大人,去瞧瞧?”

“走。”

兩人來到近前細細觀看,只見厚達三寸也就是差不多十釐米的木板正面迸裂出一個碗口大小的缺口,這個缺口在被穿透的背面上已經擴大到了海碗大小,鉛彈帶著無數紛飛的木刺一起灑向了地面,密密麻麻的一層。

張寒看了不由得咂舌:“這若是人被擊中,便是全身重甲,怕也是給直接打碎了。”

這是自然的,按照後世的慣例,超過了二十毫米口徑,就已經不算是槍了,而是屬於炮的範疇。這杆大抬槍如此大的口徑,幾乎可算是小炮了。

“沒錯兒。”董策點點頭,嘆了口氣:“卑職來到這安鄉墩之後,依例接收其中物資,結果發現士卒們除了一根小花槍之外什麼都沒有,庫房中的火銃,擠壓不知道多少年,早已經鏽跡腐蝕,不堪使用。弓箭也已經朽壞,還好找到這東西,若是遇上什麼不測之事,唯一能夠依仗的,也就是這杆抬槍了。”

他苦笑一聲:“可惜啊,便是這杆抬槍,也用不了幾次了。”

“除了察哈爾的那些韃子,咱們這兒能遇到什麼不測之事?再者說了,便是敵來,躲於堡寨之中,他能奈何?”

對董策的話,張寒有些不以為然,他瞧著董策,忽然道:“董大人可是抱怨前任夏東潤之不作為?”

沒等董策說話,他便是搖了搖頭,用一種略帶些責備的語氣道:“夏東潤回去十裡鋪,大病了一場,你逼他做的那些事兒,已經在十裡鋪傳開了。大夥兒都議論紛紛的,許大人聽了有些不高興,說實話,我也覺得過了些。”

“這幾日卑職思量,也覺得那日過了,心中頗有悔意,若是他日再見夏大人,定要好生賠罪才是。”董策胡扯了一句,趕緊道:“卑職也知道,此等境地,非一日之功,那些武器,怕是已經擠壓十數年,也賴不到夏大人身上去……”

張寒看著他,若有所思:“董大人有話請講?”

“那卑職就直說了。”董策嘿然一笑:“這抬槍的鉛彈還有三發,火藥卻是只夠再用一次的了,著實是短缺的厲害。卑職手下還有一杆鳥銃,也缺少彈丸和火藥。另外,安鄉墩有墩軍十一人,卻只有六張弓,二十支箭的。腰刀只有六把,長槍倒是齊全,只可惜槍頭有的都鏽蝕朽爛了。”

他懇切道:“張大人,卑職希望您老人家能在許大人面前美言幾句,調撥些武器裝備來。”

他又補充了一句:“下官可以用田產來換。”

董策自然是沒說實話,他在這兒留了個心眼兒,為了說的可憐些,幾乎把所有的武器數量都打了個六折彙報。尤其是大號鉛彈,足足還有二十多發,火藥也足夠用五次的。

張寒沉吟片刻,道:“你要什麼?”

“火藥十斤,大號抬槍的鉛彈十發,小號鳥銃鉛彈十發,弓五張,箭一百支,腰刀五把。”董策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張寒的臉色。

平心而論,董策的這要求不過分,不過是想要把手下武裝起來而已——至少得有一張弓吧?但是在積弊已深的大明,這卻是個有些為難的要求了。天啟年間,崇禎初年,遼東幾十萬大軍覆滅,有的軍中,十幾個人才勻上一杆槍,一把刀,其實武器朝廷是足額撥給的,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的遼餉,只可惜都讓東林黨人還有那些貪婪狠毒的文官集團給漂沒了。

張寒聽了,淡淡的瞟了董策一眼:“董大人,凡事,總要有個分寸。”

董策頓時心裡一涼。

沒戲了。

等兩人回來,天色已經不早了,石匠已經把石碑想重新刻好了,董策等人的名字赫然其上。

“安鄉墩共有墩軍十一人,其中客兵四人,每月餉一兩五錢,本色米五斗。本軍六人,每月餉銀一兩。甲長一人,每月餉銀二兩三錢五分。”

張寒擺了擺手,一個許如桀的家丁把一個大麻袋扔在地上,然後又把一個小布袋遞給了董策。

張寒道:“董大人,一共一石米,十兩銀,你點驗一下。”

董策聞言便是一愣,等開啟袋子一看,米袋中糙米裡面混雜的泥沙大約不超過三成,而銀子竟也不是那等粗黑髮烏的劣銀,而是上等雪白亮亮的銀子。

這就讓董策更是驚詫不已。

明季末年,剋扣成風,自上而下,無有禁止。餉銀從北京城的中央部閣出來,先得被那些無法無天的文官兒們給刮一層,然後到了地方上,從總督、巡撫、總兵、參將、守備、管隊官乃至於是最低階的甲長,都得伸手撈一把。基本上就是三七分,不是給你七成,而是扣掉你七成!

董策之前已經仔細詢問過李貴了,按照慣例來說,安鄉墩這十一個人,每個月合計該有銀十四兩三錢五分,糧兩石,但是實際能到手的,也就是五兩銀子不到和五斗裡面摻雜了一半兒泥沙石子兒的糙米。就這些,還要把甲長掛掉一層,到了他們手上,就沒什麼了。

今日為何這麼多?

“敢問大人,這銀錢糧餉……”董策小心問道。

一個家丁道:“董二郎你當真好服氣,咱們張大人在老爺面前替你美言,說你剛剛上任,手中無錢無糧,不好做事做人,便多給你了些,還不快快謝過?!”

董策真心實意的深深一躬:“卑職多謝大人。”

“董大人何須掛齒?”張寒已經上馬,拱拱手笑道:“這廂便別國了,等董大人回了十裡鋪,咱們再說話。”

說罷,揚鞭策馬而去。

董策的手停在空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把手裡頭攥著的一把碎銀扔進袋子裡——這本來是為張寒準備的回扣孝敬。

看著他離去的方向,董策的眉頭漸漸擰了起來。

第二日中午,一個十裡鋪的士兵來到了安鄉墩,說是奉張寒大人之命,送來物資。

共計火藥十斤,小號鳥銃鉛彈十發,弓三張,箭六十支,腰刀五把,矛尖六個。並附有張寒寫給董策的一封信,言道十裡鋪中也無大號鉛彈,他也沒有法子云云……

這讓本以為已經沒了希望的董策大喜過望,而他也很清楚,這肯定是張寒從中出了不少力氣的結果。

雖然比董策要求的少了一些,但是能得到這些,董策已經很滿足了。

現在安鄉墩中有弓十二張,箭八十支,長矛十一把,腰刀十一把,鳥銃一杆,鉛彈十五發,抬槍一杆,鉛彈二十發,火藥十斤。

有了這些物資,董策就能夠把自己的手下好生武裝一邊,至少沒人能勻上一把弓,一把刀,一杆槍了,石進等人也不需要再借李貴等人的槍進行操練。

董策不知道張寒為何對自己這般保有善意,但是有便宜不佔是傻子,這些好處讓自己吃進去容易,再吐出來就難了!再說了,後金即將大舉進攻宣大,在這片建奴的大潮之中能不能活下來還是兩說,想這麼多有什麼用處?

張寒能有什麼目的,那都是以後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