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三二三 爭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三二三 爭寵

木匠這邊兒的匠頭叫做蘇魁,人如其名,很是魁梧的一條大漢,虎背熊腰,一身腱子肉,很有些威勢。�是個做活計的好手,他雖然長得魁梧甚至有些兇惡,卻是很和善,跟誰都沒紅過臉,人緣兒很好,因此也當了匠頭。董策也給他提了一級工匠,級別上去了,說話的時候膽氣也就壯一些,方便管理。

在木匠這邊董策呆了也就是一盞茶的時間,便轉去了鐵匠工坊。

這裡分為冷兵器組和熱兵器組,都是佔了好大的一片區域,隨便哪個拿出來都是木匠工坊整個兒的三四倍還要大。進到這裡,便是一陣熱氣燻來。這裡麵點起的大火爐很多,裡面爐火熊熊,熱氣四溢,火爐旁邊大都放了用來淬鍊刀劍的尿和牲口的血,因此這裡熱烘烘的,雖然書數九寒冬,卻是一點兒也不冷。甚至還有的鐵匠只穿著一件兒單衣,還是滿頭大汗。空氣中還瀰漫著一股古怪的尿騷味兒。

董策可不嫌棄,恰恰相反,進了這裡之後,他只覺得很是親切。

趙鐵砧和杜建河兩個早就已經等在那裡了,趕緊迎上來一番說話,他們兩個眼神中都透著熱切,盼著董策先去自己那邊看看。董策先去哪邊兒,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前後問題,而是代表了對哪邊兒的重視程度更高。他們兩個本來關係不錯,但是現如今冷兵器組和熱兵器組的關係卻是非常不好,幾乎可以說已經把矛盾給挑明了,互相看不上眼,都盼著能壓對方一頭。趙鐵砧是個老實人,但是也架不住手下人天天在耳朵邊兒上嘀咕,現在心裡也不跟以前那樣想了。

不過總歸是當領導的,兩人還不至於撕破臉,見了面總是有說有笑的,可這會兒在董策面前,那就不一樣了。

杜建河心思機靈,笑道:“大人,小的正要跟您彙報魯密銃那銃管的情況呢,這些日子小子帶著人一時也不敢偷懶的鑽銃筒,造扳機,還教了幾個徒弟,您要不去瞅瞅?”

他一拍腦袋,有些懊惱:“嗨,瞧工坊裡頭這味兒啊,是小的們疏忽,知道大人您來,早該把這些盆子撤下去的。小的負責的那塊兒,打的是熱兵器,倒是無需淬鍊,味兒也輕了許多,大人您喘口氣?”

說著便是眼巴巴的看著董策。

趙鐵砧嘴笨,一時想不到該說什麼,不由得心裡很是懊惱,一陣陣兒憋得慌,急的只想跺腳。

杜建河瞧著他,眼神兒就有些得意。

董策瞅一眼便對他倆的心思心知肚明,他看了兩人一眼,卻是淡淡一笑:“罷了,你那邊兒的事兒,先放放。趙鐵砧,走,你帶我轉轉。”

趙鐵砧整個人都愣住了,竟是訥訥的站在那兒不知道說啥了,還是旁邊一個下屬捅了他一下他才反應過來,心裡一陣歡喜,滿臉堆笑道:“好,好,大人,請跟我來。”

杜建河也是一愣,臉色白了一白,但是很快就恢復如常,訕訕一笑,跟在後面。

董策選了先來這邊,卻不是隨著性子,而是由自己的門道的。一來是之前給的杜建河還有熱兵器組那邊的好處多了些,表現的太看重了,現在得壓一壓,免得他們驕橫。第二則是,現在是要練兵了,鴛鴦陣基本上都是冷兵器,以後時日,還是要多倚重趙鐵砧這邊多些。

說白了,還是拉一個壓一個。

見大人先來了自己這邊,冷兵器組那邊的人頓時都跟吃了什麼仙丹似的,一個個都是精神百倍,幹起活兒來也是非常之賣力。一個個揮著手中的鐵錘,敲擊著手中的成形未成形的兵器,濺起一片片的火星。

時不時的有沒見過董策的人偷眼兒打量這位年紀輕輕的大官兒。

雖說趙鐵砧嘴笨些,但是業務能力是很強的,他知道自己口拙,就是生怕上官來問的時候說不清楚,因此什麼都得問的清楚明白,自個兒來回的在心裡尋思,一定要弄得熟了,透了,明白清楚了這才作罷。

因此現在說起來,非常之順溜兒。

冷兵器組的鐵匠們一開始還手生,騎兵長矛和哥薩克騎兵刀,第一次試做樣品的時候他們三日才打造出來。到了後來,打造的多了,慢慢都變成了經驗老道的熟手,非常嫻熟。之後每日鐵匠工坊都能打出來三支騎兵長矛和兩把哥薩克騎兵刀。現在鐵匠工坊足足有三十二人之多,兩個組各自十六人,不多不少。人多了,產量自然就上去了。

後來家丁隊那邊每個人都裝備齊全了,董策卻並未讓這邊兒停手,依舊是打造著。到了現在,一日已經能夠打造八支騎兵長矛,五把哥薩克騎兵刀。這還是受限於長矛杆兒數量的限制,若不然的話,產量還能再增加少許。

家丁隊的騎兵,數量肯定不能僅限於這些,董策一定是會繼續擴大規模的。多打造出一些兵器來備用,到時候便不顯得慌亂。而且騎兵長矛除了給騎兵用之外,還可以給步兵用——董策之前並不知道自己要打造什麼樣的步營,但是卻很確定一點,長矛是肯定會大量使用的。

現在已經確定了要用鴛鴦陣,鴛鴦陣十二人中,就有四個是用長矛的,別的武器都能從劉若宰的庫房中找到,唯獨長矛,都是那種不到一丈長的小花槍,又軟又沒勁兒,根本不堪用。

還是硬木長矛更好一些。

至於腰刀,長刀,挨牌什麼的,倒是不用自己準備,武庫中就存了不少,有從白添福那裡換的,又從劉若宰那裡拿的,數量足夠使用。這就是背靠著一個龐大朝廷的好處,這些年朝廷在九邊上面投入的銀子怕是上億是有了,雖說被吞了不少,但也著實是攢下了無數的物資,都在各地的庫房裡堆積如山。可惜,一方面是這些武器兵甲等物資在庫房裡腐爛發黴,一方面卻是士兵們手中的兵器鎧甲鏽跡斑斑,破爛陳舊不堪,根本不堪使用。

想拿到武器甲冑,就得掏銀子——向靠著這個吃飯的那個龐大利益集團。可惜這年頭兒武將有錢的不少,卻沒一個願意把錢花在這歪路上的——買房子置地才是正道。

董策看了一陣兒,總歸是比較滿意的,也很是勉勵了一番。

走到中央位置,董策忽然側頭問趙鐵砧:“會打造鎧甲的呢?哪幾個?”

趙鐵砧怔了怔,趕緊招呼了幾聲,叫了幾個漢子出來。

每次新來的鐵匠,會打火銃的肯定是分到熱兵器組,會打造鎧甲的則是一定要留在這邊,剩下的那些,就是自由分配了。

現下這邊會打造甲葉的一共是八個,幾個人都有些拘束,趕緊跟董策見了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董策倒是笑眯眯的上下打量著他們。

今天董策過來,是想給即將成立的磐石軍士兵們裝備甲冑了。

其實大明朝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根本沒有甲冑穿的,一件兒鴛鴦戰襖了事兒的,披甲的不足一成。皮甲不多,棉甲倒是不少,但就算是所有鎧甲裡面最尋常的青布鐵甲,都是要伍長以上的小軍官才能有。之所以這樣,倒也不完全是因為腐敗,其實不光明朝如此,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因為這片華夏大地實在是太大,歷朝歷代雄踞於此的王朝,兵員實在是太多了,多的像是明朝初年,達到了二百八十萬。就算是少的朝代,諸如唐朝,也有四十九萬左右的常備軍。當然,最恐怖的還是那個血肉橫飛,英雄輩出的戰國,由於連年的戰爭,每個國家幾乎都是舉國皆兵。秦國有奮擊百萬,車千乘,騎萬匹。魏國有帶甲三十萬或稱三十六萬,防守邊疆和輜重部隊十萬。其最強大之時期,有武力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也就是奴隸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趙國有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韓國兵卒不過三十萬,包括廝徒在內,除了防守邊疆關塞的以外,見卒不過二十萬。齊國有帶甲數十萬。楚國有持戟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燕國有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ps:以下不算錢。

以上資料皆出自戰國策,肯定會有誇張,但是水分不會很大。影響軍隊規模的因素有兩個:人口和國力。人口就不用說了,秦一統六國之後,人口也才兩千一百萬,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口,大約在一千八百萬到一千九百萬左右。這樣的人口基數,這樣的軍隊數量,肯定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是別忘了當時的背景——連年征戰,舉國皆兵,青壯年男子幾乎全部都要服兵役,甚至壯年女子都要入伍。因此這樣的一個比例,也就情有可原了。

至於國力,戰國時期商業發達,戰國七雄大多有過變法,國力都不是很弱,而且當時的養兵花費,可不像是後世那麼厲害。

其一,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各國都非常重視軍事,根本沒有重文輕武這一說兒,相反,當時的儒家還未成形呢!國家重視軍事,重視武將,重視戰爭,財力物力向這方面的傾斜很大。其二,官僚機構相對簡單,經歷的環節少,上下其手的人少,再加上第一個原因,沒多少人敢胡亂伸手在這上面撈錢。這就少了一個非常大的消耗。其三,士兵待遇差,許多甚至需要自備武器糧草鎧甲戰馬。

而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疆域——當時就算是七國的疆域加起來,也不過就是後來一個秦朝的三分之二大,小半個漢朝大,三分之一個明朝早期大。相當於後世的陝西中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山東全部、河南全部、湖北全部,湖南中北部,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省一部。算下來,一國也就是相當暈後世一個半省這麼大。疆域很小,打仗幾乎都相當於內部作戰,從出發地到達戰場的時間短,戰爭持續的時間也短,如此運送輜重糧草等等的消耗,就會小許多。)

……

這麼多的軍隊,動輒數百萬,真要全部披上鐵甲?以當時的國力生產力,真是要全國上下都砸鍋賣鐵,人人去當鐵匠,當然沒問題,可整個社會的生產就停滯了。

後世常有人大放厥詞說什麼華夏古代軍隊裝備不如西方,全他媽扯淡!

西方那些撮爾小國,全國軍隊加起來也就是幾千上萬人,了不起大幾萬人。傾盡全國之力自然能夠打造出一支千把人或者幾千人的重騎兵隊伍,你讓他給全國軍隊都裝備試試?更別說及百萬大軍了!事實上,西方國家的軍隊,鋼鐵罐頭也是很少數,多半還有騎士的地位,他們軍隊中大部分也是不披甲的士兵!他們國家全部軍隊的數量可能差不多就相當於大明朝伍長以上軍官的數量,把大明朝的伍長以上軍官拉出去看看?披甲率是不是比那些生番要高?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