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三二六 董策的盤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三二六 董策的盤算

趙鐵砧撓撓頭道:“俺知道啥叫青蚨,可不知道青蚨甲是啥?”

青蚨,是一種蟲,一種很有趣兒的蟲。

其形狀像蟬,卵附在樹上,草葉上。

傳說青蚨生子,母與子分離後必會仍聚回一處,人用青蚨母子血各塗在錢上,塗母血的錢或塗子血的錢用出後必會飛回,所以有“青蚨還錢”之說。

因此後來,常以青蚨代指錢,尤其是銅錢。

所謂青蚨甲,就是錢甲,用銅錢作為甲葉,編織成的鎧甲。

董策這一次想要造的,就是青蚨甲。

這不是他異想天開的揣測,而是確有其事。董策前一世在某地參觀歷史博物館的時候,便曾經在那博物館中,見過一副青蚨甲。當時那副甲冑下面的註釋,寫的是明末地主團練武裝私自鑄造的甲冑。董策對這個非常感興趣,回去之後查了許多資料,網上的主流說法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這事地主團練武裝私自鑄造的甲冑,第二種則是說,這是一種法器。就像是桃木劍,以及後世的五帝錢兒一般。

董策無暇去探究到底是哪種,但是他知道,當初第一次去陽和城的時候,他就萌生了這個想法。

事實上,從開始準備組建軍隊以來,董策就為鎧甲的事兒煩心。就算是劉若宰再怎麼信任他,看重他,幾十副鎧甲可以給,但是幾百副鎧甲卻是一定不會給的。不是他不想給,而是實在給不出來。整個冀北道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到處都是伸著嘴要吃奶的孩子,總不好這麼明顯的厚此薄彼。

因此就只能自己想辦法。

董策想到了青蚨甲。若是說還有那種鎧甲最容易製造,成本最低,則非青蚨甲莫屬了。

他上一世就是玩兒古錢的大行家,尤其鍾愛的是明清兩朝的銅錢兒,家中收藏了許多。在他的印象中,除了天啟十一兩之外,明朝末年鑄造的銅錢兒,普遍質量都是一般,小而薄,而且還是銅錫鉛合金,這樣的銅錢兒,其堅韌程度豈能和專門打造的甲葉相提並論?

但是後來他在城外客棧中見到老闆拿出來的私鑄錢,董策心中立刻就是一喜。這種私鑄錢厚重結實,基本上達到他的要求了。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私鑄錢便宜,比官鑄的要便宜的多,適合大量兌換。

也就是董策現在沒能力沒技術沒人手自己造,若不然的話肯定大量開爐鑄造了。

前一陣子他在陽和城大肆收購私鑄錢,為的便是今日。

董策使了個眼色,白忠旗便把他拎著的那一袋子銅錢倒轉過來,譁啦啦的都倒在了地上,在地上堆了一小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董策笑道:“用銅錢兒代替甲葉如何?趙鐵砧,你來說說。”

趙鐵砧其實是雅不願說的,他憨厚,他反應慢一些,但這並不代表他傻。大人這個提議,很明顯是有許多問題的,銅錢兒豈能代替甲葉?那等脆薄的東西,大夥兒又不是沒見過,豈不是一掰就掰開了?

但是這話,豈能這麼說出來?

他想儘量婉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奈何實在是不會說話,吭哧了好一會兒,才道:“大人,這個銅錢兒,它實在是……這個……不堪用啊!”

杜建河在一邊聽著,臉色淡然,心中卻是暗自嘆氣,有些為他擔心。他和趙鐵砧現在是明裡暗裡的爭,這不假,但是卻從未想過要置對方於死地,趙鐵砧說錯了話,怕是要被罰了。

卻沒想到董策笑吟吟道:“沒錯兒,這我知道。”

沒錯兒,董策一直就知道私鑄錢是不可能代替甲葉的。

銅錢的製造過程他非常熟悉,是直接澆鑄出來的。而甲葉,則是鑄造出來之後,再拿鐵錘,一錘一錘,千百次鍛打才完成的。兩者的工作量擺在這裡,豈能一樣?結實程度,韌性,持久度,甚至容易修復的程度,銅錢兒比之甲葉都是甚遠,甚至可以說是差了兩個級數。

但是問題是,董策也從未想過要拿銅錢兒取代甲葉。他要的只是暫時替代一段時間。

董策現在面臨的選擇就是兩個,一是沒有鎧甲,二則是用青蚨甲。

當然是選第二個。

雖說防御能力一般,但也總比明軍的大紅胖襖強得多,總比沒有甲強得多。有這些銅錢兒夾在兩片棉布之間,總比只有棉布要強得多。

董策是把青蚨甲作為一種過渡性鎧甲的,若是有足夠的打造精良的甲葉。誰願意用這玩意兒?

“也甭多說什麼了,直接試試吧!”

董策指了指白忠旗:“你去試一下,用全力,莫要留手。”

“是。”白忠旗應了一聲。

董策選他,是因為白忠旗在這些人裡面算是瘦弱的,但若是把他放在這個年代普遍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的明軍、山賊土匪、乃至於流寇反賊中,至少也是個中等的身體素質。沒辦法,磐石堡伙食好,又敞開了供應吃,這幾個月,都是把大夥兒的身子骨兒給調養出來了。

周伯趕緊指揮大夥兒讓開一個空間,中間留出一丈大小的一片圓形空地,讓趙鐵砧尋了個鐵砧放在地上。白忠旗想了想,拿了兩個銅錢兒,疊放在鐵砧上。他拔出從董勇振那借來的哥薩克騎兵刀,正要揮刀斬下,董策忽然道:“換腰刀,敵人可沒有咱們這等利器。”

“是。”白忠旗應了聲,又尋了一口大明朝最常見的腰刀,瞄準了方向,重重的斬了下去。

他並沒有留手。他多少知道一些董策的性格,讓你如何,你最好就如何,別自作聰明,若不然最後倒黴的肯定是你自己。

一刀斬下,幾道火星濺了出來,鏗的一聲脆響。

眾人急急忙忙看去,卻見上面那銅錢兒已經給崩飛了,銅錢正面出現了一道深深的切痕,幾乎已經被一道兩段。而下面的銅錢兒,也給崩到了一邊去,但是上面沒什麼是損傷。

白忠旗把兩枚錢兒撿起來送到董策面前。

董策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瞧了兩遍,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還不錯。”

這一刀下去,幾乎把一枚銅錢兒給切開。但是別忘了,這是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若是在銅錢外面又兩層棉布呢?刀先斬在那極為堅韌結實的棉布上,再斬到銅錢兒上,還能把銅錢兒斬開麼?

而且,方才白忠旗是直上直下的砍去,這樣的力道最大,最狠,殺傷性也最強。而在實戰之中,是很少有這樣機會的,大部分都是斜著砍在身上,甚至只是在身上拉一下,力道絕對做不到這麼足。由於角度的問題,刀砍過來之後,會被棉甲本身及棉甲上面的銅釘給卸一下力道,滑開少許。這樣甲冑本身收的力,就更小了許多。所以在實戰中,被砍上一刀,估計銅錢上也就是一個劃痕而已。至於碰到長矛刺擊——那就沒什麼辦法了,別說這個了,全身鐵甲都擋不住。

但是這銅錢兒的表現,已經是讓董策頗為滿意了。

就算是一層青蚨甲不成,那兩層呢?若是裡面的青蚨甲有兩片銅錢的厚度,那防禦力也是相當可觀了。

眾人也是心中詫異,卻是紛紛心道自己之前想岔了。

(我是玩兒古錢兒的,這個有些經驗,我這兒明錢,天啟十一兩,崇禎跑馬錢,以及明末清末的私鑄錢都有。我要說的是,銅錢兒並不像是一般人想想的那麼薄脆,尤其是私鑄錢,就更不是了。有一枚清末的咸豐重寶私鑄錢,寶福局當五十的,還有一枚是仿得光緒的銅元。尤其是那枚寶福局當五十的重寶,又大又重,沉甸甸黑黝黝的,拿在手裡就壓手,跟個秤砣似的。據說用的是紫銅,紅裡發黑。就是鑄造的確實很難看,字口都很不清楚,歪歪斜斜的,一看就是土作坊出來的。

說實話,以上這些我都捨不得。最後選了兩個熙寧通寶,這是宋朝的銅錢兒,存世量極大,很便宜,就算是跟淘寶上也就是一塊幾一個。而且我對比過了,這枚銅錢兒的鑄造水平,厚度,大小,完整度,和明末的錢兒是沒什麼區別的。

搞不到古代的武器,但是用現在家裡的菜刀,狠狠心不計成本的一刀剁下去——上面那一枚剁開了,下面一枚是深痕。古代的兵器其鋒利程度,結實堅韌程度,整體效能,肯定是比不上現在的菜刀的,這毋庸置疑。本人魁梧大漢,力氣也是不太差的。嗯……就這樣了。)

至於用銅錢做鎧甲的花費,則是完全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用銅錢做鎧甲,乍一看給人一種富貴逼人的感覺,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一副甲,用銅錢最多也就是二十斤,二十斤銅錢兒,也就是三千枚左右的私鑄錢。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一千五百五十枚私鑄錢,也就是一副甲需要的私鑄錢是二兩銀子。這個成本,比鐵匠打造甲葉可還要低得多了。而且董策心裡還有一個想法——若是面對那些烏合之眾的流寇反賊或是土匪山賊的時候,若是棉甲被砍破,裡面的大量銅錢兒露出來,散落一地,說不定會引起敵人的哄搶。這就又是一個殺敵的機會。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