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六七九 去磐石堡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六七九 去磐石堡吧

董策感覺今天劉若宰似乎有點兒奇怪,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好像是一個之前一直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忽然感受到了老師的關心——大致就是這種感覺。董策當然不知道這是劉若宰決定把他確定了唯一扶持物件的緣故,不過這種改變,總歸是好的。

他自然是趕緊道謝。

劉若宰的這馬車外面瞧著陳舊,裡面其實空間頗大,裝飾雖然不華美,卻是很雅緻。內裡有小幾,上有筆墨紙硯,他就在馬車中寫了條子,用了印,遞給了董策。

董策接過條子,再次道謝,正要告辭,卻是忽然聽到裡面劉若宰喊了自己一聲。

“漢臣。”劉若宰喊著董策的字,低聲嘆息道:“當年宋神宗之時,有流民在東京城外乞食,鄭俠一副流民圖送到御前,直接讓當朝宰相王安石罷相。你說,今日若是本官畫了這人吃人的流民圖送到聖上前頭,又會如何?”

他的聲音幽幽的,似乎幽魂夜語。

董策默然。

按照他的猜測,以當今聖上的性子,若真是看到了這流民圖,大概反應有兩種。第一種是惱羞成怒——各種加餉是他的旨意,而百姓流離失所也只能說明了他這個皇帝的無能,他可能以前對百姓有多麼慘沒有直觀的認識,但認識到了之後也未必會立刻就反省錯誤——直接將劉若宰下獄查辦。第二種,還是惱羞成怒,但卻是會怪罪到大臣的頭上,認為是他們誤了自己然後大開殺戒——這也是崇禎帝經常的一個思維模式。

甚至在董策前世那個時空,他一直到死,也不認為自己有錯,只是認為大臣誤國。

甭管是哪個,反正最後都沒有劉若宰的好果子吃。

大夥兒都知道現在百姓日子不好過,但都裝不知道,甚至皇帝也是這般,你硬是把這一層浮華的表象揭開了,豈不是和大家過不去?

不過董策也對劉若宰的性子比較熟悉,知道他也就是說說而已,斷然是不會這麼做的。

“去吧,去吧。”劉若宰不再說這個話題,嘆了口氣,便是讓董策離開。

董策恭敬的應了一聲,便是打馬離開。

他回到自家的隊伍中,把王通這三個都頭都給叫來,吩咐了幾句,三人聽命,各自下去傳令。

少頃,董策便是帶著自己的家丁離開大部隊,朝著流民們緩緩行去。

此時的情況,是馬隊佔據了官道和旁邊的一片地界兒,而流民們則是分散在路兩邊已經荒廢的田地中。他們可能也是走得累了,到了這兒便想著休息了一下,乾脆都按照各自的小團體坐了下來,等待著官軍的離開。

董策這一干手下,全都是披著甲冑,手裡端著鋒銳的長槍,讓人看了就是心裡發冷。他們朝著流民們過去,頓時是引起了流民們一陣慌亂,不少人都是站了起來,驚懼的看著他們,不知道這些官兵是要做什麼。

還好,讓他們略略安心的是,董策帶著人在離他們還有十來步的時候停了下來。

董策越眾而出,高聲道:“諸位,本官乃是磐石堡守備,大同左衛指揮僉事,董策!”

這些流民們是不大聽得懂這個的,也不知道這些官職代表著什麼,但大概還是能搞得明白,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似乎官兒不小。

“你們是流民!一路過來,當也路過了不少州縣,可有州縣給你們施捨過一口粥?”董策又是高聲問道。

流民們寂寂無聲,沒一個人說話,董策倒也不著急,就在那兒等著。

終於,內裡傳出幾個憤憤不平的聲音:“沒有,見了俺們,城門都不讓進!”

“俺們想進城討口飯吃,都給關在外頭!”

“那些殺千刀的,還派衙役兵丁驅逐俺們,殺了不少人!”

他們的話,得到了許多人的響應。

之前人們不說話,只不過是因為缺少一個領頭人而已,而現在,有人說話了,大夥兒立刻是跟著說,頓時是吵吵嚷嚷,亂七八糟的。內容卻也差不多,無非就是控訴這一路上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訴說心中的委屈。

他們也真是給欺負慘了,再說了,這一路上,哪裡有當官的願意聽他們說話?此時碰到一個董策,還不趕緊抓住機會?

董策也不著急,也不打斷他們,就是在那兒很認真的聽著。

足足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流民們也說的差不多了,他們身體都很虛弱,連說話都覺得花費氣力。董策雙手往下壓了壓,頓時所有人都不說話了,方才董策那一番動作,已經讓他們心中多了些親切感,也願意聽他說話。

董策指向了東北方向:“順著這些方向,一直往前走,過了大同左衛,高山城之後,再走不遠,就能到達磐石堡。本官乃是磐石堡守備,磐石堡,是我的地盤兒,我還是做得了主的!現在磐石堡正在招募流民墾荒種田,你們只要是去了磐石堡,就能分田地,有吃的!當然,幹活兒少不了,這天底下總沒有讓你白吃白住的道理!”

他頓了頓,揚聲道:“你們若是願意去,本官便著人帶你們前去!若是不願意去,就這麼自己走也成,到時候餓死,卻也怨不得本官。”

說完,董策打馬往後而去。

他沒有做出一副很熱切的樣子繼續勸說,那樣的話,這些流民便會認為自己是求著他們去,不自覺的就會拿架子,反而不容易達到目的。他也沒有把前景說的特別好,比如說白吃白住之類的,甚至還刻意的說的苛刻了一些——想吃飯可以,得幹活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反而是能夠取信於人。

那些流民們面面相覷,然後便是湊在一塊兒竊竊私語,現在是在商量是不是要相信董策說的話。

不得不說,許多人都心動了,他們已經流浪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了,親眼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餓死,心裡要說不害怕不畏懼那是不可能的。但現實卻是讓人絕望。

去的所有地方,都是窮困無比,城池進不去,而城外,卻是根本討不到吃的。樹皮草根都吃光了,不少人吃觀音土吃死了,但還是有許多人在吃。一個個肚子鼓脹,最後也是只有一個死字。

他們就像是即將被淹死的人,看到什麼東西都想抓住,哪怕只是一根稻草。

而董策給他們描繪的前景,顯然並非是稻草,雖然要幹活兒,但至少有飯吃啊!有飯吃,說不定就餓不死,就能活下去!

終於,有流民壯著膽子問道:“大老爺,俺們可不認識路。”

“若是有想去的,本官自然會著人帶著你們!”

董策指了指右邊的一片空地,道:“本官還有公務在身,沒時間在這兒糾纏,誰願意去的,就站到那裡去,只有一盞茶的時間。一盞茶之後,還未站過去的,便自生自滅去吧,就莫要再怪別人。”

果然,董策一給出時限了,流民們的反應立刻便是不一樣了。當有了緊迫感的時候,人們做決定自然會更快一些。而且董策一給出這個時限,就會給流民們造成一種心理暗示:這可是個好事兒啊,再不抓緊就趕不上了。

幾乎是董策剛說完,便有人往那邊走過去,而一看見別人動了,剩下的自然也就忍不住。流民們紛紛朝著那邊走去,但有些人猶豫著,似乎是在思量,但終歸是沒走過去。一盞茶的時間到了,差不多有七成的流民都已經站在了董策指著的地方。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