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0章 八九八 天下大局,因我而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80章 八九八 天下大局,因我而變!

那酒樓掌櫃的坐在櫃檯後面,迎來送往,笑容可掬,臉上的笑似乎都沒停過。

他似乎內急想去茅房,跟旁邊兒的夥計吩咐了一句,讓他替自己看著,便轉身進了後院兒。

似乎今日笑的時間太長了,他臉有些僵,使勁兒的揉了揉臉。

後院兒不大,廚房就設在這裡,除了廚房之外,就只有一個小院。這小院是那掌櫃的住處,因為夥計和廚師等人都是本地的,不用在這兒住。掌櫃的回了一趟小院兒,一進去,他臉上的笑意便消散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陰沉和兇戾。

進去之後沒多一會兒,他便出來了,重新回到酒樓,繼續迎來送往,依舊滿臉堆笑,和之前沒有任何區別。

小院兒只有一個門,但小院的後牆並不高,約莫只有六尺多,後面是一條狹窄的小巷。

掌櫃離去之後沒多久,一個人便是從他的房間裡推門出來,小心翼翼的掩上了門,從後牆翻了出去。

半個時辰之後,一條訊息被送到了某處。不僅僅是那酒樓老闆送來了訊息,還有其他一些地方也都送了來。

訊息的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察哈爾部歸順大明了。

然後第二日一大早,一支去往遼東的商隊便把訊息帶出了京城。

之後幾日,又有更多的,去往不同地方的商隊,帶著這條訊息,離開京城。當然。最終他們的目的地只有一個,便是:遼東!

這個訊息,涉及到大明和建奴力量的此消彼長,非常之重要,照理來說,是應該保密的。雖說瞞也瞞不住——因為察哈爾部的幾位貴人要來京城朝覲崇禎皇帝,崇禎皇帝為了宣揚大明國威,振奮天下臣民,必然會拼命的讓人宣傳,恨不得全天下人的人都知道。

瞞不住,但至少應該在開始宣傳之前保密,總不應該讓敵人太早知道這件事情。

但崇禎皇帝和幾位閣老卻都沒有這個意識,下面的人也沒有。

於是這個訊息,就如此迅速的傳了下去。

且不說京城如何,二十一日之後,公文終於抵達了肅州。

本來可以早一些到來的,但是因為義軍的緣故,在路上多耽擱了幾日。高迎祥的義軍在陝西肆虐了許久,後來洪承疇率領大軍回陝,高迎祥等人還是沒有退去,而是擺開架勢要和洪承疇大戰。現下,整個大明朝的義軍幾乎都集中在了陝西,有不少還到了甘肅的地面兒上,很是引起了一番震動。

因著有義軍在,信使在路上被多耽擱了幾日,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等到公文到了肅州,劉若宰和甘肅巡撫白貽清趕緊湊在一起商議。

肅州衛,白貽清的駐蹕之地。

從大草灘回到肅州之後,劉若宰便一直住在這裡,而董策等人,則是住在城中的兵營中。

公文是先送到劉若宰這兒的,他已經看完了,白貽清卻還沒看。

“來,白大人,您瞧瞧。”劉若宰笑道。

饒是他城府深沉,素來喜怒不形於色,此時也是忍不住臉上露出笑意。這實在是一件大喜事:朝廷不但準了自己和察哈爾部達成的所有條件,更是對自己大家誇獎一番,在字裡行間,劉若宰似乎能感覺到皇帝和朝廷那興奮激動的情緒。

而且,雖然奏章中沒有提封賞的事情,但以皇帝和朝廷對這件事表露出來的關切程度,只怕這個封賞絕對輕不了。

對於劉若宰而言,官職更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就更能施展自己的平生抱負。而他最高興的,還不是即將到了的升官,而是他的努力,他的成績,被朝廷和陛下認可。

這種認可,給他帶了精神上的極大滿足和愉悅。

白貽清笑道:“一看就知道這好消息了不得,如不然,胤平你不會笑的這般開心。”

劉若宰笑道:“是咱們大夥兒的好消息。”

白貽清看完,也是眉開眼笑,哈哈笑道:“胤平,這次我真是託了你的福了,竟然也能和察哈爾部那些貴人一起去京城,還能進宮面聖!這可是不得了的恩寵。”

白貽清確實很開心,雖然他在招降察哈爾部的過程中沒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功勞卻還有他的一份兒,在他想來,自己這個甘肅巡撫,說不定能夠挪挪窩了。想想好像還有點兒捨不得,他也是那等用心做事之人,這甘肅鎮被他經營的很是不錯,就這麼走了,還有點兒依依不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嗨,白老哥你過謙了。什麼沾了我的光?若不是有你們幾位相助,這差事還不會如此順利。”

劉若宰笑道。他雖然說得客氣,但話裡卻是把主次分的很清楚:這事兒,我是主力,你們都是在旁邊幫把手的,最大最厚的一份兒功勞是屬於我的,誰也搶不走!

白貽清也明白他的意思,不過他也沒有和劉若宰爭功的打算,爭也爭不過。

董策知道這個訊息,比白貽清稍微晚上那麼一些。

劉若宰得了這公文,先是拿著去了白貽清的院子,而後回到自己院子之後,便把董策招了來。

把公文細細的看了一遍,董策笑道:“恭喜老大人。”

劉若宰心情極佳,也難得的開了個玩笑:“也要恭喜你!說句實話,若是沒有你,且不說這差事本官能不能做成,甚至這個差事,都不會落到本官頭上,朝廷都不會有這等打算!”

董策滿臉笑意,連說不敢。

他心裡是真的高興,要知道,察哈爾部歸順這件大事,從起因,到開始,到去做,直到最後完成,其中一直活躍著他的身影。若是沒有他在最初的推動,朝廷甚至根本就不會有此舉,而察哈爾部,也會徹底的歸順建奴!

而沒有在大草灘上他力主奇襲,殺光了建奴使者,也不會這麼順利的就把察哈爾部給爭取過來。

董策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個事情,他起碼佔了一半的功勞!

這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以來,做的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大事!因為這件大事,甚至可以改變大明和建奴之間的力量對比,進一步改變戰局,乃至於改變大明最終的命運!

董策此時心情激盪,豪情萬分,有一種扭轉歷史大勢的成就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