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0章 九零八 再買三百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90章 九零八 再買三百匹

“那便這麼說定了。”蘇泰太后笑道。

她衝著阿拉坦烏拉招招手道:“快見過董大人。”

阿拉坦烏拉並沒有出言抗議,不過他態度也算不得多麼恭謹,穩穩地坐在馬背上,只是躬了躬身,道了一聲董大人。他卻也是會說漢語的,不過說的很不流利,這三個字董策都沒大聽明白。他的鼻音也很重,如同一口大鐘在嗡嗡作響。

董策倒也不以為意,他看得出來,阿拉坦烏拉對蘇泰太后極為尊重服從,既然是蘇泰太后吩咐的事情,他想必是不會怎麼打折扣就執行的。

至於他對自己的態度怎麼樣,至少現在董策是無所謂的,只要他能聽從命令就行。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那些察哈爾部精銳陸陸續續趕了回來,沒有一個人拿了銀子沒有回來。

董策滿意的點了點頭,蘇泰太后又說了幾句,然後兩支隊伍便是起程,朝著察哈爾部汗帳所在地趕去。

董策和蘇泰太后不是一起走的,董策帶著家丁先在前面走,在後面十餘里之處,蘇泰太后才領著那三百察哈爾部的精銳跟著。如此看來,兩支隊伍似乎並沒太大干係,也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董策其實倒是可以大搖大擺的帶著這三百人回到察哈爾部汗帳所在,但這樣一來的話,這件事兒也就瞞不住了。察哈爾部的貴人們會知道,跟董策一起前來大草灘的那些明朝軍將也都會知道,這事兒固然是瞞不住的,遲早會暴露,但董策還是決定能瞞一時是一時,至少要等著大夥兒都離開大草灘之後才好把這件事給宣揚出去。

董策擔心的是,雖說劉若宰默許了他做這件事,但這件事若是宣揚出去還是容易引起許多人的不滿。說不定,劉大器王武略等人就會想了:憑什麼你能得到三百名察哈爾部的精銳,你能得到五百匹戰馬,憑什麼我就不能?若是他們起來異樣心思,惹出什麼亂子來,那可就麻煩了。

他們應該沒多大可能來找董策的麻煩,但他們卻可以找別人的麻煩——比如說,也向察哈爾部索要一些人手。

歷史上也發生過不少這樣的事情,一方勢力臣服於另外一方勢力,而後,強大的勢力派去臣服一方的人便開始敲詐勒索,索要各種好處,硬生生的把已經臣服的那一方給逼反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董策可不想因為自己發生這樣事情。

董策想的是,等離開察哈爾部汗帳之後,等這事兒眼瞅著就要瞞不住了,他再說出去。反正那時候他們已經離開這兒了,便是再想從察哈爾部身上敲上一筆也是做不到,只能徒呼奈何。便是劉大器等人心有不甘,也是沒什麼辦法。

當日傍晚時分,董策等人回到了察哈爾部汗帳所在的。而蘇泰太后等則是帶著他手下那些人住進了距離汗帳有一段距離的一個小部族內。這個小部族也是屬於她的,她先把那三百名精銳族民安置在這裡,這樣便不容易被人發現,等到董策什麼時候離開,她便再把這些人交出去讓董策帶著。

她則是連夜趕回自己的駐地,這次回去,她是為了蒐羅馬匹。

因為董策向她提出,要從她這兒再額外購買上三百匹戰馬,到時候帶著一起走。當然,是按照市價來買,不會讓蘇泰太后虧錢。三百匹戰馬,便是近萬兩銀子,這可是好大一筆買賣,有了這筆進項,足夠蘇泰太后做許多事了,她自然很上心,趕緊回去準備。

回到汗帳所在地之後,已是傍晚,董策顧不得吃飯,便開始安排人手守夜等等,弄完這些,已是天色漆黑了。

好不容易能開始吃飯,結果剛吃了一半兒,劉若宰便派人請他過去,董策抹了抹嘴,趕緊隨著來人去往劉若宰處。

“大人,屬下奉命前來!”

董策來到劉若宰帳篷外面,沉聲道。

“進來吧!”帳篷裡面傳出劉若宰的聲音,董策掀開簾子走了進去。

董策進去的時候,劉若宰正自坐在一張大案後面,手中筆刷刷不停,似乎在寫著什麼。

他這間帳篷是重新佈置的,上一次他們離開之後,原來的帳篷自然就撤了。看得出來,這一察哈爾部給他們佈置的帳篷佈置比之前更加用心,劉若宰這間大帳篷裡,只有一張極大的桌子,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卷軸和書冊。這些書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帶的,他這會兒很是認真的趴在那裡,董策便很識趣的站在一邊沒有打擾他。

站了好一會兒,怕是足足有一刻鍾的時間,劉若宰方才抬起頭來。他神色間滿是疲憊,瞧這董策道:“你來啦?”

董策點點頭:“屬下剛吃過飯,接到大人明令便趕緊過來了。”

“蘇泰太后那些人,你都帶過來了?他們現在安頓在哪?”劉若宰問道。

董策笑道:“一共三百人五百匹馬,都跟著過來了。在不遠處一個小部族裡藏著,那個小部族,也是蘇泰太后手下的。”

“如此也好,免得有些人看了眼紅,作出什麼事來。”

劉若宰點點頭:“你想的倒是頗為周全。”

董策趕緊謙道:“屬下不敢。”

劉若宰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那一摞紙,問道:“你可知道我在寫什麼?”

董策其實心裡大致能猜到一些,但他只是搖頭,言道不知。

此時何必賣弄呢?藏拙也未必是什麼壞事?

“我現在想的這些,是以後察哈爾部遷居到下水海之後,咱們大明和他們通商時候,需要準備的一些東西。有條款,也有需要貿易的貨物,甚至連開榷的地點在哪,我都想了。”

董策沉默片刻,道:“大人您是真心為國做事的,咱們大明若是多一些您這樣的忠臣,也不會落得現今這個地步。”

劉若宰輕輕一笑,點了點他:“你呀,便是想的太過了些。咱們大明現在是什麼地步?本官瞧著,連內憂外患都算不上。有遼東鎮在,東北的建奴打不進來,而腹心的這些逆賊們,也不成什麼氣候,用個兩三年的功夫,差不多也就剿滅了。”

“是。”董策心中不以為然,卻是點點頭,沒有在跟劉若宰爭辯這個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