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7章 九九五 相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77章 九九五 相迎

而且,在大明朝境內還稱太后,未免有些不妥,畢竟先帝熹宗天啟帝的皇后由於是今上嫂子而非母上的緣故,也不過是尊了一個懿安皇後而已,若是京城裡一下子來了好幾個太后,他也忒有點兒彆扭。

幾位貴人上了馬車,眾人也都上馬的上馬,坐車的坐車。劉若宰一聲令下,隊伍前行,一路向東。

營帳是不用拆的,因為劉大器等人及其率領的軍兵們是不能進城的,把大這些貴人們送到長亭之後,自然有朝廷的官員接引他們入城,劉大器等將官及這些軍兵們就得返回這兒,安心等著。

當然,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這些軍兵私底下入城消遣消遣,買些東西,逛一逛酒樓妓館什麼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像是劉大器他們這些將官們,是有一次蒙陛下召見,甚至賜宴的機會的。

那一日,也同時會宣佈對他們的封賞。

劉大器等人毫無疑問都在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對於他們來說,那一日才是真正風光的時候。

北京城西十里,長亭。

一大批官員已經在此等候了,禮部、會同館的官員足有數十人,加上隨從等人,更是近百。

而在旁邊不遠處,則是一支極為龐大的隊伍,足有千人。這些人都乃是軍兵打扮,都穿著鋥亮的鎧甲,一個個身材高大,比常人都要高出一些,也要強壯不少,看起來很是威武。這些人有的手中拿著武器,而更多的,則是手持金瓜,金鉞等裝飾性的武器,一眼望去,旌旗遮天,儀仗無數。

他們佇列的不算整齊,有些鬆鬆垮垮的樣子,而且一點兒都不肅靜,很有不少人在說話,時不時還爆發出一陣鬨笑。

和此時頗為肅穆莊嚴的氣氛很是有些不搭。

這些人,是皇帝派來迎接察哈爾部貴人們的大漢將軍。

大漢將軍不是真正的將軍,只是一種稱呼,他們隸屬於錦衣衛,其職責乃是素日裡為禁宮中的衛士,而皇帝朝會以及出行的時候,‘則具鹵簿儀仗,侍從扈行’。所有的大漢將軍,都是必須要身材高大雄壯,對儀容也有要求,說白了,就是外形條件一定要好。

在國朝初期的時候,大漢將軍們還是有戰鬥力的,但到了後來,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樣子貨了。而到了崇禎年間,大漢將軍們的戰鬥力可能已經退化到一個連聊勝於無都算不上的程度了。額定為一千五百左右的大漢將軍,成為了不少公侯勳戚等權貴們中飽私囊,子弟晉升的工具,他們素日裡都沒幾個當值的,整日酒樓茶館妓館流連,已經連樣子貨都算不上了。

別看這會兒鬆鬆垮垮的,就這樣,還是操練了好幾個月才有的成果!

換做以前,那根本是沒法兒看。

長亭周圍那些文官們每每看向那邊的時候,便是皺著眉頭,眼中流露出一抹不屑來。那眼神中似乎就有四個字不屑的流露了出來:“這群武夫。”

他們根本就瞧不起這些人。

不得不說,明朝末年的武將之所以會被文官那麼瞧不起,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很多武將,實在是不爭氣。尤其是朝廷禁軍京營中的那些武將,多半都是公侯勳戚等權貴之家出身,一個個爭權奪勢,內鬥傾軋玩兒的比誰都好,真要是打起仗來,卻是膽小如鼠,未戰先潰。

很快,眾人便瞧見了遠處有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向這邊過來,大夥兒頓時都整理儀容,神色變得肅穆莊重起來,一個禮部的官員走到大漢將軍那邊厲聲訓斥了一通,那些大漢將軍們這才老實了一些,也不敢竊竊私語了。

這名禮部的官員,五十多歲,神色威嚴,一襲朱紫,竟是禮部尚書何吾騶。

也就是他去,若是換做別人,有可能那些大漢將軍還不買賬。

內閣輔臣兼禮部尚書親自來迎接,這個規格可謂不低,而他還不是來迎接的眾人中地位最高的一個。此時長亭中一個鬚髮皆白,精神卻很矍鑠,目光炯炯有神的老者正被大夥兒簇擁著。

赫然正是內閣首輔溫體仁!

前來的隊伍在數十丈之外停了下來,到此,劉大器等人便不再前進了。察哈爾部過來的人簇擁著自家這些貴人們往前又走了一段,而後便停下。

溫體仁輕咳一聲,笑道:“諸位,咱們也上前迎一迎吧!”

以他的身份,上去迎一迎也可,不迎也可,但他知道皇帝陛下對這件事的重視。而他一貫的行事就是,陛下重視的事情,那他一定會比陛下更加重視。

眾人應諾,一行人簇擁著溫體仁和何吾騶兩人上前,在那些華貴的馬車前面停了下來。

也是在此時,馬車車簾掀開,囊囊太后及其他福晉也都下了馬車。

溫體仁上前兩步,躬身行禮:“溫體仁見過諸位福晉。”

何吾騶也行禮,他倆身後眾人也都行禮。

囊囊太后等人則是微笑還禮。

大明的官員們都驚訝於這幾位福晉的年輕和貌美,不過誰也不敢打什麼歪主意,甚至都不敢盯著她們多看片刻,生怕失了禮數。這會兒崇禎皇帝可是對這件事最為上心,若是被崇禎皇帝知道誰敢打這幾位福晉的歪主意以至於影響到察哈爾部和大明的關係的話,哪怕定然是毫不留情的一刀斬下。

而後便是一番對答,都是早就已經安排好了的,禮部過去的官員早就告訴了囊囊太后等人這個過程,以及怎麼回答。

禮儀細緻而繁瑣,讓囊囊太后有些不耐煩,但她臉上卻是絲毫沒有表現出來,仍然是一絲不苟的坐著,舉止沒有任何的錯處。她知道,察哈爾部已經不是之前的察哈爾部了,現在是寄大明籬下,這會兒在人家大明的地盤兒上,自然就要按照人家的規矩辦事。既然選擇了大明,那就別想更多亂七八糟的了,好好相處才是正理。

蘇泰太后則是頗為仰慕大明教化,因此對這種繁瑣的禮儀不但不排斥,反而很有些樂在其中的意思。

足足在這兒耗了一個時辰,才算是把這些禮儀都給走完,幾位福晉重新登上馬車。

劉大器等人回去營地之中,而大漢將軍們則是簇擁著察哈爾部的貴人們向北京城行去。(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