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26章三個條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26章三個條件

臨近臨清城時,在運河邊上的碼頭旁,近萬士卒列成了整齊陣型,旌旗招展,刀槍林立。

高一功、劉芳亮、劉體純、李來亨、黨守素、揚彥昌等人,除了在潼關一線的李過、以及一些在重要崗位上的順系將領之外,順系的主要人物基本都到了。

當初王彥只有三萬人,後來在湖廣一下接受了十多萬順系大軍,才一舉扭轉了湖廣的戰局。後來王彥雖然大力扶持了戴之藩、劉順等人,又收編了不少清軍降兵,還有大西軍,以及魯王系和贛系的人馬,但是順系在明軍中的比重,至少還佔了三成左右。

這一點,可以從高一功、李過、劉芳亮、李來亨、黨守素、劉體純、劉體仁等大批將領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順系在明軍中佔據的比例。

王彥尋聲望去,見這些大將立在碼頭,他們見王彥的坐船過來,紛紛翻身下馬,準備恭候。

按照明朝現在的律令,他們這樣私自離開駐地,為經過授權,就私自調動兵力的行為,往嚴重了說,都是要殺頭的,不過他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本身就是殺頭誅族的大事,自然也不會在意這點事兒。

這時王彥看著他們,臉色不禁一沉,不得不說,順系和王家給了他巨大的壓力,不過好在,王家人也清楚,如果讓武將擁立他,那今後順系將會迅速做大,這不是王家願意看到的,所以王夫之等人,還有楚派的官紳都沒有參與,而是讓順系投石問路。

值得慶幸的是,王彥身後的文官和武將們並不是一條心,但是他們的分歧只是新的王朝以何種方式建立,什麼時間建立,誰將獲得擁立大功和最大的利益。

眼下,逼王彥的人越來越多確是一個事實,已經到了這一步,按著大多數人的想法,就是該行替代之事了。

王彥心中也理解這些人的想法。不過,時間還早,他一步步走到現在,豈能因為有人逼他,他就順從別人的意思,人總歸還是要有點堅持的。

這可能有點自私,更多的是想實現自身的價值,但歷史需要他這樣的人,總得有人來開個頭,來做出改變。

順系的行為,在王彥的意料之中,可王家的心思,就讓王彥覺得有種孤家寡人,獨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的感覺了。

這讓他有點神傷,是堅持自身的理想,還是成全他人的富貴,王彥也很動搖,但是時間還早,為什麼要這麼快放棄呢?

從青州之變到現在,他一步步拼了出來,多麼不易,再拼一拼又如何?

今時,他不過而立之年,命長一點,至少能活三十年,在這三十年內,他說的算,為何不試一試?他不做一做,怎麼知道結果?

孤還沒死,等孤死了,要是不成,任憑你們洪水滔天,但在這段時間裡,誰要鬥,那就鬥,皇帝要爭,那就陪他爭,大臣要鬥,那就陪他鬥,就讓孤王做個活曹操吧。

想到著裡,王彥不禁長出了口氣,他現在確實揹負巨大的壓力,可是最難的時候都過來了,現在他還有大把的牌,又算什麼呢?

不過他著些想法,現在已經不能表現出來,至少不能在王家和順系這些想讓他稱帝的人面前表露,因為跟俗人不能談什麼理想,但是在面對堵胤錫、蘇觀生等人時,又得像個建制派,他需要在其中周旋。

王彥忽然扭過頭來,不快的說道:“讓他們上船,孤王不入臨清。”

陸士逵一直站在王彥身後,看著他的背影,聽到命令忙抱拳應諾,然後從大船跳上小船,慢慢到了岸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高一功等人見了他,忙迎接上來,“鴻淅,殿下呢?”

陸士逵看了幾人一眼,欲言又止,半響鼻子裡出了股長氣,才嘆道:“大都督,殿下讓你們上船去見他,殿下並不下船!”

高一功聞語不禁與旁邊的劉芳亮對視了一眼,後面幾將也有些慌了。

他們聽說內閣幾位學士,已經往北方而來,想要阻止楚王泰山封禪,所以走到了臨清來迎接,想裹挾著王彥走陸路經過濟南去泰山,避開幾位學士。

順系雖然在明軍中佔了很大比重,但是王彥對於軍隊的控制,其實還是很強的,特別是中下層的將官,許多人都可以算是王彥的門生,順系也不敢動硬,所以他們主要是造勢,讓王彥覺得天下都希望他篡,動搖他之後,然後尋機會黃袍一裹,大事就成了。

這一路來,沿途楚王殿下都會下船,到州縣內安撫剛歸附的百姓,見見士紳,宣告下朝廷的政策,以便北方的秩序盡快恢復。

臨清是山東極為富庶的一座城池,楚王突然不下,這讓高一功等人心中一緊,看來他們的事,楚王是知道了。

這事畢竟是他們自作主張,誰被逼迫,都不會高興,不過他們這也並非全為了自己,殿下登上大寶就是皇帝,他們這也是為殿下好。

現在的情形,他們也不能將楚王搶下船來,高一功沉默了一會兒,便將馬鞭和兵器交給親衛,沉聲道:“好,我們跟著鴻淅去見殿下!”

其他幾人見此,也只能都解了兵器,一行人上了小船,然後等小船靠近王彥的座船,才從船梯上去。

王彥的坐船是一艘三層的樓船,船體很大,這時王彥已經回到船艙內。

幾人被領進一間特別大的艙室內,裡面兩側擺放著楠木交椅,王夫之和幾名官員坐在兩邊,王彥則沉著臉端座在中堂,整個佈局就像是進了一間節堂。

高一功等人見此,忙疾步上前,齊齊給王彥行禮,“我等參見殿下!”

王彥沒有讓他們起來,只是掃視他們一眼,然後冷聲說道:“你們膽子不小,擅離職守不說,還帶著大軍前來,眼裡是有沒有孤,也沒有朝廷了。”

幾人聽了,低頭一陣沉默,王彥今日的威望,他們心中都還是很敬畏的,不過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該說的還是要說,高一功忽然磕頭道:“殿下,我等怎會不將殿下放在心上,我等這次前來,正是為了殿下的大事!”

他一說完,劉芳亮也跟著跪拜道:“殿下,軍中將士都覺得殿下······”

“好了!放在心上,你們擁兵前來?這樣能讓孤王安心,怎麼讓孤心安?”王彥卻忽然出聲喝斷道。

高一功聞語一愣,他長期駐守南京,明白的多一些,立刻就反應過來,緊接著就臉上一白。

劉芳亮卻沒有明白王彥的意思,他忙解釋道。“殿下,那是為了給殿下壯聲勢啊!”

“殿下光復神京,德勝還朝,正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我們都願意跟隨殿下,擁護殿下!”

王彥揮了揮手,見他們紛紛解釋,嘆了口氣,然後改變語氣溫聲說道,“孤王知道你們想說什麼,要做什麼,但這件事並不像你們想的那麼簡單,不過孤王會給你們一個交代,你們就先在船上住下,三日後,孤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說完王彥便起身離開,留下高一功等人,李來亨不禁有些驚懼,還想要說,王夫之卻站起來說道,“三日後,大軍正好到泰安,殿下既然說會給幾位將軍一個交代,幾位將軍就等三日又何妨呢?”

泰安府,位於濟南之南,大運河的東側,泰山就位於泰安府境內。

攻打北京,王彥所帶的軍隊,主要是戴之藩統領的東路軍,成分包括劉順的忠武、張名振的振武左軍,還有李元胤的武衛右軍,並沒有帶順系的人馬去打北京。

這主要是因為順軍攻佔了北京,逼死了崇禎皇帝,王彥光復神京之後,必然要進行祭祀,順系在會感到不舒服。

他將高一功等人留在船上,也是擔心萬一順系惹出更大的事端來。

這時,王彥已經知道,堵胤錫等人已經北上,估計他們會在泰安攔截住自己,讓他不要登頂泰山,所以他準備等人到齊了在來處理此事,給順系一個交代,讓他們安心之際,也要迫使朝廷退讓和妥協。

不過,王彥顯然低估了堵胤錫等人的急切心情,他們一路狂奔,沒有在泰安等候王彥過去,而是直接迎到了東昌府。

堵胤錫等人,在東昌府境內,就將王彥攔了下來。

他們訊息也十分靈通,知道高一功等人在臨清就上了王彥的坐船,堵胤錫怕王彥被說動,所以星夜趕到東昌來。

王彥並沒躲著不見,而是讓人將他們也接到船上來。堵胤錫走得最快,直接將幾位閣老和引路的侍衛都甩在身後。

他鑽進了船艙內,便見王彥坐在主位,兩邊的座椅上,左邊只座了王夫之、夏完淳兩人,右邊則是清一色的武將,大多都是順系之人。

堵胤錫見高一功等人坐在艙內,臉頓時垮了下來,就要說話,王彥卻先說道:“幾位閣部先座,再聽孤王一言!”

見此堵胤錫等人,只得先在左邊座好,而王彥見他們座定,隨即正了正身子,沉聲說道,“事情到此,孤王就開門見山了。眼下的局勢,大家心裡都清楚,完淳想了幾條,眾位聽一聽如何?”

說完他不待眾人回應,就微微抬手,示意夏完淳,後者馬上起身拱手說道:“諸位上官,為了權衡各方利益,下官建議三條,第一,殿下以掃滅滿清,光復神京之功,當進位監國!第二,北京光復之後,陛下與太后當還都於神京,但是監國與朝廷仍然留於南京。第三,陛下當下發一道聖令,宣告天下,大明國事委任於監國和內閣,此外聖令中需要言明,陛下只有任命監國之權,不能隨意下令干涉國政,若是陛下之令,與朝廷之令相對,天下臣民因與朝廷之令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