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93章金國出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93章金國出兵

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的加入,使得整個中亞地區幾乎全部的勢力,都捲入了這場俄軍的東征戰爭。

當然這兩個汗國,並非是沒有緣由的自己找事。布哈拉是因為與金國的貿易,他佔據撒馬爾罕這個貿易節點,光是賦稅就十分可觀,而除了賦稅他還能倒賣金國和莫臥兒的貨物,做個躺著掙錢二道販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商路的通暢,讓本來十分貧窮的布哈拉汗國,嘗到了甜頭,特別是王室和貴族,獲利豐厚,俄軍影響了貿易,他們很是不滿。

商路的通暢與布哈拉汗國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阿布都拉·阿齊茲汗在接到求援之後,願意領兵前來。

至於希瓦汗國,他在中亞地區,屬於被壓迫的物件,曾經還被布哈拉滅國,俄羅斯人對他們許以好處,答應在擊敗玉茲和蒙古之後,將錫爾河沿岸的牧場,也分給他們一塊。

俄國的提議,正中希瓦汗國的下懷,他們決定利用俄軍擊敗他們在中亞的競爭對手,所以希瓦汗國率兵前來助戰。

很快中亞的勢力,就分成了兩股,一夥站在玉茲一邊,一夥戰在俄國一邊,不過顯然俄國的國家形象不太好,侵略成性,朋友要少一些。

幸虧希瓦汗國領著兩萬人來助戰,否則孤家寡人,面子上實在不好看。

在兩方於恆邏斯城附近激戰,並且局勢很明顯傾向於俄國一方時,孫可望終於回到了西域,同他一同前來的還有蜀王吳三桂率領的三萬騎兵。

金國用新幕的士卒,來迷惑明朝的細作,吳三桂領著三萬鐵騎,沒有走大散關入關中,再轉道西進,而是從漢中向西入隴右,避開明朝的耳目,繞道進入西域。

孫可望在長安並沒有久待,也沒有在朝會上露面,請到兵馬之後,便立刻離開了長安。

六月二日,頓多城內。

僧格和玉茲求救的書信,被送到孫可望的案前。孫可望看完之後,遞給吳三桂道:“蜀王可以看看。”

吳三桂將書信接過,展開看了會兒,滿是危情告急和唇亡齒寒之類的詞語。

看完後,吳三桂將信還給孫可望,不禁問道:“這信上僧格和玉茲汗說情況十分緊急,似乎我大金不發救兵,他們立刻就要完蛋。我看他們兵馬也不少,那羅剎人真那麼厲害麼?”

吳三貴的爵位比孫可望高一級,但是西域是孫可望經營,情況要比他熟悉得多,況且這事由他挑起,所以這次金國出兵,統籌的是孫可望而不是吳三桂。

孫可望笑道:“立刻完蛋是不可能的,他們只是希望我們儘快發兵而已。不過那羅剎人確實有些厲害,恐怕不會輸給五忠軍,所以蜀王切莫大意。”

聽說同五忠軍一樣精銳,吳三桂皺了下眉頭,他在漢中練兵多年,就是為了防備明軍,沒想到他出漢中的第一仗,不是對付明軍,卻是對付不相干的羅剎人。

不過孫可望既然說羅剎人的戰力,可以與明軍相當,那他正好可以練練手,看看他練的兵馬到底怎麼樣,“那好,我們什麼時候出兵?”

雖然孫可望提醒了他不要大意輕敵,但是吳三桂內心其實還是沒有將羅剎人放在眼中,以為就是厲害一點的蠻夷而已。

再者他有些擔心東面的明朝,想快點解決了西面的事情,回到漢中他才安心。

孫可望見他的樣子,也不好多說,沉吟了一下道,“本王以派人過去送信,說援兵正從關中趕來,讓他們再堅持一段時間。據送信的斥候觀察,玉茲搬來了布哈拉汗國的援兵,他們以恆邏斯城為依託,依靠地形列成了一個品字形的陣型,羅剎人雖佔了優勢,但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垮他們,我們可以繼續休整幾日。”

吳三桂聽了臉上不禁流露出了一個會意的微笑,錦上添花別人很難記住,雪中送碳才能讓人念一輩子好,況且金國向西擴張,蒙古、玉茲太強都不利於金國對他們的掌控。

孫可望確實也是這個意思,他在西域的人馬不多,想要控制中亞,光恩情不頂鳥用,還是要削弱一下玉茲的實力。

自從被滿清算計過之後,金國便有了這種算計人的傳統,不過到底是算計到別人,還是像豪格算丟了四川,那也是未可知的事情。

兩人正說著話,這時李企晨卻忽然進來稟報道:“王爺,蜀王,探子回報,玉茲將俱蘭城內十五歲和五十多的男子,都抽到前線去了。”

孫可望與吳三桂不禁對視一眼,他眼睛一眯,對吳三桂道:“蜀王,時機到了!還請蜀王率領騎兵先行,本王領步軍隨後就到。”

小孩和老人都被調去,那玉茲便是真的拼命了。孫可望想讓玉茲弱一些,以便控制,最好是向明朝一樣先納為屬國,再等合適的機會兼併,但也不希望他們太弱,至少要能為金國出把力。

當日,吳三桂便領著三萬大軍沿著絲路,向前疾馳,孫可望也領一萬五千步軍,隨後西去。

六月初七,晌午,恆邏斯城。

震天的喊殺聲和隆隆的炮聲,已經在這片土地上響徹了個把月的時間,恆邏斯城的城牆,被炮彈打的稀爛,垮塌的城牆早已成為一個個土坡。

俄軍與蒙古聯軍的戰鬥,以恆邏斯城為中心,周圍方圓數十裡都是戰場。

其中俄軍意圖攻下恆邏斯城,從而擊破聯軍品字型佈置的營寨,而聯軍在承受傷亡之際,則派遣騎兵,從北面的沙漠繞過去,或者從南面繞道俄軍側翼和背後進行襲擾。

只是因為有哥薩克和希瓦汗國的騎兵,俄軍的兩翼被保護的死死的,聯軍並沒有能夠給俄軍造成多大困惑,相反俄軍對恆邏斯城的攻擊,卻不斷消耗這聯軍的兵力。

其實俄軍早就可以拿下城池,不過莫羅佐夫元帥有意用火炮和燧發槍射程上的優勢,射殺守城的聯軍,消耗他們的兵力。他怕迅速拿下恆邏斯城,城池外駐營的玉茲人會逃回城防相對完備的俱蘭城,所以他忍住了拿下城池的衝動。

他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用最輕鬆的姿態,擊敗眼前的敵人。

這幾日,玉茲人的騎兵不在從沙漠繞到俄軍的側翼來攻擊襲擾俄軍,這就是莫羅佐夫要等的時機,因為玉茲人已經沒有力量來襲擾他,便說明敵人已經快耗不起,自己都放棄求勝的手段了。

一直以炮擊為主的攻城戰,持續了一個月後,俄國人終於發起了猛攻,俄軍掀翻守軍臨立起的柵欄,瘋狂地往城上衝鋒。

“臺吉,火藥耗完,羅剎人衝進來了。”隨著城內士卒被消耗,死傷過萬,僧格又回到了城中。

他聽了屬下的稟報,僧格拿起一杆火銃,來到一處高地上觀看,俄國的步軍正如海浪一樣,向城牆平推過來。

他們的士卒列成陣型,長矛方陣的間隙內,是燧發槍手,長矛方陣正面三十六人,縱深六人,矛陣兩側各有九十六名火槍手,正面三十二人列成三隊。

這樣的好處是,火槍手被夾在長矛方陣中間,他們前進時,利用火槍的射程優勢,排槍轟擊,蒙古人的弓箭射程還沒有燧發槍的一半,根本射不到他們,而蒙古人衝上去近戰時,他們火槍手不動,矛陣上前,將矛一挺又能擊潰任何敢於撞上來的敵人······

僧格神情一寒,這一次怕是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