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2章分道揚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2章分道揚鑣

孫可望也知道,如今西軍到了窮途末路,他拒絕被收編已經讓王彥升起了消耗西軍的心思,如果擅自撤退,那王彥就能藉機直接將他正法了。

大軍作戰,令行禁止,聞鼓而進聞金而退,那是每戰必勝的法寶,西軍想要撤退必須經過王彥同意才行,這是戰場上的規矩。

任何軍隊後撤都必須由主將同意才能執行,否則各部人馬只考慮自己本部利益而擅自撤退,在大戰之時,豈不引發全軍潰敗。

這萬餘西軍是孫可望東山再起的最後本錢,大西軍縱橫天下數十載,張獻忠死後,他為四王之首,當之無愧的大西接班人,就這麼歸明做個小小的伯爺,他實在心有不甘。

山頂上,雷石、滾木像用之不盡一般,繼續砸下,山石旁邊一員西軍偏將,一個不留神被砸中了腦袋,立刻鐵盔凹陷,血流滿面,直接栽倒下去。

“兒郎們注意躲避,再堅持片刻。”孫可望大急的呼喊,然後吩咐道:“文秀,你打旗語,請求撤退。”

此時,王彥正在望車上觀戰,儘管他早就預料到山寨難打,但卻沒有想到會如此麻煩。

山頂的清兵,只靠滾石擂木就將西軍壓在山腰,不敢動彈。

“相公,西軍打旗語,傷亡巨大,請求撤退!”負責觀望戰局的棋牌官,忽然大聲稟報。

王彥聽了,微微皺眉,他看得見西軍傷亡慘重,但試探剛剛開始,梯子都沒搭到寨牆,清軍還有什麼手段都沒試探出來,就想撤退,那之前死的士卒不就白死了。

“回令,不準,讓他們繼續攀爬!”

棋牌官聞令,立刻抽出令旗揮舞。

半山腰的山石後面,劉文秀失望的放下旗杆,孫可望、艾能齊看向他,急忙問道:“怎麼樣?”

“不準。” 孫可望聽了,頓時大怒,“王彥這時藉機消除異己。”

劉文秀、艾能齊一陣沉默,他們跟隨張獻忠十多年,從成百上千的流寇隊伍之中脫穎而出,一步步經過戰場上的拼殺,開創了大西國,其中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們自然也有所不甘,但局勢如此,他們其實更加贊同李定國的想法,遵從張獻忠的遺志急歸明朝。

大順的失敗,大西的失敗,已經說明了明朝氣數未盡,劉文秀沉默半響後,開口勸道:“大哥,形勢如此,抱怨也沒有作用,眼下兒郎們在山腰這麼耗下去,進退不得,傷亡只會更大。先聽從軍令,再衝一次吧!”

就在這時,山頂的滾石擂木稍微停歇了一下,前面山石下躲藏的李定國見此,立刻吆喝本部人馬,爬起身來,拿著盾牌繼續攀爬。

“散開點,別扎堆!”孫可望細胳膊擰不過大腿,當即吩咐一聲,指揮人馬繼續攀爬。

可西軍沒上前幾步,滾石擂木再次落下,於此同時,清軍矮牆處又多了一個新的武器。

一個個澆了火油的大草球,被清兵點燃,然後從山上推下來,頓時使得攀爬的西軍感到一陣恐慌。

時間繼續推移,漸漸的西軍終於接近了弓箭互射的距離,孫可望等人頂住藤牌,上面插滿了箭矢。

就在這時,一名小校忽然喊道:“鳴金了,鳴金了~”

已經紅了眼的西軍,聽到金聲,頓時如蒙大赦,丟下滿山的屍體,如潮水般退下山去。 望車上,王彥將整個攻山的經過都收入眼中,面寒如水,這樣的山寨扼據險要地形,根本不是短時間能夠攻下。

當下原定的第二波攻擊也被王彥取消,“傳令,暫時停止進攻,大軍先行退回大營。”

城頭上,同樣目睹了戰事經過的吳三桂,見明軍撤兵歸營,也志得意滿的下城回府衙休息。

雖說王彥在西軍還沒接近寨牆之前,就下令西軍撤兵,但一萬西軍還是死傷了近三千人,其中陣亡了兩千餘人,給僅存的西軍造成了一次慘重的傷亡,而與之相比,山寨上的清兵損失則微乎其微,只有寥寥數十人,其中大多數還是因為天氣炎熱,被棉甲裹的中了暑。

下午時分,明軍紛紛回到大營,西軍在主營外圍獨立扎了一個小寨,軍營外點燃了幾堆沖天篝火。

天氣炎熱,屍體必須儘快處理,這是在為死去的士卒火葬,連同他們的物品一起燒化,四周圍滿了士卒,每個人都面帶悲傷。 孫可望在遠處默默地望著大火,半響後,對身後李定國等人說道:“去我帳中談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完他手按著刀柄轉身走回了大帳,李定國三人猶豫了一下,也跟隨他走進大帳。 ?“都是弟兄,陪我喝一杯酒吧!”孫可望心中煩悶。

李定國微微皺眉,“軍中不好飲酒,不合規矩。”

孫可望臉色不好看,一旁的劉文秀連忙拉了拉李定國,幾人才在桌前坐下,孫可望拿出一罈酒,劉文秀接過來各倒了一杯,孫可望 端起來一飲而盡,恨恨道:“明明知道山寨不好攻打,還命令我們仰攻山頭,分明就是想讓我們去試探清軍的防禦。想我大西建國之時,我們兄弟四人各握數萬雄兵,郡王之爵,現今卻成了明軍的炮灰與圈裡的牛樣沒有什麼區別。” 李定國、艾能奇聽了沉默不搭話,劉文秀又給他將酒杯倒滿,緩緩道:“大哥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說實話,王相公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畢竟我們不願意接受改編,他自然不能拿我們當自己人對待。”

李定國這時終於開口道:“大哥要是真的心疼將士,就接受王相公的條件,編入五忠軍,將士們都有條生路。眼下,明清爭雄,大西已經完了。我們大西和李自成鬧了幾十年,將天下弄得一團亂麻,結果讓關外的胡虜佔了便宜,使得天下百姓遭受鐵蹄蹂躪,陷入水火之中。我決定不能你們怎能想,我都遵從父王的遺願,歸順大明,抗擊清兵。”

張獻忠棄守成都率部轉戰時,曾給四人留下一個“政治遺囑”:“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可見最後,張獻忠站在了民族大義一邊,覺悟要比李自成高上許多。

孫可望聽了,臉色變了變,他看向艾能奇道:“能奇,你怎麼想?”

“我聽大哥的!”

孫可望欣慰的點了點頭,沉默片刻道:“我不能讓大西就這麼完了,留下來只會被王彥借機會消耗,他會派我們上最危險的戰場,直到西軍死的一個都不剩。你們別看高一功、袁宗第看起來很風光,但他們的兵都是王彥所招,餉也是王彥所發,軍隊完全控制在王彥之手,王彥想什麼時候動他們,不過一句話而已。”

劉文秀皺了皺眉,“大哥不願接受改編,那有什麼打算?這樣拖著,下次攻山肯定還是我們打頭陣。”

孫可望再次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我決定脫離明軍,去雲南,你們誰跟我?”

“去雲南?”幾人感到驚訝。

孫可望解釋道:“崇禎十一年時,我們受撫於湖廣谷城,期間與雲南石屏將領龍在田關係密切,父王還拜其為義父。如今雲南沙定洲做亂,明朝鞭長莫及,我帶領人馬前往此處,當有一番作為。你們是走是留我不管,但我要走,以及願意跟我走的人,你們也不要阻攔。怎麼樣?”

感謝藍i玉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