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崇禎去流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一章:江北鏖戰(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一章:江北鏖戰(二)

成群清軍湧向皇宮,在皇宮內走廊,房間,草地和明軍廝殺,阿濟格突然意識到,這群明軍是不是在騙他?

他連忙騎著馬來到城外,此時城外明軍軍民遍佈野外,清軍確實是在努力追殺,可明軍人數太多,又散開在城外,清軍也是無頭蒼蠅在亂殺。

在黑漆漆夜晚,阿濟格也無奈放棄,他把希望寄託於皇宮,希望大明皇帝是一個漢子,在皇宮死守。

他令部隊繼續追殺城外明軍,可這時候翼城西側,安靜得出奇。

這引起阿濟格注意力,他當機立斷,調動三千八旗兵向著翼城西側散開,八旗兵舉著火把往西側衝去。

朱由檢在武大定等人護送下從西門出城,一群人拼命往西奔跑,跑出翼城一公里左右,突然後面傳來清軍腳步聲,武大定率兵迎戰,卻被朱由檢下令繼續撤退,只要撤退到垣曲,和梅世豐部會合,就還有活下去希望。

清軍也發覺前面像是有明軍在活動,騎著戰馬窮追不捨,明軍大多數是步軍,速度沒有清軍快,不一會兒就被清軍追上來,武大定令一千將士斷後。

被分到斷後任務的將士,知道這是必死任務,毫不猶豫扛著武器,返回戰場和清軍戰鬥。

三千八旗兵被明軍擋住去路,一番搏殺後,明軍後衛部隊全軍覆沒,卻為朱由檢和其他人贏得時間,朱由檢率領隊伍撤退到曲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清軍雖然繼續追殺,可始終沒有追擊成功,朱由檢這支隊伍在半路上也散去大半,等撤退到垣曲,就剩下九百餘人,大部分文武官員投降清軍,只有王承恩,西門竹等人還死死追隨他,撤退到垣曲縣和梅世豐會合。

梅世豐還有兵馬四萬餘人,部下向他彙報陛下從翼城突圍,他連忙提兵接應,逼退在後面追擊的清軍,迎接朱由檢入城,朱由檢在垣曲城歇息半天,然後召集群臣,商議下一步計劃。

群臣驚魂未定,清軍戰鬥力太強了,數十萬兵馬在清軍進攻下土崩瓦解,清軍卻好像沒有發力,翼城也就莫名其妙丟了。

朱由檢問眾人應該去哪,是在垣曲繼續堅守,等待大順軍和大西軍增援,還是去河南?

大多數人不願意去河南,河南是大西軍地盤,去了河南被大西軍給俘虜,還不如死了。

眾人一籌莫展,只有西門竹和陛下提議,在還有數萬大軍支援下,從湖廣去南直隸,在南直隸恢復朝廷,只要陛下率軍抵達江南,又有大義在,弘光,隆武,魯王等勢力不得不低下頭臣服,畢竟誰都不敢進攻這支隊伍。

眾人覺得確實有些道理,只要隊伍到了江南,誰吃了豹子膽進攻陛下,豈不是引起天下憤怒。

朱由檢在當年沒有去江南,這一次他不會浪費時機,下令部隊立即啟程前往湖廣。

朱由檢說幹就幹,下令部隊立即啟程,數萬明軍帶著糧草,從垣曲往河南懷慶府奔去。

崇禎朝廷埋頭往懷慶府前進,懷慶府也在進行一場猛烈的激戰。

在懷慶府,李定國率領大西軍十六營精銳和多鐸進行會戰,多鐸也是棋逢對手,感慨李定國不愧是大西軍數一數二戰將,兩人率領大軍在新鄉進行數次鏖戰。

兩軍數次交鋒,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可又都想在懷慶府畢其功於一役。大西軍和清軍都在源源不斷增援懷慶府,在小小新鄉城,竟然集結數十萬大西軍和清軍。

援軍到位後,兩軍又進行數次大規模交戰,都沒有擊敗敵手,反而是損失不少兵馬,打到最後,李定國和多鐸都有些疲憊,決定使出壓箱底軍隊,在新鄉城城外野地進行決戰。

兩軍將士也都明白,這一次是你死我活的決戰,交戰後,兩軍前鋒軍登場,前鋒軍是諸軍實力最強的部隊,也是突擊能力最突出的隊伍。

前鋒軍勢均力敵,李定國立馬在戰場左翼投入五萬兵馬,多鐸也給清軍左翼增兵四萬,用來抵禦大西軍進攻。

很快在戰場左翼爆發慘烈的戰鬥,李定國在左翼兵力雄厚,但是

真正進攻方向是正面,左側不過是幌子,而多鐸也有天馬行空的戰術。

他也把進攻方向也放在正面,左翼部隊也是幌子。

於是在左翼部隊打的熱火之際,兩人幾乎同時下令主力部隊從正面突擊,只在右翼留守萬餘人,大西軍和清軍的右翼部隊也是作為預備部隊,並沒有加入戰團。

兩軍主力在正面戰場碰撞在一起,激起萬丈血光,戰場上人頭翻滾,地上都是人體的零部件。

李定國和多鐸都在一線拼殺,兩人使出吃奶的勁,也要擊敗敵人,大西軍打到這時候,比拼的毅力。

清軍將士也是咬牙堅持,入關後打明軍,大順軍從來沒有這麼辛苦,可今日和全力一戰的大西軍血戰,卻是被打的灰頭土臉,大西軍也是痛苦至極,他們和大順軍,明軍都有交戰,都不曾這麼辛苦。

哪怕是不久前和清軍交戰,也沒有這麼慘烈,大西軍和清軍以前所未有的勇氣持續戰鬥。

兩軍死傷人數繼續飆升,換做以前,傷亡這麼多,早就崩潰。

李定國已沒有援軍,多鐸也沒有援軍,兩軍陷入到苦戰,很多傷兵來不及得到救治,就失血過多死亡,或者是被敵人一刀砍掉腦袋。

兩軍廝殺整整一天,大西軍逐漸呈現出疲態,清軍中綠營兵也出現畏敵情緒,唯有八旗兵還有餘力繼續戰鬥。

第二天黎明,多鐸親自率領一萬八旗兵向大西軍中軍發起突襲,

大西軍經過一天一夜戰鬥,早就累得打滾,被八旗兵一頓狂衝亂撞,頓時全軍大亂,綠營兵也跟著八旗兵發起猛攻,戰場上大西軍極力抵抗,卻仍舊是被清軍打得節節敗退,眼看就要全線崩潰。

英雄再一次站出來,李定國親自率領驍騎營,在正面抵擋八旗兵突襲,兩軍精銳正面對戰,又是一番腥風血雨,清軍進攻勢頭竟奇蹟般被大西軍頂住。

大西軍和清軍又一次陷入到鏖戰,兩軍將士拖著疲累軀體,繼續機械性砍殺敵人。

誰都不敢撤退,一撤退就意味著全線潰敗,李定國和多鐸在苦苦堅持,麾下將士也在拼死砍殺。

兩軍預備役部隊也頂上來,上來就是生吃,戰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受傷沒有死的士兵發出痛苦哀嚎,更多的是還沒有來得及發出慘叫,就被殺死的將士。

就在這時,一支破爛的軍隊出現在天邊,多鐸和李定國都有些愣,他們早就集中所有的兵力,不可能再有援軍。

這是誰的援軍?

李定國和多鐸都在祈禱,這只破破爛爛的軍隊有三萬餘人,他們就像是一頭梅花鹿,亂撞在樹林深處,突然看到兩個獵人在搏殺。

小鹿蒙了一會,瞬間化為猛虎,向著戰場衝來。

清軍,大西軍眼睜睜看著這支生力軍殺入戰場。

猛虎的利爪狠狠向著清軍劈殺,多鐸這才看清,這支軍隊竟然是明軍,明軍就像是野獸,狠狠撕咬清軍,將清軍衝得七零八落。

李定國喜出望外,大西軍將士軍心大振,爆發出一陣陣嘶吼聲,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向著清軍猛打猛衝。

清軍士氣洩氣,在大西軍和明軍聯手進攻下,兵敗如山倒。

多鐸見部下被殺得東倒西歪,大勢已去,果斷下令撤退,當天中午清軍全部撤退戰場,大西軍追殺二十裡路,殺得清軍血流漂櫓。

數十萬清軍不是被殺死,就是潰散為散兵遊勇,就剩下七萬餘人,和多鐸撤回到衛輝府。

大西軍和明軍此役大勝,可兩軍還沒有來得及慶祝,阿濟格率軍從山西追殺過來,大西軍追殺多鐸,阿濟格從後面發起突襲,一口氣攻佔河南府,切斷大西軍向西撤回湖廣大本營道路。

不僅如此,阿濟格大膽地調動吳三桂部南下南陽府,徹底堵死大西軍往南撤退的道路,李定國和朱由檢聯軍取得大勝,旋即又被清軍堵在懷慶府。

被大西軍擊敗的多鐸,也終於得到寶貴休整時間。

在衛輝府,多鐸收攏潰兵,又得到兩萬多清兵,率領殘部重新返回懷慶府,和阿濟格夾擊大西軍和明軍。

清軍另外一路大軍,在前期戰鬥中並沒有得到出場機會,博洛數次向多爾袞請戰,都被多爾袞拒絕。

多爾袞在半個月前接到關外送來情報,濟爾哈朗率領二十萬滿明將士駐守留都盛京,並在盛京收留高麗國王李倧和一群遺老遺少。

高麗國跟著國王避入盛京的軍民有五十萬多人,盛京出現糧荒,濟爾哈朗數次想驅逐高麗人,後來想想這些高麗人是很好的炮灰,可以利用高麗人對扶桑人憎惡,讓高麗人在前面頂著,他率領清軍在後面突襲扶桑人,

因為關外戰鬥不明朗,多爾袞沒有令博洛部隊殺入戰場。

博洛眼睜睜看著多鐸又一次沙場作戰,可多鐸的對手李定國,是不世天才,多鐸重返懷慶府前,率領部隊往西突圍,在河南府駐守的阿濟格迅速做出進攻姿態。

李定國卻虛晃一槍,率軍突然北上山西,竟然進攻平陽府,平陽府剛剛被清軍攻下,守軍並不多,李定國在平陽府翻江倒海,殺得平陽府清軍鬼哭狼嚎,還切斷阿濟格部糧道。

這時候一直按兵不動博洛大軍。終於有用武之地,博洛親率大軍馳援平陽府,清軍來勢洶洶,李定國又是一個大輝煌,率軍北上寧武關,在這裡和大順軍高一功會師,兩軍聯合抵禦博洛部進攻。

阿濟格和多鐸撲個空,兩人空有數十萬大軍,卻沒有發揮作用。

多鐸和阿濟格兩人見面,商議一番後,多鐸率軍南下攻打開封府。

開封府此時一分為二,北部是大西軍駐守,南部是李過駐守,李過在河南兵力不多,清軍進攻河南,他果斷放棄之前的駐地,全軍撤退到開封府南部。

而李定國卻瞅準時機,率領部隊入駐懷慶府,這才導致李定國和多鐸在懷慶府決戰,最後多鐸被擊敗。

多鐸大軍南下開封府,沿途大西軍紛紛投降潰散,多鐸打到開封府南部西華縣,在這裡遭到李過部強有力阻擊。

多鐸一時半會不能攻破李過防線。這一條戰線被迫陷入僵持。

另一路清軍在阿濟格率領下,在河南府攻城略地,孫可望和劉文秀不敵,被迫率軍撤回到湖廣西北部,和張獻忠會師。

大西軍在鄖陽府早就立足,張獻忠部眾恢復到五十餘萬人,但是精銳不多,面對清軍再一次進攻,張祥忠這一次精明得多,下令各部兵馬往回撤,主力駐守襄陽府,他坐鎮鄖陽府指揮,阿濟格大軍從南陽府南下襄陽府。

這一次清軍先鋒為吳三桂,吳三桂率領數萬關寧軍南下襄陽府,部將建議他要不要把襄陽府隔壁德安府也給斬了,免得被江南明軍從背後偷襲,吳三桂覺得有些道理,令部將率領偏師兩千攻佔德安府。

兩千清軍從襄陽府往東進攻德安府,一路上暢通無阻,清軍以為德安府也是無主之人,當地守軍早就跑得沒影。

於是繼續往德安府南部和東北方向進攻,意圖佔領德安府整個中北部地區,完成對河南包圍。

有一千清軍進入到德安府中北部,首當其衝就是聆敬陽打造的要塞群。

此時的聆敬陽正在九里關練兵,在這兩個月時間,聆敬陽利用張縉彥的名氣,吸引到不少地方勢力,其中有地主鄉紳,也有失意政客,更有不願意生活在被建奴統治的江北。

他們給聆敬陽帶來大量的人口,還有數不盡的糧草,聆敬陽在德安府逐漸站穩腳,在應山縣等地的百姓把荒地都種上莊稼,等到夏天就有可以收穫第一批糧食。

可是吳三桂部兩千將士進入到德安府,打亂聆敬陽布戰的計劃,很多部將建議他不要過早展現實力,至於德安府中部地區的百姓,可以撤回到要塞群,土地暫時扔給清軍。

聆敬陽在進攻還是隱藏勢力之間搖擺不定,這時候張縉彥又開始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