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崇禎去流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八章:拜訪長沙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八章:拜訪長沙府

安葬李如風后,聆敬陽一夜不曾睡下,他守在李如風墓前,直到天亮。

天亮以後,被打散的部隊,也基本上重新歸隊,聆敬陽從武昌府帶來老部隊還有七千餘人,這其中鐵拳軍團損失最大,而炮營幾乎沒有損失,其他各部損失也不大。

因為李如風戰死,聆敬陽提拔高鼎為總兵,高鼎很感激聆敬陽再一次信任,他和聆敬陽發誓,一定會把隊伍帶上新高度。

聆敬陽和他揮揮手,讓他去熟悉部隊,因為損失三分之一的兵馬,迫切需要徵兵,倒是有數千流寇想加入到明軍。

對於這些無惡不作的流寇,聆敬陽打心眼鄙夷,可軍中缺兵少將,讓這數千流寇散去,不是白白浪費數千寶貴的生力軍嗎?

再三權衡利弊下,聆敬陽還是忍著噁心,讓這群流寇進入到隊伍,四千多流寇成為官軍,聆敬陽兵馬再一次得到恢復。

他率部向著長沙府前進,一路上收編不少流寇,等到了長沙城下,聆敬陽驚訝發現自己竟然有兩萬多兵馬。

這三萬多兵馬,有一半是流寇,還有一小部分是當地青壯。

突然暴增兵馬,給大軍後勤造成很大壓力,糧草只夠兩萬餘人吃十五天,還要算上返程時間,也就是在七天後,大軍必須撤回到武昌府,否則就要斷糧,沒有糧草,大軍就會成鳥獸散,更有可能會兵變。

聆敬陽率領全軍前往長沙府,或許能夠在長沙城得到補給。

......

在長沙城內,冷如鐵早就和堵胤錫彙報,他在益陽縣和聆敬陽消滅流寇,基本上做到滅絕流寇。

但聆敬陽最好的大將,李如風死於流寇之手,堵胤錫聽完以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堵胤錫是一個眼光非常開明的封建臣子,也是南明中為數不多,且第一個提出來要和大順軍,大西軍聯手抵禦清軍,要不是病死得早,或許南明還有得救。

他在一個月前被弘光帝徵召,任命其為廣西總督,和瞿式耜主持廣西兵馬,可他走到一半,卻又被弘光帝召回,讓他繼續留在湖廣。

理由是湖廣有大西軍,他在湖廣,能夠和大西軍說得上話。

於是他就繼續留在湖廣,被任命湖廣經略,但湖廣西北部是清軍和大西軍戰場,中部是金聲,聆敬陽地盤,往南是何騰蛟嫡系部隊。

他只好寄居在長沙府,幸好長沙府守將冷如鐵聽其調令,堵胤錫才在湖廣站穩腳。

他非常敬佩聆敬陽崛起於亂軍之中,聽說冷如鐵以前是聆敬陽部將,對冷如鐵也高看一眼。

冷如鐵回來後,任命冷如鐵為長沙府總兵,冷如鐵也非常感謝他,表示會堅定和他在一起。

堵胤錫欣慰點點頭,他讓冷如鐵做好接待,隆重招待聆敬陽。

同時召集城內文武官員,和眾人商議聆敬陽放著襄陽府清軍不打,突然南下長沙府,莫非有吞併長沙府之心?

堵胤錫想聽聽下屬意見,下屬都裝傻,在堵胤錫看來,這群人是牆頭草,聆敬陽如果率兵包圍長沙城,這些人毫不猶豫綁了他,開啟城門獻給聆敬陽。

但他也不慌,畢竟有軍隊支援,冷如鐵又是聆敬陽曾經的部將,堅定地站在他這邊,整個長沙城有兵馬一萬餘人,聆敬陽沒有數倍以上兵力,幾乎不可能破城。

眾人不說話,把冷如鐵氣得夠嗆,他怒斥這群官員,都是一群負心人。

他再三告訴眾人,聆敬陽不是叛軍,更不是建奴,他來長沙府,是來拜見堵大人,更別提聆敬陽已效忠弘光帝,他這個五軍都督也是弘光朝廷五軍都督。

冷如鐵罵的眾人不敢抬頭,這時候堵胤錫突然想起,長沙府還有一個重量級人物,那就是歷代長沙王都以長沙城為王府。

這一代長沙王吉王朱慈煃,數年前長沙城被張獻忠攻破,帶著家人去了廣東。

大西軍走後,清軍南下,吉王嚇得不敢回來,直到清軍和大西軍,大順軍鏖戰無瑕南下,弘光朝廷逐漸恢復江南各地,吉王才回到長沙府。

此時吉王就在王府,不過這是個秘密,聆敬陽輾轉各地,莫非是得到訊息,知道王爺在此,想把王爺帶走。

如果是這樣,聆敬陽早就打定主意,崇禎朝廷在清軍進攻下煙消雲散,陛下本人都不知所蹤。

而清軍加入大順軍,大西軍,下一步就要繼續覆滅弘光朝廷,聆敬陽把王爺帶走,不就可以立馬擁護新的藩王,繼承大典嗎?

但很快堵胤錫否認這個念頭,吉王從血脈上和弘光帝太遠,聆敬陽擁護吉王,不會得到太多人支援,況且聆敬陽是再造崇禎朝廷忠臣,應該不會無恥到這個地步。

他又和部下繼續商議,怎麼迎接聆敬陽。

說話間,一個縣丞從門外進來,和堵胤錫等人說道:“諸位大人,聆敬陽使者到了城外。”

眾人驚訝聆敬陽速度之快,前幾天打敗流寇了,今天就來長沙城,這是要急於吃掉長沙城嗎?

堵胤錫不慌不忙,和眾人吩咐道:“都正衣冠,和我接見聆都督特使。”

聆敬陽在距離長沙城還有一天路程,為避免引起誤會,特意以周遠為特使,去長沙城拜訪堵胤錫等人,以表他來長沙並非開戰,而是拜見諸位大人。

周遠來到長沙城,得到堵胤錫等官員接待,周遠是七品官員,堵胤錫可是封疆大吏,如此高規格接見周遠,周遠也有些受寵若驚。

好在他很快鎮定下來,和堵胤錫等人說明來意,聆都督感謝冷如鐵率部在戰場援手,特來拜訪諸位。

並且委婉表示聆都督剿滅湖廣流寇,堵胤錫作為湖廣經略,有義務為聆都督兩萬兵馬提供糧草。

堵胤錫一顆心放下來,看來聆敬陽絕非窩裡橫,他和一旁的同知點點頭,同知去倉庫準備糧草,告訴周遠,他已在城內備好酒水,等聆都督和諸位將士入城。

周遠傳話後,馬不停蹄

回去,把堵胤錫意思帶給聆敬陽,聆敬陽立馬下令全軍前進,第二天抵達長沙城。

長沙城數年前被張獻忠攻破,在堵胤錫治理下,得到修復,規模和武昌城不相上下。

一群官員在城門口迎接,聆敬陽遠遠看去,冷如鐵恭敬站在一人後面,想來那就是堵胤錫。

他對堵胤錫也是滿心佩服,他和部將說道:“那位堵大人也是人中豪傑,待會兒和我去拜見他,莫要傲慢,也莫要鄙夷。”

眾將領很驚訝聆敬陽會如此尊敬一人,在聆敬陽率領下,眾人來到城門口,聆敬陽以走路方式,來到堵胤錫面前,堵胤錫也忙上前相相迎。

“五軍都督聆敬陽,率部拜見堵經略。”

說完,聆敬陽和眾將領給堵胤錫行禮,堵胤錫感動肺腑,這個聆都督看起來不大,沒有一點武人傲慢。

聆敬陽態度恭敬,長沙府官員可不敢擺譜,堵胤錫邀請聆敬陽進城休息,聆敬陽欣然前往,賀珍悄悄拉著聆敬陽鎧甲。

小心城內有伏兵,畢竟城外有聆敬陽兩萬兵馬,這可是讓人垂涎三尺,堵胤錫很有可能把聆敬陽引誘入城殺掉,然後收編城外明軍。

這種事情在王朝末年屢見不鮮,賀珍請求讓他率部和聆敬陽進城,聆敬陽不想冒險,堵胤錫是賢臣,可他下面那群人不見就是良將。

他和堵胤錫說道:“堵經略,我部兵馬舟車勞頓,不如讓他們和本都督進城歇息。”

聆敬陽可是有數萬兵馬,全部入城,這長沙城要改名換姓,堵胤錫明顯有些拒絕。

聆敬陽沒有讓他為難,說道:“我只帶五千兵馬入城,其他各部將士在城外紮營,還請堵經略給我軍將士送上些吃食。”

五千兵馬入城,以長沙城守軍可以做到守城,這對雙方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堵胤錫熱情招待聆敬陽和五千將士入城,同時讓人給城外明軍送去二十車粗糧,每一車都有五十石糧草,聆敬陽不用擔心軍中糧荒。

一行人進入到長沙城,聆敬陽看了看市容市貌,長沙城在堵胤錫治理下,社會秩序得到恢復,街道上人聲鼎沸,小商小販遍地走,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武昌城距離前線很近,聆敬陽努力治理,仍然不如長沙城熱鬧,他有種和堵胤錫說道:“堵大人治理有方,聆某要多向你學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治理的再好,也需要諸位勇士保護,我長沙府兵少將寡,不像聆都督,有千軍萬馬,不懼那建奴。”

這話裡有話,聆敬陽摸不透堵胤錫,不明白堵胤錫是在拉攏他,還是諷刺他不去前線,反而率主力部隊來長沙府顯擺?

堵胤錫是真情實意羨慕聆敬陽能打,從江北到江南,和清軍一路血戰,但他更看重聆敬陽,沒有和大順軍大西軍開戰,在他看來這非常難能可貴。

或許聆敬陽才是他志同道合的人,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以他在大明官場人脈,輔助聆敬陽軍事力量,攜手趕走建奴,平定叛亂,重開大明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