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求生崇禎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5章 學而優則仕,學不優就吃不上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5章 學而優則仕,學不優就吃不上飯?

“以用材治國,確是治國之大道。老夫臣還有個疑問,既然有初高中,再設中專、大專是否有些重複,特別是中專!”

“非也、初、高中是通材教育,主要的教學內容是以夯實基礎、增長見識為目的。而大中專是專才教育,主要以培養用才能力為主。也就是說、從完小之後,天下之材要進行分流,一部分走以道輔術的路,一部分走以術通道的路。讀初高中的這幾年就是給學子們一個問心、問己的時間。一時沒能力通道的,就先走術途。話說回來、天下之材通道的畢竟是少數,哪怕考進了大學,大部分人也通不了道!常言說、學而優則仕,問題是學不優就吃不上飯嗎?小優而不是大優又怎麼辦?朕覺得、小材小用、大材大用,才是不空費民力的取材之道。學識之途,多學一分就有一分的用處,如此、一些不通惠的人也能有進學之心,國也能因之受益,此當為萬世開太平之法,太師與朕應向此而行之。”

“善、老臣為天下百姓得遇明君賀!”周延儒又一次被皇帝給洗了腦,神情激動的當起了點贊黨。

老周認為皇帝的這番取材之言,絕對是能永載史冊,青史留行的。若是這事最終能落實,不管是皇帝還是他老周,肯定是要被讀書人狠誇一番的。俺老周當首輔的時候,是和皇帝串通一氣取了天下生員在稅收上的優待。可、這是背叛整個讀書人群體嗎?絕對不是!俺老周費心費力的將因讀書而受益的盤子擴大了數倍,這就叫以小利換大利,犧牲一小撮人,造福一大撮人。

原先的科舉再昌明,到頭來能受益的人能有幾個?不要說考上進士通了天途的人,哪怕是考上秀才的人平均到一年又有多少?以現在大學招生的人數來說,基本上是將之前能考上秀才的人全給擴進來了,甚至還有富裕。綜合來算,考中秀才所獲的利,實際上和現在師範生獲的利差不了多少。秀才是免了一部分稅,但不一定能有長流水的工資啊!現在你到中學當教員,一年能拿三十兩銀元左右的工資,這錢是能拿到入土的。

改制後真正有大損失的是原來能考上進士和舉人的哪部分人,全天下考上進士和舉人的又有多少?在讀書人群體中,還不到半成而已。所以說整個大明新政,受益最大的還是讀書人群體,廣大的底層讀書人才最應該支援新政,新政將他們的前途由一條羊腸小道變成了寬敞大道。

放到以前、讀點書、識些字算什麼本事?大把的讀書不成的人、日子過得連屠戶都看不起,混個溫飽都難。可現在、只要是讀點書就有謀前途的機會,到初小當個教員就餓不死人,能養活一個小家庭。稍微心野一點,參個軍、就能吃一輩子朝廷飯,說不定還能當官。

算細賬的話、整個大改制,貌似花出去的錢比取消的那點優待多的多!反正生民一體納糧後收上來的稅,絕對是填不平多出來這麼多吃財政飯人的開支這道口子。但賬不是這麼算的!整個改制,帶來的最大收穫是,讓食腐階層變成了工薪階層。朝廷是增加了開支,可開支出去的錢是換成了勞動力的。

這世間的勞動不只有苦力是有價值的,非苦力勞動同樣能創造價值。最淺顯的道理:官員多了,朝廷對民間的掌控力就強了,創收能力也指數級別的往上升。花錢不是問題,關鍵在於花錢之後的收穫是否是正向上的,能否換來國力的提升,能否讓整個國家的盤子變大。

秦剛是保定府周邊的一個小村裡的學究,早年間也苦學過一些日子,結果是啥功名都沒撈上,還將家給敗的不成樣子。家裡原來的四十多畝地,敗到最後只剩下五六畝的樣子。他家的四十畝地,可都是上好的水澆地,是家裡數輩人積攢的祖業,讀了二十年書就敗成這個樣子,可謂是標標準準的敗家子。當然、鍋也不能秦剛一個人背,家敗的這麼快也和大環境有關係。這些年裡,北直隸遇到過數次大旱災,還遇到了數輪兵禍,家道衰敗的何止是他們一家?只要家裡沒有硬關係的,誰家沒衰敗?區別也就是程度而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五六畝地即使是水澆地,也養不活一家人,崇禎十五年的時候,老秦家的兩個老人都餓的病死了,只剩下秦剛和媳婦以及兩個瘦骨嶙峋的娃娃。要是按正常趨勢,他們家很可能再熬不上三年。可就在這時,命運發生了變化,熬到了崇禎十七年後他的日子居然開始好過了起來。在十九年的時候,他成了吃上財政飯的一員。

保定府興建初小之時,他透過了招錄考試,成了鎮裡初小的教員。初小的教員工資並不高,一月能發不到二兩銀元的俸祿。但這勝在是長流水,月月能有進賬。靠著這份工資,再加上家裡六畝多水澆地,日子一下就好過了。

“他爹、今年咱家地裡種的糧長的好的很,收糧的時候繳過稅、留完口糧,怕是還能往外賣點糧。”放了學,剛騎著驢回到家,老婆就開始嘮叨家裡的事。

“咱們的那點地賣糧能賣多少錢?全賣了、都換不來幾兩銀元!”對地裡的事,秦剛現在還真不怎麼上心,打上來的糧食夠一家吃喝足夠了,反正又不指著地裡的糧換錢。

“咱家地就是太少了,要不秋後的時候,咱再買幾畝地?這兩年你的俸祿大部分我都攢著哪!買上幾畝地,即使是你教書忙,我帶著兩個娃娃也能操持成,不會讓你忙的。”

“買地?你可不要再打這個主意了。現在的地價那麼貴!當年咱家賣地的時候,連骨帶皮一畝也就四五兩,哪可是上地。現在隨便一塊水澆地就得十兩銀元左右,趕上我半年薪水了。靠著種地,多少年才能收回本?”

“可地是家業啊!多一畝地就能多一份家業,咱們也能給娃娃留點家底不是,你當教員看著是有現錢收,但不能給娃娃們留下貨啊。咱們一年攢上一兩畝地,等你退休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將之前賣的地都贖回來了,如此俺兩口子也算是沒敗家,給祖墳上有個交代。”

“你這婆娘,真是見識短!按你這說法,咱們豈不成了前半輩子賣地,後半輩子贖地?折騰了一圈,白乾了!我們秦家就不是土裡刨食的命,現下地沒剩多少了,日子倒過的好了。買地的事你再不要瞎想,安安心心將現在這幾畝地打理好就行。攢的錢,買成國債卷不好嗎?不用人辛苦同樣有錢收。對了、今年暑假,我要到府裡進修,要一個多月哪,地裡的事就操心不上了,你和娃娃多用點心。還想著買地,就咱家這人手,地多了能顧的過來?攢上一輩子地,也成不了能吃上佃糧的主,白費那個心幹嘛!”

“他爹、暑假你要到府裡去進修?進修的時候,還發薪俸不?”

“嘿!我又不是掙工錢的力工,咱領的是朝廷的錢,進修的時候咋就沒俸祿了?我給你說、這次去府裡進修,管吃管住,路費都報銷。進修完考試合格,回來我就到鎮上要新設的完小教書,俸祿一月能漲四百文哪!一年下來能多拿五兩多的銀元,買幾畝地才能有如此多的淨收入?與其買地,還不如多讓娃娃們讀上幾年書。前些年我讀書的時候,多少人都說讀書沒功名就沒用,笑話咱家遲早餓死,現在那個還有臉笑?不讀書、咱家能月月吃上朝廷的飯!天子和朝廷就是聖明,改制真是改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