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求生崇禎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6章 未來的大明,小馬這樣的人要撐起大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6章 未來的大明,小馬這樣的人要撐起大梁!

皇帝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周延儒也知道若是再強站著首輔的位子不吐話哪就有點太不上道了:“陛下對老臣之卷顧,老臣萬死而無以為報也。臣在任何差事上都會為國朝效死,萬不敢辭也。”

“太師體恤朕意、朕心甚慰。諮巡堂的設定是大事,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過渡才能真正成型。在這段時間裡,內閣的事務太師還需多操點心。趕在今年年底之時,完成過渡即可。諮巡堂是國之重樞,執行時、只靠太師一人會太過勞累,朕的想法是要從內閣和六部調一些老成持重之人專職幫著太師來搭理這個衙門。朕覺得、蔣、黃兩位閣老、還有都察院的李御史、以及陳本兵這幾人都是持重之人,日後可到諮巡堂任職,作為太師的副手督管朝事、軍事。陳閣老、在之前負責新風運動時出力頗多、能力也很強,朕的想法是重設都御史之職,由陳閣老專任之。如此一來、內閣和六部就空了不少職事,最近這些時日太師可留意一下,看那些人能補缺。”

都察院不設正職,這不僅是大明的慣例,在此前的朝代就有傳統。這次朱由檢準備將陳演調過去任這個差事,從政治地位上來說也不比內閣次輔低,他哪怕是心裡有意見也說不出口。

周延儒走出皇宮的時候,不自覺的看了一眼皇城,他知道哪怕是諮巡堂的名義地位再重、自己這個大司空的名頭品銜再高,自己在大明的政治生活也到了尾聲,屬於他的風雲時代一年後就結束了!

想到此處,他不免有些落寂,但轉念一想,心情又稍好了一些。客觀來說、皇帝對他真是不薄,在政治生涯的末期,還給了他崇高的榮譽和體面,且直言不諱的說還能給他五六年在大明政壇活躍的時間。這份恩遇、放眼古今沒有那個帝王能做到這份上。不說大明的皇帝,歷來都有苛待臣子的毛病,哪怕是史上有名的賢君,又有何人做出了此事?

回想自己這一世仕途,兩次入閣,時間加起來十數年了,能在中樞待這麼長的時間,且平平安安、風風光光的著陸,臣子做到這份上,還有什麼怨言哪?做人要知進退!

大司空就大司空吧,當五年大司空,大明中興之局應該是板上釘釘了,到時候中興名臣的歷史待遇也跑不了!俺老周這一生,絕對能算是活的圓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皇帝的意思,接下來近一年時間,朝政應該是要大換血的。陳演會被打發到督察院去,其它的幾位閣臣大半是要到諮巡院掛職養老。那麼接自己這些人班的會是哪幾個人哪?皇帝雖然說讓他考慮考慮,但大部分當閣部主官的人,估計皇帝心中早有主意,自己若是不識趣的硬要舉薦,就有些太沒臉色。接下來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從目前有機會進內閣的人裡瞄一個靶子,想辦法讓他鐵定入內閣。

從皇帝的喜好來說,順天府的宋應升估計是會被重用的,這人深得聖心、好幾次皇帝都毫不顧忌的表示了對他的肯定,再加上他的兄弟是皇帝最寵幸的近臣,重臣中有個他的位子是跑不了的。可問題是這樣的人,肯定不會落自己的人情,人家沒必要搭理自己。

在現有的閣臣中,皇帝沒說吳生的事,也就是說他應該還會留在內閣,甚至不排除擔任首輔或者次輔的重職。情況和宋應升差不多,吳生這邊也落不上什麼人情,人家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思考再三、周延儒覺得能落自己人情的,也就現在在核心決策圈外圍的宋權、馬士英和朱大典三人。這三人目前幹的差事是皇帝最喜歡的實務官,他們中肯定會有一人入閣任重職,所以得想些辦法,讓他們受了自己的情才行。

農曆二月份的濟南府,馬士英正準備出城去地方上看看今年春耕的情況。今年是山東光復的第三個年頭,也是真正意義上從頭有序組織的第一年,今年必須得幹出點成績才行。

經過去年一年的大力整頓和恢復,山東的局面轉好了不少,各基層單位的職能、人員也基本上正正常常了,是到了全面發力的時候。

“督臺、通信局那邊遞來了一封大人的私信。”留在城裡的一個秘書,風急火燎的騎著快馬追出了城,將一份信遞給了馬士英。

官員不可私僱幕僚,但像馬士英這樣的重臣,配的秘書和勤務人員卻不在少。不但有正經行政職位的總督府秘書長和一應辦公室行政人員,還有五個負責生活和貼身文書處理的秘書,所以他身邊不缺使喚的人。這些人雖然是朝廷的人,可畢竟歸馬士英私人差遣,在幹工作的時候,還是圍著馬士英來轉,哪怕是私人事宜,他們都不敢怠慢。只要把這位主伺候好了,人家稍微幫襯一下,自己以後的仕途都不可限量。

做重臣的機宜秘書,現在可是大熱的職差,這玩意比以前給重臣當幕僚都有前途。幕僚再牛、也走不了正經的仕途,秘書不一樣啊,只要幹夠時間就能外放,上面有人的他們、平步青雲的機會大大的有。

一封私信,這位秘書為何會專門追出城來送?馬士英有些納悶。自從做了山東總督,給他寫私信的故交實在是太多了。大多數是希望走自己的門路重新回到北京朝廷的懷抱。對於這些勢力眼,馬士英懶得搭理。哥當年在南京被人逼著走投無路的時候,也沒見什麼人站出來幫襯一把,現在風水輪流轉了,你們倒是打的好主意。

接過信看了信封上的署名,馬士英就理解了秘書為何如此做了。再沒眼色的人,拿到內閣首輔寫給自家上官的信,也不敢怠慢,哪怕這是一份私信。大多數時候,私信比正式的公文對自家大人還更重要哪。

周延儒為何會給自己寫份私信?馬士英一邊開啟信封,一邊思索。

看過信的內容,騎在馬上的馬士英陷入了沉思。這封信有些古怪啊,周延儒在信中大半的篇幅是關懷山東目前各方面建設的情況,尤其是對財政和經濟特別上心,專門叮囑他接下來一定要在這方面用心,要幹出讓朝廷和聖人滿意的成績出來,不可辜負聖恩。

除了這些事以外,信的末尾老周同志感嘆道:今年以來他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精力有些不濟,處理國事時有些力不從心了,而朝中不少閣臣和他的情況差不多。未來的大明、還得靠小馬這樣年富力強的人來幹事。陛下對你們這樣有能力和精力的幹臣很是看重,我老周也很期待你們能撐起大明中興的重擔,小馬同志可要好好努力,不可辜負這大好局勢和時代。

幾個意思啊?表面上看、這封信說的都是空話套話,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但堂堂內閣首輔,不可能閒著沒事,專門寫一份無關緊要的信給自己,他肯定是話中有話!

問題是他到底要說什麼?拿著這封信又仔細的讀了一遍後,馬士英心裡隱約有了點感覺。莫非、中樞過段時間會有大變動?陛下要對內閣進行大調整?

別說、還真有可能!想想、周延儒等人在內閣待的時間夠長的了,他們最少是在內閣待了八九年時間,內閣如此長時間的不流動,在大明絕對是罕見之事。現下國運迴轉,前不久的遼東戰場國軍更是光復了錦州、遼陽這兩座重城,將遼東的局面恢復到了皇帝剛剛登基是的狀況。作為帝王、在此時生出動動中樞的想法再正常不過了,要是他沒這個想法,哪才不對哪。

從周延儒的信裡傳達的意思來看,皇帝好像已經和他談過話了,他似乎要從內閣退出去,另外內閣的其他人也會有幾個退出。他的意思是讓自己好好幹,爭取在內閣大調整的時候入閣?

作為臣子,能入中樞、絕對是夢寐以求的事!想到此處,馬士英心中又是一個機靈。情況好像有些複雜啊!有人幫著自己入閣自然是好事,問題在於幫的這個人身份有些敏感。

倒不是他對周延儒有啥看法,核心在於周延儒作為一個即將退了的老領導,他舉薦自己、皇帝會怎麼想?帝王心思,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作為一個正常人都能想到,皇帝肯定不希望一個要走了的人還在中樞留有影響、安插他所中意的人。

“唐秘書、你回總督府吧。剩下的人,隨本督一起趕緊出發。”琢磨了一會後,馬士英決定還是先將現在安排的工作展開了再說。

至於入閣之事,等到了地方休息以後再慢慢琢磨。周延儒這人不搭理也不行,搭理的太勤也不行,要仔細思考清楚了再行事。

其實此時的他對以後朝局的變化,迷湖不已。內閣要調整、一般都是雷厲風行的事,可從周延儒的信裡感覺,怎麼有點像皇帝和他好生商量著進行一樣,這可真是大怪事。難道老周這傢伙腦子不清楚嗎?怎麼感覺他像是雲澹風輕一樣,很是樂意的將首輔的位子給讓出來!周延儒也變成了聖賢?對個人權勢一點都不在意了?

騎著馬趕到了要視察農事的地方,在當地官員的帶領下、馬士英親自到農田看了一下春耕的情況,並到附近正在展開的水利工程現場,察看工程進度和質量。

這些事馬士英最為熟悉,當年他在貴州的時候,就擅長抓此項工作,後來做難民安置署的時候,也是主要與農事和水利打交道。

“本官、今日粗粗的看了一下春耕情況、也瞭解了水利工程的進度。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工作是重中之重,作為地方官府、絕對不能疏忽,一定要將工作做細、做實,如此才能上對的起朝廷下對的起黎民。農事中、最重要的在於水利,朝廷花了大代價在山東興修水利,一定要將每一文錢都用到實處,幹好這項百年工程,讓我齊魯大地的百姓受益。在此事上,任何人都不可打馬虎眼,水利工程涉及的錢無數,誰要是在這事上不清白,本官和朝廷絕不輕饒。”

唱了一會高調,說了一會嚴詞後,馬士英就讓低階官員們回去休息。然後留了幾個重要的地方官員,吃起晚宴喝起了招待酒。

“諸位、經過去年一年的辛勞,眼下我省的局面基本上是順暢了!可本督卻有件憂心之事,以目前的情勢來說,我省恢復到以前太平之時局面不難。可只恢復到以前的局面,並不是本官和朝廷的期望,必須要在原有的局面上再上一層樓,不說和京師和北直比吧,最起碼要有他們的一半好,如此才不愧對朝廷、諸位才更有前途。爾等都是地方親民官,如何更為有力的發展地方經濟,你們有什麼好的想法?”

其實今天整個視察活動中,馬士英都心不在焉,他一直在琢磨周延儒透露出來的訊息。想來想去,事情還是得落實到皇帝這幾年提出的新概念,發展經濟上來。

所謂的發展經濟,靠農業肯定是指望不上,農業稅再怎麼收、也不會有什麼大突破,生民一體納糧後,山東的農稅加起來也就是一百五十萬兩到兩百萬兩之間而已。這麼多稅,放到以前不算少了,可放到現在根本就不夠看。

還是得走京城、唐山、密雲和北直隸的路子,弄些廠務區出來,那玩意創造的利稅多、還見效快。聽說保定府自建廠務區,現在已經見效了,去年一年創造出的利稅就近百萬,前不久老吳來信的時候還說今年要往兩百萬上奔哪。

若是在山東也搞出一個能創稅近兩百萬的廠務區,哪自己的政績可就有的吹了。麻煩的是現在的他想不到做廠務區的主營產業是什麼,山東這地方弄什麼產業最有優勢?儘管馬士英沒幹過廠務區,但他還是明白一些門道的,知道幹這玩意,必須要有支柱性的特色產業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