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遼東難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章 遼東難民

日頭開始偏西,旅順北城下號角聲四起,鏖戰一天的鑲紅旗開始緩緩退卻,他們幾個牛錄相互掩護,用弓箭手壓制著城頭,又派出無甲雜役把那些能帶走的器械,輕重傷員和大部分的屍體都帶了回去。/www.tsxsw.com/

城牆上楊波見這些韃子進退有度,知道過分逼迫也討不到甚好處,乾脆不去理會,只命人開始打掃戰場,救治傷員。

韃子退卻的速度很快,短短片刻之間,潮水般的韃子就撤回了大營,城下除了一些還在冒著煙的攻城車,毀壞的雲梯,滾木礌石等雜物外,靜悄悄的再無半個人影。

城頭響起的一片歡騰之聲,早就得到訊息的旅順大批百姓抬著大桶的米飯,香噴噴的豬羊肉等,放著鞭炮來到城頭一同慶祝。

楊波剛準備起身安撫各營軍士,沒想到旅順百姓推選了幾個帶頭的老者,在李惟鸞的帶領下過來給楊波磕頭,說是給守城大軍做好了米飯,送了過來。

楊波聞言大喜,毛文龍的東江軍大多數都是遼東難民,雖然上報朝廷約莫十五萬左右,但其中真正可戰之兵才不到五萬,其餘多是屯田的農夫,從朝鮮義州到旅順各地,毛文龍安置了無數拖家帶口的難民,這些難民對韃子個個都有血海深仇,只要是對於帶兵殺韃子的明軍,他們都是全力支持,哪怕自己家中吃食不多,也要拿出來勞軍。

楊波對這些流落千里也不肯給異族當奴隸的百姓也是心中敬佩,搶上去把這些人一一扶起,好言安慰,那幾個老者見楊波和氣,也是心裡歡喜,當下便出去安排犒勞守軍的事項,李惟鸞滿臉喜色,朝楊波拱手道賀。

“知閒老弟,真不知道你是怎麼練出這等強軍的,放縱韃子登城鏖戰,只怕我大明還沒有哪一個敢這樣做的”

楊波笑了笑道:“練兵之法看似繁雜,其實很簡單,記得後世,嗯,記得有個姓袁的說過,練兵之法無非是令行禁止四個字而已。”

李惟鸞搖頭:“這四字說起是簡單,能練出來可不容易!”

楊波哈哈一笑,袁世凱說的一手拿票子,一手拿刀子的話就不好跟李惟鸞說了。當下轉移話題道:“日觀,我等先去巡視一番後吃飯,晚點去守備府商議明日守城之事。”

李惟鸞點頭,兩人下了城樓,城頭上鏖戰一天的軍士們全部席地而坐,一些教導營的教官在協助百姓分發晚飯。韃子自從早上攻城開始足足打了一天,將士們這個時候才感覺到飢餓無比。

對於這支從前從來沒有聽過的即墨營,旅順百姓是發自肺腑的真心喜愛,且不說在當日千鈞一髮的時候即墨營猶如神兵天降把旅順從韃子手裡搶了回來,還硬生生的把進城的韃子全殲在城裡,今日城頭血戰再次大獲全勝,甚至很多人還聽說韃子都打上城頭了,最後還是被即墨營逼了回去,還有很多韃子走投無路,直接從城頭跳了下去,這如何不讓這些原本對韃子不共戴天的百姓喜出望外?

“這墨跡營真是威武之師啊!”

一個老頭捋著鬍鬚,看著城頭撤下來的軍士在狼吞虎嚥,一邊笑眯眯的大聲說道:“老朽活了五十多歲,還真沒見過能和韃子人數不佔優的情況下和韃子對砍獲勝的”

為了增加說服力,老頭捅了捅身邊一個和他一起抬米飯的人說道:“趙老四,你說是不是?”

那個趙老四連連點頭道“是啊,俺趙老四從遼東流落到這裡,這一路上就沒遇過這麼,這麼……”

“仁義之師!”

看到趙老四說不下去,另個一人介面道:“看看,這些即墨營的軍爺晚上就睡在街口兩邊,李大人勸過,

說晚上寒氣重,讓搬到民居暫住,哪想到那個,那個楊大人不肯,說是不擾民,鄉親們,這從古到今除了嶽爺爺,就算是即墨營了哇!仁義,仁義之師!”

楊波笑眯眯的從這些百姓身邊走過,不知道誰大喊了一句“楊大人”

這些百姓呼啦啦的跪了一片。

楊波望著這些百姓感激、殷切的眼神,有種無法宣洩的感動,肩膀上的擔子又沉重了幾分……

天命三年,老奴以“七大恨”為由起兵,攻克撫順等城堡後,加上一些大明叛將陸續歸順,老奴的轄區有了數以百萬計的遼民,對待這些遼民就成了老奴的心病,既不能全部斬盡殺絕,又不能編入八旗,於是老奴便制定的“豢養尼堪”政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各守舊業,計丁授田,嚴軍紀,繩國法,禁止欺凌漢民,重賞效勞順民。”

老奴滿以為透過實行上述“豢養”尼堪的政策和措施,就可以征服遼民的心,他們會感恩戴德,爭作順民,奉養君汗。

不料,這個願望完全落空了,廣大漢民不僅沒有感謝所謂的“豢養”之政、不殺之恩,不按照大汗的規定畢恭畢敬,甘當馬牛,反而怨聲載道,怒氣沖天,奮起鬥爭,大規模地叛逃或起義。

面對不肯屈服的遼民,老奴舉起了手裡的屠刀,連下九道命令殺無谷之人,三百多萬遼民倒在了老奴的屠刀之下,餘下的遼東難民拖家帶口,小部分進入關內,大部分逃到了東江等地,為毛文龍屯田養兵,繼續反抗韃子,甚至還有渡海到山東一帶的,比如張世雄一家的遭遇。

老奴對這些敢於反抗的遼東原住民恨之入骨,當年攻陷鐵山之後,一口氣便屠殺了十萬屯田軍民……

老奴對漢人犯下的累累暴行,即便是後世駭人聽聞的XX大屠殺也能望其項背,然而諷刺的是,直到楊波那個時代,依然有無數電視劇不斷的播放著“聰睿恭敬汗”的豐功偉績,無數史學家鼓吹“英明汗”的民族大融合政策,老奴地下有知,只怕會後悔,當年殺的還是太少了一點。

楊波從沉思中轉醒,這些百姓還跪在地上,楊波招呼教導營教官,想把這些百姓攙扶起來,可是這些百姓這個站起來了,那個又跪了下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波輕嘆一聲,高聲道:“眾位父老鄉親,只要有我楊某一日在,即墨營還有一個人,決不讓韃子入旅順半步,我今日與眾父老立誓為證,絕不相負!天地作證,山河為盟,楊某若是有違此誓,天誅之!地滅之!”

當下幾個領頭的父老泣道:“非我等逼迫大人,實是東江內亂不休,朝廷又棄東江如敝履,我等在此居住朝不保夕,何人能憐我等對大明的一片忠義之心啊?”

楊波默然不語,毛文龍據皮島,掣脅遼東,皇太極忌憚不已,不得不在義州-鐵山-復州一線佈下萬餘重兵,毛文龍六月五日雙島遇難,僅僅過了七天,即六月十二日,皇太極便在瀋陽宣佈:“整旅西征……

現在旅順人心惶惶,逼得楊波在眾人面前立下毒誓,可自己憑藉著區區一個即墨營,能守得住旅順嗎,就算自己能守得住旅順,可是東江各部面臨著被韃子逐個擊破的危險,若是失了東江諸島,自己堅守旅順還有什麼意義呢?

何去何從?

楊波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