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埋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埋伏

要想皮島成為攻略遼南中的一環,就不能忽略朝鮮這個國家……

萬曆二十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率兵侵犯朝鮮,明朝出兵協助朝鮮打敗了日本的侵略,使朝鮮與明朝的關係進一步密切,努爾哈赤勢力興起後,明朝在薩爾滸等戰役中就曾徵召朝鮮軍隊助戰。/www.tsxsw.com/

在後金勢力進入遼河以東地區並向西遼河地區擴充套件時,朝鮮的存在成為他們的後顧之優,因此,控制朝鮮或征服朝鮮,成為後金對明作戰總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皇太極在戰略上是先征服蒙古,再征服朝鮮,最後用全力進攻明國。

皇太極為了緩解進攻明朝時的後顧之優,準備用武力來迫使朝鮮就範。他派大貝勒阿敏和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嶽託、碩託等率大軍進攻朝鮮。朝鮮方面防禦很差,金兵進兵甚速,不足半月時間,就攻陷平壤。朝鮮國王李倧抵抗不利,率王妃、子女逃避江華島,派遣使者向金軍求和。三月,阿敏派代表到江華島,與李倧舉行盟誓,並違反紀律,命令八旗將土分路掠奪三日,獲大批財物人畜後退出朝鮮,皇太極以朝鮮“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窩藏毛文龍”、“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歸天……無一人吊賀”四項罪名,入侵朝鮮的事件。戰爭結束後後金逼迫朝鮮簽訂了平壤誓約,在中江、會寧開市、索還後金逃人、追增貢物。這次入侵,在朝鮮歷史上被稱為“丁卯胡亂”。

皇太極此次用兵朝鮮的軍事目的,是想給朝鮮勢力以打擊,迫使朝鮮不敢輕易出兵騷擾金兵的後方;其政治目的主要企圖以武力迫使朝鮮切斷與明朝的關係,使其在金明交戰中能傾向金國,或保持中立;在經濟上想因糧於朝鮮,以解金國大飢謹造成的燃眉之急。而朝鮮方面,則幻想在金兵入侵時,能得到明朝的援助,雖然戰敗,仍不願就此屈服。同時,金國在當時主要的進攻目標是明朝,想用全力爭奪遼東地區,實際上不可能傾全力於朝鮮,和議既成,就急速回師。所以此次進軍朝鮮,皇太極並末達到預期的目的,平壤之盟的性質是一種兄弟之盟。

朝鮮對於議和條件,事後都沒有完全履行,對金國採取—種敷衍的態度,仍然與明朝保持君臣關係,以物資和船隻等,支援明朝對金的軍事行動,而且更積極備戰,對金國要求遣還逃人一節,也儘量推託不辦。對於金國要求朝鮮與明朝斷絕關系一事,朝鮮國王李倧公然向皇太極表示:“貴國既欲議和息兵,甚為美意,故孤亦喜而許之。但念敝邦之於明朝,君臣分義甚重,若貴國要我負明,則寧以國斃,斷不敢從!”。

楊波不喜歡後世的朝鮮,這個流氓國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讓比爛的國家還能有個心理安慰,如此而已,但處在這個時代,楊波就不能不考慮朝鮮的重要性。

他現在最關心的是朝鮮水師會不會在後金的壓力下屈服,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明國來說將會是一場噩夢,朝鮮水師的實力並不遜色與明國兩大水師,特別他們裝備的“龜船”,這種朝鮮特有的戰船不但運載量大,而且防護出色,一般的火銃和小口徑的火炮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並且在當年與日本水師對抗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最急迫的問題是,一旦皇太極把八旗眾人的目光從富澤的明國扯回來,全力征服朝鮮,那麼楊波的優勢便蕩然無存,遼東有大量的上好木材,這種優質木材是用來做戰船龍骨的最佳材料,加上朝鮮大量的造船工匠,再加上大量熟悉水性的漢旗軍,這種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或許皇太極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許意識到了,對於崇尚騎射的八旗來說想要執行這個戰略也不容易,但後金是一個非常善於在戰爭中學習的部落,既然皇太極能在連雲島上派駐旗丁學習游泳,誰又敢保證日後皇太極不會組建一支水師來呢?留給自己的時間非常有限。

沈世奎想要棄島,一方面是韃奴逼迫之下的無奈舉動,另一方面與朝鮮的驅逐也有關係,當年後金入侵朝鮮,李朝求救於明國,袁崇煥見死不救,那時候就已經種下了分裂屬國的隱患,加上毛文龍受困於朝廷糧餉供給,每日威逼向朝鮮方面索取,面對毛文龍的索取無度,李朝是又厭惡又畏懼,在李朝實錄中也有過記錄:“毛帥也自恃天朝將官、數萬之師,無視朝鮮困難,徵索無厭,蠻橫無賓客之體,明索、強搶,不一而足。然買亦多強買,甚至賒買,實與搶無異……”

當然,這是朝鮮方面的自訴,即便朝鮮如此忍辱負重,毛帥對朝鮮的舉動還是強烈不滿,屢次怒斥其未能全力助剿奴。現在痛恨的毛文龍死了,朝鮮歡天喜地,對於明國的畏懼之情大減,李朝中的親明派系遭到了大清洗,接替東江總兵的沈世奎原是商賈出身,沒有毛文龍當年的那種膽氣和跋扈,朝鮮臣服韃子以後,按照後金方面的要求,朝鮮向明朝提出抗議,要求東江鎮的所有明軍,都撤出皮島,還派遣朝鮮水師前往皮島,對東江鎮明軍施加壓力,最致命的是,東江鎮再也不可能從朝鮮獲得物資補給了。

以前,毛文龍大部分的物資,可都是來自朝鮮的。他甚至組織東江鎮的明軍,在朝鮮北部屯田,自給自足,豐衣足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一切,現在都沒有了。沒有了來自朝鮮的物資,東江鎮日益窘迫,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朝鮮水師甚至時不時來皮島遊弋一番,明面上是清查海道,實際上誰都明白怎麼回事,此外,在距離山東半島最近的白翎島,同樣有朝鮮水師的駐紮,不過朝鮮依附華夏多年,雖然親明派遭到了重創,但一時間也清洗不完,因此,朝鮮水師和東江鎮,暫時沒有發生直接的衝突。

說來說去,只能說明國不爭氣,斬了時不時能弄出一場大捷的毛文龍,剩下的酒囊飯袋被後金打得哭爹喊娘,作為牆頭草朝鮮不生二心才叫怪事呢,這次楊波救援皮島不單單是為了展示實力,擊退韃奴對皮島的圍困還遠遠不夠,所有的軍事行動必須得到足夠的回報,所以這次不但要勝韃奴,還要大勝之,這樣才能讓蛇鼠兩端的朝鮮認清形勢,至於什麼東江總兵沈世奎,那不過是他在軍事行動中一個附加值罷了,楊波甚至沒有細想過把沈志祥沉屍海底會有什麼後果……

一月二十五日,船隊悄然來到距離皮島五十裡的海面上停了下來,金掌櫃在與旗艦中的眾人解說。

“皮島的來歷是這樣的,這個島在李朝被稱為椴島,這個“椴”字朝鮮人讀作“屁”音,所以咱們明朝就簡稱為皮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哈哈~~”

眾人都笑了起來,譚應華大聲道:“俺現在才知道,這個皮島原來是屁島的諧音啊”

“……皮島距離朝鮮的海岸最近處不到十里,對面是鐵山,宣州,每年封凍的時節是最危險的,因為韃子的騎兵可以直接從冰面強行登陸,不過一直要到二月初左右,中間的海面才能封凍嚴實,也就是說,再過十多天,韃奴就能大搖大擺的上島了,自從鐵山的屯田東江軍民被屠戮後,毛帥在陸上立足不住,只能退守海島,但不管怎麼說,皮島依然是東江鎮的核心所在。”

譚應華滿不在乎的插嘴道:“錯錯錯,核心現在是咱們旅順好不好?”

眾人一臉尷尬,對於譚應華的直白不好介面,楊波倒是微微一笑,點頭道:“老譚說的沒錯,日後東江鎮的核心就是咱們旅順”

金掌櫃又繼續說道:“皮島東面是身彌島,咱們稱為雲從島,這個島與皮島隔海相望,是第一大島,不過當年毛帥嫌島上貧瘠,沒有派人屯田,而咱們選擇的監視地點是皮島北面的兩個荒島,這樣的好處是比較隱蔽……”

王小羽點頭,上去接替了金掌櫃說道:“咱們這次為了保證後勤的供應,集中了所有能夠調派的福船,商船,除了運送士兵和輜重外還運送了不少糧食,金掌櫃會資助一部分米糧給沈世奎,剩下的空船會留下來轉移一部分東江軍民,至於物質請各位大人放心,咱們甚至連醃製韃奴首級的生石灰都準備了許多……”

會議室內響了一片笑聲,王小羽也笑道:“參謀司的意思是,大夥兒不用擔心後勤的問題,放開手腳去打,大人說了,和這一戰的意義想比,那些物質都不用計較太多”

楊波走上前,會議室安靜了下來

“我只說幾句,算是開戰前的動員吧,首先,咱們要明白打這一戰的意義所在,那麼咱們救援的意義在哪裡呢?”

楊波先是看了看譚應華,手執教鞭指著皮島說道:“其實,從出兵長生島開始我就一直在想,咱們有水師啊,為什麼要舍遠求近來皮島?要登陸哪裡不能登陸?復州,蓋州,耀州,這一路都是咱們的絕佳戰場,對不對?但是咱們回頭想想,當年毛大帥選擇皮島的原因是什麼?大夥兒先看看皮島至瀋陽的距離”

楊波在皮島和瀋陽之間畫了一條直線,道:“瀋陽至皮島有一千餘裡的距離,換句話說,奴酋從瀋陽出發至皮島最快要五天時間,若是攜帶步甲輜重則要十五天還不止,我們的目標是這裡,鐵山!這個地方背靠皮島,進可攻,退可守,還可以屯田自給自足,甚至威逼朝鮮,它的重要性其實不亞於旅順,如果掌握在咱們手裡,那麼鐵山、石城島、金州、甚至長生島就連成了一條線,皇太極再也無法象以前那樣出動幾路兵馬,肆無忌憚的選擇攻打我遼南任意一路地方,比方說,皇太極出動兵馬攻打皮島,好,我的應對之策是什麼呢,咱們出兵金州,另一路出連雲島威脅蓋州,石城島出兵岫巖,咱們號令統一,攻勢連綿不絕,是問奴酋該怎麼辦?”

最後,楊波拿起一支粗大的炭筆,在地圖上劃了幾道箭頭,金州,岫巖,朝鮮,鐵山,連雲長生等五道粗大的箭頭指向了瀋陽,包圍了韃奴的都城!

場內發出了幾聲驚歎,楊波日後準備實行的戰略方針第一次真實的暴露在他們的眼中……

“這就象角抵,你們都看過相撲吧?雖然看起來韃奴身材高大,咱們身材瘦小,似乎完全不是韃奴的對手,但佔據了鐵山好比是什麼?好比是扯住了皇太極的蛋,只要咱們用力一拉,皇太極就會痛哭流涕,不但如此,這五個地方都是皇太極的蛋,要是五處一起拉扯,韃奴怎麼辦?除了跪地求饒外他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蛋蛋不要了,讓我們割掉後再伺機報復,否則弱點一直被抓住,這個味道不好受吧?”

楊波的比喻讓眾人笑了起來,尤其是聽到五個蛋蛋的說法後。

譚應華大大咧咧的介面道:“知閒,號令統一是沒錯,不過奴酋要是不管其他路的騷擾,傾力猛攻鐵山怎麼辦?奴酋可不會坐視朝鮮倒向咱們而不顧的。當年毛大帥鐵山大敗,被韃奴屠盡了鐵山屯民,這才逼不得已退到了島上。”

楊波點頭:“不錯,毛大帥自從失去了鐵山後,就再也沒有能力上岸了,但現在不同之處是咱們遊擊營善守,只要在鐵山修築一城,城邊再修築幾個稜堡,這樣互為犄角,背靠皮島支援,加上咱們火器兇猛,便能牢牢佔據鐵山,只要在鐵山站穩了腳跟,那麼奴酋就非常的被動了,想要打下鐵山,可以,但他要拿精銳的步甲來換,鐵山城裡擺下三千兵馬,他就要拿最少一萬人來換,他有沒有這個決心?就算他有,他用那個旗來換?如果皇太極坐視不理,對不起,他敢放棄鐵山,就等於放棄了朝鮮,這就是我楊某人想要達到的目的。”

譚應華心裡一動,道:“知閒,你不會打我廣鹿的主意吧?我廣鹿區區兩千兵,守鐵山可不夠”

楊波笑著道:“如果加上皮島的數萬兵馬呢?”

眾人大驚,譚應華更是呆住了,原本歪歪扭扭的坐姿瞬間變得筆直:“沈世奎他?”

楊波點頭:“咱們動了他的侄兒,不把他除掉怎麼能安心?這事包在我身上,關鍵是老譚,你若是想往上爬一步,這次不賣力可不成,要是等尚可喜雙島的三千兵馬趕到,到時候……”

“知閒能不能援助我一批火銃?”譚應華艱難的吞了口口水。

楊波點頭:“沒問題,我助你一百五十支火銃,外加一百名老兵幫你訓練士卒,如何?日後你有什麼需要的東西,只管跟我開口就是。”

譚應華呆了一呆,突然上前跪在了楊波面前,楊波大驚,連忙攙扶道:“老譚,你這是為何?”

譚應華大聲道:“老譚是個粗人,心裡有什麼就說什麼,以前救援旅順的大恩就揭過不提,自從知閒駐守旅順後一直沒虧待過俺老譚,老譚心裡是明白的,老譚也想練些兵馬出來打韃子,不說比遊擊營強,至少不給遊擊營拖後腿也成啊……”

譚應華恭恭敬敬的給楊波過見禮才站了起來:“日後俺老譚就跟著知閒混了,知閒說打哪裡,老譚就打哪裡!”

楊波點頭,對著譚應華循循善誘:“咱們在皮島有了立足點,更多時候眼光要放遠一點,咱們會無條件的支援你這裡,要火器有,要人也有,若是盔甲器械不夠,咱們也優先給你運過來,老譚你看,只要你手裡有了強軍,整個朝鮮都看你的臉色行事,你明白了嗎?”

譚應華點點頭,若有深意的和楊波對望了一眼,有些話不需要說得太透,譚應華雖然直,但不傻。

“……這次咱們合力攻打韃子,之後遊擊營就要返回旅順,你們廣鹿兵要留在皮島駐防,不但要站穩,還要扎下根,皮島也是你的基地和後備兵源,我會資助火器給你,但米糧你要自己去要,去向朝鮮要,不給就去搶,不用顧忌太多,你要記住一點,要比毛大帥當年做得更兇,更惡!這樣朝鮮才會真正心服口服,擄掠他們的人口過來修築鐵山城,徵召他們的工匠過來打造戰船,作為皮島的釘子,你要給我牢牢釘在陸地上!”

譚應華臉上漲得通紅,眼神中喜色掩飾不住,楊波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要在東江裡面搞出一個獨立的王國,朝廷卡不住脖子的獨立王國,還有朝鮮這個寶庫等他去開發!

譚應華沉聲道:“知閒,老譚明白了!”

散會後,眾人三三兩兩的退了出去,剛才楊波的話給他們的衝擊是巨大的,他們需要冷靜一下好好消化這番也說給他們聽的話裡的意思,張世雄瞅了個機會,走到楊波身邊問道:“大人,鐵山如此的重要,為何不派我雷霆旅的大將鎮守,這樣大人也放心一些?”

楊波微微點頭,他知道張世雄有些疑惑,為什麼自己會把這個規劃中的獨立王國給了算是外人的譚應華。楊波拍了拍張世雄的肩膀,指著遼東的地圖說道:“世雄啊,你看看這些地方,夠不夠大?咱們日後還有太多的地方要佔據呢,一個小小的鐵山就捨不得了?”

張世雄抬頭望著楊波,最後微微躬身:“大人所言極是,世雄受教了。”

就在這時,親衛來報,說是荒島已到,準備登陸了。

楊波一拍張世雄:“走,登島看看去,咱們要做上幾天魯濱遜了”

張世雄滿頭霧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