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視察(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 視察(下)

視察完雞舍,楊波又興致勃勃的看過養豬場和養牛場,這些老農對飼養家畜都有經驗,楊波也提不出什麼改善的東西,便叮囑他們要多多打掃,減少疫病的發生,由於現在最為緊張的耕種時節已經過去,去往磚窯的路上,楊波思索著,是不是該派出大批的技術員深入到各堡中去,教授屯戶們掌握一些新的養殖技術,問題是,大批技術員從哪裡來?

磚窯設在農場外的河邊,由於燒製的磚已經夠用,這三處圓頂土窯便廢棄了,裡面還留著一些燒製好的土磚,許多陰乾後的泥胚已經乾裂,還有大堆的土都丟棄在這裡。

屯務司的張峰進不知道楊波為何對燒磚如此感興趣,當下便介紹道:“大人,小人原是建築司的,這些磚都是咱們司燒製出來的,一般燒製磚瓦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挑選生土,要這種帶著粘性的……”

楊波拿過一把土,抓在手裡捏了捏,繼續聽張峰進介紹

“……要把這些生土打碎,篩掉大塊石子後曬乾,碾成粉末狀後加水調勻,用器械碾壓鍛打,如此反覆多次後製成磚胚,放在陰涼的地方陰乾十餘日,再入窯燒製,不過當時任務急迫,所以選用的生土不算太乾淨,燒製出來的磚塊容易開裂”

張峰進一邊說,一邊拿了一塊磚遞過去,沒想到楊波根本沒有接,張峰進無比尷尬,手停在半空不知道是縮回來還是繼續遞上去。

“大人正在想事情。你不用介意”小五及時出來解圍,張峰進望了望楊波,看到他雙眉緊皺。不知道在想什麼。

楊波之所以對磚窯感興趣,其實他是想通過觀察磚瓦的燒製過程來看看能不能對另一種極為重要的東西有所啟發,那就是水泥,水泥是一切建築的基礎,有了水泥,光光是旅順各地的屯堡建設每年便能節省無數的糯米下來,目前金州地峽只建設了區區百餘個屯堡。每個屯堡都滿員超編,就是因為財力匱乏和糧食花費嚴重,楊波實在承擔不起這些花銷。金州地峽地方很大,如果沒有屯堡便無法接納更多的流民,沒有更多的流民便無法取得對後金壓倒性的優勢,可以說。水泥。實在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物資。

好半天楊波才回過神來,看著滿窯洞望著他的目光,楊波笑了笑轉頭對張峰進道:“你們燒窯用什麼燒的?”

張峰進趕緊回道:“都用木炭,這附近樹木多得很”

楊波又抓了一把粘土,吩咐道:“你記錄一下,我有些想法你幫我實驗看看”

張峰進跑到窯洞門口對外面喊道:“小梅,趕緊進來記錄”

窯洞出去了幾個無關人員,一個姑娘走了進來。剛才她一直被隔在外圍,根本沒機會擠進來。

楊波目光在這個姑娘臉上停留了幾秒。轉身問張峰進道:“你不會寫字?”

張峰進滿臉通紅,雙手不知道往哪放,他吞吞吐吐道:“回大人,小人沒讀過書,從小一直替人打短工,學了一手燒磚瓦的手藝,後來跟隨大人,沒想到被韓大人相中,選小的當了建築司的司長,全家老小吃喝都不愁了,只是小人年紀大,去過幾次私塾補習,腦子不靈光,學不出什麼名堂,這就耽擱下來了……”

楊波點了點頭,叮囑到:“活到老,學到老,日後我還有許多事要交給你做,不認識字怎麼成?”

看到張峰進拍著胸脯發誓,楊波便不去逼迫他,轉頭望著那個姑娘。

“學生韓芳梅,見過老師”韓芳梅用私塾的禮節朝楊波微微蹲身,福了福。

楊波有些無奈的點頭,雖然他屢次囑咐,畢業後不許用師生相稱,但大部分學生還是改不過來,後來楊波也懶得囉嗦,你們愛叫什麼都行,當下隨口問道:“哪一期的?”

“四期的,老師曾給學生上過幾次課,老師當年曾問過花兒為什麼會有各種顏色的問題,咱們四期還是沒有人能回答上來……”私塾出身的學生不像其他人那樣見到楊波大氣都不敢喘,韓芳梅說話間也是不亢不卑,倒有點像和楊波課堂問答一般,周圍許多沒有上過私塾的心裡都暗暗稱奇。

楊波微微一笑,接著又揮了揮手:“記錄,一份粘土加一份草木灰燒製,一份粘土加十份草木灰,粘土要選最為細的篩蘿,一份粘土加一份沙子,沙子就用最細的,最好是白沙,今晚能不能開工?”

韓芳梅搖頭道:“老師,燒窯前還要先暖窯,還要燒製木炭,準備工作要兩天時間。”

楊波有些失望,道:“那就先準備吧,恰好我也有時間再想想,這粘土到底應該加什麼東西才對呢?”

周圍人都在面面相覷,韓芳梅看到楊波背著手走來走去的樣子,便大著膽子問:“老師到底要燒製什麼東西?是磚瓦還是陶瓷,或者是玻璃?用這種土窯和木炭燒沙子是燒不化的,溫度不夠。”

楊波啊的一聲,反應了過來,粘土中加入沙子顯然不對,那是燒製玻璃的過程,何況沒有高爐,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要求溫度最少千度以上……

看到自己的學生一臉好奇的望著自己,楊波便耐心的說道:“我要燒製一種粘合劑,簡單來說就像咱們建屯堡時石塊之間抹的那種泥灰,比泥灰更好用,更牢固,對了,你們建屯堡用的泥灰是摻了哪些東西?”

張峰進搶著回答:“大人,泥灰一般用黃土,石灰,粘土加水攪拌,不過這種泥灰只是用作一般的土屋上,屯堡用的泥灰不加水,加的是糯米汁拌勻抹在縫隙處。加了糯米汁才會牢固。”

楊波想了想:“那就用糯米汁浸泡過的粘土加石灰,或者黃土加粘土加石灰,你們每種配方都給我試驗。如果實在不行,就起高爐,我從旅順調幾個玻璃作坊的師傅來一起參詳,總之,這個新式泥灰一定要弄出來。”

屯務司眾人都點頭稱是,張峰進望著韓芳梅身影,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大人看起來對她感官不錯,自己要找個機會把她提拔上來才好……

聽到楊波準備在農場住宿幾天的命令,把負責警衛的親衛隊和第三營營長邱光嚇得要死。這個農場處在荒郊野外,自保能力又差,韃奴騎兵雖然不太可能深入到這裡,但罪軍營的前車之鑑不能不防。瓜山堡只有一個連兵力。無奈下小五請示楊波,急調駐旅順青年模範營的兩個連進駐農場擔任警衛,得知訊息的鐵牛還不放心,又調第二營吳仲村部兩個連急駐農場西部三十餘裡的海邊墩臺一帶警戒,同時命各屯堡農兵加強地方巡查警戒的範圍,

第二天,接到命令的流民幫扶司,財務司。掛靠在研發部門下的新技術研發小組等相關人員都趕往農場,還有三地私塾管理司的蕭長貴帶著旅順五期的學生也來了。整個農場人滿為患,那些無法無天的學生把農場搞得是雞飛狗跳貓上牆……

沒有人知道崇禎七年五月楊波這樣一個無意中的舉動對帝國有多麼大的影響,後來帝國工業部,農業部,科技部,交通部,研發部,商業部等前後共計有八名部長參加過這一次的聚會,還有許多成為各個行業頂尖學者的專家,當然,楊波用的是實踐是檢驗理論唯一標準的口號把還在正常授課的私塾學生提前放了暑假……

楊波堅持認為,照搬一兩種高科技到大明並不能最終讓這個國家脫胎換骨,需要的大面積,持之以恆的科普,對私塾的學生,楊波認為讓他們保持想象力要比死灌知識更重要,所以他採取的多是啟發的方式來授課,這一次實踐的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所以這幾日楊波一直帶著這些學生在田間地頭勞作,並向他們提出問題

“我認為旅順在海邊,受海風影響這裡夜晚溫差過大,所以造成了這些喜溫作物生長緩慢,你們覺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楊波提問道。

“老師,什麼叫喜溫作物?”這些學生平日也要下田耕作的,但這些高產作物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楊波耐心的解釋道:“作物和人差不多,不同作物對不同的環境有要求,達不到某些條件它們就無法正常生長,好比這個番薯,它喜歡在二十多度的溫度下生長,這裡白天溫度夠了,但晚上便急劇下降,所以咱們現在看到這些番薯苗枯黃,脫落,瘦小,咱們要想辦法讓田間的溫度保持在白天差不多,明白了沒有?”

“加個火堆?”有個學生大著膽子建議。

楊波點頭道:“不錯,好比咱們晚上睡覺,太冷怎麼辦,加個火堆,辦法是不錯,直接有效,但不太現實,咱們日後可是要大面積種植番薯,再說,咱們難道要天天給田地生火保暖,那得燒多少柴火啊?”

許多人都笑了起來,包括圍在外面各司的人員,又有一個學生提議道:“老師,不如這樣,咱們把土燒熱了堆在田邊,這樣便能保持溫度”

楊波鼓勵道:“不錯,你這個辦法也很有效,但缺點同燒火堆一樣明顯,太消耗人力材力,咱們可以跳出生火這個辦法,想想其他辦法怎麼樣?”

又有一個拖著鼻涕的學生道:“老師,咱們給它蓋被子”

楊波頓時大喜,上前摸了摸他的腦袋,笑著道:“很好,你的辦法不錯,可是這裡是田地,怎麼蓋被子呢?”

那個學生吶吶不知道如何回答,楊波突然起身,對著高產作物種植處的馬信儀道:“你們明白了沒有?”

馬信儀等人正笑意盈盈的望著楊波教導這些學生,聽到楊波的話,馬信儀頓時呆住了,他滿臉慌張的問道:“什麼?小,小人沒聽明白……”

楊波俯身對那個學生道:“你說蓋被子的辦法不錯,但有沒有用咱們還要試驗過才能知道。對不對?”

那個學生興奮的點頭:“是,老師常說這句話”

“那好,那我任命你為負責這幾塊番薯田照料小組的小組長。怎麼樣?”

楊波滿臉笑意道:“不用做活,你只要指揮他們做就行,你負責平日的觀察,把結果記錄下來報給我,如果有效,日後各地屯堡便推廣用你名字命名的這種方法,好不好?你叫什麼名字?”

“俺叫孔二狗。他們都喊俺小名,二黑子”

楊波笑著說道:“那好,咱們這個蓋被子的辦法就叫孔二狗溫室大棚。或者是二黑子溫室大棚,你選哪個?”

那個學生還沒回答,身邊學生便笑鬧了起來:“二黑子,二黑子溫室大棚好聽!”

“那咱們這麼定了!”

楊波朝他胸口虛擊一拳。起身對馬信儀道:“你們組織人手。把這幾塊喜溫作物邊上搭棚子,晚間用棉布雨棚蓋住,白天便掀掉,你們要掌握不同作物不同的適宜溫度,把結果記錄下來作為推廣的標準教材,你看這些學生多有想象力?如果溫室大棚裡面再生些火堆呢?說不定冬天咱們都可以種菜了,要不要試試看?”

馬信儀趕緊回答:“是!小人今年冬閒便組織人試種幾畝”

窮人的孩子懂事早,當下另一個老成些的學生反駁道:“老師。剛才說生火堆,你說不現實。現在加被子不一樣不現實嗎?番薯日後要大面積推廣的話,要是一百畝,兩百畝,五百畝的番薯田,哪有這麼多人來掀啊,蓋啊的?”

“咱們的校訓是什麼?”楊波突然問道

眾學生一起大聲念道:“明確的目標是前進的動力!”

楊波大笑:“如果確認蓋被子有效的話,那咱們還可以想辦法解決其他問題嘛,比如,咱們用玻璃來建個溫室大棚怎麼樣?你看,這樣既滿足了保暖,加強了日照,還不用人工打理,一舉數得,對不對?現在玻璃做不出大塊的,那我們可不可以用一種能透光,但又能保暖的輕便材料替代呢?我們所做的都是圍繞怎樣解決溫差這個重點,那我想你們日後一定還會有更多的辦法來解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附加的困難,對不對?”

那些學生有的在拍胸脯,有些則是陷入思索,他們都希望想出與眾不同的辦法來得到老師的肯定……

楊波對著馬信儀道:“你們司要趕緊制定出推廣溫室大棚的計劃,報財務司審批,人我都給你們帶來了,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咱們一起想辦法。”

馬信儀有些慚愧的點頭道:“是!”

當下楊波又問眾人道:“土地肥力不夠,有什麼辦法解決?”

這下各司的人都不敢怠慢,紛紛思索起來,他們大部分都是農家出身,平日對耕種都有經驗。

當下一個人越眾而出,對楊波施禮後才道:“大人,小人聽說過一個辦法,據遼東那邊的人說,苜蓿收割後,可以留下一些莖葉搗碎堆在田地裡捂爛,到明年土地的肥力便能恢復許多”

楊波大喜,對馬信儀道:“記錄下來試驗”

“你是哪個司的?”楊波問

“小人是流民幫扶安置司的薛信陽,之前曾聽遼東來的流民說起過這件事”薛信陽躬身回道

楊波點頭,轉身問學生:“你們覺得薛大人的話有沒有道理?”

學生們有些迷茫,很多人點頭,也有些遲疑著。

“想知道有沒有道理,咱們就先來想一想,土地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好比咱們在海邊,土壤裡便有些鹹味,為什麼,含鹽高嘛,你們要不要嚐嚐味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在楊波不懷好意的教唆下,所有學生都抓了把帶著農家肥的土放在嘴裡嘗了嘗味道……

“剛才咱們說了,作物和人一樣,都要吃東西,咱們吃飯,它們吃土壤裡有用的東西,土壤裡面東西很多,有些對作物有用,有些過量了,就對作物有害了,好比含鹽高了,對不對?那土壤裡到底含有哪些東西呢?你們可別小看這麼小小的一個問題,裡面可是包含著一個大世界,一個從來沒有人見過的新世界,你們父母沒見過,你們的祖輩沒見過,現在你們就站在門口,可能需要你們讀更多的書,還要你們花費一些時間去試驗,我期待你們能有一天開啟這個世界的大門,好不好?”

學生們一面吐著沙土,一面拍著胸脯保證。

當下又有人上前道:“大人,小人是即墨人氏,咱們海邊常用草木灰加生石灰能改善土質”

楊波點頭,對馬信儀道:“我也有幾個法子,你逐一試試看,在田地中新增骨粉,好比魚骨,雞骨,豬骨等,磨成粉加在地裡,還有一個,海邊不是有大片淤泥嗎?要挑鳥群留下糞便的淤泥,就是上好的肥料,聽說山洞裡蝙蝠糞便也是極好的肥料,有些海草磨碎了也能肥田,最後還有一個辦法,現在咱們肥田的農家肥是生肥,咱們要把它們變成熟肥,怎麼變,堆肥,辦法是這樣的……”

眾人滿臉驚奇的望著楊波,馬信儀則是一邊點頭一邊記錄著楊波的話,生怕漏掉一個字。

等楊波說完後,一個學生好奇的問:“老師,你怎麼知道這些辦法有效的?”

楊波想了想:“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你們將來會知道”

就在這時,張峰進帶著韓芳梅等幾個人神情激動走了過來,一路走一路喊著:“大人,您要的泥灰燒製出來了,非常好用!”

不用張峰進多說,眾人已經看到韓芳梅託著一個盤子,上面有兩塊磚呈九十度牢牢的粘在一起……(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