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混在127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章 和議(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章 和議(十)

池州

池州。

廉希賢面對陳景行探詢的目光,肯定地點點頭,後者面露失望的神色,這個結果顯然並不讓他滿意,可是對方的表情很堅決,他一時也想不起要如何繼續。

在中斷了四天之後,新一輪的談判再度展開,期間元人檢視了關押在臨安府中的俘虜,宋人不知出於何故,只給了很少的時間,才剛剛夠將人頭挨個點上一遍。

隨後雙方便達成了繼續談判的意向,而此時前往建康府的元人還沒有返回,這倒有些出乎劉禹的意料之外,他本以為至少會等到那邊有了結果才會重新開始的。

今天雙方都到得很早,日頭還沒有升起來,四面環水的孤山非常涼快,帶著水汽的清風徐徐吹過,讓人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然而只有身處其中的雙方成員才明白,場上的氣氛遠不像環境那麼愜意。

陳景行轉頭同王應麟交換了一個眼色,二人都看出了對方的意思,不行,還得再爭取。不過元人已經有了鬆口的意思,比起之前來說又要好上不少,至少可以談下去了。

廉尚書,貴方看過牢獄了,我方並無半點虧待,建康府還有數萬之眾,全都交還貴方,才換得區區一州之地,恕某直言,確難應允,是否還能商榷

陳尚書,一州之地,數十萬丁口,才換得數萬之眾,某已經冒了被吾皇責怪之險,你等還不滿意,那該如何是好

廉希賢看上去十分年青,比劉禹還要顯得小些,可是一張嘴十分厲害,說話老道,滴水不漏,一不留神被他抓到破綻就會招致犀利的反擊,幾個回合較量下來,陳景行領教了多次,早就不敢輕視於他。

明知道對方是歪理,陳景行卻無言反駁,總不能說幾個宋人也抵不上一個元人俘虜吧,眼看著剛剛開始的談判又要陷入僵局,場面上又冷了下來。

一心看戲的劉禹見到廉希賢那張略帶得意的臉,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已方正處下風,前面的幾個人都在低聲商議著,他想了想招手叫過一個書吏,告訴他將幾句話寫成一張紙條傳給陳景行。

陳景行接過紙條一看,微微有些詫異,這個訊息他並不知情,而劉禹做為樞府屬員,說出來的話理應可信,正愁無計的他也顧不得再去求證了,趕緊站起身來。

廉尚書,據我方的訊息,池州此刻並無人駐守,爾等潰軍過境之時,幾乎將之害成白地,如今又要以之來交換貴方的人,是覺得大宋可欺麼

面對陳景行的質問,廉希賢難得地紅了一下臉,這不過是他丟擲的一個幌子,用來試探對手的虛實。眼見開始已經騙過了他們,突然被人揭穿,他不得不低下頭裝做喝茶,掩飾了自己的神色。

這個麼,某亦不知,或許誠如貴方所言,池州並無我方駐守,可也不曾歸於你方,如此交還於你,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那麼方才之議便不作數了,貴方若是想交換,還需再拿出些誠意來。

陳景行也不同他多糾纏,直接提出了要求,好不容易扳回了局面,自然應當乘勝追擊,廉希賢彷彿知道他會這麼說,不慌不忙地同副使低語了一陣,這才站起身。

池州仍如方才所言,只當半州之地,貴方的江東路還有一處,一併交還,你我便以此為界,議定盟約如何

你說的是南康軍

正是,有此二地,換得我方之人,你我都能有所交待,豈不是皆大歡喜

劉禹冷眼看著廉希賢的表情變幻,也許是旁觀者清,他猜測這應該就是此人的心理底線。這樣一來,元人還佔據著大江上游,可攻可守,而宋人則要處處設防,將來會極為被動。

更關鍵的是,這些地方就算回到了宋人的手中,也根本守不住,如果派去的是軟骨頭或是能力不足,元人再佔回來也不會廢多大勁,而那些俘虜一旦放回去就不一樣了,這場談判宋人不管怎麼樣,最後都是個輸。

這是當初建康戰後無法乘勝追擊所造成的惡果,當時如果能拿下鄂州甚至進逼襄陽,將防線恢復到呂氏投降之前,那時再來締結盟約,或許還有幾分可能,眼下麼對劉禹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拖下去,拖到元人完成進攻準備,可是顯然朝廷不是這麼打算。

趁著又有了新的進展,陳景行決定先休息一會兒,一方面他要同眾人商議一下,另一方面,也想緩一緩,不至於急於就答應下來。

走出談判的院子,劉禹信步登上秋鶴亭,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到西湖的湖面,七月末的湖上荷葉漫天,滿眼綠色叢中點綴著一抹抹的紅色,美景當前讓他想起了以前學過的一首詩,而這首詩在他剛入臨安之時,從楊行潛的嘴裡聽到過。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廉某還是首次看到如此美景,果然如詩中所言,劉承旨以為如何

也不知道此人是什麼時候上來的,竟然將他心裡想的那首詩開口就給念了出來,劉禹沒有理會他,眼睛仍然望著遠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廉某總覺得與承旨非是初識,似乎早就與聞,正可謂一見如故,不知是不是錯覺

某亦有此感。

不只相識,老子還是你的救命恩人呢,劉禹在心裡暗暗想著,面上卻是淡淡的笑容。

既然如此,承旨何故拒人於千里之外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

年齡差不多大,混得比老子還要好,怪不得會英年早逝,又不是玻璃,誰他媽要和你相識啊,劉禹開始覺得當初救他是不是個錯誤。

那倒未必,說不定哪天你我同殿為臣,少不得還要多親近。

或許是受不了此人自以為感覺良好,劉禹突然轉過頭,盯著他一步步地走近,廉希賢冷不防被他這麼看著,表情又是難以捉摸,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有些慌亂。

廉希賢,你自恃飽讀漢文,想必有一句詞是知曉的吧。

願聞其詳。

一下子被對方直呼姓名,顯得有些無禮,可是廉希賢急於想聽他的下文,自動忽略了這一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江南景勝,引狼子側目,自古而然,汝主有此圖謀不足為奇,只不過......說到這裡,他有意停頓了一下。

不知到了最後,是成為隋文晉武呢,還是海陵王亦或是符堅

廉希賢聽得心驚,對方直言大汗即將大舉南下,不但毫無所懼,反而諷刺他們可能會一敗塗地,甚至是身死國滅,他下意識地就張嘴反駁。

吾主天縱英明,素孚德望,豈是完顏亮符堅之流可比怎......

忽必烈確是一代雄主,可是你大元,未必就比當年的金人氐人要強,至少他們南下之時,並無後顧之憂,可你們呢

劉禹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的話,比詩文他可能不如對方,可是比形勢分析,歷史走向,之前早就做足了功課,此刻拿出來打擊一下他的自信,不過是小兒科罷了,誰叫他自己找上門來的呢

諸王叛於西北,海都虎視側背,四大汗國反了三個,唯一的一個還自顧不暇,如此險惡的處境之下,忽必烈不思自保,居然還想背盟發傾國之兵南下完顏亮符堅之流確實比不了,因為人家至少做不出這等蠢事

此刻日頭已經升了起來,廉希賢不知道是熱的,還是被劉禹的一番說辭驚到的,只覺得冷汗怵怵而下,腦門上突突直冒,就連對方直呼大汗的名諱都忘了去駁斥。

他沒想到南朝會有如此熟識大漠形勢的人,其中的一些訊息,就連他自己也是剛剛才得到,廉希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因為那是鐵一般的事實

兩個兒子一個丞相陷於敵手,不思拯救,還一心惦記著鄰家的土地,看來你們這些人在這位雄主眼裡不過是棋子罷了,為了他的雄圖偉業,隨時都可以丟棄。

你怎知......

廉希賢驚頦萬分,指著對方的手都在發抖,這等機密,就是他也所知不詳,但是他到過西北,其中確有兩位皇子一位中書右丞,為何此人會有如親見劉禹沒有理睬他,將視線轉向了西湖美景。

你主或許有百萬之兵,可大宋也不只一個建康城,他日如果你主頓兵堅城之下,北地一片空虛之時,那些人會怎麼想

廉希賢,劉某成事或許不足,敗事則綽綽有餘,你們想要不費多少代價,輕易要回那些俘虜,某不答應,戰死在建康城的大宋將士也絕不會答應,懂

此刻,廉希賢的腦海已經一片空白,劉禹的威脅之語還抵不上之前的震撼,他一心想的是,此人是宋人的樞府中員,他知道的,宋人肯定也知道了,為什麼開始時他沒有說,而是選擇了這個時機發難

你待如何

江州

江州

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