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濤駭浪(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濤駭浪(三)

崇禎十四年五月十六日清晨,久違的陽光一掃前幾日的陰霾,重新出現在東山的邊上。然而,早起的市民驚恐地發現,一覺醒來,成都府的大街小巷裡全站滿了官兵。尤其是在王城和王城東北角外的蜀王宮苑周圍,更是五步一哨十步一崗!

大街上戒嚴,官兵不準行人走動,可機靈的市民們依然有辦法傳遞訊息。很快,一個非官方的流言就被傳得沸沸揚揚——蜀王爺昨晚突然暴死在大小劉妃的床上,據說死時赤身裸體,精流不止。而且,王爺的親兄弟太平王,昨晚也突然死在轎子上。轎子抬進太平王府後,才被掀開轎簾的太監發現。據說,太平王爺一手掐著喉嚨,一手伸得筆直,身體蜷曲著,臉上還帶著淡淡的微笑。

幾個時辰過去,隨著省府縣三級官衙危機處理的鎮定有序,蜀王爺之死給市民帶來的驚恐,慢慢轉成了百姓極好的談資。尤其是王爺死在大小劉妃床上那一幕,經過許多人的添油加醋,已經變得精彩紛呈。龍門陣的講述者興趣盎然擺到高潮時,往往戛然而止,留給廣大聽眾一個你懂得的表情,然後施施然而去,轉過幾個巷角參與下一個聽眾論壇。

蜀王宮苑中的寢殿,所有門窗全開。臨時在寢殿中間面對面擺了四排椅子,供前來勘察辦案的官員休息。許多官員夙夜未眠,正斜靠著圈椅打盹。

一個面色嚴肅的中年青袍官員,帶著幾名皂吏模樣的人快步進了大殿。坐在上首的四川巡撫廖大亨一見來人,精神陡然振作,萎頓的身體一下坐直了,然後重重咳嗽一聲,將那些昏昏欲睡的官員們都驚醒過來。那位青袍官員姓李,是位按察司知事,破了不少大案,遠近聞名,因此被廖大亨和按察司定為此案的具體經辦人。

“撫臺大人!”那位李知事對著廖大亨一拱手,“毒物找到了!下官遍巡四城的名醫,有七八位名醫大致認定,那是雷公藤之毒!”

在座的官員一聽此話,開始喳喳小聲議論。廖大亨兩眼通紅坐在椅子上,向周圍壓壓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諸位大人!”那李知事解釋道:“雷公藤別名斷腸草,毒性最是劇烈,中毒之後生還者寥寥無幾。可此物極為稀罕,大多數醫家也只是聽說過,更沒見過中毒之人。下官遍巡四城名醫,曾親眼見過中毒者的僅一位,就是福仁堂的羅先生!羅先生道,誤食此毒之後,中毒之人肝腸寸斷,可是嘴不能說,喉不能言,身體佝僂,手臂僵直,卻還面帶微笑。死狀最為詭異恐怖!故而,此毒物還有一個別稱,名曰‘牽機’!”

哄!大殿裡頓時熱鬧非凡,眾人一起七嘴八舌地開始議論。在座的都是讀書人,宋太宗趙光義以牽機藥毒死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可就是沒見過。

“各位靜一靜!”廖大亨身邊的四川按察司見撫臺大人面色不豫,連忙顫巍巍站起來維持秩序。

臬臺大人年事已高,卻依然操勞國事。見著風燭殘年的臬臺大人,議論聲立即小了。

“諸位大人,”那李知事又道:“下官和幾位仵作檢視了兩位王爺之遺體。太平王死在回府的矯中,左手掐喉,右臂僵直前伸,身體佝僂,面色微笑,那便是雷公藤中毒之典型症狀。蜀王爺也有掐喉之動作,但是身體面色十分痛苦,與雷公藤中毒症狀稍有出入。”

見到廖大人和各位大人都在認真聽著,那李知事便連貫講下去:“下官問過兩位劉妃,王爺服藥時正在床上與小劉妃……”

又是一副你懂得的表情。

“酣戰!”不知是誰小聲接了一句。

後排的低階官員彼此間眨眨眼睛,勾著下巴閉著嘴唇顫抖著,十分痛苦地憋住笑意。

“據兩位劉妃講,王爺連日臨幸,身子不濟,便服藥壯陽。服藥時曾以羊奶沖服。下官猜想,或許是這羊奶稀釋了毒性,又或是這羊奶能夠解毒,抑或是這金丹本來就有……”

廖大亨打斷了李知事的毒物學分析。他直截了當地將自己急於知道的事情問出來:兇手是誰?

“下官詢問過當時在這大殿所有在場的人,包括世子、承奉司陳公公、長史司秦文薦秦大人、鄭安民鄭大人,還有一位小太監。大人,下官已將陳恩陳公公先行拘禁起來……”

誰被拘禁,誰必然是兇手的主要嫌疑人。

大殿裡又是一陣喧鬧,不免再次勞動年老體衰的按察使大人親自維持秩序。

廖大亨沒有理會那些喧鬧。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蓋棺定論,辦成鐵案,這才是關係到他仕途的大事!

“為何是陳恩?”廖大亨沉聲發問。

“王爺前幾日下了旨意,要王妃將運到重慶府孃家的糧食一事具折說清。因王妃偶感風寒,便讓世子代為呈交摺子。昨夜世子力邀秦、鄭兩位長史一同拜見王爺,正是為著說和王爺王妃。是故昨夜在這大殿之中,共有六人:王爺、太平王、世子、秦、鄭兩位長史,還有陳恩,此外又叫進一名試毒的小太監。秦、鄭兩位長史都道,王爺看了王妃的摺子,頓時十分高興。因為王妃並非如傳言中所說,是偷運糧食回孃家,而是因川東鬧搖黃,重慶府的糧價高於成都府,故而王妃將糧食發往重慶府,賺取兩地差價……”

李知事努力地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廖大亨不得不再次打斷按察司知事的話,否則不知何時才能聽到他想要的答案。

“……王爺王妃冰釋前嫌,又多賺了許多銀子,王爺很高興,便下旨要賞點東西給世子……” 李知事道。

重頭戲來了,廖大亨豎直耳朵認真傾聽。廖大亨知道這一點,他周圍官員也知道,大殿裡頓時鴉雀無聲,只有李知事那洪亮的聲音在空曠的房梁瓦柱間穿行。

“世子奏報王爺,二王子病體沉痾,久不見好。既然王爺有賞,聽說富順王獻給王爺金丹,便代二王子向王爺討要一枚。世子語於下官,斯時陳恩將錦匣端來,內有金丹五枚。王爺讓他自己挑選,可他以前沒見過金丹,不知如何挑選。他問了鄭長史,鄭長史上前將金丹看了,也說不知道。王爺便說,二王子年紀小,叫世子拿那枚最小的。世子便拿了一枚最小的,王爺順便也賜了太平王一枚。本來就此拜別,秦長史突然上奏稱,即便金丹是富順王所獻,依然需先行試毒。王爺準了,陳恩便從此殿門口叫了一名小太監進來。

小太監吃的那枚,就是王爺所賜那枚最小的金丹!除去王爺和太平王所吃的兩枚,還剩兩枚。此處一枚,世子府一枚。下官將所剩金丹全部收繳,用狗試了,立即毒發身死。也就是說,富順王所獻五枚金丹中,四枚皆有劇毒,唯獨那枚最小的無毒!

此案中極為蹊蹺之處正在於此!為何四枚有毒,恰好那枚試毒的無毒?

下官左思右想,這才想得明白:原來五枚金丹皆是無毒,或者毒性輕微,小太監試毒之後,這才有人趁機下毒!

那試毒之後,誰有機會下毒?僅有陳恩一人!試毒之後,陳恩奉旨給太平王和世子各一枚金丹,然後太平王乘轎回府,世子送走秦、鄭兩位大人後,步行回府。下官已經問過各府中下人、太監或宮女,他們都證實了秦、鄭兩位大人和世子並未在此地逗留。故而,除陳恩以外的任何人,均未接觸過錦匣中的金丹。陳恩負責保管裝丹藥的錦匣,要給丹藥下毒,時間機會都極為充裕。”

“萬一有人在試毒之前給丹藥下毒呢?”按察使大人突然提問。

“絕無可能!”李知事立即否定了上官的揣測。

“下官作此判斷的依據是,昨夜於此殿中接觸金丹的僅有三人:陳恩、鄭大人、世子。

鄭大人只是拿了一枚金丹觀看,未能接觸所有金丹,所以首先排除。

世子接觸過全部金丹,可那是因為世子不知如何選取,所以當眾揀選一番。不僅用時極短,且大殿上眾目睽睽之下,世子根本無法下毒。下官詢問秦、鄭兩位大人,兩人均一口否認世子下毒之可能。世子揀選之時,那陳恩便端著錦匣就站在世子面前,而秦、鄭兩位大人則站在世子身邊數尺,若是世子下毒,他們豈能看不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況且,世子接觸所有金丹之後,王爺才吩咐他拿最小的。假如世子下毒四枚,給自己留一枚無毒的,那他怎會知道,王爺隨後會吩咐他拿那枚最小的?若是拿錯了怎麼辦?又假如世子五枚全部下毒,給自己留的也是有毒的,那他怎會知道,秦大人會突然請求試毒,那豈不會被當場揭穿?所以下官認定,世子既無機會下毒,也不可能下毒!”

“世子絕不可能下毒,剩下的就只有陳恩。”按察使大人恍然大悟。李知事的推理邏輯是排除法。除去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有可能的。

證據確鑿,推理清晰。廖大亨認可了李知事的結論。

“此案事涉親藩,定要仔細審理,取得鐵證方可。本官必須給聖上、給朝廷、王妃、世子以及天下眾多皇嗣一個交待!既然按察司證據確鑿,嫌犯已明,那就請按察司、王府長史司立即會同審理此案,本官和在座各位大人都要旁聽!秦長史老邁,腿腳不便,那就派人抬他過來;鄭長史也要來,不得以停職聽勘之由推脫。王妃驟聞噩耗,傷心過度,已經昏厥幾次。世子仁孝,正在為王妃端水喂藥。好在世子還沒將金丹轉給二王子。若是二王子再毒發身亡,那我蜀藩一脈可就只剩了世子一嗣了!天可憐見……”

“請問大人,那陳恩本是承奉司承奉,也是朝廷命官,下官可否用刑?”李知事請示。

廖大亨用不容置喙的語氣道:“立即上大刑!讓他把幕後主使之人交代出來。早些交代,早些了斷。他做出如此喪盡天良的大案,難道還想活命嗎?他一個太監,沒根的種,明知逃脫不了,怎會貿然下毒?此案背後必有更大的隱情!要審!要嚴審!要審出背後的主使者!”

深挖猛挖,最好挖出一個試圖篡位的皇族。這符合廖大亨的最大利益。

只要洗脫了失察之責,那朝廷對他的處分就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