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四面楚歌(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四面楚歌(四)

鎮定!鎮定!

山崩於前而色不改!

朱平槿揮手趕走了聞訊前來送飯的小姑娘譚芳。全然不顧小姑娘委屈的眼神,把自己關進了辦公室,閉目沉思。

要把自己的優勢找出來,充分利用。

青羊宮燒了好,這樣所有的證據都燒沒了。侯棟要儘快轉移,不能讓他留在王府。

轉往哪裡?

朱平槿腦中轉了幾個地方,最後還是選在了自己發家的地方——碧峰峽。那個地方長年駐紮了名山縣護莊基幹中隊兩個排,安全、保密性都不錯。至於青羊宮,賠錢吧!一萬兩?兩萬兩?能用銀子解決的事都不算大事!

朱平槿用力撫摸著自己的胸膛,把普通亂跳的心臟撫平。驟逢危局,難免有些手忙腳亂,現在該來的都來了,他反而鎮定下來。

僅用特務組織來對抗陳士奇和劉之勃,難道就夠了嗎?客觀來講,陳士奇和劉之勃都算不得貪官。陳士奇就有個文人的壞毛病,個人操守倒比廖大亨好得多。劉之勃更是清廉如水,妾室上街買菜,經常是青菜蘿卜豆腐,買肉也是隔天才一回。據說四川還有個著名的清官,那就是負責川北保寧府那邊的上巡道葛奇祚。葛奇祚是高淳縣人,崇禎十三年二甲進士,也是個兩袖清風、愛民如子的人物。

朱平槿憤憤不平。否則為什麼稍微清點的官都來找我的麻煩呢?為什麼像廖大亨這樣的貪官,都主動與我合作,向我獻媚呢?

難道真如老話所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想到大貪官廖大亨,朱平槿心情反而稍微好了些。好像找到了組織,產生了親切感。有了廖大亨的支援,就等於有了整個貪腐群體的支援,四面楚歌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綜觀中國歷史,是貪官多還是清官多?當然是貪官多!”朱平槿在心裡惡狠狠地自言自語道。

他已經高高舉起手掌,要把龍袍上的貪腐氣息拍掉,這時又把手掌輕輕放下了。

他再次開啟眼前的資料夾,把程翔鳳的報告重新細讀了一遍,眼前浮現出今年以來與大貪官廖大亨的良好合作。

今年年初,在仁壽、彭山和雅州三地,朱平槿有大筆土地入賬。進入夏秋以來,在嘉定州、漢州、崇慶州和簡州也有部分斬獲。

廖大亨剛剛達成協議,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清點他的預期收入。他先是秘密發函三地,要求三地將王府收的投獻數字報上去。

仁壽的新任知縣據說朝廷已經任命了,可能還在路上,所以仁壽縣根本沒人理會廖大亨。

彭山縣目前由藩司臨時任命的雙流縣丞在署理。雙流縣全縣盡皆王莊軍屯,彭山縣城更是護商隊的天下,江口之戰的戰場也在雙流縣邊界上,所以這個縣丞與雙流知縣李甲一樣,都是與王府打交道久了的老人。得知廖大亨發函,這個縣丞迅速從彭山重新跑回老窩雙流,以向知縣李甲交接事務為由,拖著不去彭山上任,最後把事情拖黃了事。

雅州知州王國臣比雙流縣丞還絕。他的呈文裡直截了當,稱雅州地界王府佔地甚多不假,但王府並未收受奸民投獻半寸土。據查,那些土地都是王府用白花花的現銀買來的,有雙方的買賣交割契約為證。

總之,廖大亨的函是白髮了,最終一無所獲。

廖大亨吃了癟,並不甘心,又派他的心腹趙師爺到三地暗訪。

那趙師爺臨出發前,不知從何處得到了廖大亨已經與王府達成秘密協議的訊息,出去了兩三天便去信東翁稱自己病了,要求回鄉休息一年。

廖大亨情知是怎麼一回事。念在趙師爺追隨多年的份上,依舊把他留在成都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師爺因禍得福。他並不到巡撫衙門上值,但每月的幕金照拿。

廖大亨計無所出,只好再次祭出他的殺手鐧劉先生。劉先生果然不負眾望,很快就從朱平槿那裡拿到了廖大亨想要的數字:彭山、仁壽各十萬,雅州五萬、嘉定州三萬、崇慶州、漢州、簡州等地共兩萬,總計三十萬畝。按今年每畝五分的贊助費標準,共是一萬五千兩。

一萬五千兩,較之廖大亨先前預計的幾十萬兩那是少多了。

廖大亨當然極度失望。不過他已經發現,他一人根本沒有那麼大的胃口,能把朱平槿的幾十萬兩銀子全部吞入肚中。

這筆錢即便搞到手,也要大家分潤。省裡拿一點,地方各級拿一點;私人拿一點,藩庫也得拿一點;四川拿一點,朝廷,尤其是皇帝也得拿一點,這樣各方的利益才能平衡,各方對此才能反對少、支援多。只要私人的那一塊,交由廖大亨主持分贓即可。

除了田裡的銀子,廖大人現在還有更多更大的追求。一份秘密協議,只是廖大亨與朱平槿攜手共建美好明天的奠基石,他才不會因此與朱平槿翻臉!

廖大亨透過他的親戚劉先生,爽快地認可了朱平槿報出的田土數字。

朱平槿也承諾,只待秋收後,這筆銀子就可以到位。

昨晚劉先生與程翔鳳兩人見面,劉先生赤裸裸地明示程翔鳳,雙方應當聯手做更大的生意。都江堰的蠶崖關、華陽縣的龍泉驛等等,王府設卡收費,廖大亨在當地巡司派出自己人進行保護,然後雙方五五分賬。

蠶崖關是川西內地連線松潘茂州的重要關隘。與飛仙關一樣,也是茶馬貿易的重要通道。

而龍泉驛是成都連線簡州、資州的重要陸路口岸,前世的成渝公路,無論是高速國道還是動車鐵路,都毫不猶豫地擠進了這條狹窄的通道。

控制這兩個關隘,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對朱平槿當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只是如此稀疏的設卡佈局,還很難達到松林山孫洪奏對時提出的以設卡收稅,達到逼迫士紳投獻的目的。

於是雙方代理人一陣討價還價,再次達成了協議:王府可以在省內擇地設卡收稅,但一半收入同樣要進到官府腰包裡。為了確保收入透明,官府可以派出人員,在各個收費關卡監督。

程翔鳳的在廖大亨那裡的收穫還不僅於此。劉先生因為事關重大,害怕王府不相信他的代表資格。所以今天一早就引著程翔鳳拜見了廖大亨。

廖大亨與程翔鳳面對面,當然不會對雙方合作撈錢分賬的事情說上半句,而是應程翔鳳的要求對王府上奏朝廷的奏章發表了幾點個人看法。他建議,王府向皇帝上摺子,說明蜀王府透過節衣縮食,湊出了一筆銀子,可以詳細說明這筆銀子的來歷。來歷說清楚了,更關鍵的是這筆銀子說明銀子怎麼使用:

第一要請求皇帝批准,蜀王朱至澍葬禮的費用一半由蜀王府自己出錢來辦,另一半用四川百姓的三餉折抵。一句話,蜀王府出一半,朝廷出一半。

按禮制,親王的葬禮應由朝廷主持,所以理所應當由朝廷出錢。朝廷出錢,實際上就是皇帝發個詔書,表明“優渥”,然後四川藩庫掏銀子,最後在四川上繳朝廷的賦稅中扣除。可是去年張獻忠入川一攪,四川藩庫已經空空蕩蕩,哪裡還能承受這麼大一筆開銷?朝廷賴賬,那麼很多事情就不得不給蜀王府補償。

第二向皇帝說明,蜀藩一系的宗支已經欠發宗祿數年,許多遠支宗室開始餓飯了,甚至淪為街上的盜賊與乞丐。對此可以舉幾個鮮活生動、催人淚下的例子。對於那些生活特別困難的宗室,蜀王府為了保全親親之誼,已經代朝廷發放宗祿救急。代發宗祿的數字要準確到兩錢分釐毫。

為了解決宗支的吃飯問題,請求朝廷允許他們自謀職業,百業不預。

第三,進一步向皇帝說明,四川近年戰亂頻繁,土地拋荒嚴重。為了解決宗室的吃飯問題,蜀王府在官府認可的基礎上,召集流民開墾荒地。待糧食收成了,願意捐獻五千兩銀子給戶部助餉。若明年四川風調雨順,再捐一萬兩銀子助餉。

廖大亨提了建議,還向程翔鳳表示,巡撫衙門願意將此奏章轉奏陛下。至於巡按衙門同時轉奏之事,由廖大亨去做工作。

……

朱平槿推開眼前程翔鳳的書面報告,微微笑了起來。

三餉折抵、代發宗祿和開墾荒地,都是為朱平槿圈佔土地和收取投獻尋找藉口。可廖大亨的建議,政治上完全正確,立場不偏不倚。不僅為朝廷省了大筆開銷,而且讓四川省官府和百姓都落了不少好處,這充分體現了廖大亨作為大明省級高官的思想覺悟和工作水平!

親王一級的葬禮花銷可不是小數,光是陵寢的修建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朱平槿記得,第一代蜀王朱椿的陵寢,花銷近百萬兩,這還是極為簡省的。京師帝王陵,如那個同樣吃了紅丸致死,只當了幾天皇帝的泰昌皇帝。陵墓修得是最差,可是工程造價也要幾百萬。

不過廖大亨以蜀王陵寢為藉口,那純粹是無事找事。蜀王朱至澍自封國伊始就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寢,至今已經修好十幾年。人死了才修墓,那屍體還不發臭生黴化成水?

可朝廷既然要當這個冤大頭,你還不能不讓他當。因為這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你不能不遵守,否則就有人彈劾你,說你逾制。所以朱平槿的爹死了兩個多月,還停在承運殿裡,沒法入土為安。

按廖大亨這個思路報上去,朝廷諸公不批那是腦袋有包。

至於以朝廷欠發宗祿的這一點做要挾,估計連皇帝看了也會很難受。

廖大亨看得很準,當今皇帝是個要死要面子的人,最怕別人指責。皇室宗親被活活餓死,很可能被寫入青史。

那種壓力,是當今皇帝絕對不能承受的!

……

朱平槿拉回資料夾,用筆在硯池裡蘸了水,批道:

“廖撫所議甚好!請程先生照此擬稿。設卡之事,須待羅姑娘回府議過方可。另需特別說明,本世子葬父之銀,乃是出賣先王宮苑所得!”

朱平槿合上檔案,嘴角留著一絲微笑。

設卡收稅,官府派人監督?好,我們張開雙臂歡迎!

別以為就你廖大亨一人能當貪官,你下面的搞監督的人就不能當貪官?把你下面的人挖空了、朽爛了,報上去的還不一樣是神仙數字?

一正一奇,一明一暗,既是兵法,亦是王道。

朱平槿指節輕敲桌面。

幾經猶豫,他終於定下了多路並舉、多管齊下、前後下套、四面出擊的應對決心。

就在這時,他聽見譚芳在窗外驚喜叫道:“羅姑娘您回來了?”

朱平槿連忙起身歡迎老婆。他剛走到辦公室門口,抓住大門的黃銅拉環,又聽見譚芳委屈的聲音:

“羅姑娘,世子爺絕食了!”

這個死妮子!

一定要找個機會,廷杖那小妞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