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三章 蜀國長子(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三章 蜀國長子(一)

田騫返回成都,帶著他的若干個學生連夜趕往安嶽縣。那裡沒有一個可以恢復秩序的領導組織,隨時都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民亂。田騫控制了當地局面,賀仇寇的軍隊便可藉此發展壯大,並騰出手來,將主力轉用到其他的方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安民、舒國平和尹家麟接住了朱平槿,一同前往王陵視察左護衛。宋振宗呆在成都沒事幹,已經提前去狠操 他的兵。路上三人將左護衛整頓的情況一五一十如實稟報,尹家麟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世子非但沒有批評左護衛,反而對左護衛的進步讚賞有加。

“兵在精,不在多!嚴把招兵關乃是正確的!左護衛軍戶民戶兩千多人報名參加護商隊,說明他們還有忠心!”朱平槿對三人下了結論,“能選出一千五百人,很不錯!”

尹家麟欲言又止:“世子所言極是!只是……”

鄭安民笑道:“尹將軍不必顧慮,有事儘管向世子稟明。世子並非聽不進諫言之昏君。有事不稟,誤了正事,世子反倒是要打板子的!”

鄭安民明裡告誡尹家麟,實則拍朱平槿的馬屁,而且還拍得朱平槿舒舒服服。

朝廷對蜀王遇害一事的處分旨意可能不久即將到來。鄭安民已經向朱平槿明確表態,如果朝廷準了他的辭呈,或者將他貶官外放,他就放棄官身淨身進入王府。

鄭安民表態裡的淨身不是太監,而是說他決心與朱平槿一條道走到黑。

正因為如此,朱平槿放心將左護衛整頓之事交給了鄭安民主持。而不是像以往,一定要自己,或者派羅景雲、孫洪來看著守著。總參管軍隊調動,總監管軍隊人事,而宋氏兄弟等各級帶兵官則管軍隊的平時訓練和戰場指揮,火器局和其他兵工廠管軍隊的裝備,自己的老婆管軍隊的糧餉,如此一來,新軍可以牢牢掌握在朱平槿手中。

鄭安民把尹家麟逼到牆角,尹家麟不得不說:

“末將尚有幾事不明,請世子示下。

這其一,軍士中無田少田之人甚多。他們都眼巴巴地等著世子分了五畝地,好讓家人去耕種!

這其二,按護商隊的規矩,一名護商隊士卒,除了軍餉之外,每月還要補貼糧食兩鬥。這糧食何時才能發下來?

這其三,左護衛為王府世代親兵,入了護商隊自然按照護商隊的規矩辦,那些未能入選護商隊的……

成都五衛的逃籍軍士末將不敢貿然收取,先打發他們到各縣護莊隊訓練。可各衛將主不知如何打聽到訊息,已經派人到左護衛興師問罪來了。”

尹家麟吞吞吐吐說了一大堆,主要是待遇問題。

尹家麟話音未落,朱平槿已經明白,尹家麟必定是受左護衛那些王企老職工之委託,到自己這裡打探安置方案。左護衛這次的整頓極為順利,一個沒殺,一個沒關,預計中的大獄也沒有興。這裡面有舒國平先前與左護衛將士的關係,更是尹家麟、伍元康等世襲軍官以身作則耐心說服的功勞。尹家麟代人問詢,尹家麟的面子是小,左護衛的改革是大,朱平槿不能迴避,必須明確答覆。

“尹將軍之意,本世子已然知曉。”朱平槿平靜回答,“此番本世子前來開會,便是為了結此事!”

前頭山丘起伏疊嶂。丘頂上便是蜀王陵橫亙的城牆,歷代蜀王的陵寢都在裡面(注一)。裡面每一個陵寢都是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以第一代蜀王蜀獻王朱椿的神道為中軸,向兩邊依次排開,形成大致對稱的格局。

王陵入口的城門洞前,立著巨大的石牌,上面的紅字明白告誡誤入的百姓:

傷了王陵一樹一木一草,甚至取土一抔(POU),皆是謀逆之罪!

朱平槿帶著眾人,默默下了馬,先四面一躬,向陵區裡的祖先告罪,然後重新上馬,往城門洞而去。

王陵區不準馳馬,只准下馬走路。可既然用作軍事訓練區,怎麼可能不騎馬?朱平槿在心中祈禱,祖宗地下有靈,必知子孫一片苦心!

陵區規模宏大,山巒起伏,古樹參天,幽深肅靜。不熟悉道路的人很快就會迷路。尹家麟一馬當先,帶著朱平槿一行離開了主路,轉入了左前方一條岔路。接著又是幾個岔路進去,出現一個山坳,山坳裡有一片平地。

朱平槿的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此處正是絕佳練兵之所!

……

左護衛是蜀王國長子。如何妥善解決這蜀王國長子身上長期積累的問題,朱平槿已經思考了許久。他也陸陸續續採取了動作,頒佈了一些政策和措施。

第一次在天全。宋振嗣建議,選一些王府護衛到碧峰峽集訓,完成訓練後補充到護商隊,以解決護商隊的軍官不足。宋振嗣的建議,實質上是監守自盜,兒子挖老子的牆腳。朱平槿欣然接受,結果造就了一批幹部。透過碧峰峽集訓,這批護衛全部成了護商隊和護莊隊的骨幹。護商隊第二營副營長劉連鵬、護莊隊漢州護莊大隊代理大隊長陶先聖,便是這批軍官中的翹楚。新晉升的護商隊第三營一連連長林言,大約是他們之中晉升最慢的軍官。

第二次在七月初的瘟疫期間。體仁門脫崗事件促使朱平槿痛下決心解決左護衛的痼疾。隨後不久,有六十三名世襲軍官和一百九十多名總旗、小旗及士兵秘密參加了松林山整編,這批軍官士兵與田騫的三十五名學生合編為兩個學兵連進行集訓。

為了保證集訓效果,朱平槿給學兵連定了個淘汰指標,而且指定由學兵一連的宋振嗣和尹家麟上報。學兵一連的編制包括兩個軍官排和兩個軍士排,全是左護衛的老人,砍掉哪個都不好。

可世子規定的指標必須完成。宋振嗣和尹家麟兩名責任人無法,只好拉下臉面來狠訓,先以體能不合格刷下來數名士兵,結果被刷下來的士兵被世子轉隸了後勤。

宋尹二人被變相駁回,他倆這才明白世子的真實用意:要刷一個有頭有臉的人下來,給左護衛和全軍看看。結果,馮如虎的么弟馮如彪被淘汰了。

馮家三兄弟在訓練中的成績名列前茅,差的是軍紀。三兄弟在家裡大魚大肉慣了,對清苦的軍營伙食無法適應。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某人溜進了廚房,偷了一個滷豬頭和一罈酒。第二天,廚房盜竊案報到了世子面前。世子指示嚴查,馮家兄弟只好主動找大哥尹家麟坦白。好在只有一個指標,最後尹家麟和三兄弟一合計,老三馮如彪出來頂了缸。

在兩個學兵連的佇列前,淚水漣漣的馮家老三被剝奪了左護衛世襲軍職和松林山訓練學兵的資格,即刻捲起鋪蓋滾蛋。

馮如彪被公開開除,震撼了左護衛的參訓軍官士兵,也震撼了商莊兩隊的官兵。集訓結果,讓朱平槿十分滿意。較大多數的軍官和士兵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咬牙堅持到了最後。確因體能原因不合格的,也轉做了後勤工作,反正那裡也需要人手。

事不過三。這次左護衛的改革,將是一次傷筋動骨的全面改革。透過全面改革,徹底清除左護衛多年積弊。利用成都左護衛這塊朝廷經制之兵的金字招牌,為王府乃至蜀地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戰略預備隊。按照左護衛的建制,齊裝滿員可達五千六百人。這就是說,相當於護商隊七個營或兩個團。

這個兵額太多了,朱平槿暫時用不完。

……

按大明禮制,帝陵前神道兩側設定石獸六種,獅、麟、象、駝、獬、馬,以及文武石像生;過了石像生,便是陵前水池。水池上有石拱橋;過了橋,便是陵前廣場,寓意為明堂,此後便是帝陵的正門城樓了。正門進去有一個方形的院子,裡面有祭祀用的大殿和配殿,院子背後便是寶頂及其下面的地宮了。

大明藩王的陵寢規格自然下天子一等,但形制相差無幾。

鄭安民作為蜀王府文官之首,對禮制十分瞭解。世子同意了他以王陵為掩護練兵的建議,但未必會容忍大頭兵在朱家祖宗的頭上又唱又跳。將來世子秋後算賬,他這位始作俑者難逃干係。

所以他和舒國平、尹家麟等人商量後,非常謹慎地將練兵之所選在了一處遠離任何一座王陵的地方。這裡原來就是左護衛守陵官兵的軍營。營房齊備,操場也大。新的營房修建計劃正在落實,年底全部完成後至少可以保證五千人馬進駐。

經過這段時間人馬的踩踏,正中的操場上鬱鬱蔥蔥的青草已經蕩然無存,變成了一塊光禿禿的泥地。見世子在操場前駐足四處觀看,鄭安民猜度上意,連忙上前稟報:

為防止入陵士卒偷取王陵的珍寶,損壞王陵風水,他們已在練兵處外圍設立了警戒線,嚴控士卒擅自出入;護商隊一營二連三連已經分散到陵區外圍和各個王陵守衛,守陵太監也動員起來,加強了夜間的值守和巡邏。至於修建營房所需樹木,只好在練兵處砍伐……

修房子當然要砍樹,建操場當然要平土。既讓別人做事,又不準別人犯錯,這分明不講道理。

不講道理的人就是流氓。

只要不把王陵燒了,讓朱平槿在蜀地宗室面前下不了臺,朱平槿可以容忍幹部們的任何過錯。

打消了鄭安民的隱憂,朱平槿問尹家麟:

“開會的人到了嗎?現在何處?”

尹家麟連忙答道昨日便已到齊。只差了原左護衛代理指揮喻汝楨。他接到通知後,傳回話來,說現在他奉世子令旨在機器局當差,忙得很,根本沒有時間跑二十裡到王陵開會。

開會是奉旨,在機器局當差也是奉旨。喻汝楨是聰明人,選擇了最好的執行。

王府和二臺三司保舉喻汝楨為左護衛指揮的奏摺,連同蜀愍王的報喪摺子一併送到了京師。不久之後,聖旨到來,喻汝楨便可從代理指揮晉升為正式指揮。

這個“正式”二字可是尷尬得很。明明朱平槿不準喻汝楨插手衛中之事,可他還要為左護衛大小之事簽字畫押。現在他以拒絕參會的態度,來表明他對新工作的服從,既擺脫了自己的尷尬,也讓他的世子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

朱平槿呵呵笑了笑,沒有說話。

鄭安民、舒國平和尹家麟都以為喻汝楨不來參會是政治上的原因,只有朱平槿知道,喻汝楨說的是實情。

打穀機和離心風機剛剛推向市場,後繼的新產品研發立即緊鑼密鼓排上了日程。急需的農業機械很多,抽水機、稻米脫殼機以及水力磨面機,樣樣從頭研發。接下來就是紡紗機、織布機等紡織機械。等喻汝楨順利完成這些研發任務,朱平槿又會給他壓新的擔子。朱平槿腦袋裡裝的東西多得很,不要說一個喻汝楨,就算一萬個喻汝楨,也不可能完成朱平槿給定下的研發任務。

見世子張頭四望,尹家麟試著問道:“軍中令行禁止。世子便裝到來,眾將未得軍令,不曾遠迎。參會之人可否前來參拜?”

這時,朱平槿看見操場不遠處有數人站軍姿,其中有張臉龐就像他自己照鏡子一般。

“稍候片刻!”朱平槿道。

注一:據《大明一統志》等史籍記載,蜀獻王、蜀僖王陵在城北天回山,即今天成都市新都區天回鎮附近。響木估計,距離曾經的著名爛尾樓黃金別墅不遠。其餘蜀系藩王、郡王各有葬處。所以,明代蜀王陵並不是像北京十三陵一樣集中在昌平。成都東郊的十陵鎮,是一個明代王陵相對集中的地方。顧名思義,那裡有十座王陵。響木曾經打著手電進過地宮,躺過槨床。

劇情需要,這裡改了。類似情況,不作一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