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叉河口(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叉河口(一)

廣安和嶽池土暴子的覆滅,爭天王袁韜退出渠縣,毫無爭議地成為了川北剿賊戰爭階段性勝利的一個標志點。

朱平槿得到這些訊息,於當日在龍鳳洲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討論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會上,宋振宗和舒國平一致認為,護國軍的進攻絕不能止步於渠縣和三匯鎮。但實力最強的爭天王袁韜並未遭到重創,護國軍繼續貿然沿巴河向巴山深處進攻,有遭到挫敗的可能。

因此他們建議,在繼續以小股兵力沿巴河推進的同時,將護國軍的進攻重點轉向達州,佔領這座連線川東、川北和興安州要道的城市,並確保達州周邊數縣百姓的安全。這樣一來,如果官軍能在當前的攻勢中順利收復巴州,那麼巴州與達州將一東一西,將土暴子夾在巴山之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孫洪和程翔鳳則更關心後方。他們認為,目前護國軍的後方留下了大片殘破的城鎮和近十萬無家可歸的百姓。這些地區除了百姓,還有逃脫懲罰的土暴子,加之春播之期臨近,因此他們建議,在繼續軍事進攻的同時,將下一步的工作重心,轉向難民安置、土賊清繳、俘虜處置、官軍消化、建立王莊和護莊隊等一系列的內政上來。

一向做事多、說話少的總後勤部副部長吳泰在會上也發了言。他認為,從後勤角度上看,攻佔達州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達州有州河運輸之利,亦有良田數十萬畝,具有夔州府最好的農業生產條件。

控制了達州,建起了王莊,便可以因糧於當地,而不需要從成都千里迢迢運糧餉軍。控制了達州,還可以將川北土暴子一斬兩半,使土暴子的活動範圍更加侷限,兵源糧源更為困難。

……

在戰爭環境中決策當前工作重點,評估敵人的戰鬥力是必須的基礎。

土暴子在實戰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水平,其實比官軍還低。

廖大亨也在閒聊時對朱平槿說,官軍其實不蹙土暴子。自崇禎七年以來,四川官軍對土暴子的戰績始終是勝多敗少,全軍覆滅的只有寥寥幾回,規模影響也不大。但土暴子勝在屢剿屢興,殺不完剿不絕;而官軍敗在兵餉不繼,還敗在闖獻屢屢入川,打斷官軍的正常進剿計劃。

他的幕友錢師爺給朱平槿打了個比方,土暴子和闖獻之於四川官府,就相當於闖獻和東虜之於朝廷。

朝廷每每勝了流賊,東虜韃子就會來趁火打劫。等到朝廷將韃子打退,闖獻便又死灰復燃。如此週而復始,大明朝就被拖得兵疲糧竭,民生凋敝,最後闖獻和韃子都打不贏。

現今世子以護莊隊之法鞏固地方,束縛百姓。土暴子可搶之處越來越少,兵源糧源就會逐漸枯竭,最終將不得不退出四川。

“剿之不如驅之,絞殺不如餓斃”,這是廖大亨的一貫主張。廖大亨和錢維翰的主張不一定都正確,但還是提醒了朱平槿,土暴子不會輕易束手就擒,他們這次南下失敗,一定會尋找新的劫掠方向。

廣元和順慶方向是川軍的攻擊出發地,土暴子向西流竄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此次官軍順利攻佔巴州,則川東達州、新寧、開縣、梁山、墊江方向就變得很危險。因為黃鷂子景可勤已經佔據達州,意味著前往上述地區的道路完全敞開。

魏辰按總參的計劃如期佔領了夔州府的奉節、雲陽、萬縣、大昌、大寧和巫山六縣,但其四個中隊的兵力只能守住縣城不失而已,無力阻止土暴子繼續流竄。朱平槿的幕僚們大都看出了這一點,因此他們一致建議朱平槿攻佔達州。以達州的佔領和鞏固,作為工作由軍事進攻轉向內政建設的時點。

朱平槿自己也傾向於佔領達州,但他比智囊們想得更為深遠。

達州以北,便是陝西的興安州(今安康)。興安州古為庸國之地,自古便有“秦尾楚頭”的說法,還留下一句“庸人自擾”的成語。興安州與漢中府一西一東,構成了陝南的東西兩翼。

三國時,劉備這位傑出的政治家非常清楚陝南與蜀地唇齒相依的關係。在逐劉璋佔成都之後不久,劉備立即起大兵與曹魏爭奪漢中,並在定軍山一役中陣斬曹軍主將夏侯淵,擊敗曹軍大將張欱,奪取了漢中這塊要地,繼而又奪取了興安州,從而取得了北進關中平原,東進荊襄的通道,三國之勢遂成。

李自成若按照歷史的程序在西安建都,漢中府和興安州這兩個位於秦嶺南麓的重鎮是一定要拼死爭奪的。那時,在陝南爭奪遠好於在四川爭奪,這樣便可把戰爭對蜀地的破壞降到最低。

朱平槿要與李自成、張獻忠和辮子兵爭奪天下,陝南兩州府也是一塊不可不取的要地。陝南還威脅豫南鄂北的西翼。佔領陝南對於將來進出中原,具有極為重大深遠的意義。而拿下達州,就取得了北進陝南的重要基地。

拿下達州,還有個額外的現實好處:莫崇文即便退回達州,也失了立足之地。這樣,就可以逼迫這員楚軍猛將進行政治選邊。或許可以如他的結拜義兄賈登聯一樣,成為護國軍的外圍軍事力量。

但孫洪和程翔鳳的建議也很有道理。

大巴山這塊橫亙於川北的千里翠嶂,千年以來一直是懸在四川腹地頭上的利劍,局勢稍有風吹草動,便屢屢成為蜀地的亂源。

為什麼?前世當過駐村工作隊聯絡員的朱平槿用一個字便可以解釋:窮!

子曰:窮則思變。朱平槿則曰:窮則撕逼!

山多土少、資訊閉塞、交通不便、教育水平底下,都是貧窮的重要原因。而僵化的戶籍制度,將巴山多餘的人口束縛在有限的土地上,無法自由流動到經濟發達地區,使當地人多糧少的矛盾上升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才是巴山成為四川亂源中心的制度性因素。

單純的軍事行動,只能暫時壓制住矛盾,並不足以征服巴山,更不足以穩定巴山。

對於巴山的長治久安,必須要拿出一個綜合性解決方案。

……

經過龍鳳洲會議的集思廣益,朱平槿最終做出了政治、軍事和民生經濟三方面整體推進的決策。但他依舊突出了當前的重點,那就是軍事行動並未結束,還要利用目前已經形成的有利軍事態勢,收穫更多的勝利果實,首先拿下達州這塊肥肉。

在政治上,繼續與廖大亨和順慶官府勾結,首先安排得力之人署理川北之大小官位,確保王府稅收包攬、圈地墾荒、投獻減租等改革政策在已佔領地區的全面推行;其次是透過拉攏整編等措施,力爭將部分有戰鬥力的官軍,如曾英、李佔春、於大江三部,丁顯爵部、趙 榮貴殘部納入護國軍的體系。

軍事上,朱平槿並未直接做出進攻達州的部署,反而採用了“頭痛醫腳”辦法,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機構人事調整的決策。即在重慶府新設正旅級的重慶軍區,作為川北、川東軍事指揮的常設機構。綿潼、順慶、保寧、渝西、重慶、夔州六個總莊暫時均納入其防區,大致即為龍泉山脈以東的長江以北區域和華鎣山脈以東的長江南北區域。

軍區司令宋振宗,副司令賀曾柄、陳有福;監軍李崇文,副監軍羅景雲、李四賢和陶先聖,以上數人共同組成重慶軍區軍政委員會。

重慶軍區的職責,就是統一指揮護國軍在川北、川東的一、三、四團及綿潼、順慶、保寧、渝西、重慶、夔州六個護莊總隊,剿滅肆虐川東、川北多年的土暴子。

重慶軍區當下急務,就是指揮軍隊沿州河北進,匯合已經佔領州河左岸的丁顯爵部和馮如虎部,攻佔達州。具體的部署,要等宋振宗在廣安,陳有福在渠縣都騰出手來再說。

民政上,朱平槿暫時並未做太多的佈置。

一則因為民政是老婆分管的範圍。按照她貪得無厭的性格,到手的地盤一定會想方設法吞下去,相應的措施不用操心。

二則因為李崇文已經到了合州。李崇文是政務司第一副總理,於民事上有極大的發言權。按照他的秉性,一定會將民事上的事情安排妥帖。

但朱平槿作為蜀世子,依然從政治和軍事的角度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那就是將巴山部分地區的人口逐漸遷往平壩。他要在這些地方,形成成片成帶的無人區。

……

臘月二十八日晚間,朱平槿根據龍鳳洲會議的精神,簽發了相關旨意。旨意由程翔鳳執筆,用華麗誇張的四六駢文寫成。大意是:

在歲末年初之際,經過四川各級官員的努力,經過官軍和護國義軍將士的英勇犧牲,大明朝在川北與土暴子的鬥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偉大勝利。但戰區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大量的殘匪遊跡於鄉間,伺機死灰復燃;大量的無辜百姓流離失所、衣食無著,因此地方官府與王莊要協力同心,共同將剿滅殘匪和安置百姓兩件事情做好,將廣安、合州打造成土暴子堅不可摧的鋼鐵堡壘和百姓安居樂業的王道樂土。蜀王府本著仁義精神,對那些願意放下武器、認罪悔罪、痛改前非、棄惡從善的土暴子,可以既往不咎,並予以妥善安置,從生活和精神上關心他們,使他們融入普通百姓之中,自食其力,過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朱平槿的旨意,看似官話連篇,但實際上很有內容。他在向全川人民宣告勝利的同時,

一是將四川巡撫廖大亨、重慶知府王行儉和順慶知府杜某吹捧了一番,為他們的官聲名望做了背書;

二是對下層官吏和治下百姓,提出了要求,給予了希望,變相突出了朱平槿自己的“仁”;

三是對願意招安的劉維明以及其他所有的殘匪喊話,放下武器,繳槍不殺。

當然,與可以發表在復興報上的公開旨意相對應的,還有一系列秘密旨意。除機構調整外,還有敘功與擢升、嘉獎命令。

全員戰死無一人投降的渠縣護莊大隊基幹中隊,被授予“光榮的渠縣中隊”稱號。該中隊所有犧牲官兵,一律授予金質護國安民勳章。該中隊番號繼續保留,並抽調精兵強將予以重建。

鄭安民、李崇文、洪其惠、賀有義、舒國平、孫洪、程翔鳳、高安泰、宋振宗、宋振嗣、賀曾柄、羅景雲、曹三保等文武太監十三人,同日被晉升為副旅級;

陳有福、董卜嘉措、高榮宣、賀仇寇、馮如虎等人晉升為正團級;

田騫、吳泰、譚思貴、王大牛、蔡紹諴、李四賢、陶先聖、賀桂、賀桓、洪其信等人晉升為副團級。

除以上單位和人員,總監軍部還將根據各單位的推薦,銓敘營級以下有功人員,予以擢升和嘉獎。

朱平槿簽發了旨意,便繼續北行。臨行前,他派遣程翔鳳和孫洪作為自己的談判代表,去會一會那個逼反王劉維明。看看他是真降還是假降。朱平槿向程翔鳳和孫洪強調,如果逼反王劉維明不願放下刀槍,不願解散行伍,那麼一定是張獻忠在谷城耍的一套詐降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