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得意忘形(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二章 得意忘形(一)

除夕之日,羅雨虹在大慈寺舌戰和尚尼姑,朱平槿則率領小隊騎兵和幾個幕僚飛奔在返回廣安城的路上。

兩百多裡的丘陵爛路,途中還須渡過幾條河流。要在天黑前回到廣安城,這對年輕的朱平槿是個艱苦的考驗。

朱平槿一行在經過渠縣時換了馬。他將自己的黃驃馬丟給了魯印昌,換成了一匹胸前帶黃毛的白色牡馬。

面對世子的去而又返,魯印昌和曹勳錯愕不已。

朱平槿不想給前線的將士造成緊張的印象,只好簡單向他們解釋:土暴子逼反王劉維明想招安。但是他們有個特殊的條件,那就是只向蜀王府投降,不向四川官府投降,而且他們要親口聽到蜀世子對他們的赦免旨意。為了促成這件好事,朱平槿沒奈何只得親自跑這一趟。

而魯印昌和曹勳則趁機向朱平槿報告了另一個大訊息。

昨天下午,馮如虎和丁顯爵兩部已經攻佔達州。黃鷂子景可勤帶著城裡的丁壯和財寶糧食跑了,剩下了一堆女人老人和孩子。目前,馮、丁兩部正在探查黃鷂子景可勤的逃跑方向和路線,準備發動追擊。馮如虎的信使以為朱平槿還在廣安,在今天早晨透過了渠縣向廣安方向去了。

朱平槿幾天前還想坑馮如虎,幾天後卻被馮如虎啪啪打臉。

雖然面上有點難堪,但是朱平槿還是欣然接受了現實:既然馮如虎有能力與丁顯爵協同作戰,並且立下這麼大的戰功,那麼不妨給他壓壓擔子,讓他鎮守達州這個川北重鎮。

達州屬於渠江流域,距離夔州府城奉節縣太遠了。據廖大亨道,張獻忠出川時,將新寧縣(今開江)到夔州府的七百裡驛道全部拆毀,陸路情況非常不好,一路上土暴子活動猖獗。因此,朱平槿心裡盤算著如何說服廖大亨,將達州從夔州府分離出來,作為事實上的一個直隸州,直歸四川布政司管轄。

達州所轄之地,原來只有一州和太平(今萬源)、東鄉(今宣漢)兩縣,朱平槿決定再增加一個距離達州城並不遠的新寧縣。如此一來,達州便有一州三縣之地,既守出川之口,又扼土暴子東竄之路,同時還有利於蜀王府在川北和陝南的佈局。

只是這等事情,必然涉及幹部配備、兵力部署、王莊建設和產業發展等諸多事項。他想回成都與老婆商量後再向廖大亨開口。如今達州方面的要務,還是“佔下來、鞏固住、安置好、準備春播”。

……

大約經歷了五個時辰的馬背顛簸,朱平槿一行人終於在除夕之夜趕回了廣安城。

到了州衙門口,全身僵硬、疲憊不堪的朱平槿已經無法自行下馬,結果被迎接的宋振宗背進了臥房。

朱平槿一覺睡到大天亮。第二天早晨當他醒來時,已經是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了。他被幾個不認識的漂亮女子伺候洗漱,吃了早點,然後開始穿著衣甲。

正旦藩王接受藩國百官的朝拜是朝廷禮法,既然朱平槿已經回來了,他當然不會主動放棄這個展示自己權勢和地位的機會。只是出門倉促,又是來打仗,冕服沒有帶來,所以他只好穿著那套華麗的閱兵服出了門。上轎之際,他令李明史將這些女子通通趕出州衙。萬一老婆在自己身邊有眼線,她知道了可不得了!

廖大亨安排正旦朝拜的地點,在廣安城的北門城樓。

北門城樓面積不大,可有資格上城樓參拜的人也不多。廖大亨、王行儉兩個四品官領銜朝廷命官,李崇文、舒國平、孫洪、宋振宗、賀曾柄領銜營級以上的王府官和護國軍軍官,輪流上前叩拜。

朱平槿沒有向他死去的爹一樣,幹坐著不說話,最後一篇通稿讓太監唸完了事。每一輪上前參拜的官員,朱平槿都要對他們講上兩句,肯定近期的工作,並提出自己對他們的期許。

就連王行儉這個實際上被軟禁的人朱平槿也沒有放過。當著廖大亨的面,他批評王行儉過去所犯錯誤的根源,就是把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置於大明江山社稷之上。

但是,就是這個“但是”,讓滿臉憔悴的王行儉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世子道,但是,人非聖賢,總是要犯錯誤的。只要痛改前非,從此心裡裝著大明和天下蒼生,還是有機會重新為大明效力的。王行儉在朱平槿講話之後,痛哭流涕再拜而去。

李存良有個欽差的官銜,又是天子親兵,便與十幾個錦衣衛一起,得了個雁行侍立,站而不拜的待遇。

參拜禮成,朱平槿示意外戚李存良把自己扶住,咬緊牙關站了起來,走到城堞邊,接受城下護國軍和團練兵以及觀禮的萬餘百姓的跪拜、歡呼。

等到城下平靜,朱平槿揮動手臂,大聲向觀禮的百姓承諾,只要他們一心效忠大明,跟隨自己實踐護國安民的偉大事業,消滅一切土賊、流賊和韃子,大明將給他們帶來一個天下太平的大同盛世。

在這個大同盛世裡,有衣穿、有飯吃、有房住,生有所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在這個大同盛世裡,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有道德、有能力、有知識、幹實事的人將會得到發揮他們才幹的機會,成為國家的棟樑。

為了證明自己言出必行,朱平槿在城樓上當場宣佈,即便目前蜀地局勢如此艱難,他與羅姑娘仍將與民休慼、同甘共苦。為此,他倆將節衣縮食,省下自己的祿米,來為蜀地百姓造福。自即日起,每年將從蜀地百姓中選出三百名七十歲以上的孤寡老人,由他倆負責贍養。

若生,每人每年五石糧、十斤肉、兩季衣服;

若終,每人一副棺木、一座墳塋。每逢清明,都有紙錢燒給。

朱平槿的許諾,本是即興發揮。孰料一宣佈,猶如石破天驚之舉,激起的反響之熱烈,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劫後餘生的廣安百姓自然歡欣鼓舞,王府的官員將領們也都紛紛表態,表示支援。

李崇文親耳聽到朱平槿的講話,立即熱淚盈眶地前趨跪拜道:他深為世子和羅姑娘的仁義賢明所感動,他願意自降級別,只拿營級待遇。多出的銀子,也拿來行善做貢獻。

當世子斥責他時,又有舒國平、孫洪、吳泰、宋振宗等重臣大將表示,他們願意誓死跟隨世子的腳步,為護國安民的偉大事業盡一點綿薄之力。

朱平槿不許,重臣大將再拜。如是者三,最後朱平槿無法,只好允了他們的請求,級別不降,待遇降兩級。

廖大亨是朝廷命官,本無級別和待遇可降,更無銀兩可捐。於是他率百官跪而贊曰: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己甚,亂也。世子以大仁大義為邦,必可以勝殘去殺,平亂為治,功在千秋!”

不久之後,訊息傳遍四川,讀書人的反應比百姓更大。

激動不已的安嶽進士王起峨在復興報上撰文,公然疾呼曰:“三代之後,文有漢之文皇帝是也,武有唐之天策上將是也。今我大明,唯我蜀世子一人而已!”

再之後,這個訊息和其他一些訊息傳到京師,頓時震撼了朝局。皇帝為之綴朝,密詔內閣奏對。奏對的結果不為時人所知,但是皇帝顯然受了周延儒這個奸臣的矇蔽,開始了一系列針對蜀地的反動措施。

當這個訊息終於傳到肆虐天下的造反派耳中,甚至有闖獻流賊營中大將對其親信左右嘆道:

“尚天子如是,何反耶?”

……

正旦朝拜之後,朱平槿心滿意足地回到了他的行在。護國安民,天下太平,已經成為朱平槿掛在嘴邊的老生常談。但幾句簡單的承諾,便收到了如此之多的臣子忠心。即便是算經濟賬,也是得多於失。這讓他再一次感受了政治的魔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

半躺於床塌之上,志得意滿的朱平槿感慨地告訴程翔鳳和孫洪:“何以得民心,唯利益而已!當今天子,喑(YIN)於世務,不解人心,勢必坐失天下也。田先生利力之論,深得個中三味!”

可是孫洪卻對此卻有些憂心忡忡:“世子,適才臣在城樓上,見趙師爺一直在奮筆疾書,想必這又是廖撫之安排,要將世子之講話發表在復興報上。”

“自然要發表。難道有何不妥?”

“去年除夕之日,世子召見臣等四人。至此以後,臣等便跟隨世子,東門買人、碧峰峽練兵,此後是雅州平亂、江口之戰。一步步走回省城,又可謂步步殺機。瀘州事變之後,又有二奇彈劾事件。官場風雲變幻,世子都領著臣等硬頂了過來,可謂神機妙算,算無遺策。此後護商隊高舉旗幟,挺進川北。長平山大捷,護莊隊全川鋪開。如今護國軍在廣安、合州和達州三地之大勝,足見世子英明睿智,更見世子‘護國安民’之舉深得民心。只是臣以為……”

孫洪回顧歷史,卻中途剎車,說明他有顧慮。

朱平槿沒有開口,他知道,孫洪最後還是要把心裡話說出來。

果然沉默半響,孫洪接著開口道:“臣以為,世子之所以在去年順風順水,與廖撫之大力襄助密不可分。他是巡撫,是欽差,持有王命旗牌。他說的話,就是朝廷的話。下面的文武,若要反對世子,首先就得看廖撫臉色。眼看王府就要囊括全川,世子今日之講話,更以仁義之相昭示全川。如此一來,朝廷那邊、皇帝那邊,廖撫那邊,難免……世子還是要小心才是!倘若朝局不測,這廖撫之態度就太重要了!”

“孫先生之言,臣附議!”

程翔鳳向朱平槿一拱手:“天子氣量狹小,又極好臉面。如今天子已下兩詔罪己,以臣所見,若汪喬年剿賊不利,或開封周藩有失,或松山洪承疇兵敗,恐怕第三道罪己詔又會頒行天下。如今這個敏感時節,世子以藩王之尊,以大仁大義行漢文之事,必會震動天下,更會震動天子!以天子秉性,會否……”

程翔鳳也不說完,但是意思更為明確。那就是一旦公開發表,從此以後朱平槿就會成為朝廷和崇禎的眼中釘、肉中刺。朱平槿再不可能潛伏於敵人的內部,幹著自己的私活還拿朝廷的俸祿!

“兩位先生提醒的極是!歲末大戰,我軍全勝,本世子有些得意忘形了!”朱平槿主動承認自己的講話有些不妥。但是事情到了這一步,想重新偃旗息鼓挽回影響,既不可能完全做到,還會嚴重損傷朱平槿剛剛在官紳士子和百姓心目中的高大全形象。

怎麼辦?朱平槿有些躊躇了。如果歷史的走向沒有發生偏差,朱平槿還要熬過兩年零三個月。這個漫長的時間段,自己能熬過去嗎?

“臣以為,當知難而進也!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天子……”孫洪突然站了起來,臉漲的通紅。

“孫先生,萬萬不可!”程翔鳳大驚失色,打斷了孫洪的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