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世子師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世子師傅

張獻忠暫時離開了成都,但對張獻忠的恐懼並沒有離開。

臘月十九日一整天,四川各衙門都在繼續打探獻賊的訊息。到晚上,巡撫衙門在收到德陽縣的告急文書後,綜合各類訊息,終於對局勢做出了較為清晰的判斷:獻賊大隊十四日屠仁壽縣,殺了知縣劉三策。十五日夜在成都府鑿城不成,十六日白天獻賊主力到達成都府東門外後,估計見官軍守禦嚴密,一時半會兒打不下省城,猛如虎、張應元兩鎮兵馬又在後面窮追,相距只有幾天路程。於是獻賊棄城不攻,繼續北上,去打德陽縣。現在德陽縣十有八九已經丟了。至於明天,猛鎮前鋒南陽參將劉士傑的騎兵保準到達成都府。

多了這支客軍勁旅,省城可謂無憂矣!於是成都府的各色人等都松了一口氣。但是成都的四門仍然不準開啟,門洞邊的安民告示上說:如果明天還是太平無事,城門繼續按照老時間開閉。

報捷奏表還沒有遞進蜀王府,但外面世界的變化很快傳入了府中。朱平槿也第一時間收到了這個好消息,不過他面對笑逐顏開前來報信的曹三保,只是微笑了片刻,然後簡單地說了三個字: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久違的太陽終於出來了。宦官宮女按照蜀王府的規矩,準時拉開了世子寢殿的一幅幅帷帳、窗幔,並且開啟殿門和窗欞,讓絢爛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透進來。

蜀地的習俗,不管是夏日還是冬日,早晨睡覺起來必須開窗透氣。蜀獻王朱椿就藩成都後,也都入鄉隨了俗。要說這習俗形成的原因其實挺簡單:蜀地四周群山環繞,盆地中央低窪潮溼,雲層低矮,陽光難得。長期關門閉窗,人容易生病,物容易發黴。唐朝柳宗元貶官路過四川,曾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嘆曰:“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於是乎給後人留下一句成語:蜀犬哮日。

既然成都冬日的暖陽精貴,只要放了晴,無論城裡還是鄉下,人們都喜歡到戶外活動。或者曬曬衣被糧食,去除溼氣;或者打打麻將牌九,試試手氣;或者泡泡茶館酒肆,傳傳訊息。當然,王府不讓王子們睡懶覺,也有督促學習上進的意思。

朱平槿被窗外的陽光刺醒,只得起了床。剛被宮女宦官伺候著梳洗更衣完畢,朱平槿就瞥見小宦官王四忠無聲無息地進來,輕聲稟報:舒師傅著人傳話,今日辰時三刻,舒師傅進府講學,讓朱平槿準時候著。

如果說大明藩王都過著奢靡腐朽的豬圈生活,那麼蜀王府便過著有追求的豬圈生活。自蜀獻王朱椿開始,蜀王府就非常重視家庭的文化教育,按照儒家的價值取向修身養性,家庭男性成員更是講究“博綜典籍,容止都雅”。

朱平槿魂穿伊始,不願留下是非。他趕忙幾口吃了早點,提前了一刻鍾趕到了書堂。

成都府有一圈高達三丈四,基厚二丈五,長約二十二裡的城牆。蜀王府在成都府的正中心,也有一圈城牆。其規制一同於南京皇城,只是規模略小。作為洪武親王,蜀王府又與燕藩之後的各親王府略有不同。

蜀王府為高大的雙層城牆包圍,分為內城和外城(蕭牆),寬闊的護城河環城一週。王府的主要建築,都分佈在南北走向的三根軸線上,其中軸線由南向北,分別佇立著欞星門、裕門、端禮門、承運門、廣智門、後宰門等城門。

欞星門是王府最南端的城門,是個城樓式的建築,面闊五間,相當於京師的大明門(注一)。

端禮門是王府的正門,相當於京師的午門,是一座極為高大的三重簷三門洞的歇山門樓,也是成都府的最高建築(注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進入端禮門,便是蜀王府的核心部分。從端禮門向北,依次是承運門、承運殿、圜(YUAN)殿、崇信門和存心殿。承運殿是蜀王府的正殿,相當於紫禁城的奉天殿(清太和殿),承運門就相當於奉天門(清太和門)。承運殿前有巨大的廣場,是藩國舉行最高等級儀式的地方。南京的奉天殿面闊九間(注三),覆以黃色琉璃瓦;地方藩王的承運殿等級低一等,只能面闊七間,覆以青色琉璃瓦。承運殿後面的圜(YUAN)殿和存心殿,面闊五間。二者與承運殿一起,共同組成了蜀王府的外三大殿。

出了存心殿繼續向北深入,便是蜀王府的後宮了。後宮也由三座大殿組成,作為蜀王與王妃的寢宮。廣智門、後宰門分別是蜀王府內城和外城的北城門。後宮與廣智門之間,則有一座小小的王府花園。

書堂便在承運門內廣場的東廂。書堂的學生只有兩個,蜀世子朱平槿和二王子朱平樻。朱平樻是庶出,王宮人所出,今年九歲。也許因為是庶出,而且母親地位卑賤,幼小的朱平樻總是沉默寡言。他在世子朱平槿面前總是禮數周全,但沒有什麼親近感。朱平槿到書堂時,朱平樻已經恭候在屋外了。看見瘦弱的弟弟跪在冰冷的方磚上,朱平槿趕緊叫了落輦,牽了朱平樻的手進屋。

與京師的太子學官設定一樣,能給世子講課的老師有好幾名,卻只有一名正式的老師,稱為世子傅。理論上,王傅和世子傅的地位非常尊崇,非博學大儒或朝廷重臣不可,下師傅一等的老師是教授;至於侍講或是侍讀,便只能算助教。獻王朱椿當年請了全國有名的大儒方孝孺當世子傅,還給方孝孺講學的房子賜了字,名曰:“正學”,結果燕王進京,滅了方孝孺十族,差點給蜀王府引來滔天大禍。從此以後,蜀王府延請的世子傅,不請朝臣、不請名儒,不請有意出仕之人。

朱平槿現在的師傅是四川瀘州舉人舒文翼(注四)。

舒師傅六十開外,清瘦矍鑠,顧盼神色一身正氣。今天的講學內容不是四書五經,也不是詩詞歌賦,而是《大明會典》中關於藩國藩王的部分規定,包括玉牒、封典、請封生母、婚配、選娶繼配諸章。朱平槿的名分早定。作為蜀藩的嫡長子,朱平槿剛滿十歲就被朝廷賜封蜀世子,並依例授金冊、傳用金寶,正式開始領副國級工資。等到蜀王仙去,朱平槿順理成章便是平字輩的第十五代蜀王。所以舒師傅講的這些內容,朱平槿大都是不關心的。

朱平槿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婚配。

“哪壺不開提哪壺!按律十五歲選婚,也就是明年了,不過十幾天的光景。老兒此舉,必受老媽差遣!”朱平槿心中腹誹,“平樻倒是聽得認真,心中琢磨郡國封在哪兒呢。不過郡國封在哪兒都沒用,總之他走不出成都!”

講學持續了一個多時辰,茶都上了兩回。之後是學生提問、師生作答的交流環節。這時朱平槿站起來作了個揖,問舒師傅道:“崇禎元年,獻賊與闖賊同起於陝北。十三年來,流賊在晉、陝、豫、楚、南北兩直流徙無定,崇禎八年更是焚我鳳陽祖陵!今獻賊大舉入川,荼毒蜀境,甚至叩我省城,學生請問師傅,可知是何緣由?”

這下捅了馬蜂窩。

一提起獻賊,舒老兒立馬就不淡定了,一身正氣頓時溢位胸膛。他先是慷慨激昂痛批上月被逮入京的四川巡撫邵捷春,說他身為守土之官,迭失名城,該殺該殺;再批督師楊嗣昌,說他驅賊入蜀,徒靡國帑,該死該死;三批四川總兵方國安,說他練兵無術,守城不固,該敗該敗。末了,舒師傅雙手扶桌,老眼湧出大股淚花:“瀘州陷入賊手,可憐我舒氏滿門忠烈,兄弟五房共百餘口,俱與獻賊死戰,無一人苟且偷生!”

哇!輪到朱平槿大吃一驚,“可有此事!本世子竟不知道!”

舒師傅還沒說痛快:“還有老夫那七侄女婿蘇瓊,獨領一州之軍民上城抗賊!賊軍十萬,圍城三匝,環攻四面,殺聲震天,援軍卻久候不至!城破之時,那蘇瓊以一介書生,獨戰獻賊大將數人,血滿周身,尤大呼酣戰!”

舒師傅激動之極,竟不顧六十高齡,蹦起來用手挽了個大大的劍花,唬得朱平槿和曹三保一愣,趕忙上前扶住坐好。

“蘇瓊?”朱平槿偏頭小聲問。

“正是那瀘州知州!”曹三保趕忙回稟,“松潘道黃諫卿赴任一同戰死的,還有與滿城文武!”

“這兒才到正事!”朱平槿想。

舒師傅繼續保持著說書的節奏,名士大儒的風範蕩然無存。前世S委大院推倒了大門邊的一截圍牆,然後面朝大街建了幾間信訪接待室。朱平槿為幾件群體性 事件也參與了對上訪群眾的接待,對上訪老大爺面對S委領導時所表現出的傾訴慾望非常熟悉。沒有筆記本端著奮筆疾書,於是朱平槿陪坐在舒師傅身邊,一隻手握住舒師傅的手,另一只手跟著舒師傅講故事的抑揚頓挫,不時輕拍節奏,表明自己聽的很認真,很專心,也很贊同。瞅見舒師傅進茶的一個空,朱平槿趕忙招呼小宦官王四忠近前,大聲吩咐他速將舒師傅此等滿門忠烈之事稟報王爺,並奏請王爺申飭巡撫、巡按及三司衙門,儘快查明此次獻賊入川,蜀地官員百姓盡忠死節之壯烈者,廣為褒獎,優加撫卹!

聽得世子吩咐,四忠、四賢不由得暗暗相覷:以藩王之尊,豈是他們兩個小小宦官想見就見的?故而他倆唯唯諾諾應了,又磨磨蹭蹭不肯出門。

舒師傅見那小太監久不動作,急道:“世子大仁大義!蜀地萬民之幸也!老夫才疏學淺而能為世子傅,不負平身所學矣!”說著,他竟不顧師生之別,起身欲長揖到地。

朱平槿連忙扶住舒師傅道:“學生明日定當登門,親往師門祭奠!讓蜀地皆知師傅滿門忠烈!”

舒師傅一聽這話不錯,這才重新入座。

“你想害老子!藩王仁義名聲大,是禍不是福!再說老子的爹還在呢!”朱平槿心中暗罵,“我要交換點實惠的。”

朱平槿對舒師傅一揖道:“學生聽說,此次宛城(注五)客將猛如虎剿賊出力甚多。其從楚地出發,千里追敵至成都,實在是勞苦功高,故楊督師以為總統諸軍。獻賊為沮我軍士氣,離間客軍,故意散播流言,說什麼‘想殺我左鎮,跑殺我猛鎮’,故而府城百姓中也頗有些流言。學生不通兵法,想不出破敵之法,便作詩一首讚揚猛鎮官兵,以堅我軍將士殺賊之志,以定府城百姓驚亂之心。學生想請師傅參詳點評。”

“哦?”舒老兒一聽大感興趣,“快念來聽聽!”

“卻只有一句。下面還想請師父給續上。”

“不妨,先念來聽聽。”

“猛鎮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老先生沉吟半響,方才開口道:“此詩起句氣象磅礴,頗有蘇子‘大江東去’之勢。好詩!好詩!”

不過老先生又擺擺頭:“老夫長於義理、經史,律法,卻並不擅長詩文。”他想了想又道:“不若世子廣請蜀中詩文大家續詩,重賞之下必有名作續貂。嗯,此等利國利民又風雅斯文之事,定會傳為美談!”

既然師傅高度肯定了這件事的重大意義,王爺哪兒就沒什麼困難。於是朱平槿慎重起身再作一揖道:“多謝師傅指點!學生才疏,名家續詩之事還請師傅操勞品評。學生要立刻進宮,親自將師傅滿門忠烈之事稟報王爺!”

注一:大明門先後改為大清門、中華門,後來拆除。現在原址上是毛 主席紀念堂。

注二:這座建築保留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可惜了。

注三:現在遊客所能見到的太和殿是焚後重建,面闊十三間。但建築體量反而大幅下降,只是原奉天殿的侏儒版。

注四:舒文翼的原型是蜀王府前長史、丹稜人宋文翼。劇情需要,人設改了。

注五:南陽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