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邊緣(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邊緣(三)

漁溪場不大,兩人邊談邊看,不知不覺間便走出了場鎮。

天已大亮,兩人順著道路離開了河邊,走到了漁溪寺東南面。荒蕪的田地中有一座獨立院落,距離官軍北面防線、漁溪河和漁溪寺都約百步。

這座獨立院落原來是幾家大戶共用的穀倉,被張營官兵充作了營壘。

兩人騎到院外,從容下馬,從壕溝搭放的跳板上走入了院門。

院中的士兵們正蹲在地上吃早飯。一人一個海碗(注一),碗裡是堆著尖尖的糙米飯,碗沿邊插著一大塊鹹菜。所有人都在悶聲對付那碗乾飯,沒有人注意到門口走進來兩位大人。一位站立的中年軍官倒看見了,正欲發令,卻被馬乾擺手制止了。

見有許多士兵已經放下了碗,馬乾這才出聲問道,“大家早飯可曾吃飽?”

“飽了!大人!”

見待人和善的馬大人和楊大人進來,士兵們連忙回答。自從士兵們將自己的遺書交給了馬大人,便對他少了敬畏,而多了信賴。至於豪爽的楊大人,士兵們那是更熟悉了。

那軍官走了過來,向著馬乾和楊明時拱手一躬:“兩位大人,如今我等是提前進了護國軍。吃飯按護國軍待遇,一天三頓,管飽不管好!”

“提前進了護國軍!”呵,這話說得!到底是讚揚還是諷刺?

馬乾承諾了張奏凱,現在由軍中發糧,但將來要世子報銷,所以張奏凱這只鐵公雞難得地大方了起來,一天開了三頓。

馬乾不由認真看了看這中年軍官。只見他身高臂長,膀大腰圓,鬍鬚凌亂,濃眉下一雙眼睛又大又圓,典型的粗莽武夫之相。

見馬大人注意到軍官,楊明時便替馬乾發問:“你姓甚名誰?哪裡人氏?軍中所任何職?”

“末將程衛國,沅陵人(明屬辰州府,今沅陵縣)。末將在沅陵投的軍,後來跟著張將軍從貴州到了四川。如今末將在李都司(祥春)手下任百總,領著這院裡的三百弟兄。”

貴州來的?那就是參加過平定奢安之亂的老將了。那時馬乾還只是家鄉的一名秀才。可打了十幾年的仗,此人卻為何如此年輕?

或許看出了馬乾的疑惑,程衛國便解釋他是天啟七年投的軍,那時他僅有十五歲。

“老資格了!”馬乾感慨地點點頭,又問他為何只是個小小的百總,連微末的把總都沒當上。

立即就有老兵揭了程衛國的老底,說他曾兩次升到都司,後因貪酒誤事降了一秩,搶劫百姓降了一秩,爭奪首級降了一秩,哄搶糧食降了一秩,在保寧府出逃又降了一秩。

還有老兵添油加醋:“他想投了新政壩的護國軍!半路被李大人抓了回來,吊起來打個半死!不是大戰在即,上官用人之際,肯定砍了腦殼祭旗!”

“我們兄弟都向張將爺畫押具保,這才饒了他性命!”其他老兵連忙宣告。

“末將又不是哪家的家丁,沒簽那勞什子生死契約!再說老子兵器衣甲都沒帶,走之前還給弟兄們打了招呼,憑啥說老子棄軍潛逃?老子當兵吃飯關餉,那是天經地義!哪家軍餉高,老子就到哪家當兵!不發糧餉,餓得發慌,老子拿著刀不搶,那不是活人被尿憋死?”

程衛國絲毫不在乎馬乾的臉色,只顧理直氣壯地反駁。末了,他注意到楊明時,連忙向楊明時打聽,是不是加入護國軍後,軍官士兵家屬都可以租種王府的莊田。

“那當然!世子曾頒下明旨,一人五畝,永遠租種,收成主佃各半。汝豈不知君無戲言乎?”馬乾不顧楊明時詫異的眼神,也替楊明時回答了一次。

笑逐顏開的程衛國當即向周圍朗聲宣佈:“馬大人都說了,那就定是真的了!馬大人還說,只要我們守住了這破漁溪,我們就是護國軍的人了!”“好嘞!”院子裡頓時歡呼起來,弄得不遠處的漁溪寺裡有士卒探出寺牆來檢視動靜。

“將士們!”馬乾向程衛國和他的兵大聲承諾,“只要此戰一了,本官立即上奏世子,奏請全營弟兄納入護國軍!”

“聽見了沒?入了護國軍,一人五畝地,戰死的人也有!”程衛國氣壯如牛,聲如洪鐘,“還沒吃的趕緊拿碗接著吃!吃完了全體披甲列陣!今天肯定有一場痛快廝殺!有膽敢後退半步者,老子……”

一老兵打斷了程衛國的訓詞。

“用不著你出手,我等自己了斷!那個蝦爬不拼命,莫怪老子們翻臉不認人……”

“一人五畝地哩!誰不拼命?”其他老兵附和道。

回去的路上,馬乾和楊明時再也沒有了談興,都沉默著。

程衛國和士兵們,到底為誰而戰?

不是朝廷!

不是皇帝!

問題和答案都一目瞭然!

……

春日的暖陽高掛,卻沒有花香、沒有閒適,只有大戰前的緊張。

砰!砰!砰!三聲炮響,宣佈了土暴子對漁溪場的總攻開始。

張奏凱早意料到土暴子會從沒有水障礙的北面發起進攻。金寶寨這兩日用掉了大量的火藥,炮子也所剩不多,對鎮北立營的土暴子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脅。所以當馬乾和楊明時到處巡視時,他帶著都司李祥春等親兵親將徑直來到了漁溪寺,檢視土暴子的動靜。

當土暴子出營列陣後,張奏凱的嘴角拉出了弧線: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然而張奏凱得意早了點。

與張奏凱預想的並不完全一樣,土暴子的進攻不是從大規模的衝擊開始,而是從掃清外圍的障礙性工事開始。

於是乎就出現了這樣一副奇怪的畫面:上萬名土暴子像看戲一樣,坐在官軍弗朗機炮和虎蹲炮的射程之外;而數百名敢死隊冒著官軍的弓箭、火銃甚至炮轟,分散開曲折前進,佝僂著、匍匐著,用小刀子將官軍埋在壕溝前的拒馬樁和竹籤一根根挖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著陣地前沿的障礙物越來越少,官軍逐漸發現了土暴子換人的秘密:只要土暴子挖出一根木樁,或者十根竹籤,他們就飛快地撅著屁股跑回去,換上另一個畏畏縮縮的傢伙。

“媽的X!這幫土暴子比老子想的要聰明!”老將張奏凱站在漁溪寺牆內的木踏板上,氣急敗壞。他一邊罵,一邊用眼睛估算著土暴子散開的寬度以及騎兵衝擊所需要的距離。

“將爺,騎兵都在寺廟南門外。末將現在將他們調入寺內,突然開啟北門出擊,肯定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都司李祥春不愧為主將心腹,連忙提議道。

以小股騎兵出擊確實可行。

張奏凱聽了建議,頗為心動。可他沉默片刻,終於搖了搖頭:“老子覺得今天味道不對!這些土暴子肯定有後手!”

說著,張奏凱指著土暴子陣線側後的一個小土包道,那裡可能有伏兵!

後來張奏凱才知道,他當時對著那無名無姓的小山包隨手一指,成為了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

張營共有騎兵三百,這些人大都是他私人的家丁,也就是他用輔兵餓肚子、營兵短軍餉為代價養出來的軍隊精華。這些人當天一去,很可能就此不返。

因為在那個小土包後,土暴子利用地形的起伏褶皺隱藏了五百多騎兵。這些騎兵是四大家掌盤子集體拼湊出來的,幾乎用上了土暴子的全部馬匹。

土暴子的策略很簡單:一旦官軍騎兵出擊,先用己方騎兵堵住漁溪寺北門通道,然後步兵一擁而上,把官軍騎兵壓到自己挖的壕溝中。用震天王白蛟龍的話來說,官軍出來是送死,不出來是等死,早晚都是死。

……

到了午時,土暴子們終於以幾百人傷亡為代價,大致清除了北面防線壕溝外的障礙物。

四家掌盤子的大旗一起搖動起來,接著大鼓擂響,上萬土暴子手持刀槍鐵叉、鋤頭棍棒,咆哮著、怒吼著向防線猛衝過來。

到這時已能看清,土暴子的攻擊手法與前幾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頭狂衝的只是流民、老弱、甚至是女人,後面的精壯並不急於加速,反而緩慢整齊地向防線逼近。前、後兩隊之間的時間差,可以讓前隊以血肉代價為後隊掃清障礙。

上百架竹梯呯呯砰砰搭在了壕溝上,繼而是搭在竹梯上的門板和倒進壕溝裡的泥土,土壘上埋的鹿砦很快就被扯松砍斷。

守壕的官軍排成長槍陣迎戰,用丈二長槍、長竹槍和三叉鐺耙向土壘外猛刺,後排的弓箭手和刀牌手則向天丟擲弓箭與短鏢。

土暴子踩在竹梯門板上,下盤不穩,兵器、武藝和列陣密度均不如官軍,當然會在對刺中吃大虧。時不時土牆高處的炮壘上一聲巨響,又將一大片土暴子掃進壕溝。

可土暴子雖然傷亡大,但人多啊。一個土暴子慘叫著跌下壕溝,另一個土暴子又接著衝上來。屍體替代了泥土,填滿了壕溝,墊平了土壘。當土暴子將三千精壯投入戰鬥,而守軍一門火炮炸膛後,官軍終於顯出了疲態。越來越多的土暴子衝上了土壘,與官軍展開近身搏殺。這時,土暴子的人數優勢越來越明顯,或許再加一把力,就能讓官軍崩潰。

土暴子不僅攻擊方法出乎張奏凱意料,連主攻地點也出乎他的意料。

幾千精壯攻擊的點,不在預料中的防線中樞漁溪寺,而在北面防線的最東端,即與漁溪河支流銜接的地區。土暴子若從此處突破,便能從足頸處切斷足背、足尖,最後直抵足跟——那裡是張奏凱為自己準備的核心陣地。

張奏凱知道局勢嚴峻,守備漁溪寺的李祥春和士兵們也知道。可是,他們的虎蹲炮射程太短,不能威脅到百步之外的敵人。三樣、四樣佛朗機除了發射大炮子,也打不到那麼遠。可即便打得到,大炮子只是個小小的實心鐵球,就算一頭扎進人群,又能打死幾個?

張奏凱轉身跳下寺牆邊的踏板,在乾燥的地面上震起了一簇塵土。

“李祥春!”張奏凱直起身來,指著防線的東翼對他的愛將大吼道,“快去,騎兵反擊!”

“將爺,現在去不得!”

這次李祥春並沒有附和張奏凱。他一拱手道:“土賊剛剛過濠,現在反擊太早了!我們騎兵衝過去,迎頭便撞上了木柵!”

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張奏凱當然知道現在反擊時間太早了。可如果讓潮水般的土暴子漫進場鎮,丟了核心陣地,損失全部家當倒是小事,馬乾和楊明時兩位文官的生命安全才是大事!

“將爺!”見張奏凱猶豫,李祥春又一拱手,“讓右翼再堅持一刻鍾,然後向西橫著撤下來!我們在漁溪寺與穀倉間擺上盾車和拒馬,接應他們!如敵緊追,我們再開陣縱馬反擊!”

可如此一來,穀倉與漁溪河支流間的百步空地就完全敞開了。土暴子可以輕鬆順著此道,向核心陣地撲去。馬乾和楊明時如果有失……

寺牆外土暴子的喊殺聲此起彼伏,一陣箭雨從外面射了進來。李祥春眼疾手快,一個箭步橫在了張奏凱身前。一支箭不偏不倚,正好插在李祥春的背心上。

“祥春!”張奏凱抓住李祥春的雙肩大喊。

“將爺,我沒事!”李祥春反手便將甲衣上的箭矢拔了出來,“將爺,您可猶豫不得!”

張奏凱這次下了決心。

“好,右翼後撤!快馬稟報馬大人!讓他早做準備!必要之時,使出下下之策,來個他媽的玉石俱焚!”

注一:四川方言,極大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