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脈之山(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脈之山(一)

進入二月中旬,一直戰火紛飛的川北前線突然沉寂下來。護國軍和官軍聯手將戰線推進到了廣元到巴州、達州一線之北,就此停下了前進的腳步。一是他們急需補充修整;二是部分官軍需要進行整編。

傷亡慘重的張奏凱部、賈登聯、王祥三部,率先撤下前線修整。

張奏凱所領殘部數百人撤到蒼溪以東的大獲城地區,與留守的部分張營官兵會合,暫歸蒼溪縣大隊指揮,其能戰之兵所剩不足七百。傷兵經東河轉運到了保寧府就醫,其中就包括手臂骨折的主將張奏凱和僥倖跳入枯井,從火海中死裡逃生的都司李祥春。

從張奏凱部中分裂出來的一支數百人的部隊,在兵備副使馬乾和監紀同知楊明時的指揮下進駐了巴州。

巴州守軍王祥所部,原計劃撤到百丈關整補改編,但主將王祥以傷亡不大為理由再三請求留駐巴州,以便能在下一波的攻勢中參戰。

面對參戰熱情高漲的王祥,馬乾只好以嘉許應之,只是修整的地點由巴州改到了巴州以南的恩陽鎮,以便依託恩陽河進行補給。在川北攻勢發起之時,恩陽鎮便是幾路官軍的合擊點。這裡是個水陸碼頭,建築儲存相對完好,只是沒了居民。一個都沒有,完全是座死城。

賈登聯部總傷亡超過三千,比張奏凱部還大,但撤下來時全軍歡天喜地,與張奏凱部的灰頭土臉完全兩樣。他們撤到南部縣以東的禹跡山、碑院寺地區,老實地坐等整編命令。賈登聯則扔下部屬,與中軍楊維棟一起跑到保寧府,遞牌子巴巴等著朱平槿的召見。

可惜朱平槿現在沒空。傳旨的小太監道,世子讓賈將軍“靜候佳音”,喜得賈登聯抓耳撓腮。楊維棟也沒閒著,他趁此機會,認了賀家四將的主母孔氏為乾媽,並應幹舅爺孔尚學之邀,領著一向厭惡文士的將主賈登聯跑到錦屏學院去與書生們大吹特吹,開了個“銅城寨英雄事跡報告會”。

在報告會上,賈登聯重點闡述了嶽王廟堅守成功與嶽王爺天地正氣之間的必然聯系,博得了書生們的一直好評。

……

張、賈、王三部進入修整後,百丈關以東的巴州沿線的官軍和護國軍做如下攻勢部署:

川北官軍主力劉鎮藩部和護國軍第十八營王省吾部約六千人進駐吳埡鎮,主要作戰方向為南江方向和米倉古道;

護國軍賀仇寇率第五團團部進駐巴州,指揮巴州城裡的楊明時部和曾口古城的護國軍特遣部隊馮如豹部約兩千餘人,任務是守備巴州,並策應劉鎮藩部;

護國軍魯印昌、羅景雲率第四團團部進駐江口鎮,指揮駐江口鎮的戴東壁第三營;駐鐵山關、石橋、石梯等地的第十七營和蓬州護莊大隊;駐三匯鎮的第八營及所轄騎兵、炮兵、輜重等部隊共計約四千餘人。

上述部隊以巴河為鏈,以沿岸重要城鎮為鎖,將巴山地區分割成南北兩塊,構成了一道重兵防守且橫亙東西的防線。

巴河以北是繼續堅守南江、通江兩縣城的楊展、塗龍部。

巴河以南則是新近趕到金城寨的譚思貴第三團團部所率五個營。

譚思貴姍姍來遲,沒有撈到大仗可打,於是該部的任務轉為就地區域清剿,負責將巴河、嘉陵江三角區域內的殘匪餘賊清理乾淨。該部還有另一個重要任務,那便是落實朱平槿“一村一堡,武裝屯墾;嚴肅黃冊,清查身份”的指示。

於是,第一線戰火平息了,第二線反而熱鬧起來。

“一村一堡,武裝屯墾;完善黃冊,清查身份”,是朱平槿在李長祥“聯村並鄉,大辦團練;鞏固裡甲,嚴肅黃冊”和王省吾之“移鄉並村、武裝村落”的建議基礎上的改進版。

朱平槿認為,鄉村是否合併,目前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點有二。

一是鄉村的全面軍事化。

鄉村要在土暴子的連續襲擊下,站得住,站得穩,必須將生活生產區域築壘化、碉堡化。鄉村的農民必須嚴密組織起來,武裝起來。拿起鋤頭是民,放下鋤頭就是軍。這就是“一村一堡,武裝屯墾”的內涵;

二是對剿匪區內的百姓實行嚴格的戶口和身份證管理,尤其是對流動人口實施嚴密的監控,防止土暴子滲入其間。

黃冊便是大明朝的戶口本。之所以稱為“黃冊”,是因為戶口本使用了新增草藥的黃紙,可以防止蟲蛀。

朱平槿改進和完善黃冊制度,在官府留存的黃冊之外,增加可隨身攜帶的黃卡,即大明版的身份證。

有了黃卡,黃冊制度也才能真正管理到具體的人頭。黃卡上除了編號、年齡、父母、住址和頒發單位,還載有保人等具有大明特色的事項。但因為沒有照片,所以朱平槿在黃卡上增加了特殊的一欄資訊以便核對身份:指紋。

……

正是因為嚴格的戶口與身份證管理,才在蜀明的歷史記載中引出一段撲朔迷離的故事。

二月上旬,負責清查新政壩戶口的李氏父子聯名上奏,引起了朱平槿的高度重視。

李氏父子道,據他們所知,儀隴和蒼溪部分偏遠地區的山寨,亦匪亦民。不僅同時向官匪兩邊提供訊息,而且還經常冒充土暴子出寨搶劫。朱平槿就此專門召見蒼溪知縣許紹勳和新署閬中知縣文九如。

許紹勳和文九如承認李氏父子反映的情況屬實,而且還坦承這種“王法不至”的情況已經在當地持續了數十年,一直可以上溯到萬曆朝。也就是說,這些地方的人當土暴子是有傳統的,這便是土暴子中“土”字的由來。

應朱平槿的嚴令,兩人很快提供出一份蒼溪、閬中兩縣有通匪嫌疑的山寨名單。拿到這封黑名單,朱平槿並沒有大發雷霆,他只是冷靜命令譚思貴,兩縣所有殘存的山寨都要提供兩成丁壯為護國軍服務,其中必須包括寨主、族長、鄉老及士紳的兒子。凡是抗拒者,俱以土暴子論處。

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往不咎,給了這些山寨一條生路。他們在護國軍大勝的聲浪中,還敢於發出反抗的聲音,那無異是雞蛋碰石頭!

朱平槿的判斷很準確,這些巴山裡大大小小的山寨能夠生存到現在,哪個不是黑白通吃?他們正恐懼於護國軍的清算,有了世子這道繳納人質的旨意,那就意味著暫時過關。

譚思貴奏報稱,除了蒼溪縣城東北百五十裡的瑪瑙山寨群(注一)負隅抗拒,其餘大小山寨均已降伏。

這瑪瑙山寨建在一片中山土坪之上,雖說地形不是太險,但此地正處於蒼溪縣、百丈關和巴州三地的中心地帶。距離遙遠,補給困難。以此寨為中心,附近有龍山、運山、栓子(注二)、文家、雲臺等山寨群,百年來一直目無王法。

譚思貴預備以主力第四營和兩個新兵營的兵力,加強炮兵、工兵、騎兵和輜重兵,對該地區進行徹底掃蕩。第五、十六營繼續清掃金城寨附近區域。

譚思貴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距離三廟驛最近的龍山寨。

很快,朱平槿批准了該掃蕩計劃。

可無論是譚思貴還是朱平槿,都沒有想到一場慘烈的血戰即將發生。甚至朱平槿本人,也將與死神攜手數日。

……

川北戰局波瀾不驚,同步進行的保寧重臣會議則初時激烈膠著,後來平淡順暢。

會議初始,鬧得最厲害的是劉之勃。他對廖大亨拿出的所有議題都不反對,包括開展轟轟烈烈的鎮反運動。但他要求所有的政策措施出 臺,必須一切透過官府,一切服從官府,尤其是軍隊的指揮權,必須從蜀王府剝離出來,放到官府的名下。

劉之勃發難,不出朱平槿所料。但出乎朱平槿意料的,是四川另外兩名重要官員的態度:藩司參政兼川西道陳奇赤與藩司參政兼川北道龍文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會議進行中,坐鎮廣元的龍文光突然派出一名使者,帶著他寫給巡撫廖大亨和巡按劉之勃的親筆信來到保寧府。

龍文光在信中極言川北百姓之困苦,希望廖撫、劉按減稅減租,賑濟災民,發展民生,讓百姓喘息片刻。他還極言軍、民兩籍分治給川北官府管理上帶來的困難,希望能夠透過清軍等方法,將衛所之老弱婦孺轉入民籍,將能戰之兵轉入營兵。

龍文光的來信,給了陳奇赤一個機會。陳奇赤突然在會上大叫大嚷,要在四川全面推行“四六”減租,即產品分成,地主四,佃農六,地主還要負責一成的稅收。陳奇赤管著一省賦稅,以前徵稅是巴不得越多越好。他突然轉向,從極右變成極左,不僅讓朱平槿愕然,也讓負責民生議題李崇文措手不及。

民生問題,需要數字說話,拍腦袋是不成的。

李崇文頭腦清醒,沒被個人情感所左右。他立即攤開全省賦稅徵收賬冊,召集副總理洪其惠、護國軍總後勤部正副部長王崑山、吳泰等人研究起陳奇赤建議的可行性來。

陳奇赤赫然發現,世子朱平槿的手下與朝廷官員虛言大話的做派大不一樣,也只好收了建言投機的心思,開始老老實實與李崇文等人一起做基礎性測算。有了藩司陳奇赤的全面參與,李崇文等人的測算便精準了許多,眼界也開闊了許多。由此開始,他們的視野,逐漸超出了蜀王府、護國軍的範疇,提升到全省,甚至是大明朝廷的高度。

民生問題有老婆把關,朱平槿不怵。但軍隊的指揮權是朱平槿的命,哪怕是冠以形式主義的東西,也觸及了朱平槿的底線。軍隊的指揮權談不攏,那麼保寧會議根本就是失敗的。

劉之勃吵吵嚷嚷,朱平槿震怒之下,派他的大嗓門親兵帶著幾十個聽不懂漢話的娃子兵上門去打砸搶,給劉之勃一點深刻的教訓。就在保寧血案即將釀成之際,一道聖旨喜劇般地及時來到,改變了會議的走向。

皇帝在聖旨中開宗明義,高度贊揚了蜀王府捐銀助餉和風雨之中遞肥皂的行為,是源於蜀王府的良好家教和一貫忠心,所以皇帝希望蜀藩再接再厲,捐出更多的銀子,進貢更多更好的物件,“勿負祖宗賢名”。

對四川官府,皇帝也一改上次嚴厲的口吻,肯定四川官軍在長平山之戰中取得的重大勝利。因此,蜀地方面的請賞報功名單準了,蜀地的鹽業改革方案也準了,蜀地十三年前所有的欠稅也免了。

最後,聖旨准許四川方面自籌薪餉,組建兩萬像長平山之戰中的護商隊那樣能打勝仗的“義軍”,“以解君父之憂”。

隨著聖旨一道而來的,還有當朝首輔周延儒的兩封私信,一封給巡撫廖大亨,一封給巡按劉之勃。

廖大亨根本沒有拆封,直接將周延儒給他的信在重臣會議上當眾宣讀傳閱。

在信中,周延儒暗示廖大亨,皇帝原準備駁了蜀地的摺子,正是他在正旦朝會後親自覲見,據理力爭,方才有了這等好結果;皇帝原不準蜀藩捐銀助餉,怕觸及“藩王不可領兵”的祖制,又是他引經據典,力保蜀藩的忠誠守法,這才使皇帝回心轉意。

周延儒還告訴廖大亨,既然蜀王府金山銀山花不完,又自願捐銀助餉,那只能鼓勵,不能打壓。所以四川方面不要被聖旨中兩萬人的義軍兵額束縛了,總之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反正不是朝廷出錢。只要能練得精兵,撫定全川,有他這位皇帝無比信任的首輔在,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而廖大亨將來必不失九卿之位。

劉之勃收了信,沒有公開。第二天早晨,一夜未眠的他親自將信送到了朱平槿的案頭。

信中說,皇帝對劉之勃在蜀地的工作總體是滿意的,尤其是他顧全大局,維持了蜀省撫局。但是,皇帝對他與廖大亨的關係過近深表憂慮,對他無端攻訐張繼孟十分不滿。周延儒明確告訴劉之勃,吏部尚書李日宣很快就會按照皇帝的意思上奏,由張繼孟出任四川藩司。此時再與張繼孟發生衝突,“實為不智也!”

周延儒在信中還給劉之勃透露了一個重要的資訊,瑞藩困居漢中,皇帝有意移藩蜀地,以分蜀地之利,讓他早做準備。

面對眼睛通紅分明失眠過度的劉之勃,朱平槿只說一句話便讓他納頭便拜:

“會議結束,便將張繼孟開刀問斬,為蜀地大興祭旗!屆時請劉大人監刑,並請那傳旨太監會同監斬,三百七十九名罪大惡極之土暴子一同陪斬!”

注一:瑪瑙山寨群,清朝白蓮教大起義的根據地之一。清將楊芳大敗白蓮教匪於瑪瑙山寨,“殭屍數里,血滿草原”,故改名為“得勝坪”,沿用至今。

注二:栓子寨,今蒼溪縣權家寨。拴子,即門栓,意為堅固。此寨因在歷史中頂住了張獻忠的進攻而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