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1章 書同文,車同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21章 書同文,車同軌

關於是否從大吳本土,向西方二十個藩王國徙民的事情上,茲事體大,慶忌很是慎重。

被范蠡遊說一番,慶忌還是決定聽取一下太子恆的意見。

畢竟,這天下最終還是要交付到太子恆手上的。

慶忌不得不為太子恆著想,給他鋪路。

於是,慶忌就在滋德殿中,召見了太子恆。

“吳恆,你老實告訴朕。你對帝國向西移民之事,有何看法?”

“回稟父皇,兒臣以為,此時不妥當。”

“原因何在?”

“各個藩王國的風土人情盡皆不同,難以馴服。推行吳化都難上加難,更何況是移民使之雜居?”

太子恆搖搖頭道:“父皇,現在帝國內部,在您的治下已經趨於穩定,人心所向。”

“兒臣說一句您不高興的話,在父皇您的治下,天下萬民對帝國,是又愛又恨,對皇祖父你是既愛戴又埋怨。”

“原因,不外乎父皇您給了子民們穩定的生活,使之豐衣足食,不再有戰亂之苦。”

“但,父皇您同時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成就自己的豐功偉業,窮兵黷武,使不少帝國生民飽受離亂之苦,以至於天人永隔。”

聽到這個,慶忌笑了笑道:“吳恆,這種話,也只有你敢跟朕直言不諱的說了。”

“兒臣冒犯,還請父皇降罪。”

“無妨。”

一些真正的心裡話,現在只有吳恆敢跟慶忌毫不避諱的說一說了。

真是的情況,的確是跟太子恆說的一樣。

帝國本土生活的大吳子民,豐衣足食,國泰民安,但是慶忌這些年來發動的西征戰事,的確給國內的不少黎庶帶來了深重苦難。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妻離子散,命都沒了,還要再多的功名利祿又有何用?

慶忌沉吟片刻後,看著太子恆,問道:“吳恆,若是你日後繼承大統,你會當一個怎樣的皇帝,如何治國?”

“父皇,兒臣也想立志要成為像您一樣的皇帝,但,兒臣深知,如此一來,帝國必有傾覆之危難。故而,兒臣想當一個盛世之君,與民生息,這樣才能使我大吳高枕無憂,萬世一系。”

慶忌微微頷首道:“難得你明白這樣的道理。”

“吳恆,萬事開頭難。朕已經開好這個頭,權望加諸於一身,生殺予奪,一言以蔽之。但是你不一樣,後繼之君也不一樣。”

頓了一下,慶忌語重心長的道:“你們的威望不及朕。若跟朕一般窮兵黷武,帝國覆滅之日,便不遠矣。”

“兒臣謹記。”

慶忌的頭腦還是十分清醒的。

華夏歷朝歷代的疆域,基本上都是開國之君奠定的,從建立到滅亡幾百年之間,一般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為何?

皇帝與士大夫們瞧不上四方的蠻夷之地是一方面,國力有限是一方面。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後繼之君,沒有足夠的威望。

一旦遠征失敗,可能會給王朝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甚至是毀滅性的結果。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

翌日,慶忌就在奉天殿召開了大朝會,朝中凡是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大臣,都必須要到場參加。

就連闊別朝堂多年的太子太師范蠡,都到奉天殿參加了這一次的大朝會,可想而知慶忌要宣佈什麼事情。

慶忌一如往常的穿著一襲玄色赤紋的的冕服,頭戴十二冕旒,腰間別著一把龍淵劍,坐在了氣派非凡的龍椅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慶忌已經不跟過去一樣跪坐了。

幾年前龍椅就被打造出來,成了慶忌的專屬寶座,也是後繼之君的專屬寶座。

這是九五之尊的位置,獨一無二的位置。

至於朝中的公卿百官,也還是跟慶忌坐而論道。

不過,他們都是跪坐……

傳統的坐法就是跪坐。

群臣也知道坐椅子舒服一些,但是在上大朝會的時候,誰敢跟慶忌一樣坐著椅子?

“二三子,前些日子,朕與諸位愛卿商議,是否向西方二十個藩王國徙民之事,未有定論。”

慶忌頓了一下,便朗聲道:“現在,朕決意。”

“就國之藩王,一人從本土帶上一萬新銳之卒及其家卷赴任。”

“凡跟隨就國之人,不論是軍中將士也好,士子黎庶也罷,及其家卷,一人皆賜黃金十兩,布十匹,受田二十畝到五十畝不等,所需之口糧、農具、房屋等等,及其一應生活用品,到地方後,由所在藩王國負責,不得延誤。”

“文種、曾參,由你們二人負責此事。”

“諾!”

文種和曾參當即領命。

他們一個是尚書令,一個是戶部尚書,這的確是在他們管轄範圍之內的事情。

慶忌這一次可真是大手筆了。

一個藩王就帶著一萬士卒及其家卷就國,大概是五六萬人。

二十個藩王國,那就是差不多一百二十萬的人口要被遷移出去定居,以穩固國本了。

這田畝且不說,一人賞賜十兩黃金,十匹布,那就是差不多一千二百萬兩黃金,差不多一千二百萬匹布……

好在大吳的國庫充裕,慶忌這麼幹,只能是在物盡其用,補償這些要遠離故土,到異國他鄉生活的子民,僅此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百來萬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十兩黃金,相當於後世的十萬軟妹幣……

一家五口人的話,就是五十萬軟妹幣。

這算是慶忌給予這些“搬遷戶”的補貼吧。

“諸位,我大吳欲同化番邦外族,任重而道遠。光是分封諸子,設立藩王國,還不夠,遠遠不夠。”

慶忌語重心長的道:“朕意,欲讓諸藩王國與大吳保持一致,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語言,統一度量衡。”

“這……”

一聽這話,群臣都不由得眉頭緊鎖。

他們認為,慶忌想做到這一點,太難了。

難上加難!

這簡直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尚書令文種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列道:“陛下,這別的且不說,統一語言,書同文之事,恐怕很難辦到。”

“番邦外族在文化習俗、語言、文字、度量衡等等各個方面,皆與大吳截然不同。”

“若是陛下強制推行這種改革,恐怕最後也是收效甚微。”

文種也是害怕慶忌白忙活,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