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66章 由奢入儉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66章 由奢入儉難

“我大吳從不養閒人!”

李克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

畢竟,自從慶忌推行變法以來,就一直標榜著“大吳不養閒人”,吳國獎勵耕戰,對待好吃懶做的人,那是深惡痛絕的。

如果好吃懶做的人還是屢教不改的話,嚴重的會被處死……

這可不是一句虛言!

眼下,李克就藉著這樣的由頭,開始發表了自己看法。

“在我大吳,國子監的士子是食宿費全免,有品學兼優者,甚至還能得到獎學金。”

“但,他們食宿費全免,這無可厚非,畢竟國子監的士子,有政、兵、工、農、醫、商六者,他們的學制一般是一到兩年,然後就能迅速就業,為建設大吳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而初中、高中、大學這三級學府的學子,他們尚且年少,要寒窗苦讀多年。除了讀書,他們就基本上一無是處了,跟‘閒人’有何分別?”

“國家為何要養著數百萬的閒人?”

聞言,太子恆皺了皺眉頭道:“李大人此言差矣。”

“這些學子是為我大吳之繁榮昌盛而讀書,你怎能將他們歸類為閒人?”

李克搖搖頭道:“太子殿下,那你能說出學子們在讀書期間,對我大吳還有何益處嗎?”

“……”

太子恆沉默了。

不是他們看不起學生,而是學生們實行封閉化軍事管理(全日制學歷教育)的話,只有週六、週日兩天,還能回去幫家裡幹一些農活。

“陛下!”

李克手持牙笏,跪在了地板上,向慶忌進言道:“臣以為,若非要推行這種全日制學歷教育的話,住宿費可以不收,但是學生的伙食費,一定要收!”

“我大吳而今國強民富,自陛下位臨天下以來,繁榮昌盛,藏富於民,給予了天下萬民不知道多少的福利,多少的恩典!”

“別的不說,我大吳本土,國人最低的標準工錢,是五千錢。”

“哪怕是掏糞工人、掃大街的人,一個月都不低於五千錢。”

“進了作坊的人,一個月工錢更是在六千到兩萬之間。”

“他們窮嗎?不窮!”

“一個家庭中,男子能掙錢,女子也能掙錢。”

“男耕女織,耕地的農人一個月收入也不低,在家做女工,或到工坊中製衣的婦女,收入也不低。”

“臣深入民間走訪,調查多戶人家得知,普通人家一個月最低收入都有一萬五千錢。而他們的存款更是不少,應該在十萬錢以上。”

“讓他們拿出一部分錢來給兒子交伙食費,又有何妨?”

“臣附議!”

李克的話音一落,就有不少的公卿百官站了出來,贊同了他的看法。

“二三子可還有異議嗎?”

一直在龍椅上的慶忌,穩坐釣魚臺,環視一週後發問道。

“父皇,兒臣認為李大人所言,有失偏頗!”

太子恆還是不贊成李克的主張,他想了一下,便道:“以最低標準來算,一名學生一個月是四百五十錢,佔普通人家一個月收入的三十三分之一左右,看起來是不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父皇別忘了,我大吳之民,信奉多子多福,又有鼓勵生育政策,所以他們一個勁兒的勐生,年輕夫婦至少兩年一胎,中年夫婦也不遑多讓。”

“到法定讀書年齡的孩子,一戶人家少則三四個,多則七八個!”

“折中一下,算五個,一戶人家就孩子在學校一個月的伙食費就有兩千二百五十錢。佔了一戶人家月收入的六分之一少一些。”

“家庭還有各項支出,治家如治國,只孩子的伙食費就這麼多,兒臣唯恐國人有怨言……”

這筆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誠然,太子恆所言有些誇大其詞了,卻也是基本上符合事實的。

而這恰恰就符合鄧析、李克等法家大臣的一貫理念。

弱民!

如果黎庶活得太過滋潤,哪兒還有什麼動力?

眼看著慶忌似乎要被太子恆說服,鄧析坐不住了,立馬出列道:“陛下,臣以為,若非要實行此等全日制學歷教育,還要食宿全免,也並非不可。”

“我大吳的商稅、田租稅、關卡稅、口賦、算賦等賦稅太低了。”

“臣以為,可以加徵一些,以維持學子們食宿全免的事情。”

鄧析的這一主張,深刻貫徹了什麼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吳現在的各種賦稅的確很低。

低得離譜!

不然大吳國庫一年的財政收入,絕不止區區的七八百萬兩黃金。

太子恆看見鄧析提出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法子,不由得眉頭一皺,向慶忌進言道:“父皇,還是讓個人家庭承擔學子的伙食費吧。”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兒臣唯恐朝廷一旦加徵賦稅,天下萬民會頗有微詞,於社稷不利……”

“其實,哪怕一戶普通人家,一個月支出兩千餘錢,作為家裡孩子在學校的伙食費,也是無傷大雅。”

“兒臣調查過,一戶普通人家一個月的花銷很少超過三千錢,算下來,他們每個人還能存下一萬錢左右。”

一個月收入一萬五千錢,這是普通人家,夫婦倆能掙到的錢。

已經是不少了。

支出六分之一、七分之一的收入,來送孩子上學,也無可厚非。

畢竟他們一年到頭,還能剩下十餘萬的錢,這是盈餘!

就這,還只是大吳戶部明面上的統計,以及走訪調查得出來的資料,實則不少國人都是有副業的。

慶忌想了一下,還是認為不能一味的對國人太好,不然留給後繼之君的就是一個爛攤子,遲早會出大事的。

正如太子恆所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現在大吳繁榮昌盛,家家戶戶存款幾十萬錢,一旦大吳帝國衰弱下去,國力萎靡不振,積重難返的話,感到無所適從的國人可能會造反……

“朕意,推行全日制學歷教育之後,學生之住宿費由國家承擔,伙食費由個人家庭承擔。若家中在校學子超過三個的,其餘孩子的伙食費則由國家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