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祭祀禹王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6章 祭祀禹王陵

三夷之地,越軍營寨,行轅。

允常正在跟鹿鳴、石買等一眾大臣商議前線的戰事。

大司寇鹿鳴拿出一道佈告,遞給允常,臉色凝重的道:“大王,這是吳軍最近在會稽、句無等地張貼的告示。”

“吳軍欲收納我越國之流民,給予其口糧、耕具、土地,並助其修建屋舍,重建家園,其心可誅矣!”

“哼!”

允常冷哼一聲,不屑的道:“慶忌小兒,狼子野心,他這是在將我越國的黎庶,當成他們吳國的黎庶!”

“然,這一切的禍源盡為吳軍侵略所致,慶忌這般施恩,難道我越人會對他感激?”

此時,允常心裡或多或少有些心虛。

他沒想到慶忌會這樣的大方!

越國現在奉行焦土政策,堅壁清野,爭取不給伐越的吳軍留下一粒糧食,甚至還過分的焚燒黎庶的屋舍、莊稼,將他們遷徙到大山之中。

如此一來,便是原本敵視吳國,忠君愛國的越人,在慶忌的安撫手段下,都難免心生動搖。

而對於慶忌這般收買人心的手段,允常表面上不屑,實則心中慌得一批。

“大王,請恕臣直言。”

鹿鳴喟然長嘆一聲,說道:“吳越兩軍大戰,最終受苦受難的,還是咱們越國的黎庶!”

“而今吳軍受挫於三夷之地,不得寸進,我越國同樣無多少可戰之兵。既如此,大王何不趁此機會,向慶忌議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議和?大司寇,此時議和,與乞降何異?”

允常恨得咬牙切齒,道:“我越國尚有萬餘人,可堪一戰。寡人能憑藉地形之利,跟吳國相持三年,五年,十年!寡人耗得起,慶忌耗得起否?”

“大王,大丈夫當能屈能伸,今日所受之屈辱,只為來日可以雪恥!”

鹿鳴苦口婆心的勸道:“我越人潛藏於大山,伺機而動,確有可能牽制吳國部分兵力。然,何益耶?”

“越國終為吳國所滅。既如此,大王何不暫且降吳,待日後東山再起?”

聞言,允常咬著牙道:“我越國,還有崛起之機會乎?”

“只要大王還在,越人還在,越國就沒有滅亡!”

“若求和於吳國,寡人應舍何物?”

“其一,稱臣納貢。其二,攜妻帶子,入吳為臣三年。其三,可使慶忌歸還句無,供大王建立新都。其四,裁撤兵馬,以麻痺吳人。”

聽到這話,允常微微頷首,卻又不得不疑惑的道:“大司寇,慶忌從來便不是吃虧之人。歸還句無於越國,慶忌能否答應?”

“句無已經是一片焦土,吳國要之何益?大王若擔心慶忌不能答應此番議和,大王何不賄賂吳國典客伯噽?”

鹿鳴沉吟片刻,道:“伯噽此人,是為吳國之饞臣,為人貪財好利,素有惡名,卻得慶忌之寵信。我越國若能以重金遺伯噽,讓其從旁美言,想來定可事半功倍!”

“善。”

允常終於認同鹿鳴的主張。

的確,戰事若是相持不下,對於吳越兩國都不是好事。

吳國還好說,只是一部分兵力要陷於越地,隨時防備越人進犯,可能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越國這裡,可是真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死纏爛打,只為跟吳人同歸於盡。

但,常年如此,越國估計也是遭不住的。

為此,允常只能趁著自己麾下還有可戰之兵,有些談判的籌碼的時候,向吳國求和。

他可不想一直處於窮山惡水之間,做一個流亡在外,居無定所的越王!

……

此時,慶忌還不知道允常準備再一次求和的事情。

慶忌正在會稽山的禹王陵,舉行一場隆重的祭祀典禮。

會稽因會稽山得名。

相傳夏禹時即有會稽山之名,會稽即會計之意。

會稽山原名是茅山,因為當年的大禹巡遊南方,在那裡會盟江南諸侯,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所以更名茅山曰會稽。

而越國處在東南揚州之地,其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是大禹的直系後裔中的一支。

越國與杞國、繒國、褒國等皆為大禹後裔子孫所分封。

所以,越國的國君,實際上都承擔著祭祀及守衛禹王陵的任務。

“嗚嗚——嗚嗚——嗚嗚……”

悠揚而又充滿肅穆之感的號角聲,嘹亮整個會稽山。

吳國宿衛們所使用的號角,與一般戰爭時期所使用的號角有所不同。

這種號角以竹木,皮革,銅角,螺角盡心打造而成,而非普通的獸角。

這樣的號角屬於國君出行時的儀仗所用,約莫一人高的長度,七尺有餘,需兩名宿衛一前一後,一個肩上扛著,一個後邊吹響。

號角聲響起之後,身穿冕服,頭戴平天冠的慶忌,便在一眾宿衛大臣的簇擁下,亦步亦趨的下了戎車,徑直登上祭臺。

慶忌這一回可是嚴格按照周禮的典章制度來辦的。

國君的冕服不能亂用,所以夏代出現了君王祭祀用的冕服,商代可能已經擁有冕服制度,至周代定製規範、完善。

冕服等級從高到低分為六種,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數量、長度與衣、裳上裝飾的“章紋”種類、個數等內容相區別。

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紅色下裳,即所謂的玄衣纁裳!

而慶忌穿的是鷩冕。

這種冕服是王祭先公、饗射所用,配七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華蟲、火、宗彝三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七章。

大禹不是吳國的先君,更非慶忌的老祖宗,但架不住大禹治水有功,千百年來,深受世人愛戴。

慶忌這樣祭祀大禹,其實是沒毛病的。

“奏樂——”

當慶忌站在祭臺之上,神色肅穆的時候,負責主持祭祀大典的典客伯噽就一聲宣號。

早已經準備就緒的樂師,立馬演奏手中的樂器,擊缶的擊缶,敲編鐘的敲編鐘,鼓瑟吹笙,各種樂器都在傾瀉著美妙的音符。

“起舞——”

祭臺之下,身著水袖的舞姬頓時出列,配合著音樂,舞動腰肢,一顰一笑之間,都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