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0章 有巢氏之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0章 有巢氏之民

慶忌率領吳軍主力,三日之內,便佔領舒地。

舒地,有舒、舒蓼、舒庸、舒鳩、舒龍、舒龏、舒鮑、宗、巢九座城邑,外加一個被包圍在其中的桐邑(桐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慶忌深知群舒朝吳暮楚的一貫作風,所以一進入舒地,他就分兵到群舒的各個城邑,先禮後兵,向其地的楚國封君發出勸降書後,對方開城獻降,吳軍都能順利入城,宣示吳國對於此城邑的所有權。

吳軍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抵抗,群舒盡皆望風披靡!

楚國在群舒派遣的少許官吏、軍隊,也被吳軍生擒活捉,關入牢中看押起來。

所以說,吳軍不費一兵一卒,就已經取下舒地九城與桐邑。

甚至於在吳軍還未抵達的時候,如桐、舒鳩、舒龍等城邑,其封君都立馬開啟城門,拿出大量的酒肉,以犒賞三軍,一副喜迎王師的模樣。

群舒的封君這般盛情,著實是讓人卻之不恭!

這讓慶忌也很尷尬。

群舒的封君擺出這樣“任君採劼”的姿態,著實使慶忌難為情。

他有心完全取締群舒的封地,讓舒地完全歸於吳國治下,但是群舒的封君這般熱情,慶忌又如何能“痛下殺手”?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難辦,實在難辦!

“寡君參見吳王!吳王萬年!”

此時,慶忌正在巢邑的城門口,接受巢君的朝拜。

“巢君不必多禮。”

頂盔摜甲的慶忌,緩緩的走下戎車,將獻上邑守之印璽的巢君攙扶起來,隨後手牽著手,一起進入巢邑。

跟國君並行,且一起挽著胳膊走路,對於臣子那是莫大的殊榮。

故而,巢君有些受寵若驚。

治粟內史范蠡、將軍胥門巢、熊子丹等人則是跟隨在慶忌的身後,不緊不慢的環視一週,看著附近熱鬧的景象。

“那是吳王!”

“嘿!長得可真英武!”

“何止英武?某聽聞吳王有萬夫不當之勇,有折熊扼虎,鬥豹搏貆之神力!”

“那豈非神人也?”

“何止神人?吳王文武兼備,據說有上古賢君之遺風,常常折節下士,與卿大夫同席而膳,十分的平易近人,猶如上古時期的堯舜!”

看見慶忌與巢君挽著胳膊一起向前走的情景,道路兩側,夾道歡迎的巢邑黎庶頓時不勝唏噓。

作為一個降君,慶忌都能給予這般殊榮,可想而知慶忌的折節下士之名,是名不虛傳的。

這樣的君主,有上古賢君之風,可媲美堯舜禹,至少在巢邑黎庶的心目中,慶忌就是如此這般。

他們就好似後世的腦殘粉一般,瘋狂的高呼著“吳王”的名號,若非有披堅執銳的吳軍士卒負責維持秩序,擋住靠近的人,恐怕整個街道都少不得一陣騷亂。

而在慶忌的身後,則是數以千計的吳軍將士。

他們身上穿著清一色的緋紅色戰衣,著盔甲,手中都拿著長戈或長戟,揹負弓箭,雄赳赳,氣昂昂,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面容肅穆,直視前方。

一股肅殺之氣,就油然而生!

這樣的精氣神,可不是巢邑的守軍所能比擬的。

四周的巢邑黎庶見狀,更是感慨不已。

“有此王師,吳王何愁不破楚國乎?”

“吳國兵強馬壯,當真不一般。幸而君上早早的開城獻降,若不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耶?”

“吳王萬年!吳國萬年!”

附近的巢邑黎庶,連忙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臘肉、雞蛋、瓜果蔬菜等等,都裝在籃子裡,想塞到經過的吳軍將士手中。

這樣的熱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吳軍是凱旋歸來,回到了自己的都城,被吳國的黎庶這般擁護愛戴!

好在,一連征服了這麼多個不抵抗的城邑,吳軍將士對於這種情況,已然“麻木”。

這些巢邑的黎庶,是立馬就將自己當做吳人看待的。

對於這些遠道而來的吳軍將士,更是“軍民魚水情”,好似吳軍不是侵略者,而是來拯救自己脫離苦海的正義之師!

看到如此情景,慶忌亦是有些啼笑皆非。

“巢君,寡人聞之,上古之世,人少而禽獸眾,人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

“大江以西,名‘巢’者甚眾,卻是不知汝巢邑,可與有巢氏相關?”

為避免冷場,慶忌主動跟巢君攀談起來。

實際上,這也是慶忌十分好奇的問題!

那個傳說中,傳承了幾十萬年的古巢國,當真存在嗎?

前世作為歷史發燒友的慶忌,著實好奇得很。

巢君聞言,臉上不可避免的出現一抹傲然之色,躬身道:“吳王,實不相瞞,寡君之巢邑,正是昔日有巢國之分支也。寡君,亦是巢皇(有巢氏)之苗裔!”

巢君一個勁兒的往自己臉上貼金。

不過,在這個注重於貴族血統的春秋時代,巢君的行為十分正常。

如慶忌一般,祖先往上可追溯到黃帝,在這之前,有些縹緲,更何況是幾十萬年前的古人?

說不定,慶忌與巢君數萬年前還是一家人!

“願聞其詳。”

慶忌求知若渴。

這極大的滿足了巢君的虛榮心,於是他娓娓道來。

“吳王,我有巢氏,發源於巢湖,自大江以東往北,囊括諸多山川河澤,而早在軒轅黃帝以前,寡君的祖先,有巢氏就已經組建一個強大的部落,甚至已經建國,稱‘巢皇’,只是迄今以不可考證。”

巢君嘆氣道:“禹帝時,曾封我有巢氏之後建立巢國。但,當時的巢國有十幾個,互不統屬,寡君之國也,號南巢,不為禹帝所認同。”

不被天下共主所認同的國家,就是蠻夷,難怪巢君會這般失落。

“至成湯滅夏,夏桀王被流放於我巢地,商朝敕封我巢國子爵,得以不為蠻夷之方國也。”

說起先祖的光輝事蹟,巢君眉飛色舞,可是想起這近百年來衰落的巢國,巢君又何嘗不痛心疾首?

有巢氏部落是華夏最早形成而堪稱第一的氏族部落。

這個部落早期一直生息於巢湖流域及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