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3章 十年磨一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3章 十年磨一劍

對於齊侯的態度,田乞亦是對慶忌坦然相告。

何以也?

因為田乞知曉,現在能幫助自己“代齊”,位列諸侯的,正是慶忌,正是吳國!

既然韓、趙、魏、範、智、中行六家可以分晉,何以田氏不可代齊?

“吳王,有賴於吳王你的幫助,在下得以位列齊國之相邦,輔弼國政。”

田乞低眉順眼的說道:“這些年來,在下利益國相之權,暗中培養田氏的勢力,同時徵收齊民的賦稅時用小鬥收進,貸給齊民糧食時用大斗貸出,對國人施行陰德……”

“在齊國,我田氏已經是一家獨大,國氏、高氏都莫能比之。”

“在下以為,田氏代齊的箴言,可以實現。時機已然成熟,不知道吳王可否助田氏一臂之力?”

“若事成之後,田氏一定世代朝吳,以吳國為主,互通有無。”

聞言,慶忌的嘴角噙著一抹澹然的笑意,說道:“田相,你當真以為,時機已然成熟?”

“這……”

田乞硬著頭皮說道:“吳王,田氏即便現在不能代齊,也可更進一步。”

慶忌瞥了一眼田乞,緩聲道:“齊國呂氏公族,享國祚五百餘年,深入人心。汝田氏,固然自田敬仲(田完)那一代起,六代人兢兢業業,終於得讓田氏成為齊國第一大族,且而今深得齊國民心。”

“然,機會只有一次。田相的確以為時機已經成熟?”

“……”

田乞沉默了。

齊國的境況,跟晉國有所不同。

因為“曲沃代翼”之事,晉國在晉獻公的時候,大肆屠戮公族旁支子弟,即桓莊之族,致使公室衰微,以至於後來晉侯的大權旁落,六卿專政。

齊國則不一樣。

齊國的公族勢力雖不甚強大,但齊侯(齊景公)仍舊是執掌大權的國君,有齊侯在,田乞怎敢造次?

田氏何以代齊?

從田完至齊當了工正,到田桓子侍齊莊公而得寵,此間經歷了整整一百二十二年之久。

呂氏經歷了齊桓公、無詭、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頃公、靈公、莊公九代國君。

而田氏經歷了陳完、田孟夷、田閔孟莊、田文子須無、田桓子無宇五代。

從田桓子開始,田氏施行私政,與齊侯爭取民心。

現在的齊侯杵臼是個奢侈之君,特別到了晚年更是好治宮室,聚狗馬,喜奢侈而厚賦重刑。

公室倉廩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爛,生了蟲子,底層的黎庶卻生活無著,餓殍載道,勞役不止,抗爭的國人被鎮壓,遭到砍腳的人不知多少。

以至於,齊國已經出現了“國之諸市,屨賤踴貴”的異常現象。

遇到災情,齊侯也不去賑濟。

在田乞的父親田桓子那一代,便適應形勢施行私政。

他將齊國的量制由四進位制(即四升為豆,四豆為區,四區為釜,十釜為鍾)改為五進位制,向黎庶借貸糧時用新制,而還貸時用舊制。

田氏施恩德於國人,齊侯杵臼不加禁止。

因此,田氏得到了齊國黎庶的擁護和愛戴。

國人心向田氏,歸向田氏,田氏家族日益強大……

不過,要知道齊國的公族勢力,也是不弱。

齊國公族呂氏依靠的力量主要是高氏、國氏兩家,國、高兩家與呂氏同出於姜姓,皆為齊太公之後,呂氏旁支。

在齊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高氏、國氏世代為齊國上卿,天子所任命,齊國形成呂氏、高氏、國氏三家共保姜姓社稷的局面!

慶忌意味深長的看著田乞,笑道:“田相,十年磨一劍。”

“汝田氏,自田敬仲起,六代人一百多年的時間,都在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田氏磨礪寶劍久矣,然揮劍只能有一次!”

“請田相好自為之。寡人不得不奉勸你一句,若無十足把握,還請田相繼續忍耐,繼續磨劍,以待一朝舉事,一戰成功。”

“……”

田乞又沉默了下來。

田氏代齊,可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十年磨一劍?

不!

這把“劍”,田氏磨礪了整整一百多年。

不過慶忌所言不虛。

田氏揮劍的機會,只有一次,一旦不能成功取代齊國呂氏,使田氏代齊,田氏必然會被剷除掉……

“多謝吳王提醒。”

田乞喟然長嘆,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是在下魔怔了。”

聞言,慶忌擺了擺手,說道:“田相,對於田氏代齊之事,寡人未嘗不可幫忙,使田氏如晉國六卿一般,位列諸侯。”

田氏代齊嗎?

這是慶忌喜聞樂見的事情。

當然,慶忌必然不會使田氏代齊的過程,太過順利,說不定到時候吳國還要橫插一腳,讓齊國大亂,內戰不止,以便於吳國謀求更大的利益。

田乞見到晉國六卿都能位列諸侯,野心勃勃的他,自然是不甘心落於人後。

對於田乞迫切的心情,慶忌也能理解。

但,這絕不是慶忌直接干涉齊國內政的理由!

他這個諸侯霸主,現在要做的,可不單純的是協調各方,讓天下諸侯都順從自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有可能,慶忌為何不能掃滅諸侯,一統天下?

……

田乞離開後,慶忌又在釣魚臺接見了御史大夫范蠡,以及大行令陽虎,御史中丞伯噽。

這三個人,慶忌都分別給予了他們不一樣的任務。

范蠡負責代表慶忌與周王室會談,均衡各方,確保吳國的權益。

伯噽負責代表慶忌跟秦伯、燕侯會談,商議謀定中原,“尊王攘夷”之大計,順便使秦、燕兩國加強與吳國在貿易上的往來,互通有無。

陽虎則是負責代表慶忌,與中山君會談……

“陽虎,中山君那邊,可有什麼要求?”

慶忌提著魚竿,放一條鯉魚到竹簍裡後,瞥了一眼坐在身後的陽虎詢問道。

“回稟大王,中山君那邊承諾,若中山國得以位列諸侯,得到吳國在軍事上的援助,必當獻於吳國良馬一千匹,牛一千頭,羊三千只,並且與我吳國建立貿易往來。”

陽虎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另外,中山君想用這些牲畜,與我吳國交易戎車、絲綢、茶葉、鹽巴,還有一些武器盔甲,並讓吳國派遣將士,前往中山國傳授戰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