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5章 愚民,開啟民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5章 愚民,開啟民智

誠如季札所言,古往今來,人們心中最大的願景,莫過於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現在的吳國,已經能辦到勞有所得,住有所居。

剩下的,則是還有待商榷。

離開延陵後,慶忌一行人返回都城金陵。

在翌日的大朝會上,慶忌開始頒佈了一系列的詔令。

“傳寡人詔令,自即日起,金陵設立惠民藥局,陳緩(扁鵲)為局督,與太醫院所有御醫,制定藥材價格以及診金多少之事。”

慶忌環視一週,將目光放在了太醫令扁鵲的身上,道:“所有診金、藥材,必須低於市場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甚至是更低。”

“惠民藥局先在金陵試點,若效果尚可,半年後,逐步向全國推廣。務必於辦到每個縣,至少一處惠民藥局!”

“大王聖明!”

群臣都跟著山呼海嘯的恭維道。

慶忌終究是沒有採納,季札之前提議的“藥坊官營”。

為何?

成本太高,會擠壓其餘醫者、藥坊的生存空間且不說,關鍵是那樣一來,藥坊官營之政,註定是不能長久的。

給吳國增加的負擔太大!

慶忌心裡琢磨著,倘若吳國日後一統天下,不需要別的方面太多開支,甚至能做到全民醫療全免……

但是,現在慶忌只好透過惠民藥局的方式,跟吳國境內的醫者、藥坊打一場價格戰。

若是他們都不跟著降低價格,則註定會被市場所淘汰。

“大王,這惠民藥局,不知從何處撥款?”

治粟內史曾點頗為疑惑的詢問道。

“前期是國庫撥款。”

慶忌緩聲道:“國庫撥款,使各地的惠民藥局興建起來,維持正常運轉後,凡醫者診金,藥材之用等,盡皆由當地官府負責。”

“諾。”

吳國現在有二百多個縣,一個縣至少一兩處惠民藥局,著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不過,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樣的惠民政策,亦是無可厚非的!

慶忌又道:“我吳國有不少鰥寡孤獨的老人,未得善待。”

“寡人之意,設立養濟院,使孤寡老人能夠在養濟院中得以安享晚年。”

“一個郡,至少設立一處養濟院,同樣是國庫前期撥款,維持正常運轉之後,由所在之郡負責接手。”

“養濟院之事,由被離負責。”

“臣,謹遵王命!”

少府被離連忙答應下來。

“尊老愛幼,是我華夏的傳統美德,斷不可失。不止是孤寡老人!”

慶忌朗聲道:“為使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寡人決定,民年六十五以上者,許令一子侍養,免其差役。”

“對老者,一年贈其布二匹,錢一千二百文,糧米十石。”

“若有主動贍養老人者,賞賜如上例!”

“大王聖明!”

群臣都表示毫無異議。

惠民藥局也好,養濟院也罷,都是針對民生的福利政策,他們如何能反對?

以吳國而今的富裕,的確沒必要摳摳搜搜的。

吳國的確是一個尊老愛幼的國家。

孤寡老人,有養濟院贍養。

若是孤兒,則是會有官府專門養育,收入軍營當中,作為儲備兵員而存在……

現在,隨著慶忌所頒佈的這一道政令,民間的老人不只是有人贍養,還有專門的養老金!

既然要施恩於民,慶忌何不做得徹底一些?

“二三子。”

慶忌環視一週,看著陛臺之下的一眾公卿大夫,緩聲道:“這兩年,我吳國的新生兒相比往年較少,原因何在?”

“寡人想過,鼓勵之資,仍不足備也!”

“吳國原本沒有口賦一項,是當年為了增益國庫收入,維繫前方戰事及民生而添置的。”

“而今國庫充盈,為鼓勵生育,寡人決意,取消口賦,凡十四歲以下之少年幼兒,皆不必收取口賦!”

要知道,之前吳國三歲到十四歲的少年兒童,是要被收取二十錢的口賦的。

不多,但勝在新生兒的數量夠大!

這“算賦”,則是十五歲到五十六歲的人頭稅,一般收一百二十錢。

一年時間,僅口賦一項,為國庫增加的收入,便是大概七千三百八十九萬錢……

頓了一下,慶忌又道:“另外,國人生兒育女,應多多益善。”

“生一子或一女,一年賞布二匹,錢一千文;生二子或二女,一年賞布四匹,錢二千文。以此類推!”

慶忌為了鼓勵黎庶生兒育女,也是不惜血本的。

早在變法之初,吳國就曾明令黎庶:凡我吳人,生育一子,可獎勵美酒二壇,犬一隻,生育一女,則獎勵美酒二壇,豚(豬)一頭。以示慰問!

在孕婦分娩之時,派醫者接生,助其順產。

而今,在這一基礎上,慶忌還要賞錢賜布!

超生?

不怕!

國家幫著養!

生得越多越好。

這樣的福利政策,不可謂不豐厚。

生的兒女越多,獎勵就越發的豐厚,根本不必擔心養不起。

而在關於是否開啟民智的問題上,慶忌是絕口不提。

即便慶忌拿出來跟群臣商量,估計都難以得到眾人的認同。

為何?

因為現在開啟民智,根本不合時宜。

如戰國時期的商鞅,曾有五個愚民政策——

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

何為“壹民”?

統一思想!

何為“弱民”?

國強民弱,治國之道,務在弱民。

何為“疲民”?

為民尋事,疲於奔命,使民無瑕顧及他事。

何為“辱民”?

一是無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檢舉揭發,終日生活於恐懼氛圍中。

何為“貧民”?

除了生活必須,剝奪餘銀餘財(即通貨膨脹或狂印鈔票)。

總結來說,人窮志短!

五者若不靈,殺之……

慶忌不會做得那麼過分,但還是認為商鞅的愚民政策,的確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那樣的秦國,註定是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一切都要為軍事所服務(軍guo主義)。

吳國則不然。

慶忌所考慮到的,開啟民智有利有弊,但是對於慶忌,對於吳國王族而言,絕對是弊大於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

慶忌可不敢保證,自己的後世之君一旦出現昏庸無道之輩,是否會被吳國培養出來的讀書人推翻……

所以,私心作祟之下,慶忌才會對吳國開啟民智之事,置若罔聞。

即便他知道這麼做,也無法保證吳國王族,自己的子孫後代可以萬世一系,都必須要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