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23章 滅趙之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23章 滅趙之議

“報——”

祁縣。

此時的慶忌,已經接到齊、宋、魯、衛、燕五國準備聯軍一起救趙的情報,正在思索對策的時候,忽然一名小校急匆匆的進來稟告。

“大王,斥候來報,長平方向的趙軍正在朝著祁縣這邊而來,確定是趙軍主力!已經距離祁縣不過三十裡!”

“傳令,擊鼓聚兵!”

“諾!”

事不宜遲。

慶忌可以猜到,長平的趙軍一定是在糧草告罄,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這才選擇冒險突圍的。

而趙軍撤退的方向,毫無疑問是晉陽。

趙軍的必經之路,就是祁縣。

誠然,吳軍經歷了連番大戰,人困馬乏,但趙軍又何嘗不是?

長途奔波的趙軍,在體力上,未必比吳軍好多少。

“冬!冬!冬!”

伴隨著沉悶而又充滿肅殺之氣的戰鼓聲。

祁縣城內外,不論是在做著什麼事情的吳軍將士,都紛紛集結起來,組成若干個方陣,等候慶忌下達命令。

由於事發倉促,慶忌來不及思索對策。

不過,慶忌能猜到趙軍這樣孤注一擲,一定是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

為完全擊潰甚至是殲滅趙軍主力,慶忌不得不考慮,先阻擊趙軍,等伍子胥率領吳軍的主力幹到之後,再以合圍之勢,將他們一舉殲滅。

“吳章。”

“兒臣在!”

“命你領一萬步騎,趕往板山,務必阻擊趙軍,越久越好!”

“諾!”

“胥門巢。”

“臣在!”

“命你領一萬步騎,趕往白霧嶺,務必阻擊趙軍,越久越好!”

“諾!”

公子章與胥門巢領命而去後,慶忌又環視一週,看著在場的吳軍將領們,大手一揮道:“其餘各部,隨寡人奔赴汾水之野,若有逃散之趙軍,將他們全部格殺,或驅趕到河裡!”

“諾!”

這是一場阻擊戰,而非殲滅戰。

由於事發倉促,吳軍來不及在祁縣構築營壘阻擊,只能用殲滅的方式阻擊趙軍了。

等伍子胥率兵趕到,被包了餃子的趙軍,一定會全軍覆沒。

……

“殺!”

經過一天一夜的鏖戰之後,部分趙軍從祁縣殺出了包圍圈,但是更多的趙軍將士,卻是滯留在了這裡。

等伍子胥率軍趕到,腹背受敵,而且是飢腸轆轆狀態的趙軍,終於無法抵抗,被逐一消滅。

要麼投降,要麼戰死。

能真正逃出去的趙兵,少之又少。

此役,吳軍斬首五萬,俘虜二萬多人,這還不包括之前在長平陣亡的趙軍。

趙無恤狼狽的殺出重圍,逃回晉陽城的時候,身邊就只剩下千餘騎兵。

其餘的趙軍將士,不是被吳軍斬殺,就是被俘虜,或者是失蹤了,不知去向。

慶忌暗暗盤算了一下,自吳趙大戰以來,迄今為止,三個多月的時間,在長平、祁縣爆發的戰事,吳軍共計斬首趙軍(中山軍不算)十四萬,俘虜三萬人。

這般慘烈的戰爭,著實是慶忌始料未及的。

吳軍這邊,死傷也是非常慘重。

輕重傷者不計,吳軍陣亡將士多達六萬人。

這種觸目驚心的傷亡資料,讓慶忌看著都有些難受。

這可不是打遊戲,遊戲裡的士兵死了還能復活。

這一戰過後,趙國已經被徹底打殘,就連韓魏兩國都不如了。

“兵發晉陽城!”

祁縣之戰後,慶忌又下達了進攻晉陽城的號令,甚至都沒有給吳軍任何的休整、喘息之機。

如歷史上的秦趙兩國長平之戰一樣,趙國四十五萬人馬全部被斬盡殺絕,秦軍也折損過半。

白起當時建議秦昭襄王挾大勝之勢攻取邯鄲,徹底滅了趙國。

但是,相邦范雎嫉賢妒能,認為白起滅趙之後,功勞會在自己之上,於是勸諫秦昭襄王跟趙國議和,停止進兵。

於是秦國錯失了滅趙的良機。

當秦昭襄王反應過來,再次下令攻打邯鄲的時候,白起拒不從命,最終被賜死,秦國也吃了邯鄲之戰的失敗……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秦昭襄王作為一代雄主,雄才偉略,當時考慮到的可能是秦國也無以為繼,再加上列國還在一邊虎視眈眈,所以不敢立刻發兵攻打邯鄲。

現在換做慶忌,則是沒有這種顧慮。

他已經知道齊、魯、宋、衛、燕五國正在組織聯軍,打算一起出兵救趙。

但,那又如何?

他們敢來,慶忌就能連他們一塊兒打!

……

趙國都城,晉陽。

此時在議政大殿之內,一片鴉雀無聲。

死一般的寂靜。

趙國的君臣都是愁雲慘澹之色!

哪怕是坐在陛臺之上的趙鞅,都無計可施。

趙鞅那些足智多謀的大臣們,也默不作聲了。

趙無恤咬了咬牙,出列道:“君父,兒臣聽聞齊、魯、宋、衛、燕五國準備出兵救趙,會於朝歌。”

“若我趙國能在晉陽城堅守一個月,想必一定能等到援軍趕來,而後反敗為勝。”

“最不濟,吳王慶忌失了膽氣,不敢與列國開戰,也會選擇跟我趙國議和,息事寧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聞言,趙鞅搖搖頭,說道:“無恤,你不必寬慰寡人。”

“事到如今,晉陽城陷落,已成定局。”

“十萬吳軍圍困晉陽城,而我城內,可戰之兵不過五千。即便是臨時徵召黎庶守城,又有何益?”

“青壯庶民,盡皆戰死或被吳軍俘虜,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

“對晉陽城,吳軍能一鼓而下,我趙國又何來堅守國都一月之說?”

“……”

趙無恤沉默了。

就連趙鞅都無能為力,這般沮喪,難道趙國真的要就此滅亡了嗎?

這時,相邦郵無恤出列道:“國君,臣以為,既然無法抵抗,我趙國應該派人向吳王求和。不論吳王開出怎樣苛刻的條件,我趙國都應當允諾!”

“若能存國,則希望還在。若趙國就此滅亡,則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請國君三思!”

聽到這話,趙鞅幽幽地嘆了口氣,道:“吳人若能接受我趙國求和,又何至於此?”

“或許,在一開始吳國只是想弱我趙國,如之前弱韓魏兩國一般。”

“但,長平、祁縣的輪番大戰,我趙國已然是兵丁凋零,不堪一戰,於吳師而言,彈指可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