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32章 伯噽棄吳投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32章 伯噽棄吳投齊

這一個月來,咸陽那邊也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譬如,范蠡的家卷差點遭到不明人士劫持。

幸好把守城關的吳軍將士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一番盤問之下,將他們全部扣押了下來,這才免去了范蠡家卷可能遭遇的不測之事。

此時的慶忌,正在跟孫武、伍子胥、田穰苴等吳軍大將,商議著將決戰的地點定在那裡比較合適。

“大王,現在聯軍也不敢貿然發起進攻。我軍有四十萬之眾,聯軍也超過六十萬人馬,敵我兩軍之兵過百萬人,這是前所未有的大戰。”

孫武皺著眉頭道:“若把決戰的地點放在開闊地帶,雖有利於我大吳鐵騎縱橫馳騁,卻不容易一戰而下。”

“經久不絕的廝殺,也不利於士氣。”

“若可挫一挫聯軍銳氣,導致諸侯眼看著損兵折將,無利可圖,則諸侯之師必退,我大吳眼前的危局,也能迎刃而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聞言,慶忌搖搖頭道:“孫武,寡人不想打擊潰戰。寡人要打的,是殲滅戰。”

“這一戰要是我吳國勝了,最多三五年,寡人必可掃滅列國,一統天下!”

這可不是一句虛言。

齊、魯、宋、衛、燕五國聯軍數十萬人馬,要是全軍覆沒的話。

不,哪怕只是折損一半,都足以使五國元氣大傷,會極大的減少吳國在大一統戰爭中的阻力。

“大王,若是擊潰戰,臣建議把戰場放在熒澤一帶。若是殲滅戰,還是要尋一處狹窄地形,把聯軍放進去,誘敵深入之後,再全軍出擊,把敵軍全部消滅在其中。”

孫武想了一下,而後指著沙盤之上,距離鄴城甚遠的“黎山”,道:“洹水之畔,有一處黎山以及公雞嶺,兩處山嶺環繞,北邊是洹水,三面呈現狹隘地形。”

“雖然不利於鐵騎縱橫,卻是伏擊的最理想之地。”

慶忌皺著眉頭道:“現在,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將敵軍引入黎山、公雞嶺。”

“……”

眾將都沉默了下來。

五國聯軍當中,不乏有識之士,將帥之才,不可能蠢到自己掉入吳軍挖好的陷阱當中。

田穰苴進言道:“大王,不如讓臣領著前軍與聯軍一戰,詐敗之後,再將敵軍引入包圍圈,伺機殲滅。”

“不妥。”

慶忌搖搖頭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聯軍諸將,對你們都太過熟悉,對我吳軍的戰法頗為瞭解,這樣的詐敗之計,聯軍多半不會上當。”

“即便聯軍真的上當,也不敢派出太多兵馬追擊。”

“如此一來,我軍就浪費了一次絕佳的殲敵機會。”

這才是令眾人最頭疼的地方。

尤其是慶忌要求打的是殲滅戰。

這時,慶忌忽然靈機一動,道:“寡人有一計,應該可行。”

“洹水一線,已經成為敵我兩軍要爭奪的地方。”

“這是形勝之地,而今已在我軍的控制之下。然,這只是我吳軍的前哨基地,並不具備讓敵軍非要攻取不可的條件。”

“為吸引敵軍進犯,寡人之意,是在黎山、公雞嶺設糧倉,同時不置重兵,把其中一處陣地讓給敵軍。”

聞言,伍子胥皺著眉頭詢問道:“大王,這是否過於冒險?”

“失去一個陣地,無足輕重,我軍還可重新奪回來。”

“可是,敵軍如何信以為真?難道大王真的要在黎山或者公雞嶺囤糧,把陣地與糧食都讓給敵軍?”

慶忌點了點頭道:“小不忍則亂大謀。”

“田穰苴。”

“臣在!”

“你即刻領兵五萬,進駐黎山,構築糧倉、營壘,務必大張旗鼓,儘量使敵軍的斥候看見。”

“諾!”

“勾踐。”

“臣在!”

“你即刻領兵三萬,進駐金雞嶺,構築糧倉、營壘,不得延誤。”

“諾!”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了伍子胥的身上,道:“伍員。”

“臣在!”

“你領十萬步騎,駐紮到洹水北岸,沿岸構築營壘工事,以備不測。”

“諾!”

慶忌想了一下,環視一週,最後意味深長的道:“所有人各自退下,伯噽……你留下。”

“諾!”

……

三日後,一個遍體鱗傷,狼狽不堪的身影,出現在了聯軍營寨當中,面見齊王呂壬以及其餘四國的諸侯卿大夫。

“伯子,還真的是你?”

在場的列國君臣,對於伯噽都並不陌生。

畢竟,伯噽常年出使列國,跟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打過一些交道。

“你這是?”

眾人看著眼前的伯噽,都有些瞠目結舌,倍感不解。

只見伯噽全身上下都是傷疤,還溢著血液,額頭、脖子、後背、胸膛等等部位,都是鞭子抽打過的痕跡,這種傷勢不是一般的嚴重。

從伯噽疼得直抽冷氣的表情,就可見多麼痛苦了。

見到田恆發問的伯噽,咬牙切齒的道:“這都是拜慶忌所賜!”

“二三子,想我伯噽,為慶忌任勞任怨,窮極畢生之力,忠心耿耿,可謂是當牛做馬了!”

“他慶忌能滅越吞楚,威服諸侯,成就這一番不世之功業,我伯噽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但,他是如何對待我的?”

“太子恆最近在咸陽整肅吏治,查抄了不少大臣的家產,將他們及其家卷打入牢獄之中,我伯噽的妻兒也不能倖免於難!”

頓了一下,伯噽悲憤欲絕的道:“甚至於,太子恆還派人到前線向吳王慶忌告發了我的所作所為。”

“慶忌一怒之下,竟然要將我打入大牢,暫時監禁。”

“我一時氣不過,破口大罵了他幾句,可恨慶忌匹夫,居然絲毫不念及舊情,命人將我鞭笞一百,差點沒把我活活打死!”

“入獄之後,我幸而有親信搭救,這才逃出了鄴縣,一路投奔到朝歌,還請齊王接納。”

“伯噽願棄暗投明,為齊王效犬馬之勞!”

一聽這話,包括呂壬在內,在座的諸侯卿大夫們,都不由得心生疑慮。

這伯噽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大才。

同樣的,伯噽也是一個奸臣,貪財之人。

伯噽貪財,常常收受賄賂的事情,這在列國當中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現在東窗事發,會被慶忌嚴懲不貸,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為何偏偏是這種情況下?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慶忌要懲治作為軍中大將的伯噽,難道就不怕鬧出亂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