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4章 有傷天和,必遭天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84章 有傷天和,必遭天譴

田穰苴花了半年時間,都沒有徹底平定中山國,這讓慶忌倍感不滿。

誠然,慶忌知道中山國桀驁不馴,那裡的地形又複雜,不好對付,但是十多萬吳軍連區區一個中山國都不能平定,這讓慶忌如何能滿意?

慶忌都已經在籌劃自己的稱帝大典了!

“大王,這大一統的最後一戰,請讓臣代左司馬效勞!”

伍子胥主動請纓。

“伍員,你可有平定中山國之策?”

慶忌詢問道。

“有!”

伍子胥正色道:“為徹底平定中山國,實現我大吳統一大業。”

“臣以為,在於一個‘狠’字。對於中山發生的戰事,臣略有所知,中山戎蠻橫,又憑藉著太行山的複雜地形,與我吳軍斡旋。”

“哪怕是待在城邑之內,我吳軍將士都不得安生,時常遭受中山人的侵害。”

“中山國全民皆兵,老弱婦孺皆有同仇敵愾之心,所以在那裡,他們將吳軍視作仇寇,常常暴起殺人,致使中山的戰事一直得不到多少進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頓了一下,伍子胥又道:“若大王以臣為大將,臣到任後,對那些桀驁不馴,敢於反抗的逆賊,即便是老弱婦孺也罷,盡可屠戮。”

“殺光、燒光、搶光。對付躲到深山老林中打游擊的中山戎,臣也當放火燒山,把他們燻出來。”

“實在不行,乾脆在河裡投毒,讓他們中毒而死。”

“以這樣的戰法,臣就不信,還滅不了中山戎!”

“嘶!”

聽到這話,群臣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倍感震驚。

就連慶忌都有些瞠目結舌了。

伍子胥不愧是一個狠人,夠狠。

不過,也只有伍子胥這種人為大將,才能鬥得過中山人。

至於孫武、田穰苴,一時間鬥不過中山人,因為他們不夠狠絕。

歷史上滅過中山國的樂羊,也是一個狠人。

話說樂羊之子樂舒殺死翟璜之子翟靖,逃往中山國。

魏文侯派樂羊擔任主將出兵討伐中山國。

樂羊出兵後,由於敵強我弱,於是施行緩兵之計。

訊息傳來,朝中大譁,群臣誣告樂羊通敵。

那個時候,中山國君殺死樂舒,煮成肉羹送給樂羊。

樂羊為表忠心,於是坐在軍帳內端著肉羹吃了起來,一杯全部吃完。

隨後樂羊大敗中山軍,攻佔中山國。

孫武、田穰苴能跟樂羊一樣狠嗎?

不能。

伍子胥卻未必不可。

“大王,不可!”

左丞相孔丘立即出列道:“按照大司馬的戰法,有傷天和!”

“殺戮過甚,必遭天譴!中山國有數十萬人口,難道我吳國能將他們一一殺死嗎?”

“再者說,往河裡投毒,放火燒山,再對中山人燒殺搶掠,這以後讓我吳國如何治理中山之地?”

“我大吳乃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豈能違背道義做出此等觸怒上蒼之事?”

“請大王三思!”

“臣附議!”

太宰文種跟著出列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妨徐徐圖之,以懷柔政策感化中山人!”

“若能移民戍邊,將附近幾個郡的黎庶遷到中山地,再與民便利,長此以往,則中山人一定歸附。”

“如此,即便躲在深山裡的中山逆賊再想作亂,也只能望而興嘆。到了最後,他們一定會主動下山,與我大吳和平共處,再也不分彼此。”

聞言,還不等慶忌說話,伍子胥便冷笑一聲道:“太宰,若按照你的這一套方法,不知道何時能奏效?”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還是上百年?”

“這……”

伍子胥大手一揮道:“見效太慢,必有變數!”

“若無法消滅中山國的主力大軍,讓他們繼續盤踞在太行山一帶作亂,我大吳的一統天下,便不是真正的大一統,只是形式上的大一統!”

“若用我的這套方法,最多不過半年,中山國必然平定!”

一聽這話,文種哼了一聲道:“大司馬此言差矣。”

“你的方法見效快,但是有傷天和,必定招致天怒人怨。”

“屆時會死多少人?十萬?二十萬?還是五十萬?”

“你這分明是在坑害我吳國!為我吳國埋下禍根!”

聽到這話,伍子胥嗤笑道:“為我吳國之大一統,為了大王的畢生所願,我等的畢生所願,便是將中山人全部斬盡殺絕又如何?”

“……”

群臣都沉默了。

在他們看來,伍子胥是瘋了,居然有這種喪心病狂的想法。

中山人雖是戎狄出身,卻也是人,不是豬狗,怎能說殺就殺?

這樣留給吳國一個殘破不堪,滿目瘡痍的地方,真的好嗎?

“此事,容後再議!退朝!”

慶忌還是沒有做出決斷。

……

下了大朝會之後,正在滋德殿處理政務的慶忌,忽然被伍子胥求見。

“子胥,你還是想跟寡人說那樣平定中山國之策嗎?”

“正是。”

伍子胥跟慶忌對席而坐之後,並不否認。

閒來無事,又沒有旁人的情況下,慶忌與伍子胥就好似一對至交好友,刎頸之交的人一般,做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喝喝茶。

此時的慶忌,還為自己與伍子胥親手泡了一壺茶,並滿上茶杯。

面對伍子胥的請求,慶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抿了一口茶水之後,思索良久,終於皺著眉頭道:“子胥,孔丘說的沒錯,你的對策殺戮過甚,有傷天和,必遭天譴。你讓寡人於心何忍?”

“大王,為了你,為了我大吳的統一之業,臣願意做出犧牲!”

伍子胥朝著慶忌長身作了一揖,言辭很是誠懇。

有這樣的忠臣,慶忌怎能不感到高興?

但是,茲事體大。

天譴的事情玄之又玄,容不得慶忌不信。

歷史上,如白起坑殺了幾十萬的趙軍降卒,最後被賜死;如蒙恬築造長城,自稱“挖斷了大秦的龍脈”,最終被冤死。

如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時候,還自感有傷天和,認為會折壽……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現在,慶忌讓伍子胥去幹出這種有傷天和的事情,萬一伍子胥折壽,因而不得好死,豈不是會使慶忌內疚一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