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0章 三權分立,爵分十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00章 三權分立,爵分十等

曹恤現在是而立之年,才華橫溢,又善於言辭,當一個禮部尚書,的確是綽綽有餘的。

值得一提的是,曹恤是曹國宗室之後,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十八代孫。

叔振鐸受封陶丘,以國為姓,因此曹恤也是王室之後。

曹恤的祖父公子欣時(第十六世)、父公孫會皆以賢著稱,在吳國也都出任了一方郡守、郡丞。

曹恤早年為東郡郡守時,為人仁慈,尊貴富有,但卻不吝錢財,常施善舉,賙濟黎庶,因而深受黎庶的愛戴……

現在的曹恤,是禮部左侍郎,距離禮部尚書只有一步之遙了。

“陛下,臣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當年陪著陛下一起開創大一統事業的老臣,是死的死,走的走,老邁的老邁,陛下應該體恤更加老臣,給予他們恩寵。”

聞言,慶忌頗為不解的問道:“陽虎,難道朕沒有善待功臣,給予他們恩寵嗎?”

“有些話,臣之前不敢對陛下說起。只是,而今臣要辭官歸養,實在是不吐不快。”

陽虎低著頭道:“陛下對待老臣,的確是恩寵無比。”

“每當有老臣要辭官歸隱,回家頤養天年之時,陛下總是會賞賜一大批的良田、宅子、莊園、黃金、玉帛、絲綢之屬,不可計數,不知道能讓幾代人受益無窮,可坐吃山空。”

“然,這只是生前的榮寵。像臣一般,贏得生前身後名,身後的榮寵,陛下應該考慮一下……”

“你但說無妨。”

見到陽虎還在賣著關子,慶忌沒好氣的揮了揮手。

“陛下,如已故的孔丘、計然、伍子胥等人,陛下你都給予上等諡號,然,他們的爵位如何?君?我大吳諸位臣僚當中,又有幾人能得到君號?”

陽虎嘆氣道:“所以,臣請陛下考慮一下,是否讓二三子,得到爵位,以至於百年之後,可有公、侯、伯、子之諡號。”

爵位嗎?

慶忌這才恍然大悟。

的確,像陽虎這種愛慕虛榮的人,看重名利,也很是在乎身後之名的。

慶忌把自己的兒子們都封為藩王,世襲罔替,功臣們則是有的連爵位都沒有,所賜的食邑還不是世襲罔替。

這不是厚此薄彼嗎?

皇子們尊貴,是含著金勺子出生的,功臣們自然不敢跟皇子相提並論。

但是,身後之名他們很是在意。

如伍子胥一般,墓碑上,可上書“大吳大司馬武信君伍員之墓”。

大司馬是官職,武信君則是爵位。

吳國已經廢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實行郡縣制,出現了有別於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

這些新設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襲。

武將還好說,畢竟軍功爵位也是爵位。

有不世之功的文臣,諸如已故的季札、計然、孔丘等人,還被慶忌封了君。

但是,那些沒有資格,沒有足夠的功勞封君的文臣如何是好?

百年之後,他們連爵位都沒有,百年之後,墓碑上只能是以官職為字首,然後是“某某子”。

這公平嗎?

似乎有些不公平。

想到這裡,慶忌微微頷首道:“陽虎,你說的這些,朕會考慮的。”

“你辭官歸養之後,是留在金陵?還是回老家?”

聞言,陽虎想了一下,便道:“陛下,臣想回老家一趟,再折返金陵。不知道臣死後,是否有榮幸,陪葬於皇陵?”

“可。”

“多謝陛下!”

陽虎這才了無遺憾。

……

陽虎離開後,慶忌又派人將太子恆傳召到滋德殿,將評選功臣爵位之高低的事情,交給他辦理。

太子恆負責擬定人選,最後由慶忌裁決。

只是封號的話,慶忌並不在意。

但,功臣們很是在意。

“父皇,這評選爵位之事,標準為何?”

太子恆頗為不解的詢問道。

若是武將出身,以軍功爵位評選,倒是不難。

文臣的話,難度還不是一般的大。

“壓低一些。”

慶忌思索片刻後,道:“定爵製為十等,分別是:王、國公、郡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關內侯。”

“文臣的爵位不同於軍功爵,屬於另一套規章制度。”

“軍功爵只是左庶長,政績到位,也可封侯、伯等爵位,反之亦然。”

“以尚書令文種為例,可封伯爵。”

聞言,太子恆瞠目結舌的問道:“父皇,這文種為相多年,政績斐然,功勞那麼大,就只是一個伯爵,是否過低?”

“不低了。”

慶忌語重心長的道:“在我大吳,異姓者不可封王,最高等級的國公、郡公,那是留給死人的,屬於追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封侯爵?難比登天。我大吳的一些武將,軍功不到位,連封個關內侯都難。”

“那……武安君也是伯爵嗎?”

“不,孫武、田穰苴封侯爵,已故的伍子胥、計然等人,追封為國公。”

太子恆頗為遲疑的道:“父皇,兒臣還是認為不妥。文種畢竟是勞苦功高,又是群臣之首的尚書令,只封一個伯爵,還是差強人意……”

“隨你。”

慶忌搖搖頭道:“吳恆,他們的爵位封得太高,位極人臣,日後你拿什麼封賞他們?”

“這……”

太子恆沉默了。

國公、郡公都是追封死人的,相對來說,功臣們生前能得到最高的爵位就是“侯”。

功臣一旦封無可封,哪裡會有多大的動力?

只依靠食邑、良田、黃金這些東西嗎?

當然,這只是慶忌的一種規劃,日後太子恆當上了皇帝,未必不可改革一番,多設幾個爵位。

最終解釋權歸於皇帝。

……

三日後,慶忌就在朝堂上,宣佈了對功臣冊封的爵位。

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有相應的爵位。

文臣以政績而論,武將以軍功而論。

孫武,封山陽侯;田穰苴,封艾陵侯;文種,封宛侯;范蠡,封申侯;伯噽,封陶丘侯;曾點,封誠意伯;鄧析,封高陽伯;伍明,封焦侯;陽虎,譚伯……

已經逝世的計然、季札、伍子胥、孔丘、老子、晏嬰等人,也都被追封國公、郡公,以彰顯他們生前為吳國建立的功績。

說到底,國公也好,侯伯也罷,都是一種虛銜,只有相應的俸祿及其待遇,而不會有額外的封地或食邑。

不過,就這樣,也能使功臣們心滿意足了。

陽虎辭官歸隱後,慶忌又在朝中進行了一番人事調動。

三省,其實相當於三權分立了。

中書省掌管機要、釋出政令,這就是立法權。

門下省侍從皇帝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這就是司法權。

尚書省是大吳朝廷的最高政令機構,這就是行政權(執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