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溯流文藝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零一三章 漢芯一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零一三章 漢芯一號

兩天後,吉米跟錢伯斯兩人在滿意茶樓碰面了。

錢伯斯並不是第一次來到滿意茶樓,去年他有一次來到紐約,就在滿意茶樓喝過茶,只不過當時吉米不在,他一個人在這裡喝的。

現在滿意茶樓的生意不錯,不管是不是飯點都有不少人,不過二樓拐角靠窗的位置是吉米的專屬位置,並不對外開放,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沒有人。

看著二樓上了三四桌客人,錢伯斯非常感慨地說道,“你的茶樓甚至能夠盈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斷言,這家茶樓根本不能盈利,而且在他看來,吉米開這間茶樓的目的也不是盈利。只是沒想到,這才沒過多久,茶樓竟然已經能夠盈利了。

吉米笑著說道,“最近客人是太多了點,我準備把價格再提一提,特別是二樓的座位費,之前提價還是太保守了,曼哈頓的人民實在是有錢。”

錢伯斯開玩笑道,“要是再漲價的話,下次我過來都消費不起了。”

吉米哈哈一笑,“只要你想喝茶,滿意茶樓隨時對你敞開大門,你說來紐約出差,正事已經辦完了麼?”

“已經辦完了。”錢伯斯笑著回應。

事實上,他們兩個人都心知肚明,錢伯斯來紐約根本就沒有其他事情,就是專門來找吉米談華為的事情的。

兩人都知道,但是都心照不宣。

吉米笑呵呵地說道,“既然事情辦完了,那就好好在我這裡喝點茶,今年的新綠還沒上來,我讓人沏了點紅茶。不過今天傍晚我還有其他事情,不能陪你吃飯了,你要是不急的話,可以自己留在這裡吃,我讓後廚給你安排。”

錢伯斯擺擺手,“吃飯的事情就不用麻煩了,我五六點鐘的時候就要回去。其實關於華為的事情,我後來認真想了一下,也沒有那麼嚴重,雙方還是有商量餘地的。”

吉米說不能陪錢伯斯吃飯了,言外之意就是讓他有事快說不要繞彎子了,大家時間都寶貴,錢伯斯當然明白,所以就開門見山,說起華為了。

聽到錢伯斯這話,吉米點點頭,說道,“你能這樣想,當然是好事,訴訟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損耗,我們沒有必要把精力消耗在這件事情上面。華為那邊最近為了應訴,也是忙得焦頭爛額,一遍一遍地模擬跟論證。倒是也算是沒有白費功夫,論證的結果對他們還是有利的,而且華為最近要跟3合作,這意味著什麼,你應該清楚。不過就算最後華為能夠勝訴,對他們來說也未必是好事情,所以我認為啊,能和解的事情就儘量和解。”

其實關於訴訟這件事情,於東跟吉米兩個之間有不同意見。

吉米主張以和為貴,能不打官司就不打官司,以後說不定還能跟思科有合作的機會。但是於東認為,思科現在已經把華為當成戰略對手,想要和解難度很高,最後思科提出的和解條件華為這邊如果接受不了,肯定還是要打官司的。

現在他們的計劃就是讓吉米先來跟思科談和解的事情,如果不成,就只能應訴了。

其實吉米跟於東之所以出現意見分歧,是因為於東經歷過華為跟思科打官司而吉米沒有。

因為經歷過,所以於東知道,在這場官司中,雖然過程中華為非常艱苦,但是最終結果還是對他們有利的,思科的訴求不但沒有達成,反而經此一役讓華為在歐美名聲大噪。

但是吉米沒有經歷過,所以在吉米看來,這場官司華為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吉米信奉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有什麼風險能規避儘量規避。

……

吉米跟錢伯斯的交流還是有效果的,錢伯斯決定將起訴華為這件事情先放一放,趁著這個機會,雙方還談了幾個小合作。

到這個時候,吉米認為自己的策略已經成功了,華為的危機也已經解除了。

……

於東從鵬城回去之後,就去了上滬,因為在鵬城耽誤了幾天,他只能把上滬的行程縮減成原來的一半。

在原定的計劃裡面,於東要在上滬待六天,其中四天要走親戚,還有兩天要參加上滬新聞辦公室跟科委攢的一個活動。

現在因為鵬城的事情,他只能把走親戚的時間壓縮成兩天,參加活動的時間縮減成一天。

走了兩天的親戚就像是打完了一場大仗,雖然累的不行,但於東還是要去參加活動。

其實這個活動就是為於東組織的,最開始是上滬科委這邊先跟於東聯絡的,希望能夠在於東的家鄉組織一場科教類活動讓於東來參加,但是於東一直沒有時間,就沒應下來。

後來上滬新聞辦公室也發出邀請,而新聞辦公室這邊其實是想要幫上滬的幾家高校牽線,畢竟金陵的大學沾了深空公司不少光,讓上滬的各大高校看的非常眼饞。

於東畢竟是土生土長的上滬人,這種邀約他也不好一直往外推,所以就趁著今年回家走親戚的空檔把活動給參加了。

這次新聞辦公室跟科委一起組織的活動主題是走進高科技學科,除了辦公室、科委、教委的人,還有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

活動還沒開始的時候,新聞辦公室主任徐新給於東挨個介紹了今天來參加活動的人,介紹到最後,他特別隆重地介紹了一個叫陳進的年輕人。

說是年輕人,其實陳進也三十好幾歲了,六八年生人,跟於東是同年人,而且陳進也是91年本科畢業。

不過陳進從同濟大學畢業之後,又去了美國深造,並且先後獲得了德克薩斯大學計算機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

聽到對方是從美國回來了,於東笑著點頭,“陳博士能在這個時候回來,還是有眼光的,國內現在在計算機工程方面的發展也是非常有潛力的。”

陳進還沒說話,徐新笑著說道,“於老師說的沒錯,特別是深空公司現在在計算機以及網路方面的發展那可是領先全世界的,十分需要也能夠消化陳博士這樣人才。”

聽到這話,陳進推了推眼鏡說道,“其實我的專業跟計算機網絡關係並不大,我的研究方向更偏向於硬體研發、晶片設計以及半導體製備,我們現在的研究中心主要以數字信號為處理器的開發為突破口。”

徐新說道:“陳博士研究的漢芯一號進展十分迅速,已經到了最後階段。”

聽到漢芯一號四個字,於東當即眯起了眼睛,剛才他就覺得陳進這個名字有些耳熟,現在終於想起來在哪兒聽過了。

中國的晶片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遭到過一次重創,導致晶片這一塊很多年都沒有絲毫的發展,這次重創就是漢芯事件,而漢芯事件的主人公就是眼前的這個留美歸來的博士陳進。

陳進在美國的履歷非常好,先後進過ibm、摩托羅拉等大公司擔任高階工程師以及高階主任,並且有著豐富的高速無線通信晶片和dsp核心電路的開發經驗。

他這樣的履歷,回國之後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重用。

上滬交通大學為了陳進組建了一個晶片與系統研究中心,開發高性能dsp晶片專案。

後來陳進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漢芯一號給研發出來了,而且晶片還獲得了眾多專業人士的認證,晶片的精度已經達到了0.18微米,達到了西方國家的標準。

如此成績順理成章地震動了全國,很多人都認為中國晶片終於是發展起來了,並將陳進奉為中國晶片之父。

緊接著,陳進又接連對外宣稱研究出了漢芯二號、漢芯三號……但是幾年之後,網上有人發了帖子揭露稱所謂的漢芯一號根本就是騙局,陳進根本沒有研究出來晶片。

有了這樣的傳聞,就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開始著手調查漢芯一號。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網上那篇帖子所披露的東西竟然基本上都屬實,陳進所領導的晶片與系統研究中心根本沒有像樣的研究成果,而他們對外展示的漢芯一號自然也不是他們自己的產品,而是陳進透過弟弟的關係從摩托羅拉買到的晶片,然後將外面的logo改掉,晶片的原始碼也是從摩托羅拉的網站上下載的,只不過他們的網站外部人員是沒辦法檢視的。

而且陳進的履歷也造假了,他在摩托羅拉裡面任職的時候,其實是高階工程師,但是到了國內他卻對別人說他之前擔任的是晶片設計的高階主任,這兩個職位差別很大。

而當時之所以能夠被他騙過,一方面是查證確實困難,另一方面也是相關單位的過失,沒有認真去查證這件事情。

事情發生之後,陳進就攜款跑了,據調查,在宣稱研發漢芯一號開始一直到事情敗露,這期間陳進靠著根本子虛烏有的專案總共騙取了十一億人民幣的科研經費。

這件事情對中國晶片的研發影響特別大,以至於後來有相關的專案,各部門都慎之又慎,不敢投入了。

而且從陳進宣稱研發漢芯一號到事情敗露,中間整整有五年的時間,這五年中國的晶片研究可以說是完全停滯的。

即便之前有類似的專案研發小組,在得知陳進的小組已經把漢芯一號研發出來之後,也就放棄了專案研發,因為他們都發現,他們的研發程序跟陳進差了好幾個檔次,根本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

這五年中,可以說中國晶片的研發是一片空白。

後來陳進的事情敗露,也沒有人再撿起這類專案,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的晶片研發都是停滯不前的。

曾經被譽為中國晶片之父的陳進,說他是中國晶片研發的罪人都沒問題。

想到這一切,於東盯著陳進的眼神就變得有些冷了。

徐新見氣氛忽然變了,還以為是陳進剛才說自己研究方向跟深空公司的不一樣,讓於東不悅,忙打圓場道,“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技術都是相通的,而且深空公司以後肯定也會拓展業務範圍,對晶片有更多關注,跟陳博士也有機會合作。”

於東看了眼打圓場的徐新,又看向陳進,笑呵呵地問道,“陳博士的晶片專案研發如何了?這方面的研究可不簡單。”

徐新見到氣氛緩和,又幫著說道,“陳博士這方面的專案經驗比較豐富,當時建立研究中心的時候就立下了軍令狀,要在四年內造出漢芯一號。當時他們都說陳博士過於自信,但是現在事實證明,陳博士是有這個實力的,僅僅過去一年多時間,專案已經有了重大突破,相信很快漢芯一號就能跟大家見面了。”

“才一年多麼?”於東點點頭,“看來陳博士在晶片方面的研究確實有過人之處,我們深空對晶片的研究也十分感興趣,雖然我們缺乏這方面的技術儲備,但是如果陳博士缺乏一些資金方面的支援,我們倒是能夠提供一些。之前我們的機器人部門也申請過這方面的專案經費,大概有一億兩千萬美金,倒是可以勻出來一些給到陳博士這邊。”

聽到於東的話,徐新大喜過望,他們組織今天的這場活動,最主要的就是希望能夠幫上滬的各大高校從深空那裡拉點資金或者專案,現在於東主動提起要投資,他當然高興了。

陳進在聽到一億兩千萬美金的時候,眼睛閃過一絲亮光,但是他表面卻非常鎮定,澹定地說道,“我們漢芯一號即將面世,已經不缺資金了,不過於總如果真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漢芯二號。”

於東故作驚訝道,“漢芯一號都還沒有出來,你們竟然已經在考慮研究漢芯二號了麼?”

陳進推了推眼鏡,解釋道,“技術研發也是要走在前頭的,漢芯二號本來就是漢芯一號的升級版,所以在漢芯一號的研發過程中開始研發漢芯二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