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二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二十二章

陸逸明一聽胡正明的語氣,就知道兩人聊到關鍵之處了,古代尚且要君擇臣,臣亦擇君,現代商業領域,更是如此。

真正的高級人才,從來不單單是錢就能挖來的,你還得有足夠的事業和成就,才能讓這些人中龍鳳為你效力。

尤其是胡正明這種半導體領域的領軍人物,陸逸明更是非常看重,所以他語氣鄭重地說道:“胡教授請說。”

胡正明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嚴肅的口吻對陸逸明說:“製程追趕是一個要持續燒錢的專案,而且只要沒成功,就不可能帶來盈利。我在TSM的時候,他們每年的研發費用接近全年營收的10%,力度相當大,一芯想往前走,不花錢是不可能的,而且花的不是什麼小錢。”

雖然陸逸明已經是亞洲首富,可在胡正明看來,半導體是國家級別的產業,不說舉國之力,至少也必須投入以百億為單位的資金,還不一定能保證成功,私人資本家投資這個,說真的還不如去炒股呢。

一百億拿去股市,操盤輕輕鬆鬆就能割韭菜。

可拿來搞半導體,別說操盤了,你想接盤都沒這個資格啊。

若非陸逸明誠意十足,已經把廠房建起來了,機器也採購回來了,聽說還在大力研發新一代的極紫外線光刻機,胡正明根本不會接受一芯科技的邀請。

隨後,胡正明又想起了胡偉武,於是接著說道:“我聽胡總工說,龍芯專案去年的研發投入還不到10億,本來營收就遠不如TSM,若是研發投入還不加大力度,想要趕超更是難上加難。”

陸逸明瞬間聽懂了胡正明的意思——龍芯專案還得繼續砸錢,並且是超級加倍!

關於龍芯的現狀,他在中海的時候也和胡偉武聊過,不少最新消息還是從卞渤口中得知的,龍芯04年的研發投入大概在九億八千萬左右,這錢看著很多,實際上卻是包含了晶片設計和晶片加工的。

胡正明來一芯,那肯定是要帶研發的,而且研發的是晶片加工,畢竟設計得再好,你造不出來也是等於沒有。

若是別的老闆聽說科研經費要加倍,怕不是直接急得要跳腳了,一年二十個億的投入,還不保證五年內能賺錢,那些心浮氣躁一心想賺快錢的人哪裡捨得這麼幹?

而且胡正明這一來就要錢,還要超級加倍,換個人也許真就撂挑子了。但是陸逸明不一樣,他知道未來的趨勢,而且更加慶幸現在只需要砸錢就能解決問題。

眾所周知,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因此,陸逸明欣然說道:“好,明年開始一芯科技的研發經費加倍。”

胡正明雖然在陳述事實,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抱什麼希望,畢竟資本家是講究利潤,講究投資回報的,搞晶片投資大見效慢風險高,還要面臨前人的專利壁壘,哪個腦子正常的資本家會投這個?

至於國家興旺發達科技進步?

那關我屁事。

這種事情,胡正明已經經歷過好幾次了,所以他只不過是例行哭窮而已,結果沒想到陸逸明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甚至都沒有跟他討價還價。

在他看來,科研經費的申報屬於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我申請加倍,老闆就算不答應,加30%也是極好的。結果陸逸明直接就加倍了,都不帶猶豫的。

陸逸明的態度,頓時讓胡正明感覺到,自己回國的這個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他同意來一芯科技,多多少少也是抱著一顆愛國的心,希望祖國的半導體產業能有所起色,並且一芯也真的初步具備條件,自然不願意再在一旁浪費時間,要親自下場來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結果,胡正明都還沒有從震撼之中回過神來,陸逸明便問道:“那我先投二十億,你看夠不夠?”

二十億!

胡正明有些激動,他極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以儘可能平靜的語氣說道:“暫時是夠了,有了這筆錢,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攻克90nm的難關,這一步相對好一些,下面的65nm才是個巨大的考驗,到時候還要繼續燒錢。”

胡正明在TSM擔任技術執行長的時間裡,除了幫TSM完成對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的技術積累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升級90nm的加工工藝。

這是他的老本行了,所以對於幫助一芯科技解決這一步,還是很有信心的。

“好,胡教授你放手去做,錢的問題交給我來解決。”

陸逸明聽完胡正明的話也瞬間激動起來,林本堅那邊的極紫外線光刻機已經有了眉目,要不了幾年就能研制成功,這還是多虧了國內光學領域在這幾年時間裡的迅速發展,大量天才紛紛湧現。

毫無疑問這都是陸逸明之前大把燒錢換來的成果。

但是胡正明也不是第一天出來混了,陸逸明說得這麼熱鬧,但是最終能有多少落到實處,卻是一個問題。

“陸總,你這二十億可是實打實的二十億,不縮水?”

陸逸明笑道:“絕不縮水!”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胡正明的擔憂也還是在的。這些年來,陸逸明花錢大手大腳的,投資佈局半導體產業,又扶持軟體行業的發展,撒出的金山銀海,讓人看著就心驚肉跳。

陸逸明當然知道胡正明在想什麼,實際上胡正明擔心的這些事情,在歷史上出現過不止一次。

他態度堅決地對胡正明說:“你不用擔心,我哪怕砸鍋賣鐵也要搞晶片,大不了這個亞洲首富先不當了唄。再說了,賺錢對於我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我們要不要比一比,看是你燒錢快還是我賺錢快?”

陸逸明這個亞洲首富,很多都是算上了知名企業手裡面的股份價值,比如臉書谷歌什麼的。要變現的話直接拋售這些股票,換錢絕對不是什麼問題。只不過變現是一錘子買賣,拋售完了之後還能不能保住亞洲首富的位置,那就要畫一個問號了。

不過陸逸明壓根就不在乎,他從來都沒有覺得亞洲首富這個名號給他帶來了什麼價值,沒了也就沒了。

胡正明一聽這話,頓時感動得稀里嘩啦的。

“為了造晶片,陸總居然甘願放棄亞洲首富的寶座,看來對晶片行業是真愛啊。”

陸逸明確是話鋒一轉,笑著說道:“你想多了,我只是看好晶片行業,打算靠這個當世界首富而已。”

胡正明:“……”

好傢伙,是我自我感動了唄?

雖然陸逸明這話過於實在,但是胡正明卻並沒有動搖他對陸逸明的看法。

哪怕陸逸明確確實實就是因為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為了以後賺大錢,那也沒有什麼,至少他願意投入啊。總比那些連口號都不喊的所謂企業家要強吧?

資本家哪有不想著賺錢的?

但是能夠像陸逸明這樣捨得投入,沉得住氣,“放長線釣大魚”的,還是鳳毛麟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隨著胡正明的正式加入,一芯科技的架子總算是搭起來了。

復大微電實驗室負責晶片研發,一芯科技負責晶片加工,如此一來,雙劍合璧,可謂是強強聯合,發展潛力遠超國內的任何一家同行。

歷史走到了這裡,已經算是踩在了命運的岔路口上,未來是勝是敗,就連陸逸明自己也預測不到。

可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辦公室裡,陸逸明正雙腿搭在辦公桌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最新一期的故事會。李易文坐在對面緊張地整理著公司的資料。

他不滿地說道:“照你這麼個折騰法,未來資本四年之內就要破產了!”

他的利益跟陸逸明是高度繫結的,如果陸逸明撲街了,他也得歇菜。

陸逸明很澹定地把故事會從臉前移開,笑著說道:“四年?比我預計的要好一些,我還以為三年就會破產了,看來我的操作還不夠極限啊。”

李易文鬱悶地說道:“你還有心情在這說笑啊?”

陸逸明調侃道:“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嘛。”

李易文瞪了他一眼,說道:“你這不是廢話嗎?哪個倒黴蛋能笑得出來?”

陸逸明收回了雙腿,感慨地說道:“你就放心吧,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你不要低估了漂亮國的韭菜的實力啊。”

再過幾年就是次貸危機了,到時候再去漂亮國發點國難財,半導體的建設經費不就有了嗎?

陸逸明相信,作為文明的燈塔,自由的國度,想必熱情好客的大漂亮必不會讓他無功而返。

李易文把話題轉移到了胡正明的身上:“胡正明來到一芯科技之後,很快就將整個技術團隊整合成功,凝聚力空前加強。你哪裡找來的這麼一個人才?”

陸逸明很得意,說道:“由胡教授來擔任一芯科技的CTO,想必足以鎮住來一芯的任何一個大才,畢竟這可是一位曾經在TSM出任首席技術官的技術大牛,他的學術成就、院士榮譽等方面不用贅述,折服其他那些挖過來的技術人員,甚至還能幫我們吸引行業內更多的人才。”

梁孟松就是胡正明的弟子,而陸逸明也是透過梁孟松的關係,才把胡正明給挖過來的。

半導體這個行業,許多人才彼此間都是認識的,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拔出蘿蔔帶出泥”,挖到一個頂尖人才,就能順藤摸瓜,把其他人才也挖過來,只要出得起價錢。

而胡正明這種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實在是太罕見了。而他在TSM時期負責了升級90nm工藝的內容,這正是一芯下一步的製程方向。

可以說,依照一芯本身所能提供的力量,胡正明或早或晚的可以帶著企業攻克90nm,甚至努力一下,說不定有希望追上如今全球第一流的65nm工藝水準。

難度很大,但值得嘗試!

幾天之後,陸逸明按照慣例去一芯科技轉悠,說起這個事情,他問胡正明說:“胡教授,我們這個東西,追趕世界一流的可能性有多大?”

胡正明愣了一下,隨後搖頭說:“一芯科技和TSM的研發力量目前還是有著巨大的差距,至於技術引進,怕是不太可能,這一點只有靠我們自己去追趕。但我們在努力,對手也沒有在睡大覺,TSM不會放任我們的成長。”

隨著工廠投產,一芯科技已經具備小規模量產的能力,一個有施展空間的舞臺已經漸漸搭建出來。

它未來能否追上世界一流的腳步?

能不能和行業巨頭TSM正面硬剛?

儘管陸逸明知道前面的道路無比曲折,不但要遭遇自由市場的公平競爭,還會遭遇大漂亮的無端打壓,但是每每想到這些,他都感覺到更加興奮了。

被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歇斯底里的打壓,這絕對是榮譽的勳章。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就是來自於敵人的肯定。

胡正明十分理智地說道:“目前一芯科技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我們目前晶片還屬於落後的水平,我們不能奢望我們的合作伙伴打著什麼愛國的旗號跟我們合作,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人家企業要的是利潤。我們賣不出產品,不能賺錢繼續投入研發,光靠你一個人砸錢,是不可能夠的。”

“哪怕真的咬牙堅持,自己砸錢砸出了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只要他們一降價,我們的客戶就會再次流失。這一點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比如說在盾構機領域,在高鐵領域。我們技術不行的時候他們就賣得死貴,一旦我們的技術追上來了,他們就降價砸盤,我們的產品照樣賣不出去,畢竟相通技術水平的產品,他們擁有成本優勢和技術成熟優勢。”

棒子國的三星集團為了壟斷內存條的市場,就曾經進行過喪心病狂的價格戰,把整個DRAM市場殺得血流成河。

別以為只有國內的企業喜歡打價格戰,外國公司打起價格戰來只會更狠。

為了穩住軍心,陸逸明說:“龍芯只要投產,我們就能拿到官方的訂單,還有一些研發補助。”

然而,胡正明確根本不吃這一套:“靠這些是不能真正讓一芯科技發展壯大的,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市場來作為自己大後方。”

目前的晶片市場,主要還是PC端,在這方面,陸逸明不覺得自己這樣一個新人可以撼動得了英特爾等傳統豪強的市場份額。

很顯然,胡正明也是這麼想的。

陸逸明說:“市場份額的事情不用擔心,英特爾我根本沒放在眼裡,也從未把它當成是競爭對手。”

胡正明不解:“你要造晶片,對手不是英特爾還能是誰?”

陸逸明對胡正明坦白說:“不對,不應該那麼說,英特爾只不過是我的對手之一,電腦芯片也只不過是晶片的一部分。除了電腦芯片之外,我還看重手機芯片。甚至於以後手機芯片的重要性,不亞於電腦芯片。”

“手機芯片?手機還需要什麼晶片?”

現在用的功能機,就是一塊電路板就解決問題了,根本就用不上晶片這種東西。

晶片嚴格說來也是電路板,但是它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不是一個概念的東西。

陸逸明粗略地跟胡正明說了一下智能手機。

胡正明頓時驚為天人:“你的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妙了!”

眼下的手機還未進入智慧時代,對晶片的要求並不高,一芯科技若是提前入場,可以說跟傳統的半導體企業是用一個起跑線,這優勢可就太大了!

更妙的是,可以繞開英特爾圍繞著PC晶片領域設下的“馬奇諾防線”,直接創造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

胡正明對陸逸明的戰略選擇佩服得五體投地,說:“如此一來,一芯科技確實很有可能突出重圍。”

得知了陸逸明這個全新的保密計劃,胡正明認真思考一番,接著說道:“按照陸總這麼說,我覺得晶片的研發和加工思路就得進行調整了。”

之前設計的晶片,主要還是圍繞著PC端的需求來進行,現在被陸逸明告知了智能手機戰略,胡正明自然要調整研發的方向和重心。

陸逸明挑了挑眉毛,問道:“要改麼?”

胡正明解釋說:“目前的晶片領域,主要有兩種架構,一種是英特爾的X86,另一種是ARM。兩者晶片的設計注重的點是不相同的,ARM更多的是注重功耗要低一點,而x86架構則是在效能方面更注重一點,對於電腦而言,由於電腦體積大,相應的空間也大,所以在散熱方面還是可以的。所以對於架構的選擇只需要挑選更高性能的晶片即可,而對於手機而言,體積和空間相對來說小的多,所以散熱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在選擇架構的同時,要更著重注意一下散熱效能。”

“我認為,一芯科技可以先在ARM的架構基礎上,專門研發一款針對智能手機需求的晶片。”

陸逸明想了想,曾經的水果手機,其A系列晶片就全都是自主研發的,所以才能把自身的效能開發到了極致,比同行的晶片效能至少要強上一代,可見燒錢燒出來的晶片研發設計,能力還是很強的。

有了成功的桉例在,陸逸明自然毫不猶豫:“第一代第二代的貓貓手機,可以用ARM的架構,但是我希望第三代之後的貓貓手機,能有專屬的晶片架構,效能強度必須是獨一檔的那種。”

胡正明為難地說:“可以是可以,但是……”

“但是什麼?”

“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