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學霸之巔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5章 嗯……出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5章 嗯……出來了!

因為王相武和徐佑同在薊京大學物理學院,彼此實驗室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太遠。

得知韓書斌過來後,王相武也很快就趕了過來。

“韓院士,你來了呀。”

“是啊,王教授,剛聽說你已經做出了幾個重要的成果,正好我這邊也剛剛有所突破,徐教授就想讓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真是太好了,這下子我們應該離專案的成功越來越近了。”

接下來,三人一起針對最近的成果,認真的討論起來。

徐佑則是一邊與二人進行著討論,一邊在大腦中不斷的深度思考著,想要找到這些成果之間細枝末節的聯絡,以便於之後自己的彷真模擬。

經過一番詳細的商討之後,徐佑越發的理清了這些理論之間的關係。

對於之後的彷真模擬,徐佑已經準備得越來越充分了。

……

除了王相武和韓書斌之外,團隊的其他成員們,在這期間也紛紛提交了各自的成果。

這一次,大家的效率都非常高,基本上並沒有誰是團隊中的閒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徐佑對於離子阱小型化的設計與彷真,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

做好了一切準備後,徐佑來到了算經量子實驗室。

因為這次專案的難度之大,接下來,少不了要有一場激烈的腦力風暴。

好在,徐佑還有算經這個得力的助手,可以讓徐佑擁有超脫人類的計算速度。

“開啟無線腦機狀態!”

徐佑腦海中一聲令下,霎時,徐佑便透過電磁波,與算經之間構成了一條肉眼看不見的通道。

距離徐佑上一次與算經的連線,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了。

在這期間,徐佑的腦力值又有所提高,這讓徐佑可以更好的與算經進行資訊的互動。

在嚴謹的理論的支援下,徐佑很快在自己的大腦中,構造出了離子阱所需的雙曲面電極、高壓射頻、電場分析器等構件。

為了準確的構造出各個構件的細節,徐佑不斷的透過算經量子計算機,進行著各種複雜的計算。

直到徐佑可以確定,自己大腦中所有的細節都是完全準確的時候,徐佑才開始進一步的增加彷真模擬的復雜程度。

“好,可以進行方程的構造和求解了。”

確定彷真模擬的構造已經完全準確後,徐佑開始了這次模擬的關鍵任務。

找出最為理想的量子離子阱引數。

徐佑在腦海中,構造出拉普拉斯方程、牛頓運動定理、馬修方程等等方程式。

這其中,有最基本的物理定律,也有非常復雜的方程式。

而當他們彙集到一起時,其復雜程度是難以去估量的。

即使是超級計算機,也很難對所有的方程進行聯立求解。

不過,再有了計算能力更強的算經量子計算機的幫助後,這些方程式便不再是不可求解的了。

“嗯……出來了!”

經過無數次的計算,徐佑終於得到了理想中的結果。

這其中,一組非常關鍵的資料,就是馬修方程中的“a”與“q”了。

這是馬修方程中的引數,與離子在離子阱中各方向的運動軌跡有著密切的關係。

想要準確的列出方程,並求出方程的解,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但更為棘手的是,這些方程中的解,還包含著“穩定解”與“不穩定解”。

如果一個解是穩定的,那麼離子的振動幅度,在t時是收斂的。

而如果一個解是不穩定的,那麼離子的振動幅度會隨著時間呈指數增加。

在解是不穩定的情況下,離子的振幅會增大至r0,從而撞擊電極而消失。

想要得到有意義的資料,必須要解出穩定的解才可以。

又是一番緊張的計算,徐佑得到了方程中穩定的解,並進一步對電磁場中的各個引數進行著修正。

完成了前面的工作之後,徐佑開始對離子阱的尺寸引數進行著設計。

之前的這麼多工作,都是為了在儘可能保證離子阱的量子計算效能的前提下,設計出最小型的離子阱結構。

也就是說,要得到儘可能小的LIT場半徑。

在前面的工作準確完成的前提下,之後的工作也變得順利了很多。

不知不覺中,徐佑已經一點點完善了小型化離子阱結構的設計。

“按照這樣的設計,是可以將整個量子計算機的機箱,控制在二十寸的立方之內的。”

這樣的體積,雖然還不能用“輕巧便捷”來形容,但在量子計算機界,已經是非常迷你的尺寸了。

與此同時,徐佑還能夠把這個離子阱裝置做到二十個量子位元,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量子裝置的計算能力。

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後,徐佑從大腦彷真模擬狀態中退了出來。

這一次的模擬,雖說也耗費了徐佑的不少精力。

但相比之前,已經算是比較輕鬆的一次了。

這次的工作並不比之前的要簡單,讓徐佑感覺更加輕鬆的原因,與王相武、韓書斌等人提供的多項成果有著很大的關係。

另外,由於徐佑腦力值的提升,進行大腦彷真模擬、以及與算經量子計算機構成無線通道,都要更加的遊刃有餘了。

從大腦彷真模擬狀態中退出來之後,徐佑顧不上休息,馬上將整個模型還原到了計算機之中。

在心流狀態下,徐佑還原的速度非常高效,不僅能夠記清楚每一個細節,整個操作的速度,肉眼都很難以分辨了。

好在,徐佑所使用的,是由伏龍科技特製的一款計算機,有著極高的反應速度,並不會因為徐佑操作的過快,而出現卡頓的現象。

另外,徐佑所使用的軟體,也是來源於伏龍系統的軟體生態圈。

在不考慮文件格式是否被國際標準承認的前提下,使用自己的軟體,無疑是更好的一種選擇。

根據算經人工智慧的獨特演算法,伏龍系統的軟體可以更方便的實現使用者所需的功能,比市面上的主流軟體更加好用。

“等一下……這個離子阱結構,似乎不只可以用於量子計算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