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最後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

今天的猜謎是,請問:山東與河南兩地包稅的銀子數目是多少:回覆謎底到我的微信公眾號:幾字微言,即可獲得微言準備的紅包喲。還請大家多多支援,外站的同學也請支援一下微言的寫作吧~

終究是有些風險有些風險。眼下內憂外患,禁不住折騰了。朱由檢親政以來,是真的感覺到局面一點點壞下去,不知何時才能挽起。在原定歷史上,更是逼得朱由檢一點點走上極端與絕望,最終才在李自成的進攻之下倉皇走上煤山。眼下見朱慈烺收拾了局面,已然是沒有那種破罐子破摔,豁出一切的勇氣了。

朱慈烺聞言,卻沒有見有幾分膽怯,而是更見笑意,道:父皇。這份風險,不如就由我承擔吧。

嗯朱由檢愣了下,忽然間便明白了過來。

眼下的大明,悄然間已經有了兩個權力中心了。一個皇帝,一個太子,其實都有了自己的基本盤。在朱慈烺出宮之前,不管他說得再天花亂醉,風險總是要由朱由檢去承擔的。但而今朱慈烺出宮建立了自己的基本盤,成了一方權力中心,這風險如何,朱由檢已經悄然之間沒有了決策權。

顯然,朱慈烺說的風險就是這個要自己承擔。

烺哥兒說說罷。當周皇後離開後,兩人的氣氛已經緩解許多,朱由檢已經內心平靜許多,漸漸接受了朱慈烺已經成一方格局的事實。

財政之法,不外乎開源節流。開源。就如同孩兒所言興工商,安百農。帶民有餘財,則財賦漸盛。節流。便是改漕運為海運。漕運雖然比較陸運而言是節省的。但比起海運,成本又是差得太多了。而且漕運之上,積弊甚多朱慈烺侃侃而談。

烺哥兒朱由檢卻忽然打斷了下來:你看上了河南山東對吧

孩兒一心為國,只想為陛下做點實事,別無他念。朱慈烺輕聲道。

我相信的。朱由檢說不清楚什麼情緒,朱慈烺其實戳中了朱由檢的一個最關心的地方。那就是財政問題。

一個帝國的崩潰,最先發出預兆的肯定是財政的問題。比起宋朝這個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不提,就說比起元朝,明朝的財政都是十分簡陋不專業。甚至可以說在頂層設計上就有缺漏的。

但朱由檢卻不想動,問題還是和之前一樣,他怕亂子,更怕朱慈烺一動,就讓士紳不再支援朱家皇朝了。但同樣,嚴酷的現實與缺乏財源的現狀讓他無法維持舊有的軍隊,也難以打造更強大的軍隊。

想到這裡,朱由檢沉聲道:大明既有體制上的東西,不動為好。添磚加瓦可以。但不許動搖基底。原有財賦之政就不要動了。你要開護工坊,要興商貿,朕都允了。但大運河之事,不必再動。如士紳田稅。更是不要在朕面前提。另外朕問你,若這兩個地方朕交給你代朕監權,你能否保證稅賦的問題

算上遼餉等務朱慈烺問。

這是自然。朱由檢著急的就是這個。

河南為李自成所患。摧殘殆盡,百姓耕作剛啟。田賦之事恐怕無以為繼。山東一地亦是被建奴摧垮,百姓不得稍歇。若田賦可免兒臣以為還是可以試一試的。朱慈烺心道。大明鼎盛的時候全國天賦也就三四千萬石。朱慈烺的斬獲都能頂得上小半的全國稅賦了,還擔心不能玩一個包稅

只要撐過頭一年,到時候朱慈烺甚至還能大賺特賺。

果不其然,朱慈烺這麼一說,朱由檢頓時喜上眉梢:朕可以免河南五年田賦,免山東三年田賦。如此一來,你能否給朕一個保障

兒臣算了,河南與山東兩地,去年不計田賦一共是一百六七十萬三千八百十九兩。兒臣可以下軍令狀今年開始,這個數字上繳毫無問題。朱慈烺心中頓時一喜,看來這兩處的實權從今往後,就可以由朱慈烺自行安排了。至於那麼一點錢財,在朱慈烺看來反而是毫無問題。

朱由檢一聽,頓時大喜過望。

此刻,他站起身來,繞著桌案拿起一封奏章,來來回回翻閱,芳霞,然後又拿起一封奏章,繼續來回翻閱。

如是過了小半個時辰,朱由檢也不知道繞著桌案轉了多少圈子了,這才開口道:烺哥兒,你現在以為當今時局,是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攘內必先安外

聽朱由檢這麼疑問,朱慈烺頓時凜然。

一開始,朱慈烺是打著用內寇練兵去對付強敵的。

畢竟,最後真正得了大明天下的還是建州女真人,而不是李自成這個獨眼龍。

當然,朱慈烺很清楚大明君臣的心思。在他們看來,外患只是一群強盜,搶完了就跑。但縱觀史書,奪了自家天下的唯有內寇。

按照朱慈烺熟悉的歷史,大明也的確是被李自成給攻破了京師,逼得崇禎皇帝上吊。

這麼一個死仇在,以至於其後南明建立也不忘記給朱由檢報仇雪恨,硬生生以一個三家之中軍力最弱的政權頂著強大的兩家為敵。

在後世看來,南明這樣做委實不智,但換做朱慈烺去做,這樣卻有不得已的考慮。殺父之仇不報,天下人如何看待他這個位置的合法性朱慈烺也一定會堅定舉起剿滅大順的旗幟,至多在軍事上聯合後來的大順軍抵抗清軍。

這樣一來,接下來的戰略到底是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攘內必先安外就顯然是國策的抉擇了。

思量良久,朱慈烺卻突然響起了一個名字:左良玉。

不僅如此,還有這個平賊將軍麾下糟糕的軍紀。

大明起了內患,賊寇固然是殺人盈野,但比起賊寇,官軍拉的仇恨更是一點都不少,甚至逼得地方百姓反而投效賊寇。

一念於此,朱慈烺堅定道:若依兒臣看,清軍始終是頭號大敵。至於內寇,兒臣有信心輕易平定。反而是我大明內部,有太多太多需要整肅的地方。現在,官逼民反的例子太多了,以至於多到人心喪盡的地步。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這個前提,無論是攘外安內都無從提起

朱由檢聽著,怔怔無言,良久,彷彿又掙扎了一下,他終於下了決心。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