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最後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

宋繼澄此刻也已經收拾好了衣裝。

這是一身改良的朱子深衣。比起過往的朱子深衣要顯得更加幹淨利落,又不失莊重。自從皇帝陛下出宮便裝時穿了這一身以後,便引起民間跟風。。

皇帝陛下的龍袍與常服顯然不是臣子們可以隨意穿的,但陛下穿著改良的朱子深衣顯然就沒有這個顧忌。

這年頭沒有什麼時尚圈,但皇帝陛下喜歡,又的確好看得體,自然迅速在高級官員之中流行起來。

衣著時尚這樣的東西,從來都是上行下效。更何況,據傳這還是皇后娘娘為陛下著手改良的呢,自然是引動了風潮。

居於膠東的宋繼澄曾經十餘年前去過一趟京師。

那時候的京師哪裡顧得上什麼衣裝風尚,人人想的是遼東戰事,想的是朝政動亂,想的是大明內憂外患,士子們縱然想要關心一些風花雪月,也是煙柳衚衕酒肉眼下,風氣卻是為之一新,讓宋繼澄也不得不感慨這才是盛世之象吶。

此刻,宋璉推窗看去,宋繼澄也擺擺手,揮退了侍女,走上了陽臺。

這也是恆信酒店的新式建築,在京師立起高樓,又花了大心思重構營造法式,於是乎酒店裡多了這一個觀景陽臺。

觀景陽臺裡,藤蔓縈繞,兩把藤椅構思精巧地嵌入陽臺之上,落地玻璃窗的上半部分已經開啟,高樓外的微風吹拂入內,帶著早春的寒氣撲入,讓人驅散了晨起殘留的幾分睏倦。

宋繼澄與宋璉父子二人坐在藤椅之上,遙遙掃向京師,極目望去,彷彿整個京城盡收眼底,一種心胸開闊之情頓時滋生:京師的變化,的確太大了。別的不提,這人煙鼎沸,市井繁華的模樣就遠勝十數年前。

畢竟,戰亂平定了。說起來,宋繼澄也不由感慨到:可惜你哥哥文玉癸未邑難中,抗擊清兵而死,卻是見不到這一切了。

宋繼澄所言的文玉,便是前文所提的宋玫,文玉是他的字,官至工部右侍郎,是宋氏一家官場之上的頂樑柱。

宋璉聞言,也不由哀嘆一聲,又輕聲道:若文玉哥哥泉下有知,見我大明又臨盛世,也會瞑目吧。

兩人說了一些閒話後,宋繼澄凝望各處,最終卻是將目光落在了內城道:那個方向,就應該是我們今日要去的國務大會堂了。

恆信大酒店的屋舍算得上高了,但因為安全的問題,卻遠離皇城。如此一來,內城之中的景色是看不到了。

不過,兩人卻是去過國務大會堂的。

那是一處佔地不小的屋舍,就在東江米巷。國務大會堂修築得富麗堂皇,典雅而壯觀,修築起來,更是罕見的幹淨利落而迅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朱慈修築國務大會堂,朝中民間議論不少,也是討論激烈,褒貶都有。

貶義的,自然是指責皇帝陛下大興土木,空耗民脂民膏。畢竟,朝代縱觀史,大興土木而導致壓榨民力財政崩潰最後國中生亂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同樣,褒義的也不少。

讚賞的認為國務大會堂修築得富麗堂皇,是壯哉國威。而且,朱慈修築國務大會堂採取的是後世的模式,撥款競標,並不讓朝堂直接組織,也不搞徭役。

雖然,徭役是免費的,而朝堂如此做會成本激增。

但顯然,這種模式下修築的國務大會堂不僅質量上佳,顯然也解決了不少就業問題。雖然難免有,但以萬眾矚目之關注度,一切還算可控。

撇去這些不提,就國務大會堂本身而言,其大量採用新式技術,大量使用石質材料水泥磚瓦鋼筋混凝土的亮點讓國務大會堂的壯麗與恢弘是遠超其餘建築的。

在這裡召開國務會議,顯然讓人感覺與有榮焉,格調不能再高了。

父子兩人閒談了一會兒,門外忽然間響起了敲門之聲。

一個衣著整潔,舉止文雅的男子笑著朝著兩人行禮:兩位先生,屬下國務會議籌備委員會王行止,特來請兩位先生前往國務大會堂參會。

看著王行止面白無須,聲音奸細的模樣,宋繼澄眼尖地認了出來想要喊一聲公公。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了不對。如果是宮中太監,那顯然是宮中的職務。但人家既然自稱是籌備委員會的職司,那顯然就不一樣了。

這讓宋繼澄想起了當年宋時的宦官。那時候,宦官在宮中最高的職位也就是品左右的小官,想要進步,就得歸入政府官員的職司。故而,宦官的升遷也是與文武官員一樣受收到朝廷控制。

這顯然就十分便利地讓宋朝大多數時候都少有宦官干政亂權的時候。

朱慈登基以後,少有給宦官升官的舉動,宦官數量也是一再削減。其中,不少還算有本事的人就到了其餘衙門裡任職。

比如,這個看起來舉止氣度不錯的王行止顯然應該是宮中內書房裡出來的人物,是以到了這一回國務會議籌備委員會中任職。

這一切,顯然是打算淡化人家太監的身份,只是作為一個尋常官吏看待。

這個時候繼續喊人家公公,那顯然就有些不對勁了

那就有勞王大人了。宋繼澄話到嘴邊,硬生生改了回來。

王行止的笑容顯然真誠了許多:不敢當,不敢當,在下無官無職只是奉命行事,服務諸位先生呀。

幾人又客套了幾句,下了樓,果然看到門口一列列大馬車已經預備完畢,幾人上了車,一路駛向國務大會堂,暢通無阻,很快就抵達了國務大會堂的山東廳。

到了山東廳不久,就見又有其餘人工作人員引來幾人入內。

宋繼澄心中雖然再有準備,但一見來人,還是紛紛不由地感覺驚了。

他膠東宋氏已經算得上一方土豪,但今日來的這些人,竟是整個山東都有頭有臉的豪族。比如蒙陰公氏。這一位可是家裡出了公鼐的清貴世家。公鼐高祖公勉仁開始,代代蟬聯進士,到公鼐一代,五世進士父子翰林,成為明朝末期著名的進士家族。他們或文治,或武功,多有建樹,一時間,蒙陰公氏之名彪炳海內。

現在,他們也出現在了這裡。未完待續。。